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盐商全集》第12/112页


刘家家主刘能,原先主要是经营茶叶生意,后来和姚克亮合作,在放弃了一部分茶叶生意后得到安徽的盐窝,正持加入盐商行列。

吕家家主吕世昌,吕世昌是现在的户部侍郎吕华国的族叔。吕世昌原本也是个举人,后来为了中状元,屡考不中,把家底给弄了个精光,入赘到胡家。经过几年的筹划成功的将胡家的家产据为己有,胡家原本经营的浙江和江苏的大部分地区也成为了吕世昌的囊中之物。吕世昌在赵永胜占得河南和南京后,曾讲过坚决不让赵家在踏进江南一步,是现在阻挡赵永胜进军江南的主力军。

宋家家主宋金玉,宋家和自己家一样也是新兴盐商。由于经营着湖南和湖北,是吕世昌阻挡赵永胜的坚强臂膀。

杨硕放下册子在心中把扬州的众盐商细细虑了一遍。纪家是皇帝的代言人,只把现在拥有的经营好就可以了,并不参与其他盐商之间的竞争。赵永胜是自己的死敌,双方是不死不休。联合着姚克亮和刘能控制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想要进军江南市场。吕世昌靠着侄子吕国华在朝堂之上的势力,联合了宋金玉想要阻挡赵永胜,可谓是自己的最佳盟友。可吕世昌这个人奸猾狡诈,想要依靠他去打击赵永胜犹如驱狼吞虎,如果把赵家灭了估计自己也是离死不远了。不过要是不依靠吕世昌,自己现在还真没法和赵永胜抗衡。看来想依靠吕世昌只有火中取栗分外谨慎才好。

正当杨硕苦思之时,老吴带了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走了进来。此人长相普通,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修长的身上也透漏出一股聪灵之气。

老吴指了指男人道“二爷这是徐启,想必你也不陌生,是以前老爷身边的长随,忠心可靠,跟随老爷多年心中也是有本事的人。”

说实话杨硕并不认识此人,不过装作很熟悉道“徐启,你自己可愿意去运城,要想好那里可比不上扬州,身上的责任是重大的”

徐启道“二爷放心,老爷在世时待我不薄,把我从乞丐堆里给拉了出来,又给我娶了媳妇,现在也是我回报的时候。”

杨硕道“好,你既然决定了,那么到运城以后的第一要务就是在那里建一个大仓库。然后发展一批人深入到山陕二省的各个地方,我要把山陕二省一切江南所需要的东西都给弄回来,顺便监视李仓他们的一举一动,只要他们不相互联合,吞并,就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他们有不轨举动,就立刻通知我,记住是通知我而不是别人,你明天就收拾收拾起程吧。”

徐启道“二爷我明白了,不过我想把家人留在扬州。”

杨硕道“为什么。”

徐启道“运城那边的环境不好,在说我也相信二爷会照顾好握的家人。”

杨硕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启,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这个人太聪明了,聪明的让人有点不放心,不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杨硕笑笑道“想留就留吧,我会照顾好你的家人的。”

徐启走后老吴从怀中掏出了一张请帖道“二爷吕世昌邀请您今晚到杏花楼赴宴。”

杨硕接过请帖随便看了一眼,就放在了桌上问道“吴叔,你怎么看这事。”

老吴想了想道“在过十天就是开江大典了,估计也是想为今年的新一轮竞争做些准备。”

杨硕道“不管他做什么,我都已经决定无条件的支持。”

老吴担心道“二爷吕世昌可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你可要想好了。”

杨硕笑道“吴叔放心,既然敢去用恶狗,就不怕它反咬一口。”杨硕顿了顿道“吴叔把杨三调到我身边来,做些打杂的事,也好让你不那么劳累。”

老吴道“是二爷,那我去叫人准备马车了。”|

第十一章 中计

 迟暮时分,杨硕道杨母那里知会了一下带着老吴向杏花楼奔去。

杏花楼是一家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高级酒楼,相当于后世的商业会所。杏花楼装饰的极其高雅,使满身铜臭的商人在这里很是能满足自己想当上等人的虚荣心。听说背后的老板是扬州知府和宋金玉。

杨硕刚到门口就有小厮在此等候,老吴被带到了外间。杨硕则被领到了贵宾间。

看杨硕进来,吕世昌站起来笑道“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我和老宋正在议论杨贤侄的聪明才智,杨贤侄就到了。”

杨硕抱拳笑道“家中些许琐事缠身,晚辈来迟让二位世叔就等了。”

宋金玉道“不迟,不迟正是时候。”

三人落座,吕世昌道“杨贤侄可真是年少有为啊,这山陕二省让所有盐商是既想要又不敢要的地方,没想贤侄竟有如此魄力。”

杨硕心道这些奸商们的弯弯肠子还真多,不就是想让自己说出这是被赵永胜逼的吗,随即提起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道“什么魄力不魄力的还不是让那恶狗赵永胜给逼的,赵永胜这老贼抢占我家河南与南京两地,致使我父亲郁郁而终,我与他赵永胜势不两立,还望两位世叔帮我报此大仇。”说罢向两人拜了下去。

吕世昌与宋金玉对视一眼,宋金玉扶起一把道“贤侄不必如此,那赵永胜着实可恨,仗着自己和锦衣卫的关系,破坏行规做出此等人神共愤的恶事,大家定会同心协力祝贤侄诛此恶獠。”

吕世昌也道“贤侄放心,我等扬州盐商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杨硕强行挤出两滴眼泪道“我年少不懂事,只要两位世叔帮我报此大仇,我定为两位世叔马首是瞻。”

宋金玉道“贤侄不必如此伤心,老吕已经想好了一条妙计,相信此计若成赵永胜就离死不远了。”

杨硕惊喜的望着吕世昌道“吕世叔有何妙计?”

吕世昌谦虚一笑道“我已经和我的侄儿户部侍郎吕国华商量过了,让他联络一批人在朝堂之上提出现在盐价过低,恳请皇帝下旨在每斤五文的基础上载上调两文。我们的盐窝都在江南,运费要比赵永胜他们低很多,这样我们只是少挣点,而他们可就基本上不挣了,为了度过难关赵永胜必然加大在朔州的私盐力度。然后再恳请皇帝下旨大力稽查私盐,看他赵永胜如何度过难关。”

当前:第12/11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