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男人全集.com》第10/784页


“你识字吗?”

点头

“会跳舞吗?”

摇头

“你识字吗?”

点头

看来二女真的识字。不好办啊!我没想着要写诗来着,只是信口胡说。可我也没想到一个小丫头会识字啊,电视上的丫鬟不都是文盲么?

我把纸折叠了几下,打开看了看折出的行距,可以动笔了。

我先用正楷写下:牛黄。然后问二女:“看得懂吗?”

点头

我又用行书写下:麝香。“看得懂吗?”

点头

又用草书写:薄荷。

点头

用汉语拼音写下:jinyinhua(金银花)“认得吗?”

摇头。

很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她仍然继续点头的话,我就会问她要她的手机号码和E-mail。

把制作花露水的材料统统用汉语拼音写完后(花露水的配方我没有,但是材料还是知道几个的。一般花露水的说明书上会注明几种主要材料,常使用花露水的人都能说出几种。至于各种材料的比例,就要在实验中漫漫琢磨了),我吹干墨迹,折好,贴身收藏。

“二女,写诗的事情不可以给别人说。”

点头

“也不许告诉太太。”

点头

“家里有酒吗?”

点头

“拿一壶来,顺便把这些笔墨收拾干净。”

二女消失,出现,一壶酒。

“下去吧。”

二女消失。

说实在的,这个丫头不是一般的好使,我喜欢!

想要弄花露水,就需要酒精,浓度大约70%,我面前的这壶酒显然不行。我尝了尝,20~30度之间。

(酒文化在唐朝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身处的这个年代,民间已经能酿制烧酒,也就是我们现在常喝的白酒的雏形,虽然度数低,但口感已和现代酒颇为相似。)

度数底不要紧,关键是这几种药材,等会颖回来叫她去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第8章 病的学问

前来打探的几位客人在颖那证实了我的确失忆后,探病的亲朋好友自此络绎不绝,而身抱重恙的我也就不得不粉墨登场。

王家虽未在朝廷任职,但祖辈留下的关系网依然庞大。从开国到现在,也仅仅只有30来年,朝中官僚习气尚未形成,人际关系自然淳朴豪放了许多。而且许多开国元勋仍然在世,这类人或位高权重,或德高望重,却也豪气干云,重情重义。王家作为开国家族中的一员,虽人丁不旺,三代单传硕果仅存王修一脉,到也颇受照顾,各路大佬把照顾人丁单薄的王家看作是自己对逝去战友应尽的责任,于是身携重礼纷纷踏至而来。

当前:第10/78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