《南明朝那些事儿全集.com》第93/96页


  这一“良方”还真被提了出来,但让人恼火的是,“良方”的发明人,竟是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
  这一行之有效的“良方”,就是“迁海”。
  所谓的“迁海”,就是把沿海一定范围内的居民,统统迁走,造成“海贼”们登陆后,居无所、食无粮、抢无物……在得不到任何“接济”后,自动完蛋。
  明初,朱元璋在对付东南沿海的倭寇时,用的就是这个方子。结果搞得东洋小鬼子们在中国根本无法立足,只得乖乖回国另谋出路。
  而今,清廷决定在不交任何“专利使用费”的情况下,古为今用,搞一个“迁海”大工程,把郑成功变成倭寇第二!
  清廷以顺冶帝的名义颂布旨意,规定大清国的沿海省份,自直隶到广东(当时广东含现在的广西及海南),濒海三十里内的居民,一律内迁;内迁后,未许政府允许,一律不得擅自出海捕鱼及贸易;如有违反,全部按“通贼”治罪!
  利用政权的暴力,迁海令基本得到了“贯彻和落实”,这给主要靠海外贸易和“无偿征收”生存的郑成功,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为重找新的发展空间,收复台湾提上了郑成功的议事日程。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早在三国时期,吴帝孙权就派大将卫温到达这座美丽的月牙岛,开始了中国人正式经营台湾的历史。
  但如今,台湾却被全球殖民侵略的急先锋――荷兰霸占着。明朝虽然于1624年在澎湖打败了这帮强盗,但却没有能力乘胜收复台湾。
  对于台湾,郑成功也并不陌生,父亲郑芝龙就曾在台湾设立了多个贸易网点,并组织过大批福建人到台湾屯垦,所以他对台湾的情况,已有了大致的了解。
  恰在这时,何斌的到来,更坚定了他收复台湾的决心。
  何斌曾在荷兰东印度公司台湾评议会中任通事(专职翻译)达十多年,掌握着台湾的核心机密。这次回归大陆后,专门向郑成功献上了一副秘密地图,图上专门标明了船只如何航行才能绕过荷兰炮台在鹿耳门登陆。
  特别让郑成功欣慰的是,何斌还自告奋勇,充当向导。
  万事俱备,1661年2月3日午,25000名明军在郑成功的率领下,从金门登上400多艘修造一新的战船,乘风破浪,向台湾海峡驶来。
  次日中午,到达澎湖列岛。在此休整三天后,2月8日,直航台湾,下午一时左右,即抵鹿耳门。
  在何斌的亲自引航下,大明船队成功绕过荷兰鬼子的炮台,顺利抵岸。
  早已不堪殖民者压迫的台湾人民,早就秘密聚集了两万多人在岸边接应。在他们高效率的配合下,不到两小时,已有数千明军踏上了宝岛的土地,大批战船,也驶进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之间的海湾。
  明军登陆后,首先如何打败这来自万里之遥的“荷兰鬼子”。
  但要问台湾有多少这样的“鬼子”,说出来挺寒碜人,总共也就有1200名陆军和200名海军。
  其中800名陆军由台湾殖民最高长官揆一领着,呆在热兰遮城;另400名陆军由荷军总司令描难实叮领着,呆在赤嵌城;而200名海军,则分别呆在赫克托号等四艘战舰上。貌似不可一世的殖民者,在台湾,也就是这点家底!
  第一场战斗,在海上和陆上同时打响!
  自认为很不含糊鬼子海军,就用那四艘战舰气势汹汹地发动了进攻,明海军则出动了六十艘战船予以迎击。
  这是一场“独虎战众狼”的较量,鬼子的战舰虽然拥有炮火(鬼子的船平均装有火炮40门,而明军每船仅有2门)、吨位上的优势,但在数量占优、机动勇敢的明战船攻击下,领头的舰赫克托号沉没,斯・格拉弗兰号重创。
  剩下的两艘一见情况不妙,连赫克托号上的落水士兵都不予救护,拉上斯・格拉弗兰号余者狼狈逃窜,结果搞错了方向,逃向了日本。
  陆上的战斗则更糟。
  荷军上蔚拔鬼仔带着240名鬼子,手持当时全球最先进的火枪,从热兰遮城出阵,但马上被一千明军藤牌+火铳的组合,打得鬼哭狼嚎。拔鬼仔及180名鬼子全部报销,其余的鬼子则失魂落魄跑回热兰遮报丧。
  双战告负后,领教了明军厉害的鬼子们,再也不敢主动出击。龟缩在热兰遮与赤嵌城,等待来自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的救兵。
  明军马上组织进攻,把这两座城分隔包围起来。
  赤嵌城,虽然也叫城,但如果按中国人对城的理解来看,顶多就是个小堡子,而且以木石结构为主体。所以,围城后,明军便先拿这里开刀。
  几天后,数万明军就每人抱上一堆柴火,热热闹闹地跑到赤嵌城堆“柴火山”。
  堆好“柴火山”后,明军举起火把,通过通事向鬼子喊话:“愿生愿死,请君自便!”
  鬼子们没有做“烤人”的雄心,一见如此,马上在总司令描难实叮的带领下,打开城门,恭恭敬敬地请明军入城。
  第一个堡垒顺利攻破,但剩下的热兰遮,就比较难搞了!
  热兰遮城是一项“优质建筑工程”,石垒砖筑、坚固耐用,炮轰不塌,火点不着,而且兵多粮足,明军一时半会还真攻不下来。
  郑成功这次倒显得不急不躁,在用深壕高垒、群兵众将把该城围起来,就扔在一旁不再理睬,转而扎扎实实地推进自已的“三大建设”去也。
  军事建设上他命令黄安带着第二梯队6000余人抵台,连同部分首批抵台的军队,向台湾腹地推进,用了不到一月,就轻松占领全岛。
  政治建设上他出榜安民、开州设府,并亲自跑到高山族聚集的地区,同这些同胞联络感情。
  经济建设上他更大规模从福建向台湾移民,计口授田,建立“民屯”;同时也让士兵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建立“军屯”。
  这边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让呆在热兰遮城的揆一如百爪挠心,狂暴不安!
  到了8月12日,事情还真的有了些变化,揆一盼望已久的援军,终于在雅科布・考乌的率领下,坐船从印尼来到了热兰遮海域。
  但在中国的地盘上,老天爷还是帮中国人的。雅科布・考乌的船只一到台湾,就遭遇了一场大飓风。
  雅科布・考乌见风就逃,带着舰队一口气跑到了外海。
  在这里,他消消停停地呆了下来避风,且一避就是28天。
  28天后,他带着舰队悄悄绕到明海军的船队后,准备搞一次忽然袭击。
  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早有防备的明海军,马上对他“反袭击”,搞得让他两艘主力舰被击沉,三艘小艇被俘虏,连兵带将损失128人。
  雅科布・考乌这次仅带了700人,一下子损失了五分之一后,便心灰意冷,升锚返航。
  随着援兵的溜号,空欢喜了一场的热兰遮城,再度陷入绝望。
  鬼子们没有受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教育,一看这架式,不想再无谓地牺牲下去,便一小批一小批地出城投降。
  而呆在城里的鬼子,因为缺粮少药、悲观厌世,不断有人去找中国的“阎王爷”报到。
  在士兵非死即逃的情况下,1662年2月1日,经过城里台湾评议会成员集体讨论,决定向郑成功投降。
  2月10日,降下降旗的鬼子,全部走人。被荷兰人统冶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重大胜利,他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大灭了帝国主义的锐气,为以后反击沙俄浸略的雅克萨之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二十多年后,这支军队中的藤牌军,将光荣北上,到冰天雪地的北国边陲与俄军精锐哥萨克较量)。
  在南明历史上,郑成功虽然有过“割据自雄、不识大体”的不良表现,但他收复台湾的历史功勋,让他超越了同时代的英雄,成为了我国英雄中的“极品”――民族英雄!
  对这样的英雄,我们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民族英雄,在1662年5月8日,却“气噎而死”,享年也是39岁!
  他的死因,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有的说是因得知永历帝遇害的消息,忧愤而死;有的说听到父亲兄弟11人被清廷残杀,愧疚而死;有的说是因难忍家族丑闻(其子郑经与其乳母陈氏有染,并生一子),气闷而死。
  在他死后,其子郑经掌权,将金厦根据地的人口、兵员、物资大规模向台湾转移,与大陆的关系,渐行渐远。
  在台湾,郑经虽然仍打着永历帝的年号,并以复明为标谤,但其所作所为,已经是在一心一意在建立一个与大明迥然有别的“郑氏王朝”。
  故大多数的历史学家,也不再把他这段经营台湾的历史,划入南明史的范畴!
  最后的烽火
  一个政治团体,如果不能代表更多人民的利益,如果没有迎合时代需要的奋斗目标,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者,在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变局前,是很难开创出大业绩的。
  大顺军自从一峰独秀的李自成死后,就遭遇了这样的尴尬。
  他们开始和南明搞放弃自身独立的合作,结果搞得是寄人篱下,屡遭排挤。
  后来在1649年永历政权濒临瓦解时,跑到湖北西部、四川东部的大山“潜伏”起来,脱离了抗清的主战场。
  其后的11年间,这支近七万人的队伍,在大山深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手中的刀戟,身上的军装外,他们与周边的山民,已无二致!
  但他们毕竟是一群胸怀使命的军人,己习惯对外把自已称为“明军”。为不辜负这一称号,他们还主动发起过郧阳战役、襄阳战役、重庆战役,给清军以一定的杀伤。
  无论怎么说,只要他们在这里存在,清军就不能“专心致致”地进攻滇贵,因此他们等于也在变相地保卫了永历政权。
  当李定国、郑成功相继病死,清廷终于准备对这个“腋下之患”,痛下杀手了!

当前:第93/9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