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65/860页


卢尘洹心中想的这样,自然不会说出来。略微打量了一下子之后,突然问道:“那个甚么晋阳凶虎,跑哪里去了?”

王元士也知道,这世上的事,是纸包不住火的。王虎是乃是他的义子,稍稍一打听,便能得知了。纠结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只听他淡淡地说道:“他跑了,树倒猢狲散,不跑还能怎么样?”

卢胖子早就有隐隐的预感了,先前在俘虏中,并没有发现有王虎这号人物,他就有种不好的预感。果然不出所料,王虎早已经跑了。王虎跑了倒不要紧,要紧的是,他把卢胖子早就当做是囊中之物的那匹大宛马给骑走了!这一下,卢胖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呀呀个呸,气死本将了,你这老头也是的,连自己的手下都看不紧!”

王元士突然笑道:“他有手有脚,看到了危险,又怎么能不跑?”

卢尘洹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可心中那股闷气,怎么都发泄不出来。先前从王家也搜出好几匹好马,但见过了大宛马的卢胖子,怎么看得起这些“歪瓜裂枣”?虽然这些马在大顺境内,算是了不得的好马了,寻常人家连一匹都求购不了。

卢胖子就是瞧不上啊,这些马,比他的那匹大黑马都有所不如,再多有什么用?

心头闷火无处发泄,卢胖子突然抽出腰间的朴刀,一刀砍在囚车上面的令旗之上。那刀光如同一道瀑布般洒落下来,王元士仍然微笑着,没有丝毫动作。

那柄不算粗的令旗,毫无悬念地被这一刀给劈断了。木制的令旗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卢胖子发泄过后,还是感觉一股气闷在心口,可能也是王元士给他很大的刺激吧。

末了,卢胖子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道:“把这些人都带下去,好好看着!”

就在这时,一个身形虚胖的官员,身着从四品官服,一脚深一脚浅地小跑着过来了。卢胖子眼尖,一下子就看出来这是一个府尹。除了京兆府尹乃是从二品官,而且位高权重之外,其余府尹,多是为从四品官,乃是一府最高长官了。

大顺乃是州府制度,一般来说是同级别的。但有些地区例外,如边境的州牧,就是要比府尹高上不止一个等级。君不见,幽州州牧乃是从二品官,已经是外放官员里面的最大级别了,而眼前这个府尹,才区区从四品。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待得这个从四品的府尹来到卢胖子面前,卢胖子习惯性地低下了头颅,向这个府尹施了一礼。没办法,大顺朝里面,文官的地位就是比武官要高,哪怕是同级,也是文官的底气要大很多。就算是文官低两级,武官也不敢拿这个文官怎么办。要是他参你一本什么“飞扬跋扈”之类的,你吃不了得兜着走!

深晓得官场内幕的卢胖子,此刻显出他圆滑的一面来了。施过礼之后,这个太原府尹说话了:“本官乃是太原府尹梁仲文,不知道将军是?”

卢胖子恭恭敬敬地答道:“梁府尹,末将乃是禁军指挥使,卢尘洹。”

梁仲文吃了一惊:“你就是那个一箭惊人的卢神箭?”

卢胖子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外号,呆了一呆,才谦虚地说道:“哪里哪里,梁府尹谬赞了。不知道梁府尹前来,所为何事?”

梁仲文看了看王元士,为了掩饰尴尬,咳嗽了一声,说道:“王老乃是本官的忘年交,本官有些话想对他说,不知道可否?”

卢胖子感到左右为难,陆承启的圣旨里面,并没有这个规定。但随随便便让朝廷重犯接触外人,哪怕这人是一府之尹,也是不好的。传了出去的话,卢胖子不会讨得了好去,梁仲文的仕途,估计也就这样戛然而止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常平仓(上)

梁仲文也是察言观色的好手,见卢胖子似乎很为难的样子,再一次咳嗽了一声,打个哈哈想要抹过去刚刚说的那句话道:“要是卢将军很是难办的话,就算了。让本官送王老一程,那就知足了,唉!”

这时候,王元士突然开口说道:“梁府尹,你的好意,老夫心领了。如果老夫他日赴了刑场,也能记着你的恩情!”

卢胖子搓着那双胖手,吱吱唔唔地说道:“那个……梁府尹,不是末将不给你面子,实在是……”

梁仲文此刻在琢磨着王元士的那句话,苦笑一声说道:“卢将军的难处,本官也知道。罢了,罢了,是本官唐突了。日后再请卢将军喝酒,本官还有公务要处理,就此告辞了。”说罢拱了拱手,带着身后的师爷、衙役,又急匆匆地离开了。

囚车里的王元士,神色复杂地看着梁仲文的背影出了神,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卢胖子则是松了一口气,他的原则是,决不与文官起冲突,今日差点就出事了,希望这个梁仲文不会记仇吧?卢胖子心中忐忑,也不知道这件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烦心之下,卢尘洹摆了摆手,说道:“押下去吧,明日便让一都士卒护送回长安,免得夜长梦多。”

这一次,王家几乎被一网打尽,除了逃出了些青年隽秀之外,再没有漏网之鱼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家覆灭的消息,一夜之内,便已经从太原府传了开来。这一招的效果,也在第一时间显现出来了。其余的小世家,都没有王家这般的实力。连王家都倒了,他们哪里还敢暗中作梗?赶紧开仓放盐,免得大军到来之后,连哭都没地方哭。

于是乎,盐价又开始了疯狂跳水,从食盐紧缺到市场饱和,仅仅花费不到三日时间。这些,都是朝廷出兵的威力。仅仅三日时间,盐价从最高的每斤一百二十文钱降到了不到十二三文钱。好在陆承启早就防备这一手,暗自授意户部尚书林镇中开始高价买入食盐,以稳定食盐价格。朝廷一出手,便是大手笔。在大宗购入食盐之后,盐价又被拉升到了每斤二十五文钱左右,算是比较合理的价格了。这样也能保证了盐商有钱赚,百姓也吃得起盐。

有些东西,不是一味降价就好的,往往经济危机就是这样触发的。物品不值钱,东西卖不出去,经济自然就垮掉了。

盐价降下来,对百姓,对大顺朝廷,对商人都很有好处。一来,保证了百姓有盐吃,不闹事;二来商人也不算亏得太多,还能继续做生意;三来,取消了盐税,但还有商税,基本换汤不换药,但商人的负担确实降下来了,大顺国库也得到了充实,一举三得。

更为重要的是,户部从这里得到了一种经验,那就是如何调节物品的价格。通过国库支出,稳定物价。盐价低的时候,高价大量购入;盐价高的时候,则大量低价卖出。哪一个商人能有国库这么多钱财?一相对比,便相形见绌了。这一招,不仅仅可以用在盐价上面,对于粮价等民生必需品,也有借鉴意义。

于是乎,在陆承启的旨意下,林镇中拿出了一个建立储备仓库的方案。每个州府都必须有一个能储备大量粮食、食盐等民生必需品的仓库,由各个州府的府尹、州牧管理,按照市场实际价格,灵活购入粮食等生活必需品。而监察司拥有随时进入仓库调查、清点之权,以防止贪腐、挪用的事情发生。

林镇中把方案交给陆承启审批之后,便由内阁代为实施了。内阁首辅徐崇光一眼就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极好的方案,能在第一时间赈济灾民,调节物价等等。对于国家安全,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其余内阁大臣,也不是吃素,对于此举纷纷赞同。

陆承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现在内阁里面,虽说徐崇光乃是首辅,其实那些阁臣,好像都不怎么听他的话,反而依照一件事情的好坏进行判断。这就避免了出现一人堂,处理起政事来,也能得到一个更好的办法。

当前:第165/86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