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代做好官》第1/130页


《回古代做好官》
作者:湛蓝路边
申明:本书由小说网 www.(小说网 www.)自网络收集整理制作,仅供预览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订阅购买正版.

同人外篇,刘起穿越之淫湿由来!

书友:紫色£遗忘(著)

盛夏的夜,蝈蝈伴着蟋蟀演着那二重奏,月光皎洁,微风徐徐,飘动的柳枝下有一方石桌,桌旁四个石椅。

隐约一人侧坐在那里,分不清是难是女,嘴里哼哼的不知是歌是曲?单手握着一本书,屁股不安的在那晃动,那晃得让看到的人眼睛都不舒服,说是桑巴!没有那个节奏,说是拉丁,没有那个韵律,形象点来说就象个蛆。

离近了一看,我靠,那书名,《灯草和尚》,再仔细一看下方有三个小字‘激情版’,再看那扭屁股的人,二十二、三岁上的年纪,一头乌黑的短发,小平头,额头前还多出那么一小垛,两道扫帚眉,眯缝着一双三角眼,鹰钩鼻那鼻孔中鼻毛探出外面约有一寸来长,血盆口,嘿嘿一笑露出发黄的大板牙,上面还有一韭菜叶,一对儿招风耳,左边那个还打着一个洞,塞了一个说不上是耳环还是耳钉的东西。

上身穿一露臂、露脖、露肚脐儿的‘灰黑’色小‘白’背心,下身是一件露风、露腿、露、露、那个恩,恩,那啥的大裤头,脚上是一裂着口,毛着边的,上面印着碎花的男士?女士?的拖鞋,带着黑泥的脚丫子在那扭呀扭的。

在看那表情,可能是看到某种地方了,舌头舔着那牙上的韭菜叶子,另一个刚扣完脚丫子的手,正把食指塞到了被鼻毛挡住的鼻孔,嘴上带着淫笑,塌了边的睫毛在那眨呀眨的。

过了会儿,那牙上的叶子终于被舌头给卷进去半截,随着一大口的口水咽了下去,手指头也从鼻孔中扣出了一块,黄褐色的半干半稀的鼻屎,在那撮呀撮的,想要撮成个球儿。

如果是熟悉的人此时已经知道是谁了,这人名叫刘起,乃一二流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没事儿的时候就总找一些《肉浦团》、《株林野史》、《飞燕秘史》、《武后秘史》、《浪子野史》、《痴婆子传》、《金瓶梅》、《飞花艳想》等书来看,说是研究古代性文学,同时还能加深自己的古文水平,可能为了看懂这种书也是他念中文系的一大原因。

此时他正看到第11回:痴道士误入迷魂阵小侍女偷情说法场这章,待看到动情处,那屁股晃的更厉害,舌头舔的也更频繁,手指头扣的也更使劲,这回口水不再往肚子里咽了,都顺着嘴角流了下来,一滴一滴的落在裤头上,呼吸急促,两眼放光。

正这紧张关键时刻,远处的灯灭了,月亮也被一朵乌云给遮住了,刘起那脸憋的通红,好半天一口气才从新喘了上来,把书往桌子上一放,一手掐腰,一手指着天大骂。

可能是其精神感动的上天,一会儿他的朋友居然来了几个,说是都停电了,没事儿做,要去酒吧,问他去不去,想着那酒吧中的美女,刘起痛快的点了点头,朋友让他换一身衣服,他却说这样显得自然,于是一行人同往,不想遇到一个大波,大屁股的美女,与他拼酒,他一时喝的多了,迷迷糊糊中想到那偷情的侍女是不是和他也来那么一次,然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再次醒来时已是浑身疼痛,睁开眼睛自语道:“那道士不知道出了迷阵时,腿软不软,腰酸不酸?哎!”

直到几个衣衫褴褛之人在他面前晃了晃后,他才发现所处的地方有些不对,记得自己是在酒吧来着,怎么一会儿的工夫跑到了一个破庙当中,在看看身下的杂草,难道说进到了灯草和尚的那个世界?

一番探问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不知道是否得罪了老天,一下让他穿越到了一个没听说过的地方,大鲜朝国,而那几个人都是乞丐,见他可怜这才把他给弄回到庙中。

想着自己一个人到这地方不知如何是好,问了一下那些乞丐,知道想过好日子还真不容易,为了生活想尽了办法这才想起来,自己学的是中文啊,自己看了那么多的古代文学,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应该能受到欢迎,尤其是那些个能湿会淫之辈,看到自己弄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愿意出大价钱的,大家都是淫民嘛!

这才弄了一个小方桌,每天到街头去给人写些东西糊口,几日过后终于买了身衣裳。

这一日听闻苏水河那举行淫湿大会,据说谁要能淫的一手好湿,那么水就能得到提拔,这才以看热闹的心情来到了苏水河边。

要说这淫民可够多的,不信的话,有诗为证。

苏水河畔苏水娇,游人文客弄撩骚,

把臀摇的影如柳,朱唇艳艳大鲜潮。

欲知后事如何,请从《回古代做好官》第一章〈烟雨江南〉看起。

第一章 烟雨江南(上)

春意盎然,凉风习习。苏水桥上凭栏四句:

苏水河畔苏水桥,游人文客凭风骚,

把扇摇的舟如梭,灯红酒绿大鲜朝。

时下江南逢春时节,苏水河边柳条已抽丝,水波荡漾,波光鳞鳞,偶有渔人捞些小虾自食,别有一番春光无限好的景致。每日前来苏水河游玩的锦衫才子、粉面小姐、以及富贾商人穿梭如织,河边小商贩卖些小的零嘴儿,画纸,砚墨等等也是一笔丰厚的收入。

今天正是州府组织的一年一次的诗会,大鲜朝至从明德皇帝登基后大力崇文,江南代有才子出,如今过去几十个年头,竟是由这苏府走上金銮殿的才子也不下十余。

说到苏州,当然得提苏水诗会,参加诗会者不计其年龄,不计其功名,不计其出生,只要有书院的掌院文书一封,便可参加。参与者数人乘一小舟,由一雪衣女子轻摇舟撸相会于河中,府中师爷出题,各人对答,若是答对妥当者,则可以进入第二轮,上府台大人的船饮酒发挥,随兴所至。

今日的苏水河畔来观诗会者更是翘首栏头,满怀期待。其中少不了从全国各地慕名赶来的文人墨客,他们往往在这里徘徊数日,苏州每年的收入也由他们贡献了不少。

刘起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逐渐接受了现实的他,不得不承认上天跟他开了一个大天的玩笑,2007年一个二类大学中文系的大学生,只不过去了一次酒吧,被人多灌了几杯,糊里糊涂的就来到了这个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而又与古代中国极其相似的大鲜朝。

看着苏水河畔人来人往,对于他来说无疑与天大的讽刺。刚到这里的时候,身上就穿了一条裤衩子一件小背心,走到哪里都被人家骂流氓。最后只好与几个乞丐混在一起,半月前在左城门看见几个难民被官兵驱赶出城,心中一时意气,过去说了几句话,差点被人家毒打一顿。

为了填饱肚子,刘起不得以靠帮穷人写几封书信换几个铜板买了衣服食物勉强度日。这一个月来对于苏州城基本上有了了解,与中国历史上对于江南城市的记载大同小异,苏州城表面看起来风光无限,一派详和,然而在这个时代,士、农、工、商的思想下,官吏对于百姓依旧有够黑。

当前:第1/13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