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桃源全集》第484/561页



高文举心里一乐,搞了半天,韩平这子居然是韩德让的儿子,可是官方居然没这方面的消息,看来还是有些猫腻在里头。他微笑着又低声道:“二十几年前,太宗陛下几十万大军兵临幽州城下,韩大人……哦,不,现在是齐王殿下,当时的齐王硬生生顶住了强过自己十几倍的大军撑了半个月。王爷觉得较眼下遂城来比,是否颇有几分相似?”

耶律隆庆有些不耐烦:“提那些陈年旧事做甚?何况那一仗便让我们彻底的消了疑虑,宋军不过外强中干而已。”说到这里,耶律隆庆突然有些出神,似有所得,但身处这种环境,他不好意思开口,只在心中的不住思索。

高文举微笑道:“王爷我敬你是条汉子,也知道你受民如子,受将士们爱戴。可你想没想过,你在民间官声这么好,你那位皇兄会怎么想?”

耶律隆庆心腻歪,连宋人都知道这里头的古怪了,母后和皇兄果然是看自己不顺眼啊。心里这么想,脸上却尽量露出个不屑的表情:“挑拨离间,你这把戏也太过儿戏了些”

高文举笑道:“哦,不好意思,一时口快,说正事还请王爷吩咐一声,闪出一条道来,我等只要安然回城,便恭送王爷回营如何?”

耶律隆庆疑惑道:“你真只要接应这么几条死狗回去?不怕你们回了城我尽起大军来攻打吗?”

高文举呵呵一笑:“王爷只管兵来打便是,不必顾忌。”

耶律隆庆举手吩咐:“鸣金收兵”反正要让个人情,不妨光棍些,他倒要看一看,这子是不是真会像他说的那样,接了几个漏网之鱼就会放自己回营。

一声锣响,契丹汉军退潮一样撤回了护城河北岸,但没有一个表情轻松的,他们王爷还在人家刀下架着呢,大家都举着手里的家伙瞅着高文举,恨不得把这家伙剁成肉泥。

老安在高文举的命令下带了康保裔一行安全的撤回了城下,城上用吊篮将他们一一接上城头,城下便只剩下了依然在契丹大军包围之中的高文举。

“王爷,借一步说话”高文举很轻松的将耶律隆庆也带到了护城河南岸。

耶律隆庆也很配合,一过护城河,高文举便将刀收回了鞘中,两人一前一后又向城下走近了几步。高文举突然一伸手,将背上的长刀连鞘取出,递给耶律隆庆,笑mimi的说道:“王爷,麻烦你一趟,实在不好意思,这把刀留着做个记念。”

耶律隆庆哭笑不得,在两军十几万人的注视之下,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将他劫持了,最后只是救了几个已然无关痛痒的人物回了城,如今不但没有乘胜追击将自己掳回城中,居然还来了这么一出,这叫什么事?

搞不清楚不如随机应变,耶律隆庆跟这个实在琢磨不透的家伙也犯不着客气,接过刀来,随口问道:“打了半天交道,尚未请教尊姓大名。”

高文举笑道:“贱名不足挂齿,王爷若是有心,可以去问问前一阵子出使敝国的耶律文和萧伏虎。”

耶律隆庆见他不肯说,也不勉强,眼下情景不比方才,如今是自己独自一人身处敌方势力之下,容不得他有半点马虎,笑着问道:“今日之事,如何收场?”

高文举道:“已经结束了呀,现在咱们各走各的路,王爷回去尽可大军来攻,我在城里恭候大驾”

耶律隆庆正色问道:“我可以走了?”

高文举哈哈大笑:“王爷要是想留下吃顿饭,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两军对阵,实在多有不便,还请王爷见谅待他日贵我两国平息干戈之际,再补上这一顿吧”

耶律隆庆哑然失笑:“倒是我儿女态了就此别过,只希望遂城城破之时,还能与你一较高下”

高文举收起笑容,正色道:“其实我倒是希望能在酒桌上与王爷分个胜负。不过……说这些都没意思,恕不远送,王爷请”

耶律隆庆眼中闪过一丝失落,拱了拱手,扭头大踏步的离去了。而高文举则在众目睽睽之下,踩着契丹汉军搭在城墙上的云梯一步一格的爬上了城头。

整个事情的过程,就这么莫名其妙的落了幕,让所有人都摸不着头脑。最离谱的是,在这两人独自面对的进时候,双方都有条件可以将对方下手干掉,可两方大军居然很默契的保持了沉默,这让所有的人在事后回忆起来都觉得匪夷所思。无论怎么说,这个营救行动从一个惊艳的亮相开始,到最后一个诡异的结果收场,都算是告一个段落了。

回到契丹大营的耶律隆庆,面对下属们殷切的目光,并未做任何解释,反手将那把刀抽出来,上下打量了一番,脱口赞道:“好刀”收刀入鞘,再度望向遂城城头,喃喃道:“平息干戈之际……还真想和你分上高低”

感谢【一班人我不告诉他】和【花下_亡魂】两位同学的打赏。

再求给力支持

014破局

014破局

回到遂城的高文举面对迎接自己的那些炽热目光,很随和的笑了笑,一脸的云淡风轻。他不是老安,可以毫无顾忌的冲杀进敌营,要在几万大军中营救自己的老上司,他的行动早在他看到康保裔的那一刻便有了非常条理的计划,只是原本因为把握太低而没有打算实施,最后却在老安阴差阳错的出手之下让他发现了契丹大军的许多弱点,说实话,若非老安先冲那一道,他根本也不会冲出去,毕竟乱军从中,谁能保证不会被乱拳打死?可老安以实际行动告诉他,契丹人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之策。这一下才使他下定了决定冒这个险,而且在出手前,他也已经计划好了几种方案,务必一击之下将耶律隆庆制住,没想到这位王爷也挺配合,反倒让他省了不少事。

至于为何不掳了耶律隆庆回遂城,其实更有深意,起初韩平向他分析说这位王爷颇得军民之心,大有耶律休哥真传弟子的风范,可正因如此,他多少都受到皇帝和韩德让的排挤,这其中的原因和道理谁都明白。他只是东拉西扯的给耶律隆庆说了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就将耶律隆庆心中的疑惑成功的勾勒出了一个框架,虽然他嘴上说这是很幼稚的挑拨离间,可却恰好暴露出了他心里其实很重视这点旧事。

做为对一个曾经败在自己手上的人来说,放他安然回去的威慑力要远远大过将他掳走。耶律隆庆已经败过一次,气势上便已弱了三分,若是将他掳走,对方势必另换一个将领,到那时,契丹高层巴不得这个颇得民心的王爷被宋军弄死好少一个祸患,而原本隶属于他的将士出于解救或者报复的心理当然会不遗余力的找回场子,到时候不敢说一定就能将遂城拿下,起码让城中的处境更加艰难一些还是很自然的。那么将他放回去,底下的将士也好,他本人也罢,甚至契丹高层,从上到下,他的威信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还是这些兵,再来攻打的时候,多少就背上了些心理阴影,对遂城来讲,肯定利大于弊。

更要紧的是,他成功的将耶律隆庆心中那原本就不太和谐的猜疑之心催生了,猜忌这种心理,一旦生了根发了芽,就再难抑制了,只会越来越茁壮的成长,直到一发不可收拾。虽然眼前不见得会有什么收益,但长远了看,能在契丹国内制造些不和谐因素也算是长线投资,将来说不定就会有什么惊喜的收获呢。

做为耶律隆庆一语道破将韩平的身份告诉他的回报,高文举很大度的将自己的刀赠送给了他,但这其中也不乏高文举对这个契丹人临危不惧遇乱不惊的大将风范的欣赏之意。而且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如此大度的赠刀给对手,可身为败军之将的对手还不见得就能无是无非的接受这个礼物呢。

事实也的确如高文举所料,耶律隆庆回营之后马上吩咐埋锅造饭,抓紧修理被破坏了一大半的攻城车,打算重整旗鼓,再好好的啃一啃这块硬骨头。可是还没来得及他端上饭碗,中军帐就来人请他过去议事了,情知躲不过的耶律隆庆只好硬着头皮前去,当然,他没忘记将高文举送的那把刀随身携带以防万一。

中军帐里的谈话毫无营养,走了狗屎运大难不死平安归来的耶律隆庆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安慰,反而被一连串劈头盖脸的责难训的狗血淋头。看着那个一脸得色的胞兄、面沉如水的老娘、阴冷而狠毒的韩德让、眼露鄙夷的萧达凛等等这些大人物,耶律隆庆心中丝毫愤怒都没有,反而有一种淡淡的解脱。

当前:第484/56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