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3/266页


  开始还挺顺利,可惜王珏难得进城,实在坐不住。她这看看那瞧瞧,不小心撞到了人。
  整个过程王芳一直看在眼里,被撞到的人大概而立之年,身形魁梧,看着像是武人。王芳自认为识得几个字,原本看不上这种粗人。可奈不住人家一身行头值钱,出门还带着跟班!想到自己今年13岁,再不找机会家里就该给说亲了。一咬牙,就他了!
  王芳冲过去挡在王珏身前,施展拿手绝活―摇摇欲坠。先是对着武人慢慢地施了一礼,此慢动作为了展现颈部曲线与白嫩皮肤。
  然后抬起头,这个抬头也是有讲究的,为了等这一天王芳早就让王贾氏找好她面部最漂亮的角度。从武人的方位低头看下来,跟现代自拍狂魔把手机举过头顶,大眼睛微撅眉嘟嘟嘴差不多的效果。
  再配上比表情还要哀怨的声音:“姑姑不懂事,冲撞了郎君。郎君若怪罪,我愿替她受罚。”
  哄一下,武人黝黑的脸就红了。此人常年待在军中刚回长安,比不得常年混迹烟柳巷的公子哥。他到了这把年纪,也没见过这个呀!刚好他死了媳妇,一眼就给惦记上了。
  武官名唤崔胜,乃是正九品仁勇校尉,丧偶有两子。家住长安县坊市内,有代步牛车一辆,仆人若干,搁现代也算有钱有房的公务员一枚。
  无论是大唐还是现代,这种纯情丧偶男都不好找。按唐律,勋贵与官员不得娶良家女或贱籍女子为正妻,违者杖一百。有人制定律法,自然有人从中取巧。你又没说分几次打,崔胜托友人用了一个多月,分次挨满一百下。总之,为了不让心中的白莲受委屈,他也够拼的。
  就这么的,王芳的亲事算是定下了。因崔胜出身顶级世家旁支,当年这件事情正经在长安疯传了一阵,而王贾氏也毫无意外在过完彩礼后嚣张起来。也许是怕好不容易得来的姻缘出差错,故此当年才让王珏悄悄帮忙送信。
  不愿提起王老大一家,王李氏对王珏说道:“他们自搬走后很少回来,你就当他们都死了!”想到王珏说的冲喜之事,王李氏又哭起来,“我苦命的儿呀,以后可如何是好。”
  “阿娘莫忧心,姻缘之事强求不得。此次归来老师有吩咐,他希望我能广收门徒,把我派知识传承下去。我午时先去的长安,报案、办女户、买宅基地都已办妥,娘只管让二哥找人建房子就好。”
  “立女户?你要自己过?!”
  “我如今毕竟是寡妇身份,在家长住恐遭风言风语。再有,我身为女子又比大儒们年轻很多,若还需家人照顾,谁敢拜我为师?虽说分开住,但也是咱村里,又有何区别?”
  见王珏主意已定,又觉得她的话句句在理,王李氏也没再出言反对。
  王宝金急了,“妹子,现在哥当家,怎么能用你的钱建房子。那宅基地花费多少,哥补给你。”
  王珏假装没听到王宝金的嚷嚷,她打算跟家人聊聊重要事情,“除了自家宅子扩建,我还在官道附近买了两亩地,一亩建个两进小院我自己住,另一亩打算建书屋。”
  王宝金好奇地问道:“何为书屋?”
  “世家敝帚自珍,很多平民一心向学却苦于无处寻书。本朝虽以举荐或蒙荫为主要入仕途经,也不乏通过科举晋身的佼佼者。科举所需的20本书我皆牢记于心,我欲将它们默写出来放于书屋内,天下有心向学者皆可入内一览。”
  “好!哥帮你!”王宝金拍案而起,顿时觉得豪情万丈,就是那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感觉。
  王珏继续说:“我之师承有派别,名为百家。老师常言,治国怎可只用儒家那些道理?官府办案不算法家?两国交涉不需要纵横家?董仲舒为一己私利,阉割儒学又排挤其他学说,真乃千古罪人。我们百家派就是要融会贯通,收录所有利国利民的知识留传给子孙后代。”
  听了王珏的话,王思源感叹道:“恨不能与这位名士相见。”
  王珏从包裹中拿出事前跟系统赊来的一叠纸,“我们百家派所用之纸,比现今用纸更柔韧洁白,也更易于保存。我们在家里造纸、抄书,纸张造好后可以在书屋出售。除了供给书屋的开销,纸的利润咱们兄妹平分。卖纸所得足够我们一家生活的很好,哥哥就不要再种田了吧?我欲出书立著,书屋还需大家帮忙照看。”
  总是跟系统赊黄金并不是长久之计,不只加大债务还很容易引人怀疑,故此王珏想到造纸生财的方法。造纸能带来贡献值并引起读书人注意,卖纸也并不会影响名声来阻碍王珏制定的名士路。
  王宝金连忙拒绝:“妹子,你给哥两成就行,不用分那么多。”
  “另外三成孝敬娘,咱娘劳心劳累一辈子,二哥不想让娘过更好的日子?”
  王李氏看着互相谦让的兄妹俩很欣慰,她内心激动感叹,如此才是兴旺之象!
  “家里的田租出去,你们一家都去书屋帮忙,事情传开后来人不会少。”王李氏直接拍板把事情定了,此刻她想起闺女出生后不久,所遇老道说的话:王家兴盛始于她闺女!
  王家每个人都很激动,即便是王刘氏这种不够聪慧的老实人,也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如果实现对这个家意味着什么。王宝金和王思源捧着王珏拿出的纸爱不释手,忐忑想着不知他们是否能造出这种品质的纸张。
  见重要话题聊完,进屋就被王珏放到地上的小粉猪准备出来秀存在感。坏王珏都把他给忘了,讨厌……
  “哼哼,哼哼哼。”
  “哟,哪来的小猪崽?”
  “他叫阿绿,是老师养的宠物。老师和师兄们出海,将他给我留作念想。”
  王李氏内心感激王珏口中的老师,又不得见其人当面道谢。听说阿绿是那老师所送,连忙把他抱怀里好顿摩挲,“怪不得这么机灵可爱,可得得好好养,拿他当一口人那么养。”
  王宝金一家:“……”粉猪叫阿绿,高人的心思实在猜不透。
  售卖机遇
  王珏参考系统内建筑图书,连夜画出三处房屋的图纸,主要增加了排水设计。次日一早,王珏把图纸交给王宝金后,便同王刘氏和王思源商量造纸事宜。
  明清造纸术需先把竹子在水中泡几十日,他们没有这个时间,只能尽量去山上挑选嫩竹再回家用热水轮番浸泡。
  半个月后将泡过的竹子放到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天八夜。看着炉子的还是王刘氏母子,王珏这段时间一直在抄录书籍。
  待水煮过竹子,还有几个步骤需要进行。用石碓将竹子打烂至泥面,再将竹泥放入水中,以竹帘在水中来回摆动,直至竹泥成为薄层依附在竹帘上。如此反复得到一张张湿纸,最后用木头挤压掉水分后放于土砖上烘干。
  所有步骤做下来,直至得到新纸,时间已过一个月。这期间,王宝金和王李氏也没闲着。
  王宝金为人机灵,做事也很灵活,他很快就从县里找来合适的施工队。建房子请同村人帮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尤其是这次,为节省时间三处同时开工,更是需要不少劳动力。
  王李氏负责带着娘子们造饭,因着王珏归来一番折腾,整个南山村也跟着热闹忙碌起来。
  有好信者凑到王李氏身旁打听八卦,“婶子,你闺女咋还造俩院子?”
  “那孩子在外面得遇名师,她想把一些书籍抄录下来放到院中供有心向学者观看。我虽没什么学识,想着她做的总归是善事,也愿意支持。”别看王李氏口中说的谦虚,那得意的小眼神却把她出卖个彻底。
  这番对话恰巧被路过的吴村长听到,他连忙插话问道:“这…可是真事?都有什么书籍?!”
  王李氏不乐意了,她傲娇道:“乡里乡亲的,我还能骗你不成。什么书我不懂得,听闺女说她背下了所有科考用书,这些都会抄录下来放进院中。”
  吴村长想到王珏归来时大不相同的气质,决定赌一把提前做投资,“婶子,听说还有老道给你家娃批过卦?还记得怎么说的不?”
  见吴村长对她狂使眼色,王李氏心领神会,“倒有这么个事儿。我家那闺女出生两月,有一老道说她是女文曲,可惜命有一坎,年过八岁方能无忧。当时我就想,宁可老道算错了,也不愿孩子出意外。”
  “婶子勿忧心,孩子不是回来了嘛,以后你就等着享福吧。”
  “就是,我看你家丫头可不得了。瞧着那气度,比好些世家子都强。”
  看着乡亲们三言两语地安慰着王李氏,吴村长好悬没吐出一口老血。他只记得听宝金跟大牛提过富贵之事,至于女文曲啥啥的,王李氏会不会吹过了……
  虽然新纸很好,但听到王珏说出一两银子一刀的价格时,王宝金夫妇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为了向他们证明这个价钱不止能卖,并且会供不应求,王珏又一次来到长安,只是这次有王宝金和王思源同行。
  他们由金光门进入长安外郭城,长安县。此行的目的地西市就在长安县内,离金光门不远。
  王珏一路走来,仔细观察着这个在唐朝占有重要地位的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西市的9个区域四面均为街道,这样每个区域的周边都临街,便于交易。房屋的规模不大,面阔4至10米进深3米多均沿街毗连。在这里珠宝、铁器、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应有尽有,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他们在交易贵重物品的一条街来回转了两圈,王宝金看着道路两旁的店铺拿不定主意,他转而问王珏,“妹子,你看咱们进哪家店好?”
  此次除了售卖纸张,王珏还带来两样事前放进包裹的物品欲售卖。他们只是普通农户,若有商家强占物品说本就是店内所有,那可怎么办。比起普通百姓,肯定是这些店铺有贵重品更容易让人信服,怕到时候官府都不好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不可无,王珏想了想说道:“咱们就在路边摆摊卖。”
  摆摊这种事情,王宝金往常也没少做,他似乎很有信心。这个时间,虽达官贵人不来西市闲晃,却少不了身上带着大把银钱的权贵家管事。三人并未找摆摊聚集地,而是在一处珠宝店林立的街道上摆起摊来。
  王珏将事前写好的木牌立在身前,随后看向王思源,想瞧瞧这孩子是否能理解她的意图。王思源见姑姑瞅他,便顺着王珏的眼神看向木牌,只见其上写着:售卖机遇。
  王思源思索片刻后露出一个恍悟的表情,随后充满自信地赞道:“姑姑好心思,咱们必然能得到好价钱。”
  本想趁机会炫耀本事的王宝金有点儿疑惑,这是要干啥?
  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王珏将木牌摆在身前便没再说话。看妹妹和儿子都很有自信地一直跪坐着,王宝金张了好几次嘴到底没说出什么。
  就这么等了一个时辰,有位大婶路过指着牌子问道:“你们卖的东西怪有意思,何为售卖机遇?”
  瞧大婶的打扮似厨娘装,又兼之识字,便能得知她是在主人家有脸面的仆从。见姑姑不说话,王思源清了清喉咙,腼腆地说道:“升官发财、结交权贵、得到赏识,我们就卖这种机遇。”
  无论古今,百姓们惯爱围观看热闹。听到他们之间声音不小的对话,路过的行人渐渐被吸引过来。有个汉子扯脖子喊道:“兀那小子,口气倒不小,快把你们的‘机遇’拿出来给大伙瞧瞧!”
  “就是,快给我们看看这‘机遇’是何东西。”
  三人把格调弄这么高,就是为吊足大家胃口。王珏隐晦观察围观者们的穿着打扮,而后对王思源点点头。他们面前有两个包裹,王思源故作小心地解开较大的包裹,这就像电视节目演到揭晓答案情节时的慢动作播放一样。
  王珏对王思源赞赏地笑了笑,这孩子悟性很高,不用教就懂得如何捉住人的心理来行动。见打开包裹后里面又是一层包装,性子急躁的人已经开始握拳头了。今日若拿不出来好东西,他们必然轻则挨喷,重则挨揍。就在有人要爆发的时候,包装内的新纸出现在众人眼前。
  哗!没想到他们还真有好东西,竟是从没见过的好纸!围观群众开始就自己立场考虑起来,若将此纸买来送人或呈给主家,可不就是得到一个好机遇嘛!
  方才的汉子激动得搓着手说道:“成,你们确实没忽悠人,这纸怎么卖?”
  王思源露出自信地笑容:“一两银子一刀。”

当前:第3/26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