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魂全集》第32/1483页


这明显是段祺瑞刻意安排的了,能够参与秋操,那是最在朝廷重臣、中外武官、记者面前露脸的事情,段祺瑞,不,或许是袁世凯摆明了要给自己机会了......

段祺瑞看了萧天一眼,脸上也没什么表情:

“北军还是由我任北军总统官,南军驻汤阴城北,取攻势,。北军驻安阳城南,逆击之!次后两军会猎于漳德,以供朝廷和中外来宾检阅!

诸位,此次秋操一定要用心,咱们北洋绝对不能输给了湖北新军,不能给大帅脸上抹黑,不然别怪我段祺瑞不讲情面!”

这些北洋将领谁敢怠慢?赶紧一个个站的笔直的应了。

把任务一一交代下去,那些北洋将官匆匆离开准备秋操,段祺瑞留下了萧天,像是对这个“故人之后”相当欣赏:

“萧天那,论起官衔来,你和我相差甚远,可论起辈分来,你是我们的子侄辈,所以将来见到了我,见到了那些叔叔伯伯们,见到大帅不必那么拘谨。大帅知道予才有后,心里欢喜得很,只是朝廷政务繁忙,你又不肯随大帅一起回京,也不能当面聆听大帅教诲了。”

萧天笔直的坐在那里,神情一丝不苟,段祺瑞越看越是喜欢:

“恩,你这小王八蛋看来天生就是吃这饭的,我看要不了几年,凭大帅对你的厚爱,当个标统协统也不是什么难事,可有一点需要谨记在心。年轻人火气盛,爱冲动,原本无可厚非,可万万不能带到军中,如果再出个拼刺事情,只怕大帅保得了你一次,保不了你第二次了。”

说着叹息了声:“也怪不得你,予才没于甲午,你心里对东洋人有怨气那!”

萧天也不说话,知道袁世凯和段祺瑞都以为自己是因为那个“萧盛年”死在了甲午,所以做为“后人”的自己,一心想要报仇。

算着岁数也差不多,甲午海战爆发于1894年,萧盛年死于当年9月的大东沟海战,当时据说萧盛年死于大火中的儿子六岁不到,可不到了现在就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年纪?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段祺瑞走到萧天身边,拍了一下萧天肩膀:

“萧天那,有恨,要藏在心里,拿自己的脑袋去玩命,战场上可以,平白送死就不可以,朝廷对东洋人甚是忌惮那!”

“段长官,萧天在病床上的这段日子已经想清楚了!”萧天忽然大声说道:“杀一两个日本人,不过是匹夫之勇,萧天会留着有用身躯,将来在战场上和日本人决一死战!杀成千上万的日本人,才显我中华军人英勇!”

段祺瑞一怔,没有想到萧天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这萧天和日本人的仇看来是解不开的了:

“好,有志气,有志气!这次漳德秋操,我特意把你调到北军,原是栽培你的意思,本来辎重营承担秋操任务也不大,太太平平的跟着进行完了秋操,也算给自己加些光彩,将来大帅提拔你的时候也有了说法。”

说着停顿了下:“朝廷这次在保定成立陆军行营军官学堂,任命我兼任学堂督办,你一会回去后,叫上你的辎重营,把一些东西先运到保定去。然后再回来准备秋操!”

萧天站起身子,大声应了。“保定陆军行营军官学堂”?当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萧天脑子里忽然跳出了几个人的名字。

孙传芳,叶挺、唐生智、陈诚、白崇禧、傅作义......还有,蒋介石......

保定陆军行营军官学堂,名将辈出,北洋军官自此多是段祺瑞的门生故吏......

段祺瑞又勉励了萧天几句,挥手让其出去用心办事。萧天整了下军装,走出去的时候正好遇到吴佩孚,一见萧天,吴佩孚迎了上来,大拇指一竖:

“好样的,我在督练公署参谋处的时候,听说了你刀砍广泽,枪挑腾野,心里畅快的很。日本陆军拼刺之王?呸!萧管带,我这事情也办完了,明天就走,要是没什么事的话,我做个小东,一起找个地方喝上两杯如何?”

萧天本就对吴佩孚甚有好感,看了下天色,今天想也办不成什么事了,也就点头答应了下来。

第二十六章 和吴佩孚成了把兄弟

找了个偏僻的酒楼,选了个靠窗的雅座坐下,要了几个小菜,一壶酒,吴佩孚亲手把盏在萧天面前杯子里倒满了酒,举起杯子:

“萧管带,请!”

两个喝了杯子里的酒,吴佩孚抹了下嘴:“萧管带,吴某痴长你几岁,想叫你一声萧老弟也不为过,你这两次杀东洋人,那是杀的大快人心那!自从甲午之后,咱们这口气憋在心里那可实在太久了,总算你帮我们多少出了一些,来,吴某再敬你一杯!”

自己率先又喝了一杯,放下杯子叹了口气,像是心事无限:

“看你萧老弟小小年纪,已经如此得到器重,吴某心里惭愧那。吴某十四岁的时候,虚报年纪加入登州水师,拜登州府名儒李丕春为师。吴某未曾中断学业,二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本想有一番作为,谁想到却染上了烟瘾,又因此被官府通缉......”

萧天微微笑这,吴佩孚当年的那些事情自己也略知道一些。

当年二十三岁的吴佩孚染上鸦片,烟瘾大发,去烟馆“普通座”,却已无空位,吴佩孚与当地著名豪绅翁氏相商,想借用翁氏所包的“雅座”一角抽几口过过瘾。谁知未过成烟瘾,却被翁氏踢了一脚,赶出了房门。

为出此口恶气,吴佩孚找到了当时蓬莱县城很有名气、由十个落第书生组成的“十虎”集团,求这些文痞、讼棍帮忙出气。不日“十虎”大闹翁府,遭到官府缉拿。为避此祸,吴佩孚连夜逃往北京,穷困潦倒。为了糊口,他只有凭自己念过四书五经的能耐,刻苦攻读“相命书”,为他人卜卦算命。

次年,驻扎在天津的淮军聂士成部,因在四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奉命招兵,扩充队伍。曾经在家乡当过水师营学兵的吴佩孚,决定投笔从戎,到天津应征入伍,从此踏上军旅生涯。

当前:第32/148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