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穿越时代》第23/1443页


因此,在从公元三世纪到九世纪的玛雅文明古典时期,玛雅人要么自称某某城邦的人,要么自称“玉米人”,就是没有自称玛雅人的――还要再过几百年之后,玛雅潘这座城邦才会被建立起来!

事实上,差不多同样的误会,在中国也发生过――当十六世纪初的葡萄牙航海家在澳门登6,并且询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地方的时候,当地渔民误以为这些红毛鬼是在问海边的妈祖庙,就说这地方是“妈阁”……于是,澳门的英文名字就成了“macao”(发音近似于“妈阁”),跟它的汉语发音一点儿都不像。

在古代文明史上,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开创了人类最古老文明的苏美尔人,当时就自称“黑头人”。如果你穿越到那会儿的中东,绝对找不到一个自称苏美尔人的民族。

不管怎么样,这个错误暂时已经没法纠正了,在本文之中,还是让我们继续称呼他们为“玛雅人”吧!

总之,在一番交流之后,这位自称玉米人的玛雅贵族开始很热情地给你带路,介绍蒂卡尔城的风貌。

虽然玛雅文明是城邦文明,但跟习惯于依靠航海贸易吃饭的希腊人不同,孤独的玛雅人找不到可以进口粮食的地方,所以必须自己种田养活自己。在蒂卡尔城的四周,一眼望去尽是郁郁葱葱的玉米地,中间也点缀着一些其它作物,例如辣椒、南瓜、棉花、可可豆和龙舌兰,还有不少休耕的土地处于抛荒状态。

――直到现代,玛雅人依然在采用“米尔帕耕作法”,通俗地说就是刀耕火种,先放一把大火清理出一块地方,撒下种子之后就靠天吃饭,收完玉米后再转移阵地到另一个地方去放火……由于玛雅人不懂得施肥,土壤肥力丧失得太快,热带雨林的土壤又很贫瘠,所以不休耕上三到六年的话,根本别想再有收成。

再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玛雅农夫聚居的小村庄,可以看到一些芭蕉叶和茅草搭成的圆形尖顶小屋,成群的火鸡,汪汪低吠的狗儿,洗衣服和做饭的玛雅妇女,背着沉重箩筐的小商贩,商品主要是贝壳、盐块、可可豆、鹦鹉、骨制装饰品、色彩鲜艳的鸟羽等等……此外,偶尔还能看见头上插着艳丽羽毛,脸上涂了各种油彩,肩上披着棉布披风,手里拿着标枪和圆盾的玛雅武士。

总的来说,虽然生活环境的气候同样炎热,但玛雅人要比古埃及人“羞涩”一些,一般不太会裸体出门闲逛。玛雅妇女通常穿一种四方如麻袋的白色直筒裙,用刺绣、挂坠、贝壳等进行装饰,出门还要再披上一条围巾,衣服的色彩总的来说比较单调。只有身份较高的贵族妇女,才能使用绚丽的染色布料。

至于古代玛雅男子的标准穿戴,则一律是缠腰布、披肩、凉鞋和头饰。只是在装饰物和刺绣图案方面,根据各人地位差异而有所不同。

和古代中国一样,玛雅人无论男女都留长发,男子一般都梳朝天辫,于头顶扎成一束,女子则有很多种造型的发髻。此外,玛雅人几乎人人都刺青纹身,地位越高的人,身上的刺青也就越多。

初看上去,这一切似乎跟我国古代的西南山寨相差无几,但仔细分辨的话,就会发现一处明显的差异:

那就是找不到任何的金属!

――玉米地里的玛雅农夫们,普遍用木器、石器和骨器进行劳作;偶尔出现的玛雅武士,也只是在标枪上绑着磨尖的燧石。即使是在玛雅贵族的身上,同样找不到任何金银饰品,而是只有一些鲜艳的羽毛、精致的骨器和华贵的玉石首饰。他们随身佩戴的锋利匕首,也是用骨头磨制出来的。

没办法,古典时期的玛雅人在文化昌盛之余,技术上却仍然处于石器时代,金银铜铁一概俱无。

――或许是因为上天的苛待,玛雅人虽然开创了辉煌的文明,但在他们统治的地盘上,却实在找不到什么金属矿产。距离蒂卡尔城最近的铜矿、金矿和银矿,全都远在千里之外的墨西哥高原上,并且要到九世纪才逐渐有人进行开采……至于冶铁技术,更是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6,也没有哪个美洲民族发明出来。

截止到21世纪初,在古典时期的所有玛雅遗址中,考古学家也仅仅从科潘城遗址里发现了一件金属制品,具体来说就是一尊残缺的小铜像,而且还是从南美洲贩运来的舶来货,并非由玛雅人自行打造。

即使是在玛雅文明末期,西班牙人即将抵达的时候,玛雅人的金、银、铜制品也完全依靠从远方进口,数量稀少而又昂贵,只能用来制造一些铃铛、耳环之类的装饰品,没法用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之中。

所以,古典期的玛雅文明虽然已经建立了宏伟的城市,却还处于原始得不能再原始的石器时代。

由于没有金银可用,石器时代的玛雅贵族就只能选择羽毛和玉石来装饰身体,从而给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精美玉器――所谓的“玉石文化”,实际上是石器时代文化的终极体现。

类似玛雅人这样的情况,在中国的早期文明遗址中也曾出现过――远古的中华先民们,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诞生了农业文明,有了富余的生产力。但由于不会使用金属,先民们只能把精力放到琢磨玉石上,使得我们如今在江南的良渚文化、塞外的红山文化等遗址上,都发掘出了无数极为精美的玉器。

这一喜好玉石的习俗,在中华土地上从远古一直流传到现代,最终形成了堪称登峰造极的东方玉石文化,并因此让人产生出在华夏文明与美洲文明之间,似乎有着某种传承关系的错觉。

除了没有金属之外,玛雅人还缺乏大型牲畜,没有牛、羊、马、猪和驴,也没有可以抓老鼠的猫咪。玛雅人手里唯一称得上家畜的哺乳动物,就只有狗而已。问题是,狗儿的体型就只有这么大,就算再怎么驯化,也没法让它变得能够当马骑,或者可以代替牛来耕地,就是下锅煮了也会嫌肉太少。

此外,由于缺乏大型牲畜和良好的道路,玛雅人也就没有发明出车轮,交通运输要么靠独木舟,要么靠两条腿。那些宏伟的金字塔,都是玛雅人拿着石头工具靠肩扛手推给弄起来的,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

最后,古典期的玛雅人也没有发明弓箭,唯一的远程武器只有标枪。日后在他们手里出现的弓箭,是在九世纪之后从墨西哥高原上传播过来的,而且相当粗陋,一撇就断,论威力还不如标枪好使。

总之,被现代影视媒体赋予了无数神秘色彩的玛雅文明,其实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石器时代的瘸腿文明,大致上跟我国的良渚文化属于同一个档次,请大家不要把它想象得太美好了。

三、这城市是给人住的吗?

三、这城市是给人住的吗?

当然,玛雅文明跟其它的新石器文化相比,多少还是要先进一些的――在物质条件极为贫乏的情况下,玛雅人几乎是超越时代地修筑了相当宏伟的城市。其中的许多巨石建筑,更是能让旅行者为之震惊。

以玛雅古典期最强大的城邦蒂卡尔城为例,这座城邦拥有人口五万,大型金字塔十几座,小型金字塔五十多座。最大的一座金字塔竟然高达72米,而且外观陡峭,斜度达7o度,堪称是石器时代的摩天楼。上述这些金字塔环绕在古老的广场四周,旁边还矗立着浮雕彩画的精美王宫和廊柱围绕的繁荣市场。另外还修筑了好几条高出地面的石砌大道,用于连接城内的各座金字塔神庙……站在蓝宝石般明净的天空下,望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金字塔,在绚烂的热带阳光下遥遥相对,熠熠生辉,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

……不过,就这个时代的标准而言,蒂卡尔城的外观似乎有点儿古怪……诶诶?怎么没有城墙?

确实,蒂卡尔城是没有城墙也没有护城河的,只是在外围环绕着一道沟渠,圈起了足足125平方公里的土地……很显然,以石器时代的落后生产力,玛雅人的城市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规模,而区区五万居民也住不了这么广阔的地方――凯撒时代的罗马城才占了13平方公里的地皮而已!

因此,这道规模惊人的沟渠,已经差不多把蒂卡尔城的所有农田都囊括在内,过了沟渠之后还要走很久才能抵达市中心,与其说是它是类似护城河的防御工事,倒不如说是一个用于排水和行船的运河系统。

而一般意义上的蒂卡尔城,也就是那些巨石金字塔和神庙、宫殿,则被建在一座沼泽环绕的丘陵上,由九个建筑群和一个大广场组成,以桥梁和堤道相连,占地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但却没有城墙保护。

事实上,不仅仅是蒂卡尔城没有城墙,当时的其它玛雅城市也都是一样。唯有在十三世纪诞生的“玛雅潘”城邦,才修筑了一道圆形的防御石墙――而这时已经接近玛雅文明的尾声了。

当前:第23/144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