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世界全集已完结》第112/729页
“有点像《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吕涛。 你看那个穿红衣袍的像不像小说中的公孙豹?”漆黑秀目圆睁,满面俱是错愕神色。 李雪简直不敢想像。 这里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发生。
这里横梁上的长卷,无意中却是被李雪一下子逮住。 吕涛也看出了一些名堂,鼻子中呼吸十分沉重而急促道:“嗯,你这么一说,还真有点象《封神演义》中的人物,那个穿白衣袍的就应该是姜子牙。 ”
李雪不觉眼中轻轻露出了些鄙夷的神色,手指头翻转,在吕涛手臂上轻轻点了一下:“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 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
“姜子牙好像应该是殷商王朝的人?”说话之间,吕涛端起水喝一口,略吊了下精神。 而又皱眉道。
李雪眉头舒展了起来,见吕涛一副拘束的模样,便出言说了一句:“是的,姜子牙在世的年代,正是殷商走向衰亡、地处商朝西的一个属国周逐渐上升的时期。 姜子牙听说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大得人心便很想为兴周灭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姬昌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人才于是姜太公便下定决心,离开了商朝,不辞劳苦,来到了周的领地渭水之滨,终日以钓鱼为生,其实是在观察世态的变化,寻找大展宏图的机会。 据说,姜子牙钓鱼用的是直钓,鱼当然钓不上来,所以才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说法。 ”
“这幅画是一个大战时的场面,看不出哪方胜败?”吕涛啪得一声弹了下手指,喜上眉梢道。
李雪见气氛轻松了起来,那张似惨白般脸儿微微一红。 略微一犹豫道:“殷商王朝已出现了土崩瓦解之势。 特别是殷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 发生了内忠臣良将被杀的 被杀被囚的被囚 外逃的外逃降周的降周 姜子牙审时度势,认为伐纣的时机已到便亲任主帅统领大军以吊民伐罪为号召,联合诸侯各国出兵直取商都。 经过牧野一战,大败商军,迫使商纣王连夜出逃,与妃子妲已投火自残于鹿台。 中国历史上的殷商王朝至此也便宣告灭亡了,姜子牙终于完成了扶周灭商的宏图大业。 ”
“难道这里与殷商王朝时期有什么联系?”吕涛一屁股坐到了石凳上。 双手靠在脑后当枕头,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女人是敏锐的,她们能在一些毫毛细节,甚至是一瞬间的气氛中感受到其中的异样。 李雪见吕涛爱听,便滔滔不绝的把自己了解的历史一一向吕涛讲了出来:“应该有关联。 僰人也曾经参与过姜子牙推翻殷商王朝的统治。 由于姜子牙在兴周灭商中建有殊功,武王姬发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地,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 姜子牙励精图治,终将齐国治理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中的强国之一而由于姜太公的雄才伟略更被后人称为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司马迁就曾说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史记※#8226;齐太公世家》在我国著名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姜太公曾在昆仑山从无始天尊学道,后来是奉师命下山辅佐周室的。 在起兵伐纣时,也是通过许多道术之士与纣军斗法而完成兴周大业的。 这其实是把姜太公这个历史人物神化了。 ”
不知道为什么,从第一眼看到吕涛,李梅的心里就有着些许异样,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仿佛他的身上有着某种魔力,让人看了之后就非常的不舒服。 刚才,当吕涛狂笑时,那种异样的感觉更是非常的强烈。 本来,看到一个人突然大笑起来,最多也就是让人感到非常的奇怪、吃惊,但是刚才有一瞬间,李梅突然感到非常的恐惧,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虽然现在吕涛又恢复了原状,但却还是无法消除李梅心里那份惊惧的感觉。
“那还用说。 老鬼,看看这些古董,是什么年代的?”吕涛的一番解释下,倒是连李梅自己也相信了八分。 虽然李梅,却还是少女之身。 乍听得这种仿佛要融入人骨子里的**荡语,对其心神冲击不小。 心中竟然莫名其妙的,还生出一股想上前一窥究竟的冲动。 连忙强自压抑住自己那个荒唐念头,若是自己真的做出这个举动。 吕涛说不定会怎么看轻自己。 以后在吕涛面前,恐怕也休想再能抬得起头来,双颊绯红的牵强一笑。
吕涛哭笑不得的笑了一下,什么老鬼?要是老鬼就好了,用不着假老炼的不懂装懂了。 吕涛看了一眼李梅,一种奇怪的感觉让他觉得这些装饰品与众不同:“这里的东西,我大概看了一眼,个个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这四个油灯,一看就知道是商至秦代的东西。
“那这里的主人也就是僰人了?”李梅听了吕涛的问话,脸上露出痴痴的表情,轻轻问道。
李梅的问话,让吕涛情不自禁地瞪大眼睛看着她。 片刻之后,吕涛赶忙拍了下自己脸,想让精神清醒下:“你也知道这僰人两个字?”
第六十三章 古今中外最名的大古董收藏家有
第六十三章 古今中外最名的大古董收藏家有
“你不就苦读了半年书吗?小看我?把我们姐妹俩当家庭妇女了,”李梅闻言,立即嘟起了小嘴。 粉脸气鼓鼓的,下意识的将**挺了一下,想证明她的实力。 但毕竟还是小女人的心性,迅即又似想到了什么,脸上喜悦道:“僰人是先秦时期就在中国西南居住的一个古老民族。 僰(音bo,类“博”)人。 僰字读轻唇音为白。 古时无轻唇音,只有重唇音,读濮。 据研究,濮即越人。 人们多叫为百濮,百越。 唐朝前以俚獠著称。 宋代才开始以壮族为名……可见壮族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主干,也是今天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流。 是这样吗?”
“具体的事情,我还真说不上来,”吕涛连着咳嗽了几声,涨得脸红耳赤,忍不住赞道:“梅姐,都知道些什么?说出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这里。 ”
“乖,这才对么,”李梅看着吕涛那副痴呆的眼神,顿时精神一振。 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心里特高兴也有不懂的地方。 李梅伸手在吕涛那痴呆眼前晃了几下:“我记得那一次刑侦会议上,有一个专家这样描述过僰人,僰人在两千年里不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西南少数民族的领袖,而僰人雄据云贵川三界的咽喉地带,却并不是一个易于驯服的人群,因此历来是中央政府的心头之患。 明朝开国以后,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开始逐步限制僰人地利益。 尤其万历初年,中央政府在这里强行废除了一直以来的蛮夷酋长制度,代之以汉臣,使原本紧张的对抗终于演变成一场全面反抗明朝政府的战争。 ”
这个吕涛也不是个简单人物,竟然能捕捉到李梅的眼神。 不由将注意力放在了李梅身上,脸露灿烂阳光笑容道:“说下去。 ”虽然有所掩饰,吕涛却还是流露出了一丝轻视的神色。 。 吕涛嘴上说得好听,李梅的话。 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个提示。
李梅见吕涛话中内容谦虚,语气眼神却有种说不出地得意和傲慢,不觉眼中轻轻露出了些鄙夷的神色,手指头翻转,在吕涛头上轻轻点了一下:“在这漫长地历史长河里,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争取民族自由平等。 曾付出过多少艰辛和惨重的代价,仅明朝开国二百年间,朱明王朝就对他们发动了十二次征剿。 在前十—次血雨腥风的征剿中,由于他们英勇善战,敢于牺牲,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却击败了朱明王朝十次征剿。 ”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都是在血雨腥风中度过的。 ”吕涛显得有些不以为然。 此时眼光又在李梅身上扫过时,嘴角闪过了一丝玩味般的笑容,让他不经意间露出了些许深沉。 怕是在扮猪吃老虎,麻痹李梅。 或许,得意和傲慢是他地本性。 显然,他常时间的掩饰在李梅这里收到了功效。
在吕涛其眼神掠过李梅之时。 李梅也是适时的浮上一抹不屑的冷笑。 听着吕涛的一番的话语,体味着古人那曲折坎坷而又辉煌的一生:“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叙南僰人因抗豪绅暴虐和官府苛捐杂税而举旗起义,巡抚汪浩派都督芮成率兵讨伐。 周洪谟时为侍读,建议照九姓司设长官。 芮成将此建议书呈汪浩,并派人到僰人各寨昭示设官、铸印事。 不料汪浩忽然从成都赶到叙麻用乡绅所罗织强加给僰人的“罪名”,扣上一顶“存有异志”地帽子,斩杀了僰人赴叙府待命的270余寨寨主,致使僰人大悲大怒,决意复仇。 于是他们到贵州总兵官处诈降。 都指挥丁实等出迎。 僰人伏兵四起,官兵五千余众被杀。 汪浩听说。 慌忙连夜逃走,官兵在随汪浩奔逃时迷了路,人马坠溪谷死者不计其数。 也使屯兵金鹅池的贵州兵、屯兵戎县(今兴文老县城)的四川兵闻风丧胆,坚壁不敢出。 僰人沿江之南,顺流而下,直抵江安、纳溪、合江,如履无人之地,势如破竹,逼得官兵龟缩江北,汪浩往来上下不敢南泊。 成化三年(公元1468年),僰人不堪苛捐杂税和十官贪婪暴虐,又举旗起义。 朱明王朝以襄阳伯李瑾为总兵,太监刘恒为监军,兵部侍郎程信为尚书提督军务,合三省土、汉官兵18万,激战历时四年多,由于僰人英勇善战,顽强抵抗,官兵只攻下大坝,而对九丝天堑却望而生畏,不敢进攻。 ”
“还知道什么?”吕涛嘴里刚想问一句话,见李梅看了他一眼,温馨话顿时吞回了肚子,而面色铁青起来。
李梅环抱着双手,斜着眼睛瞧着吕涛。 讷讷说道:“暂时就这些吧。 ”
“僰人有无后裔?”李梅说话之间,吕涛抽了一口烟,李梅这几个字略吊了一下吕涛的精神,而又皱起眉来。 面色苍白无力吕涛,颤悠悠的站起身来,晃着身子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声音来。
吕涛地问话,也指李雪想知道的,她和吕涛都吃惊地把目光投向了李梅,李梅脸上掠过一丝痛苦,别过头续道:“明万历元年后,僰人这么一个分布面广、自给自足、博爱仁义的少数民族,却因为官府一场大规模剿杀而从蜀南大地神秘消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疑问。 普遍认为,—场战争应该不至于让一个民族彻底消亡,僰人应有后裔存在。 而其后裔的去向,当地流传着以下说法:一是他们改名换姓,不敢承认自己是僰人,也不敢再姓原来的“阿”,于是将“阿”姓“阝”改为“ィ”旁而为“何”姓,当地“何”姓即是僰人后裔;第二种说法,僰人散居于云贵川毗连的大片地区,叙南的僰人只是其中的一败涂地部份,现云南横江流域、贵州南盘江流域仍有僰族遗民居住。 就是在九丝城陷落之后,也还有不少幸存者,只不过慑于朝廷的镇压,他们不敢再用“僰”的族名,并随着时间地推移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罢了。 ”
“连年地战争,改写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李梅惹得李雪是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这恨意似是一股发自内心肺腑而来地感觉。 心中直是又升起了一种疑惑,这天井下的古人,是否也是在战争中自生自灭的?
李梅只觉得周身毛孔一阵紧缩,心中一阵苦涩,原古人的生活是何其残酷:“是的,如此一来,一个历史上强大的民族从此消亡了,侥幸残存下来的僰人何处立足藏身?谁还敢承认自己的族属于是乎,民间传说中便有了“去包耳,添立人, 改‘阿’为‘何’姓”的说法:于是乎,就有了“假苗真僰”——即“居住在原来僰人居住过的地方的苗族,不是族,实际上是僰人”的说法。 于是在叙南六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从此实实在在的没有了僰人的踪影!一个民族的消亡,本就是历史的悲剧。 而作为—个曾经雄踞祖国西南的强大民族历经了2500余年的沧海桑田,在距今400余年时却突然从这块他们生存繁衍的热土上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能不使人产生几多迷惑、几多猜疑、几多悲哀?而在那些血雨腥风的年代,在那一次次以弱对强、以歹匕抗争的惨烈战斗中,僰人所表现出的英勇顽强,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又不能不让人产生许多钦佩、敬仰、震撼和感慨之情。 ”
站在雄峙险峻的山崖上,李雪三人仰望着峭壁上那残存的洞穴,使人不禁想到史称“僰人”的那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 他们哪里说得清楚,僰人把自己的历史赋予高岩,突然沉于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故纸堆中,只把这奇特的葬制和众多悲壮感人的民间传说遗留下来,人们去沉思,去感悟,去遐想。 这个古老而神秘消失的民族,在历史上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他们从洞壁上的岩画中,从流传于叙南一带那众多民间传说中,多少捕捉到了他们—些“影子”。 历史上的“僰人”,是个历史悠久、英勇善战的民族。 从西周到明朝万历元年(约公元前1066年一公元1573年)长达2500余年的时间里,他们生存、繁衍在祖国西南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 他们曾参加过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建立了战功,被封为“僰侯”,在今天宜宾一带建立了“僰侯国”。 这在秦汉以后的史料中多有记述。 《珙县志》(旧志)上说;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
“现在是否可以正明这么遗产就是僰人的了,”十分熟悉吕涛脾气的李梅,肯定知道他不过是口服心不服。 歉然向吕涛一笑。
吕涛重新点上了一支烟,饶有兴致的看着李梅,暗忖这女人的思维转的倒的确是快,一下子跳到这个问题上来了。 淡笑道:“那不一定,古人也有爱玩古董的人。 清朝乾隆年间的和珅,就是赫赫有名的大古董收藏家。 ”
第六十四章 意外之宝
第六十四章 意外之宝
“谁能跟他比讶,”李梅看了看李雪,又是偷偷瞟了吕涛一眼,轻轻蹙着眉头,故意抛出个让吕涛更尴尬的话题:“吕涛,你怎么可以肯定这的主人身份不是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