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少爷校对版作者武大狼》第121/156页


  对于第二件事朱赵两家联姻之事,朱少明确实不知道,也从未听说过,哪怕就是昨日兰公主说自己是太后钦定的驸马他都没有惊讶,他一直认为那都假的,反正不论娶与不娶,无衣,玉梅,翠碟三人都会与自己厮守一生,这就够了。可是这朱赵两家联姻是哪年跑出来的疙瘩事,他怎么毫不知情。
  而且,联姻的对象还是他朱少明,等等,是谁要嫁给他?朱少明一开始也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旋即他又沉下了心,朱太师说的没错,这两件事看似没有关联,却是有着严格的逻辑关系,第一,认祖归宗,你好,大家都好!第二,朱赵两家联姻的对像是你没错,但是,前提你必须是朱家人,是要经过上上下下一致认定的事实,如果不能,那么一纸婚姻也只能作罢!
  朱太师这招果然够狠呀!前面一个条件看似很苛刻,但是后面一个条件又让朱少明蠢蠢欲动,这个事不好办!进了朱家,他能有现在这般自由吗?可不进朱家,玉梅,操!你个朱老头,算计老子!陡然之间,朱少明一阵阵的火起,你个朱老头竟敢来算计我,还拿玉梅来威胁,你……
  “撒开,撒开,朱少明,你这是做什么?”赵临刚走到这里就见朱少明一把揪住了朱太师的衣领,一个年轻正盛的公子,和一个古稀之年的老者,这两者之间的体力悬殊可见一斑,现在朱少明竟胆大包天的将朱老头给提了起来,这可了得!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朱太师的孙子,你现在对他这样,不是欲将自己的前途毁于一旦吗?你有置玉梅今后的生活与何顾?
  有事不能好好谈吗?年轻人,冲动是魔鬼,你这一冲动,当然了,现在你受皇上恩宠,肯定没有人敢弹劾你,到你落难之时,这些旧账都会被一股脑的披露出来,到那时,你种种的罪名就会成立,年轻人,过去的事虽然都会过去,即便过不去也还是会过去,但有一点,你要记住,过去的行为是会给未来带来影响的,这影响可能就会是你最致命的打击。
  朱少明冷冷地扫了一眼来人,这不是赵太师么?怎么,你们俩密谋的?知道我会发怒,故意等我发怒了,你再出来以此威胁?告诉你,我朱少明不俱怕任何的威胁,还有,如果你们觉得我朱少明就是你们手心的蚂蚱,想什么时候拿捏就拿捏?那么你们就想错了,大错特错,我朱少明别的不行,这抗打抗压的本事还是能拿得出手的。
  “朱少明,快撒开!你知道你面前的是谁吗?他是你爷爷!你这个逆子!!”赵太师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好你个朱少明,现在翅膀硬了,就以为可以跟我们这些老人叫板了?甚至都不将我们放在眼里了,真是岂有此理!朱老头,你自己看看,这就是你费劲心血要培养的第三代领导人吗?这就是你经常在我面前得瑟的孙子朱少明吗?你看看他什么德行,有谁的孙子在皇宫大院里扯着自己爷爷的衣领还要教训爷爷的?又是哪家的孙子敢与自己的爷爷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恐怕都没有吧!
  你这不是明智的行为,更不是理智的行为,你知道你这么做会给你爷爷身心造成多大的伤害吗?没错,他这些年确实亏待了你们,但是你仔细的用脑子想想,如果没有京城里的朱家罩着,你们朱家在土木堡里能平安无事过这么些年,还有,你以为凭你那点小聪明就能将孙家扳倒?小子,你太看得起自己了吧!虽然在孙家覆灭之事中,你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但是没有上面的指示,你觉得人家严毕凭什么帮你!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少年人,胸有成足是好事,但是,过分的天真就会伤己伤身,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赵太师,这是我们的家事!快上朝了,您快去吧!”朱少明冷冷道,你赵太师在这里面怕是搅了不少屎吧!你若是觉得我的行为过分,你怎么不问问这个被我揪住的人,他这十几年来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宗亲的呢!他从一穿越到这具身体的主人身上,就惨遭接二连三的打压和阴谋,如果不是自己足够有胆魄,老子他妈的还能站在这里教训他吗?朱家覆灭,恐怕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吧!还会冷嘲热讽的说着风凉话,说这是咎由自取,这是活该的命!
  赵临叹了口气,其实他话说出口之时也是气话,是不想见到几十年的老伙计遭到欺负,朱少明说的没错,这是他们的家事,是他们宗族之间的内部矛盾,他一个外人不能搀和也不好搀和。但是朱少明的行为让他感觉玷污了状元这名头!就算你大爷爷对你不住,你自己扪心自问的想想,你来到京城的这段时间里,他有亏待过你么?你被关到大牢,他是三番五次的去牢里看你,这些还不足够说明什么吗?而他自己的孙子与你过不去想置你与死地,按理说,你只是他的侄孙,你们之间隔了一层纱,但是他这件事里助纣为虐了么?手心手背都是肉,他又能怎么办?
  如果你非觉得他亏欠你的,那也是你爷爷的过错,而不是你大爷爷的过错,这么多年,你应该去找你那死去的爷爷算账,是他让你一出生就失去了爷爷奶奶的疼爱,而不是他朱太师!!!


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试三轮比赛止!
  太和殿内金碧辉煌,五彩琉璃灯高高悬挂于椽梁之上,大殿之下,文武百官齐齐聚首,面色严整,衣冠整洁而一丝不苟,庄严肃穆的等待着那一声“升朝”。高高的筑台之上,朱祁镇稳坐龙椅,双手自然地搭在黄金雕饰的龙椅把上,经过这两天两轮的比试,朱少明的表现还算差强人意,三局两胜,他已经赢了两场,好歹如约拿到了状元的桂冠。
  “升朝!!”年轻太监一如既往的扯嗓高声呼喊。大明王朝的朝堂又一次在太监的口下开始了,如果要问古代谁最有权势,当属皇宫里的太监莫属,因为他们一喊升朝,文武百官齐齐曲腿跪倒,这声势,这威严,有谁能比得上呢?不过这倒是有些狐假虎威的嫌疑。
  “吾皇万岁万万岁!”
  群臣百官,众位士子以及瓦剌也先士子里里可布俱都庄严的跪在殿下,他们面色严肃,衣冠楚楚,他们面无表情,古板呆傻,更多的还是重复着一言不发的机械性动作。朱祁镇大手一挥,轻声道:“平身!众位爱卿,今天殿试这第三轮考校比试可否要继续比试呀!”
  立于朱少明一旁的里里可布心里一咯噔,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不比试,自己的目的又通过什么手段来实现呢!如果不比试,那么他要生擒朱少明的愿望又如何付诸实践呢?只是这位年轻的皇上脑子似乎并不算糊涂!他当然知道皇帝心中在想什么,三局两胜,朱少明已经胜了两场,剩下这一局也变得可无但是可以舍掉的。
  昨日朱少明破解九曲玲珑珠的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而扣人心弦!到最后又将所有人都摆了一道,不得不佩服他的老谋深算,如果别人不知道这里面的凶险,他里里可布是知晓的,从他将九曲玲珑珠放在自己眼皮底子下开始破解,而后进行整个过程,到最后自己宣布胜负时,他面上依然带着云淡风轻的笑容,紧接下来就是他出人意表的放手一搏,让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输了!但却输得不冤枉,朱少明是一个沉得住心的人,他的云淡风轻只为等待敌人松懈之时,给出致命的一击,这便是朱少明!
  群臣意见不一致的讨论着,太和殿内又响起嘈杂的议论声,大部分人都同意不用考校了,一个人的荣誉与国威相比较而言不过是蝼蚁般大小而微不足道,朱少明赢了自然是锦上添花,输了那就是前功尽弃,国体自始至终还是遭受了外族的打击,于国于民来说,这一场比试都是不划算的!
  “回皇上,老臣觉得,为了促进两国之间的友谊更进一步,这比试是要的,不过不是这样的性质,而是私底下几人如朋友般互相打赌赢彩头,微臣愚见,请皇上三思!”朱昆在皇上说出这话来第一个出列反对道,这一场比试弊大于利,不值得将国威拿来做赌注!昨日是番邦来贺,无法拒绝,但今日大可采取众位大臣的建议而否决掉这个比试。
  朱祁镇闻言点点头,朱太师说的有理,这一场比试未免有些儿戏,他曾在殿试还未开始之前私底下找过里里可布谈到比试这一问题,将九曲玲珑珠献出来考校也是他的主意,但是事先他是不知道解法的,就连里里可布对那九曲玲珑珠也是一头的雾水。
  “众位爱卿,还有何异议?”朱祁镇大手再次一揽,如果你们都没有意见,那朕可就要赐封今科状元,榜眼,探花之名额了!解决了朱少明的出身问题,下一步是督促朱少明赶紧将那帐薄中所涉及到的官员抓出审问,那么他的第一战可谓就圆满结束,那么最后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结婚嘛!这聘礼自是少不了的,别人朕可以不要聘礼,不过你朱少明的聘礼不仅要收,而且还要收重,收多!正好国库最近咬赈灾山西那边的洪涝灾害,前几日接连大雨冲垮了堤坝,百姓遭了水灾,国库一直就不丰盈,倒是听说你朱少明钱财不少呀!
  “皇上英明,皇上圣明,此乃我大明之幸,百姓之幸!我等无异议!”群臣再一次激动的匍匐下跪拜首道,既然皇上的意思也是不想举行这个第三论比试,他们怎又好出这个风头呢!皇上乃九五之尊天之骄子,既然皇上心意已决,做臣子的唯有遵从便是。
  “里里可布世子,你觉得朱太师的提议如何,你们私底下切磋交流一番也无可厚非嘛!”朱祁镇看似在询问里里可布的意见,但是傻子都能知道,皇上已经在心中做了决定,也只有傻子才会傻乎乎的说不行,当然,这一件事里还有另外一个异类的存在,他就是朱少明,如果朱少明执意要比试一番的话!皇上或许会改变主意,但这是非常冒险的举动,赢了,自然没什么话说,但要是输了,那么一番毁誉参半之下,他朱少明的前途可就是危如累卵了!
  “回我生命的君王陛下,世子对王的意见只有遵从,但是不知道这位朱公子有无异议?”里里可布右将矛头推向了朱少明,我在客,客随主便!可是如果朱少明这个时候反对的话,那么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大的好消息,不过,他的答案是什么呢?
  在这一秒,几十双目光道道聚齐在了朱少明身上,如果比试,你可要想好,出了问题你必须一个人承担,如果不比试,你自然还是你的状元郎,至于其他的风言风语就由着他去吧。
  当所有的决定权掌控在手,那种感觉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之感,好比你看到一个MM,然后MM也看到了你,你们俩一见倾心,就是这种微妙的感觉。
  “朱少明,既然世子想征询你的意见,你的意思呢?”朱祁镇眯眯眼睛,朱大少爷,这个节骨眼上可别给朕捅出什么幺蛾子来,不然捅多大的洞你就给朕双倍补回来,你不是有大把的钱财吗?有多少就拿出多少,朕最近缺钱呢!
  朱少明若有所思的睹睹里里可布,你还有一个胞弟叫里里可多吧!你还不知道吧!他早就出卖了你,但是现在在京城里好像也不方便对你下手,不对,朱少明记得在怀来县城时他的身边有一个智多星还有一个大块头,他们应该是一起来的,而现在那俩人却失去了任何迹象,这不正常,也不靠谱。
  “回皇上,卑职觉得,这场比试,私下进行也是可以的!不知道世子殿下此番还有何宝物要进献给我朝?”朱少明当然不会蠢到不可一世的叫嚣比就比之类的蠢话,没有利益的事谁愿意干谁干去,本少爷不陪你们在这里瞎几把闹,不过里里可布,你给我小心咯,你暗地里对付了我朱少明这么久,是不是该风水轮流转一下了,一直都是你出招我接招,这样岂不乏味?
  “好!世子,你就将你的宝物呈上来给朕瞧瞧!”朱少明没有应战这让朱祁镇长舒了一口气,还好你朱少明顾全大局,要不然朕非将你的家底都给抄了他!
  里里可布遵命的作了一揖,忙命人将一尊长寿龟呈给皇上,这只长寿龟通体透着金黄色,龟背上的纹路分布规则有条理,朱少明只是瞥了一眼,这只长寿龟怎么又是黄龙玉雕刻而成的?难道塞外有黄龙玉的矿脉?不应该呀!这黄龙玉稀少得可怜,他里里可布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对了,还有在无衣哪里的玉佛,没错,玉佛通体也散发金光,当时他还不是很知情,但是被关进天牢里,与他同一个牢房的那个老者告诉了他有关黄龙玉的事情。
  “回我圣明的君王,这只长寿龟的玉质与先前朱公子说的黄龙玉是同一种,俱是可汗贡献给最尊敬的大明君王的!”里里可布右手斜跨于左臂处,向朱祁镇解说着这只长寿龟的来历,龟足处雕刻尤为精细,翻开长寿龟,会看到乌龟肚子上写了八个字:贵与天齐,贺寿永昌!贵取龟的谐音,意指长寿,又有龟足贵族之意。此雕饰古朴贵气,大而沉稳,玉质上等,乃送人必备的精品。
  “好,说得好!世子回去之时,去司礼监领取赏赐!下面,朕宣布,正统元年(1936)今科状元为朱少明,探花苏如玉,榜眼杜雷!”朱祁镇拿过太监手上的一个名单,爽声念道。
  “皇恩浩荡,皇上圣明!”
  一场由朱祁镇亲自导演并参与的殿试到如今已经完美结束,有人唏嘘,有人不安,有人无所谓,有人幸灾乐祸,当然还有人不甘。
  余下的十一位士子见皇上竟直接忽略了他们,面上有些不好看,毕竟是年轻人,如果能做到朱少明这般脸皮厚,那么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肃静,肃静……”年轻太监不得不站出来将这个些激动的大臣连着激动的心给按下去,中了状元那也是人家的事,好像跟你们没有关系吧!还有,就算跟你有关系,人家也不一定会给你面子呀!
  朱祁镇宣布完殿试结果之后,脸色变了,变得沉重,变得难看起来!为什么呢!钱的问题!太和殿内上空漂浮着厚实的阴霾,飘之不散,久久徘徊。
  压抑的气氛瞬间将本来喧闹的朝堂变得沉重起来,朱祁镇咳嗽了一声,痛心疾首的道:“朕与尔等居于庙堂之上,食美味,品佳肴,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可是前几天暴雨倾盆,山西数个县城遭了洪涝灾害,朕接连几日食难下咽,卧寝难安!”


第二百五十五章 我个捐四十万两!
  大殿之下一片死寂,所有人心中都在猜测皇上说出这番话的意图,山西数个县城发生洪涝灾害这是天灾,为了江山社稷,为了黎民百姓,这个赈灾款项应当拨下去,若是不拨下去,他们又怎能从中得利呢!不中饱私囊又如何来发家致富呢!手里没钱,逢年过节的该孝敬的又从哪里拿出份子钱呢!
  朱太师皱拉着白须眉毛,朝廷经过先帝的仁政实施已经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俱能安居乐业,这突发的洪涝灾害很不寻常呀!皇上既然主动提出这个事情,那么肯定是想立即着手解决这个隐患的,洪涝灾害,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是烧抢夺掠,难民逃荒在所难免,更重要的还是尸魂遍野,饿殍满地,而洪涝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三月,乃是农民百姓春耕的时节,大水将田地一淹,普通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这个问题,朱少明应当做出表率!!即使朱少明在端门之内揪着他的衣领子,他仍然不怪他!
  “众位爱卿,灾情已经得到证实!受灾的数个县城百姓合计有四十万!朕心甚痛!!今天,必须拿出一个解决的方案,灾肯定是要赈的,如何赈,怎么赈,由谁去赈,这些都需要合适的人选!”朱祁镇稚嫩的面孔里藏着深深的忧虑,他七岁登基大典,到如今年方十五,这八年来,国事内政都是由太后与内阁几个成员经办的,他是伸手两眼一抹黑,什么都搞不清白,对内,是为了巩固皇权,对外,又怎可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
  “回皇上,此乃国事,老臣觉得有外人在场不适合商谈!”赵临出列奏表道,山西天灾这是大明的内政问题,你里里可布一个外族的瓦剌人就没有必要,也根本不需要留在大殿内,当然,其他没有博取到头三甲的士子,这个时候就是他们的最后机会,也许皇上也是这么想的吧!
  言之有理!朱祁镇挥挥手,令里里可布可以退下了,今日既然没你的事,哪里来回哪去!这次意外的天灾,朱祁镇倒是想朱少明前去督促灾款的施放,第一个,朱少明是自己信得过的人,第二个,他又是朕钦点的状元郎,有状元郎亲自上前线赈灾,此乃一安抚民心的重大举措,但这样一来,皇姐与他的婚事又只得延后,他在太后面前可是立下了军令状,要给皇姐置办一桩空前盛大的婚礼,可是如果派别的人去赈灾而让皇姐与朱少明完婚,天下黎民百姓又如何看待他这个君王,治下有天灾人祸,而君王却饮酒作乐,只怕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哪!
  钱回眼睛一跳,前天皇上曾说过等殿试过后要处置他,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将功补过呢?一来他是户部尚书,对于国库银钱,款项收支用度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他是绝对的不二人选,但皇上肯定也不会信任自己,那么,让朱少明跟在一旁是不是能打消皇上的疑虑呢!到那时候,自己做点手脚,他朱少明就是千张嘴也说不清了!于是乎,钱回出列。
  “启奏皇上,微臣觉得,此番山西天灾,必会引起人祸和百姓的恐慌,微臣深知罪臣之身,愿赴前线安抚民心,弘我大明天威!!”钱回跪倒在地上情真意切的请奏道,这一出计谋当然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里里可布亲自与他会面商谈的,里里可布让他请奏皇上当先锋,朱少明押帅,然后在半路上施点手脚,他朱少明就是那秋后的蚂蚱,也蹦跶不了几天。
  朱祁镇正寻思着找钱回算账呢!他倒好,主动撞上来,那么朕还跟你客气什么呢!你去前线,必然有你的正面影响,但是你是罪臣之身,让你打先锋,这会不会出什么岔子呢!不行,你去的话还需要另找一位督军,这个督军朱祁镇算来算去,也只有朱少明最合适,但是两人似乎还是不够的,两位太师年事已高,杨大学士的年纪也差不离,那么,找谁做第三人去呢!陡然,朱祁镇想到了王振。
  “钱爱卿,朕就给你这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但是,你乃是罪臣之身,必须还要找一位与你同行!你觉得谁合适呢!”朱祁镇暗暗向钱回使了个眼色,眼角正对的就是朱少明,他希望钱回能知晓他的意思。若是不然,下辈子就等着在牢里过吧!
  “罪臣举荐今科状元郎朱少明!他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此番前去,定能一呼百应,安抚民心,一来彰显我朝对子民的关爱,二来,可以激起更多的士子向朱状元效仿学习,日后报效祖国!”钱回哪还能不知道皇上的意图,哪怕皇上你不打眼色,我也会举荐朱少明,这堂戏,少了他就没了味道,在京城里,想谋害朱少明似乎不太可能,但若是出了京城,扮个麻匪,抢个钱财什么的,朱少明死于战乱或是什么的,那岂不是易如反掌的事?
  面对钱回的‘善意举荐’,朱少爷嗤之以鼻,你钱回安的什么心当我不知晓么?不过本少爷还得考虑考虑这一去所要花费的时间,明贤居里的三女肯定是不能全部带去的,那么带谁去呢!自然是无衣最合适!可她估计这会还在怨恨自己呢!山西发生了洪涝灾害?真的是天灾?朱少明却并不这么认为,但也没所谓了,如果圣意已决,他是没法拒绝的,但他隐约觉得这件事里没有那么简单,正如刚刚退下的里里可布他转身离去的那一霎那,冲自己冷笑了一下,这个笑意味深刻!
  朱昆从皇上说及此事时心中就有种不祥之感,果然不出他所料,这钱回口口声声举荐少明,这里面有猫腻吧!前天他还欲置少明于死地呢!这会转了性要推举少明做粮草先锋,这绝对不正常,也不符合常理,他钱回就是一个靠着女人肚皮上位的小白脸,现如今也不知投靠了谁,竟想出了这么一条毒计!
  不过如果少明将此事办妥了,必是名利双收,办不好!办砸了,仕途就算止步不前了!自古以来大臣都害怕拿着朝廷的钱去赈灾,因为这里面有着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哪怕出了一点点的纰漏也能将整个押送粮草的队伍毁之一旦。
  “朱少明,既然尚书大人如此推崇和看好你!朕希望你能拿出你的真本事给朕看看,也给天下的士子立下一个忠君爱国的好榜样!待你归京之时,朕给你一场大的惊喜!”朱祁镇满怀期待地望着朱少明说道,你此番前去是代朕巡天,见你如见朕,上次不是还赐了你一柄尚方宝剑吗?这次一并带上,途中若出现违乱法纪之人,任何人可以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谢皇上,谢尚书大人,少明定不负众望,做好这一次的赈灾,但是就这次赈灾,我个人捐资四十万两白银!也希望其他同僚能慷慨解囊解我大明百姓与水火之中!”朱少明主动说出了捐资一事,他知道,只要下了这堂,他就会被皇上拉去谈掏钱之事,此时光明磊落的说出来,不仅能显示出其豪爽,更是给他人一个警告,四十万两白银,本少爷说给了就给了,眼都不眨一下,那些欲对我不利的人你们自己掂量着胆子来对付我,如果你觉得你的命或是你手中的钱财能有四十万两,你大可来对付本少爷,抄家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喜欢!
  “哗啦啦!!!”群臣激沸了,倒抽了几口冷气发现自己还未从惊讶中缓过神来!四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呀!他朱少明哪来的这么多钱?好像听说他的明贤居在各省各县都有设立机构卖点吧!尽管如此,朱少明的话还是让他们哆嗦了好一阵子。
  “好!难得状元郎如此深明大义,众位爱卿,你们呢!这次受灾的百姓就多达四十万余人,为国为民,百姓会记住你们的恩情的!”朱祁镇嘴角牵起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不错呀朱少明!竟然能知道朕的心思,本来朕还想要你一百万两银子的,既然你主动坦白要捐四十万两,那么,就翻一倍吧!你的坦率为你节省了二十万两银子,偷笑吧!
  朱少明莫名的感觉眼皮一跳,瞧瞧的瞥了一眼皇上,发现他正拿眼冲自己不怀好意的暗送秋波,心底哀嚎一声,擦擦,老子就应该说二十万两的,妈的,你真当老子的钱是大风刮来的?看你那架势,没有八十万两看来这事还真不好解决!尼玛的,这黑心的朱祁镇,你诚心来打的主意呢!要不,啥事将那地宫里的财宝全部给他转移掉?上次出来他身上还藏了一颗夜明珠呢!就那一颗也能价值连城吧!
  接下来的事情就枯燥了许多,这些抠门的大臣都恨死了朱少明,你瓜娃子的有钱你一口气掏出四十万两眼都不眨一下,你可知我们掏出四十两银子都要肉痛好几个月,你个狗日的,钱要使在刀刃上,这可是四十万两银子呢!包括苏如玉和杜雷两个人两只眼珠都快暴了出来,朱兄如此阔绰?这差距差的还不只是一星半点哪!
  朱昆则得意地点点头,少明除了在认祖归籍一事陷入症结,其他的方面还是相当的可圈可点,四十万两银子对他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他明贤居销售的‘舒爽’光是一天就能赚取几万两白银!此举既能显示自己的爱国爱民,更是为不可预估的事件投了一份保单!即便以后出了任何事情,他个人就捐资了四十万两白银,这是谁也不能不正视的一个问题!


第二百五十六章 二老争抢当随从!
  对于朱少明募捐的举动,朱祁镇心里喜不自胜,这样一来,又可以为国库省些银两啦!要知道朕可是很穷的!朱少明不仅自己缴纳了数额之巨的银两,而且为解国之燃眉的突发事件立下了忠君爱国的榜样,试问一个今科状元都如此报效祖国,那么天下其他的士子呢!这一举措非常的到位,所谓开创了历朝历代的先河!树立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永垂不朽的丰碑!
  杨士奇眼光灼灼的审视着朱少明面部表情,淡淡的笑意,成足在胸的自信,这个年轻人自横空出现在京城,所带来的异变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如今,太后病卧,皇上掌权,初步看来,皇上有着先帝的仁爱思想,但却不够杀伐果断,这里面,他还需要加上一把柴薪,让这火烧旺,烧旺之后才好!!单说李伍身死惊现帐薄一案,至今也不知朱少明查出了何眉目,现在他案子未结,人又要两眼一抹黑赴往山西赈灾,可赈灾这事有足够的繁琐与复杂,一时半会也解决了不了,少则半年,多则长达一年都是有可能的!待他回京,黄花菜都凉了。

当前:第121/15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