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翁之异时代风云》第123/167页


上次张承四回去的时候,我就给皇帝上了密折,并他的身世来历交代得很清楚,同时也把他的悔悟以及衷心爱国写进去,最重要的是把他对朝廷的忠心和此次出海的大小功劳记上去。皇帝说他能够将功补过也属难得,不但撤销了他的案子,还对他大加褒奖,让张承四感动之余对大宋、尤其是对我更加忠心不二。
作为主帅,切忌不能独自贪功,反正任何的功劳都有我的一份,不必我自己说,皇帝自然知道。可是部下要想获得封赏,却全靠我的推荐。所以御下之术,必须恩威并济并给与其恰当的表现机会。
韩志钊久居官场,虽一直不得志,但这些道理却是极为明白的,我把这个意思跟他一说,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并立即跪在我面前感谢我的栽培和信任。
我带着笑意将他扶起来,说:“自出海以来我们生死与共、共御强敌,我早已把你们当成我的亲兄弟一般。以后我们继续保持这颗忠心,尽心竭力的为国家、为皇上把这开发南洋的事情做好就是了。”
其实我也有我的私心,虽然目前我圣眷正隆,但我知道自己志不在此,我最想、最适合的还是做一个商人,真到了那个时候……
我抓紧时间写好了给皇帝的密折,然后是给筠妍他们的家书,累了我两个晚上才弄好。
我让杨汉平将我们的大部分商船也带回去,将我们购买的商品转手给苏杭商社好了,然后尽快收集新的货物跟韩志钊一起回来。我要抓紧时间,能多跑一趟就多跑一趟,十几倍的利润啊,说不心动那绝对走骗人的。
因为早有计划要取代阿拉伯人在南洋商贸中的地位,如今又即将开始行动,我连哄带骗让解罕默德留下他的信物,然后带着商品跟韩志钊一起返回大宋。说起来好像才点对不起朋友,但谁让他是阿拉伯人呢。再说,我也并不针对他,只是难免要对他的阿拉伯朋友耍些手段,为了不让他看到难过,所以还是避开他为好。
经过几天的准备,韩志钊带着三十多条大型武装商船出发了,随行的还有一百来条小型商船,我调给他八条大型武装战舰护航。只要路上不遇到大的风暴,我相信他能够完成这个任务。这次任务比起上次张承四更为重大,当然事成之后功劳也更大,韩志钊心里也清楚得很,不必我提醒了。
韩志钊带领商队回大宋,我也准备出发去猫里务。乘着小商船,带着少量的货物,化妆成一般的大宋小商人,应核不会引起阿拉伯人的注意。韩志钊走的时候可是打着我的旗号走的,外面的人多半以为我回大宋了。一个小小的障眼法,我相信会对我这次的猫里务之行有帮助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 商贸小国

我带着大哥、张承四、莫知名和王晓以及十来条小商船向猫里务进发。而让王达带着其他商船和战舰留着棉兰老岛上,一方面继续收集货物、督造棉兰老诸国的大宋南洋商社,另一方面随时准备支援我们。
猫里务是苏禄群岛上的一个岛国,面积倒不大,因为地理位置好,是南洋商品的集散中心。既然我在吕宋群岛上都建立了大宋南洋商社,又有大量的汉人移民来此,我大宋商人在吕宋的地位基本上已经牢固了,没理由放过近在咫尺的猫里务。
只是猫里务的商务长期被阿拉伯商人控制,连猫里务国王都要惧他们几分,我如果要在其中插入大量的汉人势力肯定不容易。但是降低阿拉伯商人的市场占有份额,直到由我大宋南洋商社完全垄断南洋的商贸是一个趋势,是我不得不做的。
本来我以为我们十来条小商船不会引起阿拉伯人注意,谁知道就这样阿拉伯人都摆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我们刚靠岸,就有几个水兵过来盘查,因为我打的是大宋的旗号,他们反而查得更紧,然后就要向我们收取进驻港口的关税。
我想这也是应该的,只是想不到这猫里务小国的海事商贸管理制度竟然这么完善,就连我们大宋的市舶司也是我才提出来建立的,难道他们比我们大宋还先进?
谁知道当他提出关税的金额可真把我吓了一跳。
就我这点商品,最多卖个几千银子,他竟然要收我三百两白银。这不是摆明了打劫嘛!想想我们大宋的市舶司,也没有它猫里务黑心呀。
更何况我大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这猫里务国小人少,他凭什么收这么重的税啊?
本来想跟他讲讲道理,谁知道那个水兵很不耐烦地说:“嫌贵啊?那就别来这儿做生意啊!”
这是个什么理?南洋有名的商贸基地,居然有商人拒之门外之理?
张承四一听就骂开了,他说:“他奶奶的,爷爷四处经商,只听说这里商人云集才来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海港!什么臭规矩啊!这不是摆明了抢劫嘛!”
我知道张承四其实不是这么鲁莽的人。他这么做应该有他的用意,于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而后静观其变。
“吼什么吼?到了这里就得按这里的规矩办事!”一个水兵给我们吼了回来,“你以为在你们宋朝呢,充的哪门子爷爷!”
这个水兵会汉话。我倒有几分诧异。看他的样子又黑又丑,标准的当地土著人嘛!
“什么规矩!是你们猫里务国王的规矩还是你们自己定的规矩?”张承四双手叉腰又吼了回去。
“哟,还真是个不识时务的。告诉你,到了这儿,就是爷爷我说了算!要么交钱,要么走人!”那水兵虽然足足比张承四矮一个头,但他的气势倒是跟张承四有的比。
这时,我们已经引起很多人的注意,我发现港口很多人都往我们这边看过来,还有些人已经动身往这边过来了。
张承四还想说什么,莫知名暗中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我也同时出声说:“算了,我们交税就是。”
反正我这次来是打探情况的,就是交点学费吧,现在太过引人注目反到不好。
本来都打算交钱了,谁知此时有一支阿拉伯商船进入港口,然后立即有人帮助将船上的货物搬运下船。甚至有几个水兵都跑过去帮忙了。
见状张承四拿着钱袋的手伸出去又立即收了回来,他指着旁边的阿拉伯商船说:“他们怎么不交钱就让货物上岸了?”
“没看见么?那是阿拉伯人的商船。”那水兵理所当然地说。
“这里是猫里务又不是阿拉伯,即使是本国商船也应该收税啊!”我接过话去。
“你们懂什么!在我们猫里务,阿拉伯商人是免税的!你们交不交税?不交就立即离开!”怎么这水兵好像巴不得我们离开似的。
我们都没有来过猫里务,但听过一些猫里务排挤大宋商人的传言,想不到居然到了这种地步。
我示意让张承四交钱,无论如何我都要上岸看看,看看这个地方到底值不值得我如此大费精力。
张承四心不甘情不愿地将银子给了那水兵,然后再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
我留下王晓带着几个人看守船只货物,然后立即进城寻找一个合适的铺面。
进的城来,仿佛走进来阿拉伯的城镇,到处是身着白色长袍的阿拉伯人不说,街道两旁的商店民居也都是阿拉伯式样,远远的还有两座清真寺。
大哥还是第一次看到清真寺,指着那白色的圆顶说:“子晰,那是什么?是王宫么?”
“是清真寺。”我正要开口,旁边莫知名忽然抢先一步开口。
我诧异地看着莫知名说:“难道莫兄来过此地?”
“呃?”他又将四周看了看,摇摇头说:“似乎很熟悉,但什么都记不起来。”
“那就不要勉强了。”我知道这种事情着急不得的,如果他果真来过这里,总会对他有些刺激,对他恢复记忆总是有些好处的。
“走,我们看看这里商品的价格如何。”大哥倒是比我心急,几步走进旁边的一家店铺,“呀!子晰快过来看!”
我们连忙走进店里,也确实吓了一跳。定窑的瓷器,水晶般的玻璃、蜀锦、江南刺绣……这个店里的商品几乎有一半都是我们在吕宋抛售的商品。
店主看来了客人,连忙出来招呼,从我们的打扮,他很快认出我们是大宋人。所以他立即向我们兜售他另一排货架上的商品。波斯的香水、地毯,还有珍珠、宝石、象牙等珍贵物品,这些应该就是从中亚和欧洲运来的商品,他们的销售地应该是东亚、东南亚地区。
对这些东西我们当然很熟悉,因为我就曾经从阿拉伯商人哪里购买了这些东西让杨汉平带回大宋去。我关心的是它们的价格。
我好像对商店里的所有商品都很感兴趣,让主人一一报价。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我早就想到大宋的商品在这边很吃香,价格也很贵,大宋的商人来这里销售商品那是最好不过的;而这里作为商品集散中心,从中亚和欧洲销往东亚东南亚的商品应该比在其他各国便宜。可是我想不到的是这个价格会有这么大的差异。不就隔了一个苏禄海么?这是不是太夸张了点?
先说我那玻璃酒杯吧,我在吕宋岛销售的时候价格是大宋境内的十二倍,到了这里,居然上涨到十五倍;而我在棉兰老岛上购买的波斯香料,在这里只需要原来三分之一的价钱就可以买到。我立即就决定了,这些钱绝对不全让阿拉伯人赚了,我端木秀无论如何也要插一脚进来。
大哥说:“我们再到别处看看。”
我点点头,然后将附近几条街的商品大致看了看,发现其中只有几家汉人店铺,天竺商人也很少,绝大部分都是阿拉伯人。而在此地,同一商品的价格几乎都相同,似乎是经过统一协商的,其间即便有些差异,那也是因为店面地点、商品品种是否齐全以及商品的细微质量问题综合决定的。
我与其中一家汉人店铺联系了一下,决定将我的商品拿到他的店铺里销售,我付他百分之十的酬金,但具体的销售方案却必须按我的计划形式。他可以监督我的收入,以便计算他该得的酬劳。这也是一位八面玲珑的商人了,也许是看出我们气质不凡。他对我们很热情,对所谓的酬劳也不甚在意。我暗赞他是个聪明人。如果我的展销取得成功,那么他的店铺也得到了宣传,今后的生意一定会更好的。
经过了解,这个汉人姓陶,名师祖,字慕先,三十五岁。我一听这名字就在想,他该不会是春秋时期那位著名的大商人陶朱公之后吧?可是陶朱公范濉姓范啊,难不成他的后代将姓都给改了?
这时大哥已经将我的疑惑问了出来,果不其然,还真是陶朱公的后代。不过他的祖先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来到南洋,在他爷爷的时候才来到猫里务经商。说起他们的姓氏问题,他说具体也不清楚是在哪一代改的姓,反正他们家族一直流传下来都说是春秋范濉的后代。
陶师祖自小跟着祖父父亲经商,南洋诸国他都熟悉,而且精通多种语言,除了汉语和吕宋群岛的土著语言,阿拉伯语是他的第二母语,另外他还会一些常用的印度语、波斯语等等。
原来他的母亲居然是阿拉伯人,难怪他比一般的人长得高大长得帅呢。不过他的混血儿特征并不十分明显,不然我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
我看他说起自己混血儿身份的时候有些不自在,心中明白此时的混血儿被人看作是杂种,不大被人看得起的。好在在这种外来人口集中的地方混血儿较多,他的特征又不太明显,所以可能受歧视的情况要稍微好点。
想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大哥对伊莲娜的态度,也许大哥不接受伊莲娜的孩子其中就有这个原因,他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是个混血儿被人看不起。
我想纠正他们这种不正确的观念,于是立即笑着说:“难怪陶兄看起来高大挺拔俊逸不凡呢,原来结合了两个民族的优点,赶明儿我也要娶一位白人女子,生几个可爱的混血儿宝宝。”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怪异地看着我,我看陶师祖的眼光还有所怀疑,难不成他以为我在讽刺他么?
果然,陶师祖不冷不热地说:“人们都说异族结合所生的都是杂种,难道穆公子不以为然么?”
为了不引人注意,我现在的名字是穆浩天,字鹰翔,大哥穆钰的亲弟弟。嘿嘿,为了当大哥的弟弟,我把当初在苏州的化名改了一下。
我正色地说:“那都是世人的偏见,别人或许愚昧,但陶兄怎么也跟他人一样流于俗见。陶兄难道不知道,不同民族的人结合所生的孩子不仅外形俊美,而且比常人聪明的多。”
陶师祖愣了一下,他想不到我居然是认真的,他仔细看了看我说:“穆公子为何有此说法?在下实在是第一次听说。不过,猫里务异族通婚的人家很多,虽然我们这些血统杂乱的人常常被人看不起,但仔细一想穆兄的话,事实似乎的确如此。无论是相貌或才智,我们并不比别人差。”
“不是比别人差,是比别人强。而且,身体素质也应该更好,陶兄从小到大,没有得过什么大病吧?”我打断了他的话,依据现代优生理论进行推测。

当前:第123/167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