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康熙全集.net》第1/13页


【由www.【网】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本站仅提供预览,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内容简介
------------

  他幼时并不为父皇所爱,却意外地被推上皇帝宝座;他勤奋好学,志向远大,14岁即计除权臣鳌拜,夺回朝廷主权;他励精图治、宽民裕国,平藩伐准、横扫六合……这位十六、十七世纪堪称帝王英杰的大帝――康熙,在影视剧中被人们塑造得不是太虚狂,就是太平民;不是太高深,便是太世俗。
  原来的康熙是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以详实的史料、全新的视角和饱含激情的笔
  触,围绕康熙冲龄即位、成熟与正位、精勤政务等方面的史事,再现了康熙在艰难险阻中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肯定他所创立的宏基伟业的同时,也指出他给中国历史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并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代英主的内心世界。于是,一个高傲的、杰出的、困惑的、痛苦的康熙跃然纸上。
  在中国历代帝王中,这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帝王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他的人格比较健全。
  ――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
作者简介
------------

  张研,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清史、社会经济史。著有《清史十五讲》(合著)、《18世纪的中国社会》(合著)、《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清代经济简史》、《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合著)等专著十余部;《郑和下西洋》、《大小周后》等其他历史著作十余部。

------------
引子 人中龙凤
------------

  康熙,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1662年-1722年在位。康熙生活的十七、十八世纪,世界上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时势造英雄,也造就英雄的对手。在一向平庸的各国封建君主中,此时突然涌现出一批伟岸之君,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1661年-1685年在位)、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1661年-1715年在位)、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1682年-1725年在位)等,他们无一不显示出时代赋予的伟人性格,无一不创造出前无古人的业绩。
  康熙,是与此同时,在中国上空闪耀的一颗同样夺目的帝王巨星。
  康熙的文韬武略,远胜于与他同时代的任何一位君主。他雄踞九五、横扫六合,平藩伐准、恩威并施,有效地奠定了中华帝国的辽阔疆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高度统一。他励精图治、宽民裕国,发展生产、弘扬文化,使中国封建社会步入了发展的巅峰――康乾盛世。
  康熙的所作所为,又仿佛远离于与他同时代的那些著名君主。他和他的帝国,在世界激烈变革的风雷烈火之中,似乎依旧保持冰清玉洁,至多有冷眼向洋看世界,却绝无热风吹雨洒江天。
  外表的繁华,内里的悲凉;绝对的前进,相对的落后。同一时代,时代的差距;同属伟人,伟人的迥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沧桑变化,人们愈益为之感到困惑。
  然而,这是从史载康熙事迹中产生的思考和困惑。这种思考和困惑太过沉重,乃至于忽略了康熙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你能从这种思考和困惑中认识到,康熙――原来的康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吗?
  不,康熙在那里往往只是一种象征,一个符号,一个千篇一律记载出巡、册封、祭祀、征战、任免等等的帝王本纪的传主。
  那么,影视中的康熙是什么样的人呢?
  《康熙王朝》里陈道明扮演的康熙,《康熙微服私访记》里张国立扮演的康熙,《鹿鼎记》里温兆伦扮演的康熙,《雍正王朝》里焦晃扮演的康熙……那些康熙太接近编剧和演员的本色。那些编剧和演员或者不知道历史、历史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震撼人心的戏剧性,而去挖空心思编造所谓的戏剧性;或者不知道,历史、历史人物的重要关节点,不能打文学艺术的旗号进行虚构,就像不能虚构关公战秦琼一样,否则只能制造认识上的混乱。他们以影视形象介绍给我们的康熙,不是太虚狂,便是太平民;不是太高深,便是太世俗……均似缺少内在的、只有康熙才会有的那种气质和魂魄。
  那不是我心目中的康熙,不是原来的康熙。

------------
《原来康熙》 血与火的碰撞
------------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八日,玄烨,即后来的康熙帝,在北京紫禁城呱呱降生。
  一个蒙昧无知的婴儿来到人世,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无论这婴儿长大后成为伟人英杰还是芸芸众生,他都不会记得初临人世时的情景,只有清醒的旁观者为他的出生感叹。
  康熙降生在龙凤文化血与火的碰撞之中。
  当他那崇拜凤鸟的剽悍民族从东北兴起,当拖着长辫的八色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荡涤一座座关隘城池,最后占据了北京金銮殿宝座的时候,龙凤文化便在古老的神州大地,在剃发、圈地、逃人令,在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在南明小朝廷的腐败糜烂的瞬息更替中,在东南、西南抗清斗争的此起彼伏中,进行着血与火的碰撞。
  如果说,这些对于一个初生的婴儿来说没有直接关系,那么,问题在于,康熙至亲的父亲和祖母也在其时进行碰撞。康熙之父、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自觉不自觉地代表“龙”文化,而康熙的祖母、顺治之母孝庄文皇后则理所当然地代表“凤”文化。
  龙凤文化在紫禁城内碰撞,同样是血与火的碰撞。
  那么,康熙是龙,还是凤?
  康熙的生母佟妃佟佳氏,是龙的后裔。
  佟佳氏的祖父即是清朝开国功臣辽东汉人佟养真。佟养真祖居开原,后迁抚顺。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进攻抚顺,他“擎家并族属来归”,受命驻守镇江(今辽宁丹东东北)。在一次明军袭击中,与长子丰年及属下六十人同时遇难。佟佳氏的父亲佟图赖原名佟盛年,是佟养真次子,隶属汉军正蓝旗。他在太宗、世祖两朝屡立战功,历任正蓝、镶白等旗固山额真及礼部侍郎等职,晋爵三等子。康熙即位以后,追封佟图赖为一等公,诏令母后一族由佟氏改为佟佳氏,由汉军旗抬入满军镶黄旗。
  佟佳氏虽是旗人(后来是正式的满族旗人),非比“例不得及后妃之选”的一般汉人,但她仍是汉人,仍是龙的后裔。
  康熙自信自己是龙。
  像所有的帝王一样,史载康熙“天表奇体,神采焕发,双目日悬,隆准岳立,耳大声洪,徇齐天纵。稍长,举止端肃,志量恢弘,语出至诚,切中事理”。虽然康熙成年后方深知自己“生无异灵”,不过是因皇子而即皇位。
  康熙自五岁开始,受的即是帝王教育。
  每日拂晓,他穿四团龙补小袍小靴,由太监抱过乾清门的高大门槛,一本正经地和诸王一起入宫站班,而后入乾清宫西庑懋勤殿读书。面对“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他“好学不倦,丙夜披阅,每至宵分”。这是心中的使命感使然,还是从生之境遇、书之义理中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呢?
  顺治十六年,他六岁。一次,皇父顺治问起诸皇子的志向,唯有他坦然断然地回答:“待长而效法皇父,黾勉尽力。”
  然而,在顺治帝的眼里,康熙被划归到凤的营垒。
  康熙之母佟佳氏,大约在顺治九年或十年初被选入宫,其时正是顺治帝废后念头逐渐酝酿成熟,后宫斗争趋于白热化的紧要关头。
  佟佳氏在这个时候来了,是孝庄皇太后为缓和后宫紧张局势、做出妥协姿态而给顺治送来的小小礼物。(是“做出”的姿态,还是为缓和满汉矛盾、安抚汉军而为顺治遴选的汉妃――又是可恶的政治婚姻?)不管怎样,顺治都本能地产生逆反、厌恶至少是戒备的心理。
  因而,佟佳氏虽生皇子,却一直备受冷遇。特别是由于顺治帝五位博尔济吉特氏后妃均无所出,孝庄皇太后不得已而求其次,极力维护康熙,散布他生有“祥兆”、“必膺大福”,可能更引起了顺治的反感。
  佟妃之父乞休、逝世,顺治冷淡得不近常理,仅给予一般大臣的待遇。同时,顺治借口皇三子玄烨(亦即后来的康熙)未曾出痘,竟令保姆带他搬出紫禁城别居(那里后来改为福佑寺)。
   而顺治十四年十月八日,顺治帝爱妻董鄂妃的皇四子刚出生第二天,他便欣喜若狂又斩钉截铁地向群臣、向以孝庄皇太后为首的整个凤之营垒宣布,皇四子乃“朕第一子”,也就是说皇四子是未来的皇太子。
  凤之营垒不能容忍。后来皇四子夭折,成了牺牲品。
  腥风血雨之中,皇三子玄烨同样是牺牲品,小小年纪,完全不谙世事,即被摒出宫门。直到晚年,康熙回忆起来还是凄恻唏嘘不已。他说:“世祖章皇帝因朕幼年时未曾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憾之处。”
  不管怎样,皇四子死了,皇三子出了痘。
  当五岁的他在祖母的扶掖下,头戴红绒绣顶小冠,雍容雅步、庄严进退于群臣之间;当五岁的他仰起带着浅浅痘痕的小脸,以稚嫩的童声朗朗述说恢弘的志向时,顺治眼中的坚冰融化了――他毕竟是个孩子,毕竟血浓于水啊。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皇三子玄烨恪遵皇父遗诏,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主持下,即皇帝位,颁诏大赦天下,改明年为康熙元年。

------------
《原来康熙》 错位与正位(1)
------------

  康熙在龙庭之中,龙椅之上,在龙文化的熏陶、教育、灌输下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
  他沉稳坚毅,满腹经纶,英气逼人。他自认为是龙,理所当然以龙文化代表的身份立言行事。
  同中国历史上一切封建专制君主一样,康熙决不能容忍权臣擅权、君臣错位。然而,权

当前:第1/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