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仙帅传奇全集Zei8.net》第29/82页


吴凤英摧马返回姐姐近前,速将婆母扶上马背,三人策马驰过白虎山,迳向河北赶去。
吴家姐妹每日夜间轮流守夜,白天骑马前后相随,时刻问候着婆母的身体状况,都将李老夫人照顾的无微不至。要说此等贤孝儿媳,世间少有,很值得我们孝敬老人之人引以为鉴,学为榜样。
三人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保定城,吴凤英开口问:“婆母,表叔姓甚名谁,在城在乡啊?”
老夫人道:“儿媳啊,我只知道你家表叔姓刘名琴,人称刘大官人,别的我也不知情啊!”
吴月英道:“妹妹,人常说,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我们问一下路人不就知道表叔家在何处了吗?”
吴凤英问过路人,得知刘大官人在城西十里外刘家庄上居住。二女跑马来到刘家庄前,只见一座豪华府院坐落在山间,房前屋后朱垣碧瓦,里边苏木楼房,海阁梁墙。又见大门外站定一名老家丁,三人下马来到门口。
吴凤英施礼问:“敢问这位老伯,这里是刘琴大官人的府邸吗?”
“正是。”老家丁问:“你们是何人?”
吴月英抱拳道:“我等乃河南洛阳城北李家寨,李应龙的家眷,今日特来你处投亲!”
吴凤英抱拳道:“有劳老伯向你家大官人禀报一声!”
“慢等。”老家丁转身入内。
时间不大,大门开了,老家丁身后跟出一位中年男子,发髻高挽,面显善色,胡须飘在胸前,一件蓝衫罩身,腰围素带,带上悬挂玉坠,脚踩厚底靴,手摇折扇。这人正是大官人刘琴。他走近前来,伏地向李老夫人叩头道:“徐表姐在上,小弟这厢有礼了!”
徐氏欠身道:“兄弟请起,老姐姐还礼了。”
吴氏姐妹也双双向大官人行了个跪拜大礼。
刘琴邀迎三人回到客厅坐定,命人向他们殷勤款待一番茶饭,亲自将内屋里的老母亲请出见客。
刘老太太高堂落座,徐、吴三人纷纷伏地行礼。刘老太太见到老态龙钟的外甥女,甚为欢喜,唤起三人。众人畅谈片刻,大官人又唤出妻子柳氏和儿子刘承志与徐氏认亲。
十五岁的刘承志见徐氏身畔伴随两位小哥,均都手执宝剑,气度不凡,想必定是练武之人。他对这二人绕有兴趣,走将过来,抱拳道:“想必二位仁兄也是练武之人吧?不如与小弟出去切磋一二?”
刘琴嗔道:“志儿,不得无礼,你二家哥哥刚刚行过远路,疲劳不济,怎么可以陪你比武?快快退下!”
刘承志低头道:“爹爹无须动怒,孩儿见这二位哥哥也是练武中人,只想与他们讨教几招儿罢了!”
吴凤英见刘家小少爷甚是可爱,问道:“不知小兄弟怎么称呼?”
刘承志道:“小弟名叫刘承志!”
吴家姐妹不想生事,只说自己是李家二位公子,众人看她们男子装扮,就当她们是男子。
吴凤英知道不好辞刘承志的盛请,便道:“我弟兄二人武艺平平,只要刘兄弟不笑话,我愿与你比试几招剑法!”
刘承志一听喜不自胜,抱拳道:“如此请李兄院中一去!”
刘琴对吴凤英抱拳道:“贤侄啊,犬子至幼热爱武学,他今日的不当之处,还望你多加担待啊!”
吴凤英道:“无妨无妨!”说罢,来到院落,与刘家小少爷比试了几招剑术。她并不出真功夫,每一招一式都打的平淡无奇。刘承志又与吴月英比试了一番,她也深藏不露。他觉得二女武艺远不如己,便对比武之事淡了兴趣。
是夜,刘大官人命人安排徐氏与吴家姐妹住进了上等客房。三人旅途劳动,瞬间酣睡入梦。吴氏姐妹在刘家庄舒歇数日,甚想李家兄弟。这日清晨,吴凤英起床后,坐在床头一言不语,思绪万千。
吴月英一看妹妹秀眉微蹙,呆若木鸡,她已猜出些端倪,问道:“妹妹迟迟不语,莫不是在算计我们日后的前程?”
吴凤英回过神儿来,说:“姐姐真乃神人,竟能将妹妹的心事猜得分毫不差。你既然猜出了妹妹的心事,必定已经做出了决定吧?”
吴月英胸有成竹地说:“我二人现下无家可归,惟今之计,只能先去长安找寻李家二位相公,其他事待与他们相会之后再作打算了!”
凤英说:“姐姐之言正合妹妹之意,那我们这便向婆母道别去吧?”
说毕,二女向婆母行过礼,问过安,月英道:“婆母,我二人已将您平安送到了表叔家,表叔为人甚是和善,您定能在此安然度日。您看,我姐妹迟早得去长安找寻怀珠、怀玉,无法常年侍奉您左右,不如您暂时住在这里,待他弟兄得了一官半职,我们再来定州接您回京享福?”
李老夫人听到二女要走,虽是百般伤感,到也十分开通,道:“二家儿媳均是大仁大义之人,为娘多蒙你们远路风程护送至此,已然感激不尽,岂敢再行挽留?此后你们无须为我担忧,只管去做自己的事。但愿你姐妹二人凡事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凤英挥泪道:“难得婆母如此善解人意,这下我们就放下心了!”
用过早膳,二女向刘大官人各施一礼,凤英抱拳道:“表叔啊,我弟兄二人如今要去长安赴考,我娘就得由您照顾了。待我们日后得了一官半职,定不忘您的大恩!”
大官人说:“贤侄无须客套,你娘与我乃姑表之亲,我自会好生照顾她的。你二人不必为你母亲担心,只管赶去长安赴考吧!”
二女抱拳齐道:“如此有劳表叔了,我们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刘琴赶忙命家人为月英、凤英备了二百两纹银,又给她们带了些水袋干粮。
二女从马棚里牵出各自的坐骑,翻身上马,抱拳道:“表叔保重!”策马扬鞭向大路驰去。


第四十三章 比武招亲
吴凤英、吴月英姐妹二人离开河北地界,一路向长安而行。这日,姐妹俩来到黄龙镇里,却见街上行人稀少,各家店铺都关门闭户,无人奔忙。吴凤英肚子饿的咕咕叫,叹息无处吃饭。
这时,街上过来个小伙子,吴月英施礼问:“小哥,这个镇上发生了什么事,为何空无一人?”
那小伙子道:“二位公子一定是外地人,不知道我们这里的热闹事。只因黄家庄的庄主黄琦云有个女儿名叫黄翠萍,这姑娘生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奇美无比。翠萍小姐眼光高,不是文武双全,品貌并重的相公她不嫁!所以她至今二九一十八岁,尚且高门没许,低门未配。老庄主整天愁眉不展,不知哪里才有适合自己女儿的相公。这不,今日黄庄主摆下擂台,说只要符合要求的公子,都可以上台比武。胜出者,只要小姐相中,便可娶她为妻。”这小伙子打量了一番吴氏姐妹,续道:“黄花镇人都想知道黄小姐究竟能选个什么样的郎君,遂无心顾生意买卖,全跑去看热闹了。”
吴凤英问道:“竟有此事?有劳小哥带我二人看个热闹!”
小伙子将二位姑娘领到擂台下,自行离去。只见四处男女老少往来不断,接踵相随,并肩而立,将擂台围的人山人海,密不透风。擂台上方的横匾上标有“比武招亲”四个大字,一丈多高的擂台上坐定黄琦云,见他头顶六瓣碎花员外巾,身穿紫色员外氅,脚踩厚底靴。老头儿生的面阔额宽,鼻直口方,双目炯炯有神,黑白交杂的胡须飘于腮下。他身旁站定一名管家,左右守四名庄客。擂台上方三丈处的门楼里坐定黄小姐,面遮紫纱,双手抚琴,左右陪伴两名俊俏丫鬟。
黄琦云站起来,抱拳道:“各位英雄豪杰,父老乡亲,还有远道而来的朋友,老夫名叫黄琦云,今日为帮女儿选一位如意郎君,特意设下这座招亲擂台。只要哪位是文武双全,品貌俱备,未娶妻室的朋友都可以上台比武;如果不俱备这些条件的朋友,请您不要上台。比武胜出者,如能接上我女儿说的诗经句子,便可娶她为妻!另外我要说一点,比武之时各位都点到为止,不可伤人性命,伤人者一率算输。”
老管家黄安阔声吼道:“比武现在开始……”
一位三十多岁的壮汉跳上擂台,手握宝刀,抱拳道:“在下姓魏名英,哪位上来与我一决高下?”
擂台上又跳来一位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个子很矮,骨瘦如柴,手使一口冷月弯刀,冷哼道:“我来会会阁下。”
台下的观众看到此人,差点没乐坏,都说就他这身板,能打赢那位壮汉吗?
魏英轻蔑的笑道:“矬子,就你还想与我比武?你死定了!”
那矮子摆刀道:“少废话,看刀!”说着挺刀扑了上去。
魏英一步跳起,从矮子头顶掠过,回手一刀从他后背砍去。那矮子真不含糊,他向前一躲,一个“狮子打滚”又向后跳起,一刀照对方腿裆劈去。魏英一惊,心说:“我的娘呀,这要是被劈中,我非得断子绝孙不可。”他一闪身,躲将开来,甩刀又劈。两人迅速战了五十回合,矮子左跑右蹿,一个趔趄摔倒在地。魏英大喜,甩脚踢向矮子。谁料他竟上了大当:原来那矮子是故意卖了个破绽,想诱敌深入,俟机反攻。待魏英一脚踢来,矮子一滑身,从他腿裆钻过,手向下,脚向上,一招“蝎子勾尾”将其踹飞出去,“噗嗵”一声掼在擂台下。
众人都拍手叫好,魏英从地上爬起来灰溜溜地走出人群,蹒跚远去。
矮子站在擂台上耀武扬威地道:“还有哪位上台与俺一比高下啊?”
擂台下静悄悄一片,没人搭话。过了一会儿,人群里闪出一位长着山羊鼻子萝卜头,老鼠眼睛猴子嘴,半边脸刀疤累累,奇丑无比的汉子。
众人都道:“此人这副尊容,就算打胜了,黄小姐也绝对不会答应嫁给他,否则她还不恶心的吐死?”
那丑陋汉子跳上擂台,手执一条蛾眉刺,对矮子抱拳瓮声瓮气道:“在下韩舒,请足下先出招儿!”
矮子挺着肚子,肩扛冷月弯刀,扬头道:“丑鬼,劝你早时下台逃生,不然休怪俺刀下无情!”
韩舒手提蛾眉刺,沉脸道:“矬子,你休得逞强,吃我一刺!”说着挥刺“嗡”的一声砸向矮子。
那矮子十分机灵,他左闪右避,硬是没被砸着。
韩舒越打越气,怒骂一声:“狗矬子,你没能耐就滚下去,躲来躲去算什么英雄?”
矮子一转身,嘻笑道:“丑鬼,看刀!”
只见矮子又快又猛连砍数十刀,韩舒差点没招架住,幸亏他的一条蛾眉刺也使的不含糊。两人打了六十余合,韩舒使了一招“猴子抱桃”,将矮子死死抱在怀中,欲将他扔下擂台。
观众议论道:“矬子这下输定了!”
岂料这小子滑的像泥湫似的,滴溜溜一旋转,整个身子从韩舒怀中逃脱,趁机在韩舒的大腿上连劈两刀,一闪身躲在韩舒身后,飞脚将其踢下擂台。
在场的所有人看到如此场景,无不骇然。
矮子扛刀道:“还有哪位英雄上来?”

当前:第29/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