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世界全集已完结》第219/729页


吕涛郁闷无比,矛盾之极,无.奈长出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李雪,道:“环境不同,如果我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古人,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建筑,不过是为了解决当时条件下,古人的居住问题。与今天人类的高层建筑,本应是一个道理。”

洞穴远比想象的黑,连手电的光.好象都被什么吸收了一样,他们只能隐约看到前面不远的东西,而且看的一点都不真切。

石壁角下道明显是人工修建.的,都是整齐的大块青条石垒砌,石缝上都封着丹漆,地面的大方砖非常平整,倒象是古墓中的甬道。

当三人走到一处拐弯时,这一面墙壁算是走到头.了。拐角石壁的另一幅壁画的颜色已经褪得很模糊的壁画,三人都很震惊,这可是第一次发现古时候的一种奇特的洞穴壁画,壁画上画得非常奇怪和非常简单,上面画的是一只大鸟,大鸟前面还有一个铃铛模样的东西,但又不像是铃铛。那些人都在顶礼膜拜,似乎很恭敬这些东西。

因为在中国至今尚未找到洞穴壁画,但是已经发.现洞外壁画或者岩画多处。近几十年来,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十五个省区发现了崖壁画,北自黑龙江,南至云南沧源;东起台湾,西至新疆昆仑山,到处都散刻着或者绘画着不同时代,不同题材和风格各异的崖壁画。

“图腾?吕涛,这幅画会不会是古人的图腾?”李雪曾.听说过僰人在长期与汉民族宗教信仰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动物崇拜、生殖崇拜。

李雪说出了她.的想法。吕涛缓缓点了点头:“老婆,图腾我曾听说过,不过现代人很难挖掘到太古老的文物。圈内的人不多于讲解图腾二字。”

李雪嘴角挂上了一抹无所谓的笑容,轻轻一捏将他的手弄开。顺了顺被他折腾皱了的衣襟。好整以暇道:“图腾崇拜是原始社会的一种宗教信仰,约与氏族公社同时发生。图腾(toten)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就为该氏族的图腾。如熊、狼、鹿、鹰等。图腾照例为全族之禁物,禁杀禁食;且举行崇拜仪式,以促进图腾的蕃衍。图腾信仰普通存在于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和民族中仍然流行

僰人有他们自己的图腾,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僰人图腾的出现对僰人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在僰人的眼里自己的图腾是美丽而圣洁的。僰人信仰图腾是他们对祖先与社会的一次思索。在僰人岩画、民间传说、民间手抄本书籍中频频出现僰人的鹰图腾的痕迹。它象一根僰人精神尚未剪断的原始脐带,到底始于何时?它是随着僰人文明一起产生,还是随着僰人的到来悄然降临,目前还不得而知。”

僰人的图腾“老鹰”书面语言叫“鸢”。一般体长60—80厘米。上体暗褐杂棕白色,耳羽黑褐色。下面灰棕色带黑褐纵纹。翼下有白斑,尾呈树叉状,常飞翔在高山区,鹰巢多营造在悬崖峭壁上和大山上的高树杈上。主食啮齿动物,特别是农村的鸡、鸭、小猫、小狗、小猪等非常喜爱。《尔雅‘释鸟》“鸢鸟醜,其飞也翔。”《诗经‘小雅》“匪鹑匪鸢,翰飞戾天。”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茑。”在古僰国这片土地上,至今都还流传着一个老鹰再生的故事,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但老鹰的高寿取决于必须经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经历。据说当老鹰活到40岁左右时,它无比锋利的爪子已经老化了,平时靠爪子捕食物也就比较困难了,更为严重的是它的尖利的长长的嘴,长得来又长又弯,呆板而不灵活,羽毛也变得越来越厚,翅膀也越来越沉重,飞翔都十分费劲。这时老鹰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慢慢地等待死去,另一种选择是经过一百五十天左右的“痛苦再生”过程,能够再增加30年以上的寿命。如果作后一种选择,它必须费尽全力飞到一个很高的山顶上(必须是人和走兽都不能到的地方),筑巢于悬崖之上。开始每天用喙啄击坚硬的岩石,直到把老喙全部啄脱,耐心地等待新喙长出来。之后,老鹰就用它新长出来的喙把脚指甲一根一根的拔掉,当新的脚指甲长出后,老鹰再用它们把身上老化沉重的羽毛再一根一根的拔掉。从开始用喙啄击坚硬的岩石到新羽毛的长出来,其间要经历换喙、换脚指甲、换羽毛这样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后,老鹰又可以在万里高空展翅飞翔了。通过这次脱胎换骨后,老鹰的寿命可再添30年左右。从而达到七十高寿的寿命。老鹰顽强拼搏,凤凰涅槃般的不屈不尧的精神深为僰人敬仰,挑战人生、挑战命运、挑战生命、挑战极限的品质是僰人英雄崇拜的榜样,当人生什么时候感觉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时,就学习学习老鹰精神吧。

由于僰人处于艰苦危险的环境,常常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所以临危不惧,顽强拼搏就成了僰人的一种理想追求。他们希望整个僰人群体都具有这样的老鹰精神。作为鸟的老鹰被僰人不断神化,于是有了僰人的始祖母西王母的侍女死后化为翱翔矫健的老鹰,常年累月驰骋在古僰侯国的上空,俯瞰着,荫佑着她的世代子孙,并且把沉重的棺材运上了陡峭的岩崖。这些象征性传说故事。 僰人对他们自己的图腾充满敬畏,顶礼膜拜。禁杀、禁捕,禁止触摸,禁止妇女挨近图腾,不准直呼图腾的名讳,图腾死了要说睡着了,要进行安葬。僰人的族规就明确规定:“打猎不能打老鹰。”很多祭祀、婚丧等场合都要用稻草扎一只老鹰,并为它穿上漂亮的衣服,后来成为了一种游戏了。僰人的神位上也时有画老鹰图案的。僰人的悬棺头上要钉上一块象征老鹰展翅飞翔的木板做成的饰物,民间又叫火焰板,其实是僰人的图腾崇拜,用于放在棺材头上镇压邪魔鬼怪。总之,僰人视老鹰为一种精神象征(图腾),也像汉民族视龙为图腾一样,充满美好地向往。只是汉人崇敬龙,但常常“叶公好龙”,不知僰人中是否也会发生“僰公好鹰”的丑态?我想不会,因为僰人不像“叶公”那么虚伪。

僰人认为自己的祖先不仅生前是开天辟地的大英雄,死后魂灵不灭,并时时注视和荫佑着自己的子孙。祖先的魂灵安乐,后人就兴旺发达。僰人流传在民间的风水术数,其主要内容就是为死去的人选择风水宝地,使死人的魂灵有一个好的居所,从而在另一个世界快乐强盛,才能更好地关怀后辈人。推测僰人的悬棺葬与石棺葬的葬俗意识也就是祖先崇拜(参见本书第八章《僰人的风水文化习俗》)。并相信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本事更大,既可以为后人造福,又可以给后人带来灾难。因此,先人的灵魂就成了僰人怀念与祈求的对象,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对祖先进行祭奠、膜拜。如果死去的人是一位英雄,或者对部族作出过重大贡献的人,那么他(她)死后的灵魂就有可能成为部族的主宰者,成为广大民众敬仰和拥戴的神。

第一百九十四章 传说中的河络先祖

第一百九十四章 传说中的河络先祖

僰人对祖先的崇拜,主要反映在丧葬和祭祀这两个方面。在与汉人交往中也吸收了一些中原佛教的知识,他们把活人生活的世界叫“阳间”,把死人生活的世界叫“阴间”。人死了不是死了,而是到“阴间”去生活。所以僰人把死者生前用过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品以及死者生前个别的喜爱之物(如:情物),一并放到棺中随葬,以此表示对死者的孝敬。随葬品的习俗在很多民族的民俗中都有,但是今天生活在川南一带的汉民族是没有这个习俗的。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推测可能是给避嫌统治者怀疑自己是僰人后裔而故意随汉人葬俗,省去了被抓把柄的环节。其次很可能跟明末清初历史上那场声势浩大的“湖广填四川”移民移俗有关。除了随葬外,僰人还要按时进行祭奠,所谓的按时主要是指死者的生日、死日、葬日,还有祭祖节、过僰年等等。要在死者的葬处敬献野花、纸钱香烛、山果等供奉祭品,目的在于求得祖先魂灵不断保佑自己,使活着的人生活得更加美好。

李梅一边听着,一边在四周来回扫视着,石壁上画着老鹰也好,大鸟也罢,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忽然只觉得一阵恶心,脸色越来越白,嘴唇开始颤抖,胸口也急剧地起伏着。对吕涛道:“吕涛,往外走吧,这里的气味难嗅死了。”

“走吧,”吕涛一回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刚才开始他就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心里总是毛毛的。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在心里默默的说道。

三人往回走的脚步,远远快于进洞时的脚步。吕涛将李梅放在石板上,三人才稍觉心安,一路上饥寒交迫,正是苦不堪言,这时候什么要紧事也都要扔到一边去了,最紧迫的任务是取暖和填饱肚子……

李雪一屁股坐倒在了地上,只感到心头极其的沉重,眼看线索条条,她一时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茫然与无助。

男人就是男人,特种兵更是.男人中的男人。已是疲劳的吕涛,时刻不忘军人的本色。一时不见棺材的吕涛,便匆匆忙忙地砍回了一些老干藤烧了篝火,拿出蛇肉干来放在篝火上随便烤烤,准备吃了充饥。看了一眼姐妹俩东倒西歪的样子时,故意瞪大了双眼,使自己看上去凶狠一点:“你们俩谁都不准睡,野外生存可是很有讲究的,过来烤烤火,人会好受一些。”

李雪看着天窗开始发起呆来,此.时的天窗从她所在的角度上看上去是一个腰子孔的样子。李雪脑子里一片空白。这种空空的感觉,让人身心放松了许多,一天的疲劳也随之烟消云散了:“终于到顶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揭迷底了,看看老天爷会奖赏些什么给我们。”

“肯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吕涛.在篝火旁考着蛇肉干,头也没抬的脸上又换了另一副神色,有凄苦,有不舍,有无奈,有兴奋,更有温柔与坚毅相融的魅力。

李梅痛苦的在石板上躺了一会。小男人吕涛的精.神感染了她,她挣扎着爬了起来,虽然内心还是充满了恐惧,那并不是对死亡的恐惧:“古人真是吃饱了没事干,修这么豪华的山门,里面却是空荡荡的,真琢磨不透古人是怎么想的。”

李雪严肃地皱起了眉头,看着吕涛脸上做作的表.情,百思不解道:“吕涛,你猜想这里面应该是干什么用的?”

“不知道。里面又没去看过。梅姐说得对;古人真是.吃饱了没事干,”死神似乎从来也没有离他们远去,吕涛清楚,说不定什么时候,死神就会突然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走吧,还是去找个睡觉的地方去吧,昨晚那一觉,睡得真香。”

“吕涛,两边都有.路,往哪边走?”在李雪和李梅的心中,这天坑世界里已经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了,她们需要的是相互照顾,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撑,经过这么多天的接触,她们觉得吕涛就是照耀在她们头顶上的太阳。一旦她们失去这个太阳,便会失去了属于她们的所有日子。

身旁的火光洒在周围,明亮而安详,大都市里的人很难见到这壮美的景象,只有当大自然显露出它原来的本色,震撼人心的力量才显得那么绵延不觉。浩瀚的苍穹之下人是渺小的,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灵才能够真正平静下来,让自己完全融入到自然母亲的怀抱之中,黑暗的周围有他们没有了解的未知。楼角

吕涛一直都是绷紧着神经。不论何时何地,随身都背着防身用的散弹枪。他站起身来退到崖边上,凝视了一下两侧的地形地貌,左侧的黑暗中,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了一个类别于宫殿楼角了乙类的建筑物:“往那边走吧,那边好像有个宫殿。”

吕涛整个脸都隐藏在角落的阴影中,看不出任何的容貌和表情。只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在黑暗中显得炯炯有神。

“宫殿?”姐妹俩一听说有宫殿,忙起身来到吕涛身边,向吕涛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有一座类似于宫殿角落隐隐约约的出现在黑暗中……

“如果真是亭台楼阁,那么这里一定有过一段辉煌,未被写入历史的古国,”此时的李雪,仿佛显得格外的激动。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不妥,狭窄的石道上与这里依旧是那么的安静。但是,异样的气氛却自此陡然而生……

还真找上碴了。吕涛很是没好气的回答道:“从历史角度看四川,四川最大的未解之迷,就是三星堆的文明。”

“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李雪的嘴里蹦了一个数字。而这个数字仿佛如一个重重的音符敲击在众人心头:“对了吕涛,5000年前的古人类是什么样的?”

而此刻的吕涛脸色是更为难看!此刻的他是已经成为了姐妹俩的主心骨,他所作出的每一项决定都关系着所有人的生死,如此沉重的压力,他的脸色怎会好看:“5000年前的古人,应属新石器社会。那时地球上的真正人类,是有一种,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华夏人。人类起源于华夏,6000年前的几大神族去了南美,5000年前的古人,才从南方刚刚形成气候,所以那时没有国界,5000年前的古人以打猎采集为生,经常移居,很少耕作。基本是地上长什么就吃什么,猎到什么就吃什么。这种生活方式有助于人类最大化地利用自然环境内的资源,不会完全依赖单一的食物,从而较好地摄取营养。”

“三星堆发现5000年前的遗留多以铜器为主,其余的早已回归尘土。如果5000年前的古人,应属新石器社会。那么,如何解释大型铜器的制作?”李雪是干什么的,她的眼睛何等锐利,怎么能看不出吕涛眼中的意思。胸中又是一口憋气闷了上来,这个眼神看自己,就好像是在看个可怜的弱智孩童,比刚才那句话还呛人。一股邪火蹭蹭蹭的冒上来,秀眸圆睁,恼羞成怒道。

当前:第219/7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