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修仙全集.com》第126/169页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认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郭子仪处处做士兵的榜样。他领兵打仗从不侵犯百姓的利益。当时,连年战争,农村经济破坏,农民生活困难,负担很重,筹集军粮确实不易。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顾自己年迈力衰,亲自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官兵在休战时,一边训练,一边参加农业劳动。动乱时期,他的驻地丰收的庄稼到处可见。

郭子仪不仅得军心民心,事奉圣上也很忠心勤谨。无论是手握强兵,还是方临戎敌,诏命他何时入朝,他从未迟延过。在他被幸臣鱼朝恩谗毁,削去兵权后,仆固怀恩率10万大军进逼京师,正当用人破敌之急,朝廷恢复和加封他为太尉,分宁、泾原、河西及朔方招抚观察使,关内河东副元帅,中书令等一系列虚职和实职。郭子仪从不把打仗破敌当作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他坚决要求辞去太尉之职,只保留招抚观察使一职即可。他上奏说,自兵乱以来,纲纪破坏,时下与人比高低、争权势已成风尚流行,他希望朝中兴行礼让,就由自己开始实现。他还说,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惧怕盈满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怀恩被擒,往昔的官爵决心一无所受。经过他再三恳让,才辞掉了太尉之职。但这位四朝柱石,卫国功臣,理应受到宠遇。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为“尚父”。他既富贵而且长寿,后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员。孙子有数十人之多,当孙子来问安,他都无法分辨谁是谁,只是颔首而已。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四日(7月9日),郭子仪以85岁的高龄辞世。德宗沉痛悲悼,废朝5日,下诏书高度评价和追念他。按律令规定一品官坟墓高1丈8尺,特下诏给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还到安福门临哭送行。生前死后,哀荣始终。

在回答完郭子仪提出的三个问题之后,玄影他们便得到了郭子仪的许可,不过这并不代表玄影他们三个人通过了郭子仪的考验,郭子仪是武将出身,开始的考验是文考,只能全当是热热身,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只见玄影他们三个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开始和郭子仪展开了大战,郭子仪使用的兵器是一把大刀,而玄影拿出的不是冥渊剑,而是虎骨剑,而擎宇也是拿出了蛇骨刀,雪舞拿出的是冰晶软剑,这一把软剑是玄影为雪舞打造的另一把武器,次武器全身通透,犹如冰晶,而且薄如羽翼,柔软适中,可随意弯曲,如果掌握不到要领,便会被其所伤,不过雪舞使用起冰晶软剑来游刃有余,完全不会被其所伤。

为了尽快的打完比试,玄影他们三个人一上来就使出了各自的绝招,玄影使出的虎骨突刺,犹如猛虎下山之势,势不可挡,势如破竹,以强悍威猛的攻势,直冲敌人要害,而擎宇的蛇骨刀,擅长远距离攻击,一招蛇行天下便从擎宇的蛇骨刀之中滑行而出,蛇骨刀层层叠叠的弯刀飞射而出,行动诡秘,让人防不胜防,完全不按牌理出牌,不走寻常之路,让人眼花缭乱,看不清楚攻击而来的方向,犹如一条活着的灵蛇,快速的犹如闪电一般蛇行而来,突然咬你一口就迅速撤回;而雪舞的冰晶软剑和雪舞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冰晶软剑是把软剑,而雪舞剑是把硬剑,不过却同样的极寒之剑,在雪舞阴寒气息之下,让郭子仪的速度缓慢了不少,也让郭子仪应付不暇。

三个人的配合默契,情义无间,而郭子仪单枪匹马,但却也不是好对付的,而且郭子仪身经百战,不是普通人能比拟的,但是玄影他们来到地心之谷,虽然不好战,但是却也经历过了战火的洗礼,不能说得上身经百战,但却也不是毫无战斗经验的人,在各自战斗的情况下讨不得郭子仪的好处,玄影他们三个人便改变战斗方法,三个人合在一起,使出了情义无间剑法,在这一套高深的剑法之下,郭子仪也无法讨得了好处,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造字的奥妙

玄影他们三个人在打败了郭子仪后便得到了郭子仪的首肯,之后玄影他们三个人便顺着郭子仪的指引,顺着指引的方向走去,终于来到了进阶阶梯的前面,在登上了进阶阶梯以后,玄影他们三个人便来到了地心七十五层,在来到了地心七十五层以后,玄影他们继续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地心守护者神殿前,三个在地心守护者神殿的面前喘息了一下之后,看着雄伟的大殿石门,玄影他们三个人最终还是合力的推开了地心之殿的石门,走了进去。

在玄影他们走进地心守护者神殿以后,出现在玄影他们面前的是一片很古老的画面,只见眼前的景象都不是封建阶级时候的建筑,而是属于比奴隶阶级还要早的时候的建筑画面,所有的房子都是非常的古朴的,不是黄土建造的就是石头砌成,完全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此时一个老者坐在一处房屋之中,玄影他们在看到他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就是守护者了,因为周围根本就没有人,而房子也只有这么一座。在玄影他们走进去以后,玄影他们便来到了老者的身边,打扰的开口询问道。

“对不起,打扰了,我们是地心之谷的挑战者,在下苍擎宇,这位是我的夫人香雪舞,这位是我的弟弟玄影,不知道守护者大人尊姓大名?”擎宇客套的上前询问道。

“在下仓颉。”在听到擎宇的话后,老者停下了手里的事情,抬起头来,看着玄影他们三个人说道。

仓颉,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一出,人类从此由蛮荒岁月转向文明生活。

据《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载:仓颉,传说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中华文字始祖,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生于陕西省白水县杨武村鸟羽山。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中国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中国官吏制度及姓氏的草创人之一。传说他仰观天象,俯察万物,首创了“鸟迹书”震惊尘寰,堪称人文始祖。黄帝感他功绩过人,乃赐以“仓”(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由于仓颉造字功德感天,玉皇大帝也便赐给人间一场谷子雨,以慰劳圣功,这就是现在的“谷雨”节气。仓颉去世后,当地百姓在其墓葬处修有庙宇,并将这里的村庄取名为“史官村”。

建于汉代的仓颉庙内有一块《仓圣鸟迹书碑》,黑色的石头上刻着28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这些鸟迹书由小的图形和画面组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书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将它们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在听说了仓颉的名讳之后,玄影他们大为吃惊,眼前之人竟然就是造字的仓颉,这让玄影他们三个人大感意外,但却也觉得在情理之中,在对于仓颉的敬仰和畏惧之后,玄影他们还是收回了心神,继续地心之谷的挑战事情。玄影他们三个人在一番的询问之后,很快就在仓颉的解说下开始了地心之谷,地心七十五层的挑战。仓颉给出的第一个考验便是让玄影他们三个人讲出造字的传说: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越来越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当前:第126/16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