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败家子》第730/744页


结果最后长孙无忌落败,落得个什么下场?曾经的国舅最终便贬谪,然后死在了路上,长孙家也从此而倒塌,想起来让人不胜唏嘘。

所以人家说伴君如伴虎是很有道理的,一个太子人选是将来的皇帝,这个心胸一定要广阔。

这是皇帝陛下目前十分在乎的问题,李泰的先例告诉李世民,如果这个儿子心胸狭窄的话,一旦当上了太子会是被悲剧的一件事。

先前的太子李承乾之所以最终走到那个下场,除了因为本身才能的问题,以及外面诸位皇子逼迫这个实际客观问题之外。

自己不够成熟理智,没有足够的自信和心胸去对待排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李泰看起来很坦然,但实际上却心胸狭窄,而且狠毒异常。

为了保住剩下的几个儿子,李世民抛弃了李泰是肯定的,那么接下来要选择的这个皇子必须要仁厚,必须要有一颗广博的心胸来包容其他的几位兄弟,哪怕是犯过错。

这是下一位太子人选最为重要的潜质,也是皇帝最为看重的,李治在这个问题上到底何不合格?

从目前来看似乎是的,但是谢逸也不敢绝对的打包票。即便目前是如此,但是当上皇帝之后会不会变脸,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会不会像对待长孙无忌那样?

谢逸不禁也有些许担心,毕竟人都是会变得,伴君如伴虎的话是绝对有道理的。一旦坐上了皇位是个人都会又变化,到时候李治会怎么看待自己呢?

谢家就能够长久的繁荣昌盛?就能凭借着帮扶李治登上皇位这件事稳定持久?

这恐怕不尽然,谢逸不禁开始有些担心,心中不满多一点猜想、。

而郑丽琬也担心道;“三郎,得多想想点了?”(未完待续。)

第四一八章太子归属

人是会变得,尤其是坐上那张龙椅之后,影视剧里皇帝总是喜欢说他们身不由己。

对此谢逸完全相信,帝王也是人,也有感情,自然会因为权力、地位等原因,心理上会有一些变化。

仁厚之人会便的冷血无情,甚至杀人如麻!

这都不奇怪,李治会不会这样呢?

谢逸之所以笃定,很大成都市基于李治如今的性格和原本历史上的表现,但是……

就像是郑丽琬说的那样,自己知道李治太多的事情,对他的影响太大,有朝一日会不会……

在这样原则性,关乎身家性命的大问题上,谢逸也不敢那么笃定,不敢太过随意。

毕竟原本历史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下场可不怎么好,尤其是长孙无忌,那可是李治的亲舅舅。

虽说武后再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在当时的情形下,李治若是不点头,长孙无忌焉能会是那般屈辱的下场?

所以啊,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不过现在这些担心有些早了,起码得长孙无忌死后才会出现这些问题,斗争和平衡是权臣生存的必要条件。

相比之下,和长孙无忌比起来,自己和权臣还差很远很远,所以暂时不必过于担心。

至于这太子之位的人选,即便是不立李治,而选择了李恪,对自己而言也不是什么了不得了的大事。

毕竟自家与吴王府相处还算融洽,虽然没有太多交情,却也没有什么仇怨。李恪即便是登上了皇位,即便是不重用,估计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相比之下,坦坦荡荡。相比之下该着急的人应该是长孙无忌才对,自己安安心心在家等三个孩子出生便是了。

倒是长孙无忌,天下大事就都交给他了。

……

长孙司空也确实没闲着,就在汴梁朝野议论纷纷的时候,他进宫了。

据说那日长孙无忌在承庆殿待了很久,一直到了天黑宫门下钥的时候才出来。至于他究竟和皇帝陛下谈了些什么,就没有人知道了。

总而言之,肯定是关乎储君之位,天下大事的,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此后不过数日时间,事实便证明了这样的猜想,首先是一道诏书的出现,一直备受冷落但是不曾被处置,有谋储之嫌的魏王李泰是这道诏书的主角。

他果然彻底从皇位争夺中出局了。

当前:第730/74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