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全集已完结》第384/624页


而在场的众人,见到刘仁之誓言旦旦的模样,根本没有想过亲自实践一番,自然也跟着上当受骗,而楚质物理学固然并不精深,但起码还能考得及格,这种浅显的道理还是知道的,当然对此表示怀疑,要知道这门窗是纸糊木质的,声音怎么可能传不出去,稍微仔细观察就得出了结论。

“出得去,进得来,无可厚非。那在坐各位所听见的乐声皆均匀如一,不分强弱呢,应该该不会是骗局吧。”刘仁之表面上咬牙切齿道,心中暗暗地自我安慰起来,还好上当受骗的不仅是自己,起码有人陪着,传扬出去,大不了诸人一起献丑而已,这样一想,他心里确实舒服许多。

嗯,众人纷纷点头,刚才的可以造假,但是阁楼中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这里,在特定的范围内,听到强弱相同的声音,就好比众人是围圆列席而坐,以席位为圈,在这个圈线之中,声音并无变化,但只要出了这个范围,仅是一步之差,无论圈里圈外,听到的声音立即截然不同。十分的明显,除非大家的耳朵都出现毛病,不然谁也不会弄错的。

要知道在一般情况下,除非有摭挡之物,不然在整个范围内,不可能听见强弱分明的声音,而阁楼的空间本身就有限,有声音传来,要么是按距离远近,听到得清晰或模糊,不可能一致;要么是全部都听见相同的声音。不会出现强弱分明的情况。

现在问题就在于,阁楼的情况就是如此矛盾,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场之中,除了沈辽之外,或许就只有楚质知道答案了,这个时候,不少人心情十分复杂,既希望楚质解释清楚,又不想让他出这个风头。

然而,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况且既然已经露了锋芒,那当然唯有继续高调下去,岂能半途而废,让人耻笑,所以楚质十分热心的说道:“说到这个,其实答案刚才刘主簿也有提及,只不过他没有注意罢了。”

有吗?不仅刘仁之搔首皱眉,努力思索,其他人也连忙回忆他刚才说过什么话,不过寻思了半响,只是记得他说的大堆废话,其他却毫无头绪。

“不想了。”刘仁之苦笑了片刻,叹气说道:“都已经想了数月,要是能想明白,早就已经知道答案了,而今越想越迷糊,既然大人清楚,还望大人为我解惑。”

当然,也有几人觉得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只要再给自己多些时间,破解其中秘密肯定不难,只不过有现成的答案,多数人会选择不思而获,况且,也有人觉得,楚质的答案未必就是准确的。说不定只是他自己想当然而已,真正的奥秘并非这样。

众情难却,楚质也没有借故推托,不过还是多问了句:“睿达兄,你不会介意我揭开此地之秘吧。”

“此地本来就没有什么秘密,只不过是有些人喜欢自扰而已,你想说就说吧。”沈辽淡声说道,差不多将所有人都得罪完了,不过,也有一些人丝毫不会在意,因为他们也是同样有性格,想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说起来,自己还真是有些庸人自扰,没事瞎寻思这个干嘛,端起杯子饮了口酒,掩饰了下尴尬表情,刘仁之连忙问道:“楚大人,刚才你说我提及过解开谜底的关键,却不知道是什么?”十分成功的将众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楚质身上,刘仁之顿时感觉轻松了好多。

楚质笑问起来:“你刚才提到,此地夹板间竹木纵横,那你可知其竹,纵在何处?其木又横在何方?”

没等众人想明白楚质为什么要这样问时,却见沈字眼眉上挑,放下杯子,缓声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显然,他也以为楚质只是胡乱猜测,其实根本不可能破解谜底,仅一句话,众人立即明白,楚质所说的答案,或许还没有完全正确,但绝对不会远了。

“从你的表情我可以判断,纵竹不偏不倚,定然就在此圆线之下。”楚质伸手比划了个圈,恰好是众人席位所在,微笑说道:“不仅如此,我还知道其竹关节已经打通,且破底而出,伸于楼下房屋之顶。”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座下的木板,其实并不是密封的,隔了层板下面,其实是与屋下相通的,相当于镂空之孔。”事后孔明恍然,立即插话道。

“其他各处全部封实,只留席座下有缝,怪不得声音强弱如此分明。”说着,有人干脆站起,移开身前席位,敲打了几下,不同于刚才的毫无动静,咚咚回音立时响起,众人再无怀疑。

“楼下埋有缸罐扩音,从诸位座下传入,上飘顶上藻井返回,如此循环反复,就出现此种现象。”楚质由衷叹道:“可见建造此楼之人匠心独运,慧心巧思,称之为匠中大师一点也不为过。”

其实也可以想象,楼下的房间肯定是密封的,只要不是真空环境,声音总是能找到传泄的地方,而楼中地板将大部分板块堵死住,留下几个地方与楼下连通,经过水缸扩散的声音肯定拼命往那几处飘入。

只不过在建楼的时候,建造之人设计得很巧妙,故意将通道用竹筒连接,且设在席位桌案下面,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这种地方,所以任由他们在其他木板敲打,跺脚,自然听不到声响动静,就以为地板也是密封的,传不进声音来。

而且楼上楼下,只是一层之隔,如果抽去地板,大家听到的声音肯定别无二致,如今有的地方封死,有的地方留空,自然就有了强弱之分,道理很简单,可说到底还是建筑师的设计巧妙,极少人能发觉其中的奥妙。

所以楚质才赞叹起来,若是在皇宫大内之中,见到这种奇巧建筑,他一定不会感到惊讶,毕竟集全国之才,什么奇迹建不出来,但是在地方之上,有这样巧妙的建筑,不是说没有,不过的确比较少见。

楚质的解释,有些人懂了,有些人依然没懂,不过不管懂还是不懂,有一点众人却是明白了,这幢阁楼很精巧,汴梁也很少见,只要了解这些就足够了,自觉家有财力之人,不禁见猎心喜道:“睿达兄,却不知此楼是何人所建?”

“匠人是在坊市聘请的,不过此楼却非他们构设。”明白他们在想什么,不过沈辽也没有隐瞒,淡声道:“是由我一个族亲构想而成后,再让匠人按图建造的,如果你们想要,待会我可以给图你们。”

要图没用,造出来和这楼一模一样有什么意思,那几人是想找到设计师,让他单独为自己构造一幢独一无二的建筑,不管是亭台楼阁,只要唯一、奇巧就行。

有人继续打听道:“如今他在何处?我可以用轿乘礼请他而来。”

“你们不用枉费心机了,他不在杭州,远在千里之外,我们平时也是通过书信往来交流而已。”沈辽说道。

“真是可惜。”

悲叹之余,还是有人不死心,对沈辽说道:“睿达,那你可否帮我捎带个口信与你族亲,请他替我构设座楼房,形制……、特点……”半响之后才把要求说完,最后断然道:“请代为转告,图成之后,我愿意以百金谢之。”

以杭州的物价水平,千贯就能建幢豪宅,一张设计图纸就给百贯,相当于建宅的十分之一酬金,无论如何也不能算少了。

“休要再言。”沈辽没有好气道:“我族亲也是读书之人,身负功名,当初为我构图,不过是想寻个风雅而已,如今到了你口中,怎成了低贱庸俗之事。”

文人之间,如果是求字索画的,还能名正言顺的给些润笔费,可是在匠师地位低末的情况下,却让一个读书人做些在士大夫们看来是卑微的事情,的确有辱没人的意思,所以那人只能断绝了念想,还要起身赔罪,自罚三杯。

谜底破解,虽然并不是自己的功劳,如果是其他人,众人可能还接受不了,但如果这人是楚质的话,那倒也没有什么,毕竟论起声望来,在场之中没人能和他比肩,输给他很正常,胜了的话,自己早就名扬天下了。

不少人这样安慰自己,但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从接连不断有人找楚质敬酒就可以看出来,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何尝不是他们的报复。

楚质可是能把淳酿当果汁喝的牛人,号称千杯不醉,反正杯子不比拇指大多少,一千杯可能也没几两重,所以楚质当然是来者不拒。

当前:第384/624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