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蝙蝠记》第154/233页


最难的反而是庚金之数,五行之中,庚金为西方之数,为了完善先天五行,原随云却也不得不在稳定了塞外局势后。也就是来到塞外的第四年孤身远赴西方大陆,其时西方大陆乱象纷呈。贵族平民矛盾严重,宗教神权至高无上,教廷奢华无度,人民困苦。而且由于人口稀少,广袤的土地没有得到开发。险峻高山丛林。深渊恶水间猛兽出没,危害巨大。这中土武林第一人踏海而来。自然是牵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以至于在以后地千年岁月里,仍然是仇怨漫天,无法消磨,却是不再一一述说了。

----这一去,就是五年。

岁月悠悠,时光飞箭,再度踏上中原大地之时离当年地洛阳一战,已经过了九年。

九年的时间有多长,当年地童稚也该是已经成长为弱冠少年了吧,以前地莽撞少年也应该变得稳重成熟了,自然,当年艳绝天下的倾国红颜此刻怕是多已为人妇,毕竟,红颜凋零,弹指芳华老。江湖滚滚千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在最新崛起的少年高手眼里,他们这些昔年曾轰传天下的人物恐怕也成为了前辈名侠。就算是众口相传中,说起来怕也要加上“上一代武林人物”等修饰语句。

原随云仰望苍穹,感慨万分。

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其中地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太极又生两仪,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阴阳衍化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大乘,则再次相融重归于阴阳,所以先天五行神通实际上也是天人相合的过程。

先天五行浩瀚深渊,原随云现在远远还不能将它们互相融合,仅仅达到了小乘的境界,但五种玄功还是有着上下之分,其中参悟得最多的就是癸水玄功,毕竟它花费的时间最长,而且也是五行之道中最开始就参悟地。

天地间,癸水之精乃是先天水源,由阴阳二气衍化,大半以上都是存在于四海汪洋之内,原随云现在高踞于东海沿岸,感受着空间内大量的水性力量,却也有着想要借此将癸水玄功推上更高一层次的想法。这是天地自然予以的机会,乃是自然之机,自然之机,便是天机,便是造化。

若论对于五行大道的了解以及应用,当世再无一人能超越于原随云,凝神之间,心境自然空明,感受着海面空间内涌动着的癸水精华,无穷无尽,至高至大。对于他而言,游离于天地之间的癸水之精气再非无形之物,而不可捉摸。

海面空间内癸水之精磅礴无尽,随着一种玄奥,密不可测地弧线流动着,那无数条交织出来的流线,就像是蜘蛛网般密密麻麻布满了整个空间,整个天地间都充斥着水地力量与灵动。这种力量层次无人能参悟,即使是原随云也仅能略知一二,而其灵动变化更是奥妙无方,笔墨难以描述。

随着原随云的呼吸,吐纳……无穷无尽的癸水之精像是潮汐一样涌动、澎湃着流转于全身的奇经八脉之间,原随云心神无悲无喜,一片空明澄澈,无数玄奥的意识悠然浮现,通明无垢。园转流淌间摄入癸水之精,然后提存,再摄入……

这是一个循环往复地过程,但却不会枯燥,癸水之精地每一次流转都使得心神更加的宁静通透,对于五行中水性力量地应用也更加的了然于心。周天运行间,就如同天地星辰的轮转无息。随着癸水之精如体,连肉身也开始因为卒炼而升华。

反反复复……大海中存在的癸水之精相对于原随云而言还是太过于强大了,在他的感觉中,也不过是心神流转了数息,癸水玄功就已经达到了饱和。

海风吹拂间,发丝随着海风舞动如飞,衣衫猎猎扬扬,发出细微的摩擦声音,顷刻就融入了海浪涌动,浪花沸腾的声响间,此刻的海面虽然浪花依旧,涛声滚滚,却又着另一种异样的宁静。

原随云笑了。他纵声长啸,海浪,激风就像是感受到了其中的韵味澎湃飞扬,卷起了层层波涛,击打出无数灿烂璀璨的浪花。癸水玄功,终于在这一刻大成。

在昔年的江湖岁月里,他击败了当世两大宗师级的绝世强者,问鼎武林第一人,天下武者莫可争锋。而今,踏海而归,武道进境却是远胜于当年,达到了一种连自己也无法测度的地步。

原随云面对着东海的涛浪起伏,心中感叹,他与这大海倒还真是有缘。

九年前,他深陷大海,海中劲浪暗流令他无计可施,只能随波逐流,本以为必死无疑,谁知却被王通所救,那是他第一次踏足中原,当然在另一个世界的自然不算。九年后,他再次自大海复出,却是踏波逐浪,如履平地,数日间荡尽五湖四海,虽然是收复了巨蟒,但单凭一人之力,上穷碧落,横绝沧海,这份修为也已经是震古烁今了。

既然已经来到了东海,原随云倒也想到了一些故人,当年他的一切都是自东平郡始,此刻也不妨再去看看,也不知老朋友---大儒王通还在没有?想必现在他非常后悔救下了我吧。

天地之道,阴阳二气造化万物,衍化五行,所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力量是整个物质世界构成的本源,此刻原随云身负先天五行神通,所以纵然双目俱盲,但是,天地间无所不在,无穷无尽的五行之力将成为他的指引。

他再不会迷失。

第八卷 遁去的一

第三回 九年后的天下局势

原随云并没有刻意的去加快行进速度,天微蒙蒙亮的时候,才来到最近的城镇。

冬季的早晨,显得特别的寒冷,守城卫士还没有打开城门。但沿海繁华,商业贸易往来频繁无比,在城门下早已候着许多人,有行脚商人,有游侠,最多的还是想要进城买卖的普通平民……所以即使天色尚早,城下仍然显得非常嘈杂。

城墙有三、四丈高,相对于普通人而言自然是高不可攀,但对于原随云来说,就算是这样的十倍高度,也未必会放在眼里。他并不着急着赶路,反而想沿途游历,就没有翻墙过去。

此刻,原随云就站在城下,距离城下拥挤的人群至少也有十丈远,虽然他不介意等一下,但若是让他与这些庸碌之辈挤在一起,却也是万万不能的。

在城门下等候着,还要忍受着清晨的风寒,候着的人群中,熟识的人就开始高谈阔论,说起一些道听途说来的趣事,气氛越来越热烈,就连那旁听的人也忍不住插嘴起来,即使有一些不善言谈的人也是竖着耳朵听着。

这些人中商旅很多,见识也广,说起来就是天南地北,像什么关中李唐最近又收服了多少势力,颁布了什么法令,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等等又是如何应对,谈论得不亦乐乎,这些势力虽然庞大。但也管不到沿海来,自然也没有什么避讳。

从这些人地话语中。原随云也慢慢对这九年来的天下局势有了大致地了解。

先说关中李阀,李渊废除了起兵时拥立的杨侑,攻取了长安后,乘势称帝,定国号为唐。接着进攻各路枭雄,在没有取得大的优势的情况下,接受了李世民以及晋阳令刘文静的建议,收服了周边的繁杂势力后。开始建设内政,按功封赏,安抚手下诸臣,颁下法令安抚治下百姓,如今已经是天下间最强大的诸侯。

在李渊称帝之后。窦建德随后在河北建立了大夏王朝,登基称帝。如果说李渊称帝还只是导火线的话,那么窦建德称帝无疑就是火上浇油了。在随后地短短一个月之间,整个中土神州,华夏大地上涌现了数十个政权,割据一方的群雄彼此相互攻伐,人人都想君临天下,这是自隋炀帝死后。天下最混乱的时期。而那时,原随云早已踏足在西方的土地上,否则的话,只怕天下只会更加地混乱。

经过了近一年的互相攻伐乱战之后。十之七八的势力被更强大的一方所吞并成为了对方的一部分,到了现在除了最强大的李唐外,还有大夏窦建德,自封为洛阳王的王世充,南阳萧铣。江淮杜伏威、李子通、刘武周等。至于李密。虽然数年前的洛阳之战,因王世充地拼死抵御。李密终是无法攻陷洛阳而声威大减,几番大战也是损兵折将,只能收摄势力退守荥阳。但却因为进退及时,保存下了最主要的战力,而且手下猛将如云,谋士有如沈落雁等智计无双者,如今也早就恢复了元气,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却没有称帝。

当前:第154/23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