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转大清全集》第251/300页


“可是,还是很不够的。照皇上这样轻徭薄赋,过几年,国库会再枯竭的。”

“不是,皇后说,现在每年的赋税,比圣祖爷时多,比不上雍正帝是真的。这也是问题,怎样才能增加国库收入,还不增加百姓负担呢?”

“嘿嘿嘿”图运想说她痴人说梦,话到嘴边,变成干笑,图清创造一个个奇迹让他惊讶,说不定,他这个老婆,真会想出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好点子的。

“海关那儿,要多多想想办法,多出口,挣外国人钱。”图清眨着眼说。

“我看,还是让老百姓富裕一点儿划得来,他一年挣了一百个钱,你收了十个,他心里会觉得多,他要是挣了一千钱,你收一百个,他就不会觉得了。”

“老爷,你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你说的太对了,还是想法子让老百姓多挣点儿。可是,这太难了。”图清皱眉,想了想,“没法子,现在他们挣的少,还是少收点税吧。”

“九王爷可能惹祸了。”图运忽然说。

“怎么回事?”

“我听说,八王爷很生气。九王爷在海参崴,把港口租给老毛子,现在租期到了,老毛子不想还,想续约,他们的使者,过来说话非常气人。昨天辅政院商议了一下午,如果老毛子不肯归还港口,那里说不定要开战了。”图运满脸严肃。

“关于九王爷,有没人弹劾呢?”

“多了,昨天辅政院还是说说,估计今天,弹劾的折子雪片一样。八王爷这几年主持辅政院,他人好,辅政院的臣子都敢据理力争,一心为国的忠贞之士比比皆是,估计不会轻易放过九王爷的。”

“这人,就像大清国的一颗毒瘤,如果这次把他严办了,那些一心钻营、高歪门邪道的,会收敛一阵子吧。”

“难”图运摇头:“八王爷怎能舍得让这位和他们同甘共苦多年的好兄弟沦为阶下囚呢?他人好面子,这么不仗义的事儿,恐怕做不到的。”

“皇上什么意思?”

“不知道。”

“你上折子了吗?”

“没。我们现在还帮他建制药厂着呢,上折子明显就是心里不愿,嘴上不敢说的表现,我不想让人这么觉得咱俩是窝囊废。”

“嘻嘻嘻,你还这么想。随便你。我到是很想把这位王爷掀翻在地。等等看吧,适当的时候,还是要烧一把火的。”图清咬牙。

廉亲王刚开始还是不想办九王爷,无奈,辅政院里只要议事,就有人那这说话,有时,本来要商议的,大家都忘了,全部开始争论,要不要办这位混账王爷,后来,所有的人都认为应该办他,有少数看在廉亲王的面子上,认为应该警告一下,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严办,本来正争执不下时,海参崴那里却出事了。

大清海关在收取关税时,遭到俄罗斯商船的抵制,他们觉得,他们以前那种租借的方式很好,现在不肯租给他们,是和他们过不去。

俄罗斯这几年经济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海参崴是离他们最近的一个不冻港,每年从这里流通的货物量非常巨大,九王爷当时签的租约,每年的租金,不到现在关税收入的百分之一。自从今年租借契约到期,那边就摩擦不断,镇守海参崴海关的参将不断向朝廷告急,那里的将士,已经是以前的好几倍了。

这天晚上,图运回来,有点不太高兴,吃过晚饭,他对图清说道:“我本不想趟这浑水,无奈九王爷太可恶了,他今天,竟然在辅政院说,要放弃海参崴。他说海参崴离中原地方太远,地方又极其寒冷,守卫不易,每年海关所得,还不够养活兵将,还不如就把那地方卖给俄罗斯或租给他们好呢,结果辅政院当时就炸了营,要不是那些官员涵养好,他说不定当时就让人砸成肉饼了。”

“这大清国还是他们家的呢。败家子”图清也气愤,“怎样才能把他参倒,这几天,皇上和廉亲王那里,还是没有任何音讯呀。”

“海参崴那边的将士,听到九王爷的话,还不气死了,他们誓死保卫国家疆土完整,有人竟然在背后这么下刀子。”图运感慨。

“要不,你上折子,让九王爷去处理海参崴的事儿怎样?”

“这怎么可能?他真签什么合约,把海参崴给卖了,怎么办?”

“他一上船,就不让他走到海参崴去,还不让他回来,看他怎么办。他现在都五十多了,在外面流浪几年,等回来,都没劲儿蹦达了。”图清阴恻恻的说。

图运笑了一下:“这有点不像你说的话。再说,就咱俩,一个比一个心软,做不出这事儿的。算了,我悄悄把话放出去,有人动手的。恨他的人很多。”

“还说我呢,你这还不是比我更狠?杀人不用刀。”图清笑,图运也笑了。

图运上折子,让派九王爷去海参崴处理他留下的烂摊子,朝里的大臣一致反对。后来,有人开始跟他,十几天后,这么说的人,就有十几位了。皇上和八王爷是坚决不同意,但又觉得,眼下朝中大臣对九王爷的恨意难消,刚好,江淮那边,黄河再次泛滥,皇上和廉亲王意见一致地派这位王爷去赈灾去了。

九王爷不把百姓放在眼里已成习惯,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那里的百姓就没过过好日子,这次灾害面积又大,灾民又多,皇上和廉亲王还是很为这位兄弟担心,临走时,一再叮嘱,一定要好好赈灾,如果在那里获得好名声,也可以冲抵一下这边对他的怨愤。

九王爷是频频点头,一路上却行程拖延,迟迟到不了地方。

那边的百姓是望眼欲穿,他这边是游山玩水,嬉笑玩乐。没几天,就有弹劾的折子上来,把廉亲王气得不轻,他派人八百里加急,发文催促,九王爷那边才快了一点儿。

刚到那里,九王爷还谨遵教诲,每天亲自监视粥棚运作,淮北报上的折子,对他评价还好。不过,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手下。有个监粮,搜罗了几个江南歌女,说是给他一人在外解解闷,他一高兴,这人当上了总监督,他开始不天天去粥棚了,后来,干脆不去了。粥棚的米,从精米变成糙米,又变成陈米,最后,霉烂、沙子、甚至老鼠屎都上来了,淮北的折子,就算是八百里加急,也得好几天,等那边折子过来,廉亲王就急了,他连夜派人,让九王爷回京,不过,这已经来不及了。

淮北灾民暴动,舍粥的人全被打死了,九王爷也没能例外。

当前:第251/30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