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全集已完结》第150/624页


初儿?似乎有些印象,惠夫人寻思,惊呼道:“是那个乖巧懂事的小侍女。”

“就是她,娘亲觉得这个儿媳可好。”楚质问道,目光紧紧盯住惠夫人。

“自然很好,质儿的眼光不错,虽然才见了几次,娘亲也觉得初儿是个好娘子。”沉默了几息,惠夫人柔声说道:“不过……”

“不过她出身卑微,配不上质儿。”楚质了然,看着惠夫人说道:“娘亲应该是想说这句话吧。”

“质儿……”惠夫人张口欲言,可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娘亲不用说了,质儿明白,谁让我是楚家子弟。”楚质幽幽说道,闭上了眼睛,一个晚上的时间,还有什么想不清楚的,楚家毕竟是书香门第,家中子弟娶的妻室,不是大家闺秀,就是名门望族之女,再不济也是富商巨贾的女儿,至于与贫寒农家联姻,不在考虑之中。

“若是质儿真心喜欢,可以让她……”犹豫了下,惠夫人轻声说道。

“娘亲,婶娘教训的是,质儿学业未成,不宜过早成家,以免分心,待质儿金榜题名之后再谈此事吧。”楚质打断说道。

“你婶娘此言有理,此事不急,以后再说吧。”过了一会,惠夫人轻叹了下,知道楚质不想再谈下去了,柔声说道:“质儿累了且先休息一会,用膳的时候娘亲再来唤你。”

“娘亲慢走。”楚质说道,送惠夫人离去,回身合上房门,呆呆坐了片刻,突然之间猛然直立,喃喃说道:“该死的封建思想,腐朽的等级制度,想要我屈服,门都没有。”

作为一个穿越者,楚质的优越感十分的强烈,哪怕知道自己的才学与那些名家大儒,以及某些文人才子都相差甚远,但是楚质并没有自卑的感觉,毕竟学识上比不上人家,可是在见识上,楚质敢说大宋朝没人能和自己相比。

这不是自傲,对于这点,楚质有绝对的自信,凭着自己的努力,还有几分运气,自己就能在汴梁城混得风生水起,才遇到区区小挫折,怎么能动摇自己的信心,规矩都是人定的,也肯定因人而改。

楚质当然不是想谋位篡国,而北宋仁宗时期,这个想法的基本没有市场,而且成功率极其低微,楚质绝对不会做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而且也不会学言情小说的那个套路,拉着初儿去私奔,为了美好纯真的爱情,做反抗封建统治下顽固家长思想制度的先锋典型,跑到某个穷乡僻壤隐名埋姓,从此过上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这样脑残的事情,楚质从来没有想过,且不说是否舍得锦衣玉食的生活,如果没有楚家的庇护,楚质不认为自己能在宋朝生存得下,没有身份证明的路引,出得了汴梁城,怕是没过邻镇,就被衙役兵丁押解回来了。

就算十分的侥幸,或者楚家有意放一马,能跑到一个谁也不认识自己的地方,楚质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否能生活得好,如果一不小心,运气不好,遇上了农民起义,成了革命的对象,那岂不是冤死了,贪生怕死也好,贪图安逸也罢,反正楚质非常不舍得现在的官宦子弟生活,而且非常的享受现在的风光得意,不想有任何的改变。

“等我金榜题名、进士及第,成为朝廷官员,楚家应该管不了我的私事了吧。”楚质轻声说道,虽然不怎么确定,不过这确实是最可行的办法,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只要身份地位达到一个地步,做了什么打破常规的事情,世人都当作视而不见的。

“努力奋斗吧。”楚质暗暗为自己鼓劲。

“其实白家小娘子也是不错的,在古代,三妻四妾似乎不犯法……”脑中深处掠过一丝暇想,楚质连忙摇了下头,自己可是正经人,定要一心一意,把注意力集中在书籍之上。

第一百四十一章 会试放榜

汴梁城东,白雀书院,暖风吹拂,温润的阳光照射在人的身上,一阵暖融融的感觉,让人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此时正是课间休息时分,课堂中的学子,结伴成群的在景色优美的书院中谈笑嬉戏。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学子匆匆忙忙的从外面疾奔进来,额头热汗直流,却顾不上擦拭,眼看已经跑到书院池塘边上,忽然脚步一滑,差点儿滚进水中,幸好旁边有人眼快手疾,一把将其拉住了。

“兄台,就算要去投胎也不用这般着急吧。”旁边有人轻笑说道,引起附近学子一片哄然大笑。

“找……教谕。”那学子气喘吁吁,呼吸艰难似的说道。

“教谕已经回内堂休息了。”

“你有什么紧急的事情要找教谕啊。”

“先歇气再说吧。”

“是不是……”

旁边的人七嘴八舌的或回答或询问起来,幸好还有人记得要关心快要喘不过气的那人,轻轻帮其抚背顺气。

“放榜了。”气总算顺了些,那人断断续续说道。

放什么榜,旁人莫明其妙,不过也有几个心思灵敏之人,闻言立即上前一把抓住那人衣袖,急切问道:“兄台,是不是贡院会试放榜了。”

会试放榜?此言一出,立即引起轰动,附近的学子呼的一下围了起来,目光全部汇聚在奔疾而来的人。

“没错,我刚从外面听闻消息,确认无误之后,立刻赶了回来。”深深吸了口气,那人的语气总算正常一些,一口气把话说完了。

“走,去瞧瞧。”沉默也片刻,人群中有学子大声提议道,顿时得到众人的赞成,也不知是谁先起步的,一群人快步涌出书院,转眼间消失在山下。

“切,我们书院又没有参加会试的举子,他们去凑什么热闹。”书院内一个自觉得十分理智的学子轻蔑说道:“没经教谕批准,就私自离开书院,看他们回来怎么向教谕交待。”

“兄台,话可不能这样说,书院没有举子参加会试,那是因为书院有规定,考中举人之后就不许再回书院进学,但是以前的同窗中难道就没有人是举子不成,大家同窗多年,总有几个相熟之人参加会试吧,关心会试结果也无可厚非。”有人在旁边说道。

当前:第150/62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