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养成系统唐朝》第53/266页


  除了李世民,群臣都不太淡定。
  宫内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老头悠哉地骑着自行车,一群老头羡慕得差点流口水,一群大汉搓手跃跃欲试。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留言比较多,好开心好开心,求妹纸们继续冒泡~~~
  第58章 01
  南山村至长安的官道上挤满车马人,有一欲进长安卖货的商队行至南山,见此景,商队领头人大惊。自李世民继位,先有番邦聚众威胁,后有各地将领谋反,往来商人最怕遇到这种事情,没准会遭受无妄之灾。
  领头的老者看到一个闲汉站在官道上向南山村方向眺望,连忙蹭到他旁边搭话,“汉子,今日怎么这么多人挤在官道上,可是长安发生了什么大事?”
  被问及的大汉打量着发问之人,见其身后有装货物的车队,其打扮又不似关中人,遂露出一个恍然大悟的表情。汉子做为土生土长的长安人,打小在八卦的熏陶下长大成人,也继承了前人的精髓-八卦、热情、善谈。
  这不,听老者发问,汉子开始热情的给他普及八卦消息,“你们是从外面来的商队吧?听说过南山王县子吗?今儿是王县子收徒考试的日子!自消息放出月余,已有几千人赶至南山赴考。”
  不是遇到战事就好,老者安心之余,也有了心思跟大汉闲聊,“南山王县子的大名,大唐少有人不知。没想到我等来长安卖货的日子,竟赶上如此大事,可惜货物不耐久留,不然我也能留下看热闹。”
  汉子闻言大笑,不由分说的便拉着老者往南山村里面挤,他体格够壮,还真给他挤进去了。老者的力气哪比得过壮汉,待被他拉着挤进村里,立马被眼前看到的情景惊呆。
  只见位于南山下,南山村外的荒地上摆满案塌。南山村的一侧入口处有人在检查户籍,发放考生号码牌。考生拿到号码牌后,由专人领路到贴着同样号码的案塌就做等待。不管是官道还是临近村子的方向,甚至是南山上都挤满看热闹的百姓。
  大汉指着几处摊贩给老者支招,“看到没?那边有卖糖葫芦的,还有卖包子的,生意特别好。我到此处半个时辰,看到好些商户东西卖光又赶回去准备的。你们车队想进长安有些困难,若东西适合在此处卖,没准比拿进长安还有利可图。”
  “多谢郎君提醒,我们带来的都是些山货和药材,恐怕不好在这贩卖。左右也过不去,没准等考生进场后通行能顺当些,我先陪郎君看看热闹吧。”八卦是人类的天性,朝廷科考看不到内里的情况,还是王县子收徒更为有趣。
  大汉击掌附和道:“那感情好,我与老丈投缘,合该多聊聊。”
  同共五个人验户籍,待所有考试入座,整整用了半个时辰。张家纨绔袖子里有小抄,李家郎君嚷嚷离不开书童,路都走不稳的孩童也被送来赶考,笑料尽出,这半个时辰对围观者来说一点也不无聊。
  座位安排妥当,王家仆从开始发卷。由于没有合适的封闭型考场,王珏把考卷与答题纸裁成A4大小,尽可能避免抄袭现象。考生们折腾一早晨,终于等到这一刻,连忙拿过考卷开始看。
  吐血,吐血,吐血三升!A4大小的考卷三十张,上面密密麻麻写满试题。
  题一,如何添加一条直线,使得五边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
  题二,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题三,盆里有6只馒头,6个小郎君每人分到1只,但盆里还留着1只,为何?
  题四,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题五,一对夫妇于河上泛舟,妇人不甚落水,郎君寻救未果,哀伤离去。几年后,郎君故地重游,看到一老者于河边垂钓,鱼身无水草,郎君好奇询问之。老者言:此河从未长水草。郎君闻言欲跳河求死,缘何如此?
  ……
  题二百九十八,钻木因何可以取火?若于野外无火种,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取火?
  题二百九十九,想出在水稻种植地增加农户收入的方法。
  题三百,说说你对王县子的印象。
  “晕晕晕,有人晕倒!”
  “快看快看,倒下好几个!”
  哇咔咔,围观百姓沸腾!他们平时多是传流言找乐子,自圣上演过两出好戏,已经好久没看过这么精彩的现场大戏。
  李承乾最看不上承受能力差的人,他在开考之初使了小心计,先把这批人刷下去。作为主监考官,他见人晕得差不多,轻咳一声开口道:“不必解答所有问题,挑你们会的,感兴趣的问题答,老师自有选徒标准。”
  呼!所有考生都舒出一口气,调整心态后开始安心答题。还能留下的人,没人怪李承乾为何不早说。人家有身份有地位,能被他监考简直是三生有幸。再说,遇到这点小刺激就晕倒的人,他们也看不上,自古文人皆有傲气。
  别人都在议论着看热闹,大汉却激动地摇晃老者,“老丈,你的买卖来了!可带了医者?”
  “有的!我这就去叫医者拿药来看诊!”经大汉提醒,老丈顿时眼冒精光。看穿着打扮,很多晕倒的郎君、娘子都颇有资财,肯定能大赚一笔。
  王思源看到老丈带领商队之人,有条不紊地治疗晕倒者,微笑着招手将王成叫到身旁,低声吩咐着什么。
  王成快步走到老丈旁边,作揖道:“我乃王家仆从,我家郎君言,若你们有消火的饮品,可至考生中兜售。”
  “有的,都是新采集的好药,多谢郎君!”没有上门买卖不做的道理,老者连忙组织商队的人现场熬药。
  经他这么一折腾,更热闹了,围观百姓眼睛差点不够使。只见原本低头答题的考生,被商队之人频频打扰,被打断后又要纠结买不买这种没用过的东西,毕竟不认识这些人。
  李承乾赞赏地看着王思源,弄得王思源面色微红。李崇义则是有些狐疑,暗道四师弟什么时候对外人这么好心眼。至于周齐,他崇拜的看向李承乾和王思源,暗自思考自己弄点什么花样出来。
  房遗爱没跟他们坐一起,自开始考试,他就背着手在考生中间来回晃荡,偶尔还在某个考生身后停下,做出监考官观察考生的样子。听说王珏把监考的事情全权交给他们负责后,房遗爱便回家求教如何当考官,他现在的举动都是综合家人意见分析出来的。
  师兄妹几人都知道房遗爱是瞎晃悠,但是考生不知道就够了,也因此这次无人阻止房遗爱的举动。不止如此,有那完全没受房遗爱影响的,都被周齐记在纸上。
  虽然考生很多,但还是有几人十分引人注意。常驻随园的书生李晋江就是其中之一,他自看完考卷后一直在奋笔疾书,很少停下来思考,非常不符合常理。经他们轮番折腾,稚龄考生多已出场,而有一位稚龄小娘子仍然拿笔稳坐,显得十分特别。还有一个考生,居然撕毁考题又重新拼凑粘贴,举止十分诡异。
  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希望有些特别奇葩的人物不要被老师看中,一个房遗爱已经够他们操心的。
  为什么说希望大多只能成为希望?因为它们多半不会实现。
  笔试部分从早晨进行到宵禁前两个时辰,中午的时候王思源故技重施,让村民们去考生中间叫卖。有的考生不是被叫卖者打断,就是被食物的香气吸引,看热闹的百姓们大呼过瘾。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心思,读书人平日多讲究礼仪规矩,地位也高人一等,能有机会看到他们集体露窘相,实在是难得。这场考试还没完,他们已经开始期待下场。王县子和她的徒弟们各个战力不凡,千万别让俺们失望!
  王珏很少让对她有期待的人失望,她一整天都没去考场,而是躲在书房里思考下场考试内容。笔试测完并不算结束,所谓文武全才,怎么能落下关于武力、体力、智力的综合测试?
  考生们离开后,百姓也跟着赶在宵禁前进城。王成带着王家仆从整理考场,李承乾几人则是指挥人把考卷搬至王珏处。下次考试是半个月后,王珏要在这段时间内批阅所有考题,放榜通知进入复试的人。
  在批阅试卷前,她先听弟子们讲述今天的监考过程。巴拉巴拉,几人七嘴八舌地插话讲完后,都期待地看着王珏。
  “老师,能给我们看看李晋江的试卷吗?”李承乾提议,其他几人狂点头。
  他们一直跟在老师身边学习,尚且只能做对小部分考题,李晋江怎么可能全会?几人内心既好奇又忐忑,若一个外人都比他们答的好,那等待他们的将是王式地狱特训。
  王珏的好奇心也被勾起,几人一起翻找李晋江的试卷,待仔细翻查他的答案后,所有人都变成了斗鸡眼。李晋江奋笔疾书一天,原来只答了一道题--说说你对王县子的印象。
  历来圣人的言行多由其弟子们注写,因为专注点不同,就算都是赞扬,所写出的内容也会相差很多。而李晋江的才华,就在于他言辞丰富,所书内容稍有夸张却卡在能被人接受的点上。王珏需要这样的人来记录她的事迹,遂动了收徒的心思。
  “你们觉得为师收他为徒如何?”
  “额…额……纠结!”
  看看他都写了啥!
  王县子是我们的太阳,她一微笑春暖花开;王县子是我们的月亮,她的柔光抚慰人心;王县子是那颗极星,她就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武德九年八月初八,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文曲星回归大唐。此后省略三千字。
  据卢国公口述,太子殿下与上古时期为师奔波的弟子无异,他不畏龙威,于殿前慷慨阐述王县子思想。当殿下问出那句:老师说,得到5.1亿平方千米才算真正的天下之主,圣上想要否?卢国公说有一缕阳光照入殿内,殿下浑身上镀金光,作为一个武将,他看到了无限的未来可能。此后省略两千字。
  房家二郎心直口快,仗义豪爽,王娘子收徒重本性。此后再省略一千字。
  总之,王珏和她的弟子们被轮番用极度肉麻的描写夸了个遍,好纠结……
  作者有话要说:
  第59章 58.01
  王县子收徒的话题,并没有因为文试的结束而平淡,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如今随便进入长安一家客栈或酒馆,都能听到有人讨论此话题。其中最多的就是,几个小郎君围坐于案边,讨论着考题答案。
  就连平日混在随园的一些学子,也跑到西市放松小聚。
  一个正在变声期的纨绔操着公鸭嗓问道:“众位可知道王县子什么时候放答案?”
  “有些考题并没有确切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看谁的观点能获得王县子的赏识。”李晋江还是那身招牌绿衣裳,他像没有骨头一样扭身靠墙,颇为淡定地回话。反正他从头到尾就写了一道题,别的题目答案与他关系不大。
  公鸭嗓不甘心地说道:“那倒是,但像鸡兔同笼那样的考题,想来是有固定答案的,不若咱们讨论一二?”
  其他人附和道:“甚好!”
  对考生来说,等待成绩的时间最难熬,不如一起讨论一下,也好心里有些底。
  每每遇到学子们讨论试题,附近百姓都会感兴趣地竖起耳朵听着。由于考题和答卷是分开的,王珏并未要求收走考题。几天下来,考题内容几乎长安百姓人手一份,并正在以长安为中心向大唐各地散播。

当前:第53/26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