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王国全集.com》第3/60页


“通报王将军,左丞相前来探望。”宗猛的声音。

等待。皇帝的最后一次出行,王贲随行护驾。但是,他不是贴身护卫,他统领的是卫戍都城的禁军,而贴身侍卫是掌握在赵高手中的那二十余人。嬴政驾崩,沙丘矫诏,都是瞒着他的。但是,这一个警觉着的人,一定是已经嗅到了什么味道,甚至,可能就知道了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甚至开始怀疑着什么。你决不能低估了这一个人。王翦的智慧绝对被这一个人继承着。他突然从马上摔了下来。他说他突然一阵昏厥就从马上摔了下来。而后,大臣们就腾出了一辆马车给他。于是队伍一到了咸阳他就直接回到了府邸,就理所当然地不上朝。可是你不能就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且你不能无视于他的立场。那么,他能是个什么立场呢?如果他知道了或揣测到一切,那么,他的此种表现意味着什么?是要把自己置身于事外?是保护自己免遭不测?或者是静观其变?最可怕的是,他和儿子王离有什么联系。王离,在上郡,在蒙恬和扶苏的手下。裨将军。直接就掌握着十万人马。这一对父子,很可怕。

大门洞开,门轴发出的声音是潮湿的,因而越发显得门的厚重。马车进了那深广的院落,马蹄踏在石板铺就的路面,发出的是濡湿的蹄音,令你更觉出了冷意。那石几上,王翦绘制在上面的地图还能看见痕迹吗?应该已经消失。可当初那是嬴政的梦想啊。当然,也是王翦的梦想。也是大秦的梦想。梦想已经实现,人却已去。可是那往事就如同在昨天。伐楚,王翦说需要六十万大军,李信说他需要二十万,就用了李信伐楚,就把王老爷子给气着了,就以人已经老朽的名义回家。结果,李信大败。结果,嬴政就想啊,还得是王老爷子啊。就带了一拨子人来了。

“王翦,寡人给你一个选择:如果不愿意讲述你的赫赫战功,你就得答应公主的另外一个请求。”

“老臣遵旨。”

“那就切磋剑艺!”华阳公主说。就站了起来,就抽出了银光闪闪的剑。

王翦一哆嗦:又是一道难题!离位匍匐于地说:“公主金枝玉叶,要是老臣给伤了碰了担待不起呀!”都要带上了哭腔!

“王翦,站起!”嬴政喝道。

王翦又是一哆嗦,爬了起来。

嬴政站起,抽剑,那剑太长了,刹那间面对刺客荆轲他笨拙地不能立即抽出长剑的情形闪现在眼前,他皱紧了眉头,喊:“接剑!”那剑剑柄朝着王翦飞了去,王翦灵敏地接住那一刹那王翦本能地灵敏了起来。

“看剑喽!”华阳公主一声喊,银光一闪,剑就奔王翦来了,王翦赶紧挥剑相迎。哪知道这华阳公主不管你是个什么主儿,只管奔着你的要害刺来。这王翦哪敢进攻啊,只管迎挡。华阳公主倒越来了精神,一边进着招一边还喊呢:

“秋风扫落叶!”

“长虹贯日!”

“雷霆万钧!”

……

王翦步步后退,华阳公主步步紧逼,甚至,连人家的挡招儿都不管了,只管前攻前攻,搞得王翦持剑而逃,一边逃还一边喊呢:“谁教你的狗屁剑法,让他来,老夫宰了他!”

嬴政和群臣大笑不止。群臣中有的都笑得抱着肚子。

“这王老将军身体欠安吗?”嬴政就问群臣。

就有的小声说:“跑得比兔子还快啊!”

华阳公主不追了,做出生气的样子朝父王喊:“他不跟人家比试嘛!”

王翦跑到嬴政面前,说:“大王令老臣窘迫了。”

“不是寡人叫你窘迫,是老将军手下留情。王翦,寡人看你精神矍铄,令你立即经略攻燕,把太子丹的人头给寡人取来!”

“老臣领旨。”王翦匍匐。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地就把王翦请出了老窝。那曾经的欢笑,仿佛还飘在这深广的院落,只是,被秋雨打湿。曾经的温暖不再。嬴政,你给予我们的温暖不再。莫非,这苍天啊,在为你哭泣,为你惋惜?

马车停下了,李斯意识到该下车了,慌乱地以手掌揩抹了眼角和脸颊上的泪,还没等定下神来,宗猛撩开帷帘,说:“丞相大人,王将军已经迎候在外。”

李斯叹了口气,吁出了一些忧伤。下了马车,一抬头,就望到了伞下的王贲,而王贲下人的另一把立即罩在了李斯的头顶。那是一张神情凝重的脸。如果不知情如果没有得出准确的判断为什么要如此凝重呢?

“丞相大人,快到书房说话。”王贲的手就扶到了李斯的胳膊上。

此种举动,说明他把李斯当作了前辈。本来就是前辈,他应该和李由是一个辈分的。“哦,打扰王将军了。本来斯是奉了皇上的意思来看望王将军的,却让王将军受了搅扰。”李斯说。

王贲一笑,说:“雨夜有老朋友来,幸事。”

一处处的灯笼虽说昏暗虽说凄迷,但是那光衬出了细如发丝的雨丝。一处处的廊檐下,站立着侍卫的军人。到底是将军啊,而且是大秦中流砥柱的将军。

进入书房,李斯一眼就看到了那幅绘制于绢帛之上的地图,那次秦王莅临王翦府邸之后绘制的更详细的梦想中的大秦帝国版图。李斯伫立在那幅地图前,不由得眼中再次湿润起来。“老爷子可好?”他问。

“老爷子总是牵挂皇帝。”

这话令李斯心中一震。“你同你的父亲同样敏锐!”他说,说得艰难。

“这么说,皇帝是真的不在了。”

李斯锐利的目光望向王贲,王贲同样锐利的目光也在望向他,那目光透着坚定,需要得到确切答案的坚定。“这时期不会瞒得住你的。令尊大人在此,也是瞒不住的。满朝的文武,又能瞒得了多少时日呢?大秦,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李斯说。

当前:第3/6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