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魂全集》第40/136页


“如此,就先谢谢三绝老爷爷您啦。”柳采茵乖巧地说道。

那老者呵呵一笑:“啧啧,茵儿啊,好久没听到你叫我爷爷了。嗯,不错不错,小伙子有福气。好了,老夫还要帮‘阵元子’计算护派大阵的改良办法,你们先去吧,有什么弄不懂的,再过来。”

说着,身形一沉,就直接钻回了那竹简里面,但只一下,又将脑袋从里面露了出来,看着一个半透明的脑袋平放在地面上,极是诡异。

他叮嘱道:“对了,茵儿,别忘教会林小哥使用‘书仙玉券’的办法,顺便多督促他用心看书啊。”

“嗯,知道了知道了。三绝老先生您就放心吧。”

那老者点点头:“那就好……嗯,有好事了别忘了通知我一声啊。”说着,就又钻回书卷之中。而后,竹简自行卷起,飞回了书架上。

只有柳采茵在这里嘀咕:“会有什么好事啊。”随即道:“算了,林佑师弟,这里也没什么好玩的了,我们走吧。”

柳采茵说着,就拉着林佑的手,与他一同离去。

出了门,林佑就不由问:“采茵师姐,刚才那位三绝老先生是什么人啊?”

“他啊,他是书中仙,因为有个典故叫做‘圣人阅经,致韦编三绝’,他就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韦三绝’,自号‘三绝老人’,除了鞭策自己多研读经书之外,其实也不无自吹自擂之意,所以最喜欢别人叫他‘三绝老先生’,或‘三绝老人’。”

林佑听着,微微点头,又问:“书中仙?那也是仙人吗?”

“当然不是。”柳采茵道:“书中仙其实是一种灵。经书典籍大都蕴含着一股精神,如果这股精神足够强大,经年累月的,就会渐渐凝聚出魂格,形成魂魄,那就是书中仙了。”

林佑点点头,又问:“那经书典籍当中蕴含的精神,一般是怎么来的?”

“这可就难说了。”柳采茵道:“有些经书典籍是因为经文本身玄妙精深,蕴含大道玄奥至理,所以久而久之,就能自行蕴生出一股精神。有些典籍经书是因为受人供奉,受的香火久了,也能渐渐通灵。

“有些经书典籍是因为有过多位高人的注解,注解中就蕴含着一股精神。而一些经书典籍则是翻看的人多了,参研的人多了,人们的精神专注,就会有精神凝聚于书上,日积月累,这股精神就会相当的可观。

“此外,还有些特殊情况的,像是有高人亲手书写的经书,或是某些人因为自己做了坏事,就用自己的指尖之血抄写经文忏悔,也会有精神凝聚。

“不过,蕴含有精神的经书典籍很多,但大多数被人拿去祭炼成法器或法宝了,还有一些是变化为妖,只有极少数能蕴育出书中仙来。”

林佑又问:“书妖和书中仙有什么不同?”

“书妖就是一本书修炼成了精,有了灵性,它的身体就是那本书。而书中仙却是书中蕴育出来的精灵,可以脱离那本书,在任何书籍中藏身。不过,能将书中仙蕴育出来的书籍,往往是难得的至宝,一般会被书中仙祭炼为最适合他的书中界,拥有着神奇的力量。”

“哦……那,书中界又是什么东西?”

“这个啊,可不好解释,林佑师弟你以后能修炼了,师姐带你进去看一看,你就知道了。”

第六章 珍贵玉券

 “对了,林佑师弟,忘了跟你说了,你以后要是见到三绝老人,可千万不要叫他‘书中仙’啊,不然他会不高兴的。”

林佑听着,点点头:“嗯,我明白的,就像有人见到一位老人家就称呼他为‘人类’,他也会感到别扭不开心的。”

柳采茵听着,扑哧一笑:“你这个比喻倒好。”

她这么一笑,美得恍若春花绽放,一时间,林佑都不禁有点失神。此时他才发现,这位采茵师姐,虽不如那位清涟姑姑那么美,但也是超凡脱俗,钟灵毓秀,有着一种让人难以形容的灵质,时时能带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清新之感。

若放到凡俗之中,不敢说倾国倾城,但也必定艳冠群芳。灵秀之处,更非世俗女子可以相比。

“若许……这位师姐也不错。”

不知何来由,林佑突然想起了父亲给他的那个“使命”。

只不过,稍一恍惚,他就回过神来,没再将心思往那边转。拿着手中的“书仙玉券”,问:“采茵师姐,这是刚才三绝老先生给我的,这个东西怎么用呢?”

“很简单,如果你修炼过,只要将一股精神注入里面就可以,如果没修炼过,就要将一块‘魄元石’放在它旁边,说一声‘大’,它就会不断变大,直到大如桌案。说一声‘小’,就会不断变小,直到小如指甲。说一声‘停’,它就会中断变形,然后再说一声‘显’,就会有字迹显现。说一声‘隐’,上面的字迹就会消失。”

柳采茵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块白玉,递给林佑,道:“这是一块下品‘魄元石’,你试试看。”

林佑听着,接过魄元石,尝试了一下,发觉果然能将那块玉牌变化得大如一本书,并且让上面显现出“御意仙宗藏经阁书仙笔录”等字。

柳采茵指着那本玉书,道:“看到右下角那里显示的‘下一页’了吗?用手轻轻碰一下,上面的字迹就会变化。”

林佑尝试了一下,发现字迹果然改变,变幻成了一行行如同目录一般的东西。细看,上面竟细列分出一本本不同的书籍名字,密密麻麻,种类繁多。

当前:第40/13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