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秩序全集.com》第235/272页


第二天梳洗已毕,韩延徽开始了拜访之旅。他的第一个拜访对象,就是平卢王师克。
王师克住在忠顺坊,韩延徽带了一个亲卫出门,首先抵达忠顺坊口,被平卢军值守军士阻拦下来。他让值守军士进去通禀,就在坊外等候。
平卢军和卢龙军联合作战快有两年,韩延徽曾经去过博昌,见过王师克一面,当时双方详谈甚欢,也算薄有情面。韩延徽昨夜已经思索过今天见面后应当怎么说话,在他的考虑中,应该尽可能委婉的询问对方此来洛阳之意,应当多提往日里两军的同生入死,而少去指责对方私下里的“背盟”。最好能够达成两军同进同出的约定,将已经出现裂痕的关系重新修复妥当……
正在反复考虑一会儿见面后的言辞之际,值守军士出现在了坊口。韩延徽重新整束,等待着进入忠顺坊。
“这位韩使,某家将军出门拜访去了,不曾在内,韩使请改日再来。”值守军士客客气气的抱拳致歉。
韩延徽一愣:“却不知去了何处?拜会的何人?”
值守军士摇头:“这却不知,某等小军,也未敢妄言。”
“既如此,你家将军回来后,请至洛阳馆驿知会某一声,某再来拜望。”
“韩使好走。”
韩延徽跨上马,离开了忠顺坊,头一次拜会便没见到人。心中感到几分遗憾,于是打听了积善坊的所在,准备去求见岐王李茂贞。
刚出忠顺坊,一旁的亲卫忽然向韩延徽道:“韩都虞,王将军应当没有出门。”
韩延徽皱眉:“此言何意?”
亲卫道:“去年咱们去博昌,都虞在堂上与王将军叙话,某等在堂外等候,与王将军的亲卫认识,后来还一起饮过酒。某适才看坊内有此人现身,转过一处巷口不见了。虽然有些远,但瞧得真切,就是王将军的侍卫班头,他酒量很好,某被他灌倒过,绝不会认错。某记得他曾经夸口,说很得王将军信任,王将军无论去哪里,都会带上他。他还说王将军要收他为义子……”
韩延徽深深吸了口气,冷哼一声之后便沉默不语。 亲卫见他神色不预,便不敢继续说了。
拐到了积善坊口,这里同样布置了鹿角和木砦。有大群军士甲兵整齐,虎视眈眈的戒备着。
韩延徽上千,便有两名凤翔军卒迎了出来:“二位止步,此处为凤翔军驻地。不可擅闯!”
韩延徽策马上前,口中道:“请贵军传禀,就说有故人来访。求见岐王殿下。”
凤翔军卒问:“可有名谒或拜帖?”
韩延徽道:“来得甚急,不曾携带。”
凤翔军卒立刻鼻孔朝天,哼哼哈哈几句,就是不愿通禀。韩延徽一愣,不知究竟,续道:“有急事前来,还望速禀,不可耽搁了。”
两名凤翔军卒打了个古今通用的手势,韩延徽还不明究里,亲卫却明白了,赶忙上来,递上一串铜钱。
“再此等候,不得上前。”一名军卒握刀阻拦,一名军卒飞奔入内。
韩延徽这才知道,原来是军卒索贿,不由心下恚怒。亲卫将韩延徽拉到一边,小声嘀咕:“韩都虞勿恼,这是天下惯例,只咱们卢龙不在其中。去年某随韩都虞去博昌,平卢军来请见的时候,也是此例……”
韩延徽怒道:“你们收了?”
亲卫忙道:“哪里敢收?咱们卢龙规矩严,若是收了,某着御侮校尉的衔就丢了,这可是某辛苦三年才混得的。”
正说话间,一名军官从里面出来,望向韩延徽:“你说你是殿下故人?可有信物?”
韩延徽道:“不曾有,但身负急务,还望通禀。”
那军官听完之后冷哼一声,鼻孔朝天,又打了一个古今通用的手势。
亲卫苦着脸向韩延徽道:“韩都虞,某身上没有钱了……”
韩延徽安慰道:“放心,某带了,刚才出了多少?一吊?回去后给你公费报账,必不少了你的。”说完,从怀中摸出一个金锞子,递给凤翔军官。
军官变换笑容,点头道:“不错。你且等着,不可上前。”然后转身入内。
过了片刻,坊内涌出来一群凤翔兵将,为首一人立于鹿角前打量韩延徽一番,抱拳道:“先生何人?有何事欲见殿下?”
这次韩延徽聪明了,先从怀中摸出一个金锞子,一边往上递,一边道:“确有急务,只不知岐王殿下是否在内?”
那军将脸色肃然:“有甚么事情尽管讲,莫要来这一套,坏了某家军纪,某可就不客气了!”
韩延徽愕然,随机满面羞惭,他以为又来一个索贿的,却没想到这次的来人身子比较端正,反而显出自己的不雅,实在憋屈得无话可说。于是赧然道:“得罪得罪,还望海涵。不知岐王殿下在否?”
那军将冷冷道:“殿下虽在,但也不是谁都得见的。”
拐了七八个弯,终于确定岐王在内,韩延徽松了口气――这次不怕对方以不在为借口拒见了。凤翔和卢龙虽然没有直接往来,但毕竟也算盟友,此刻报上名姓,岐王若是再不见,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某为燕王府掌书记韩延徽,奉燕王之命,特来拜会岐王殿下,还请将军引见。”
那军将愣了片刻,犹豫着道:“原来是韩使,难道燕王竟然到了洛阳?”
韩延徽摇头:“燕王殿下不曾前来,万事以韩某代之。”
军将追问:“燕王也要与盟?”
韩延徽一笑:“是否与盟,尚不确定。韩某此来,是想要问问岐王殿下,卢龙与凤翔之间,岐王究竟何意?”
军将点了点头,道:“如此,请韩使入内稍后,某禀告殿下后再说。”
闹了半天,还得继续等。不过这次待遇稍好,可以进坊内等候了。那军将临去前,韩延徽问了一句:“不知将军高姓?”
军将回道:“鄙姓郭,名启期。”(未完待续。。)

第八十三章 东都会盟(三)
() ps:
感谢段幂兄打赏和八万里路的月票鼓励。
掌书记一职,向为节帅贴心之人可用,卢龙军中虽然没有这项职务,但在各镇之中,凡挂此名头者,皆为权势要人。故此韩延徽也算是凭此身份,勉强有了与各镇之主对话的地位。
不过韩延徽其实是用不着这个身份的,他虽然年轻,却已经在天下藩镇节帅心中挂了名号了。在河北文官体系中,韩延徽的名头当属第一,比冯道还高,皆因冯道埋头处理政务,而韩延徽长期与外镇打交道。
所以郭启期一听说是卢龙韩延徽,便立刻报知岐王李茂贞,两人稍一商议,就决定在岐王的临时书房内召见他。
韩延徽没有太多拐弯抹角,他就是想知道,岐王对于这次东都会盟是个什么态度。
对此,岐王也没有绕来绕去,很直白的坦承,“效战国”是大势所趋,凤翔无力抵抗大势,也无力阻挡,既然大伙儿都要尊王,共续大唐天下,那凤翔也应cháo流而动,不敢违背。
韩延徽问,那接下来怎么办?很显然,借此次会盟之机,梁王必定效齐桓旧事,汇集天下诸侯讨伐河东,凤翔又会如何选择?
岐王说,河东已经不是讨伐不讨伐的问题了,就算不讨伐,河东也已经分裂了,韩使难道不知道,李嗣昭、李嗣源和周德威的来使已经到了洛阳?现在的问题是,晋王李存勖年岁尚浅、威望不足,他能撑到什么时候?如果梁王真的竖起旗号讨伐河东,将来的岐国也不好意思自绝于天下诸侯之外。
说到底,岐王有些歉然的补充道:“凤翔势孤,于前岁挫折之后又没能完全恢复,抗拒不了啊。”
韩延徽继续问,一旦河东战事结束。梁王很有可能讨伐河北,到时候凤翔又会如何选择?
岐王犹豫良久,没有吭声,一旁的郭启期接过话头,说故此才希望燕王能够识得大势,尽量参与歃盟,千万莫要孤立于外。
韩延徽叹道,可惜梁王的条件太过苛刻。非常人所能答允。
郭启期说,这事我们也知道的,所以岐王决定在与盟的时候尽力协助卢龙,帮卢龙争取到最好的条件,当然,燕王一点都不退让显然是不行的,这一点还希望韩使能够做好准备。
韩延徽打破沙锅问到底,说如果卢龙不能歃盟,梁王真的要兴兵讨伐河北。凤翔是否参与?
郭启期说,既然大唐行“效战国”之策,以天子为尊,到时候若是梁王得到天子旨意,下令诸侯讨伐河北,凤翔必然也在其中。但他随即解释,凤翔隔得远,肯定不会派大军参与,顶多也就是千八百人意思意思,绝不会真个与卢龙交兵。这一点请韩使放心。
韩延徽感到很不可思议。他问,你们就真的愿意听梁王的命令,出兵攻打卢龙?千八百人是不多,但毕竟也是参与其中了,这会让河北寒心的。
郭启期解释说,“效战国”之策为国家制度,占着十足的大义。凤翔也不好意思yīn奉阳为不是?
韩延徽怒道,你们就真的相信这个劳什子的“效战国”?真的以为天下能回到上古时期的三代之治?等到宣武平定了河东,扫清了河北,天下诸侯拿什么抵挡宣武?你们以为你们能独善其身?
郭启期说,天下人都这么认为,那么回到三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若是宣武真的敢一意孤行,那么到时候被天下诸侯群起讨伐的就是宣武,凤翔又有什么可惧的呢?
韩延徽无法理解。最后只能无语告辞。
临走时,郭启期提醒道。卢龙要担心的其实不是凤翔,据我们了解到的消息,卢龙应该jǐng惕的是平卢,因为梁王已经允诺将沧州和棣州划给未来的齐国了。他还透露说,定、恒等州已经划给了河东将领,具体是李嗣昭还是李嗣源,亦或是周德威,目前尚不可知。
另外,魏州、赵州等地,也允诺了淮南,似乎是由淮南大将李神福和王茂章之中的一位在那里建国;其余莫、深、相、冀、贝、博等州将为宣武大将之封地,梁王答允,将退出关内、山南等地州郡以为西川、荆南的补偿,就连凤翔也得了一块,梁王许诺,一旦凤翔出兵相助,待打下河北之后,便以秦州和延州补偿凤翔。

当前:第235/27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