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博客全集.com》第441/695页
老杨笑道:“你小子总算有时间来转了转。”
丁宁不禁老脸一红,说道:“有老哥在,我还担心什么?”
老杨也没接这话,拉着丁宁,说道:“走,我们里屋说话去。”
偌大的厂房在靠东边砌起了一个小间,从空间看显得很紧凑,看样子是所谓管理人员的办公室。
把门关上,顿时静了许多,老杨道:“来!正好想找你汇报一下厂里面的工作。”
丁宁立刻摸了摸头,道:“老哥,别这么正经说话,我受不了。”
老杨笑了笑,说道:“你这个人……”
丁宁脑袋不安分地转了转,说道:“怎么没给杨总配个漂亮秘书啥的。”
老杨手指着丁宁道:“拿我开心是吧?”说着,把椅子拉了拉。与丁宁坐近了,开始讲厂子这些日来的发展。
丁宁一开始还是不正经的模样,听着听着半张大了嘴,老杨把这事不声不响折腾大了。
老杨要告诉丁宁就是这种感觉。
对他们来说,事情完全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类型。
老杨总结了。这事情之所以如此顺,不像别人做一个事,诸如前期准备,人力物力等准备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麻烦,而他们李村家具厂却不是这样,完全是水到渠成的。
李村有石伢子爷爷,这是现成地总技术指导,是厂里面的核心竞争力。
他还有徒弟,现在又在教徒弟,整个人力资源一点没问题,更主要的是。李村回来许多打工人员,这些人吃得苦,耐得劳,更主要的是已经经受过工业化训练。都已是标准的产业工人,因此,懂组织纪律这些都是现成地。
而老杨与丁宁,高凡这几个。其中老杨是标准的有钱有闲的人,丁宁与高凡也差不多,更主要的是这三个人都是那种乐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人地人,同时对木工这类动手能力强的活计有程度不一的喜爱,特别是老杨在见识石伢子爷爷的手段之后,更是喜欢得不行,觉得是除了摄影之外又一打动人心的特具创造性。特有艺术性。最后还能够为人民服务的行当。
至于李村,他们有人力有现成厂房。这一下加上老杨他们有资金又热心,有管理经验,更主要的是老杨,至少在春州有庞大的交际圈,两方面都有强烈结合地愿望,正可谓一拍即合。
丁宁听着有些迷瞪了,老杨又告诉他,现在厂子已经解决了本地的销路,现在热火朝天开工的都是针对春州以及下属县市。
不仅如此,老杨动作非常快,已经在市里面又注册了一家装修公司。
丁宁听到这,连忙打住有些激情澎湃的老杨,他心下狐疑,问这装修有没有市场。
老杨告诉丁宁,房地产市场现在是明显疲软,但是装修市场却不见得,因为有一部分新装修需求涌现,这一部分人就是春州炒房地。
房价在掉,手中的房就套住了,这个时候,只好把房子装修一番,寻一个好租房价。
丁宁听到这,不得不心中赞叹,老杨哥到底是官宦家庭出身的,这眼光就是宏观,就是能把握住全局。
至于装修工人,李村就有现成的,完全可以组成三五套人马,足够应付现在地业务。
丁宁想,这方面看来没问题,老杨在春州认识朋友多,且都是有钱有势的,装修一套房子,自然找老杨,更何况还有乔红这个顶尖级建筑设计师在。朋友关系,加上业务能力这些因素都有,工厂哪能没有活干?
丁宁想清楚这些干系,越发肯定当初投这些钱下去的正确性,当初投钱他还真没多想,只是直觉有石伢子爷爷手艺在,绝亏不了,现在想到老杨的能量,看来是要发财了。
老杨这厢还没讲完,他说打算把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专门利用这些机械进行加工,按单个客户需求进行加工,这主要是面对城市装修市场,另一部分也就是未来就是针对省会以上城市对生活品位要求比较高的白领一族。
老杨告诉丁宁,网络上的店都已经开张,乔红利用原有的关系已经有订单来了。
到这个时分,平时有些沉默寡言地老杨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颇有些指点江山地味道。丁宁看着老杨兴奋的样子都不禁有些“痴”了。
最后就是以石伢子爷爷为首地纯手工木工,这将针对的奢侈品市场,基本上属于一年做一活计就管一年的那种听到这,于是丁宁就只剩下啧舌的份。
老杨总算说完,最后一句:“丁宁,你看有什么意见?”
丁宁激动地说道:“老大已经描绘了一副完美图象,我辈自然是紧跟老大,义无返顾地加入这伟大事业来。”
“你就贫吧。”老杨笑道。
丁宁正色道:“老杨,你想得很周全,已经很完美了,我了,好象在这里面做什么,迅速厂子发展起来,让高凡派人做个报告,现在缺这种典型。”
“什么典型?”老杨也是一时没反应过来,本来以他的家庭出身以及政治敏感度是应该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