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坑世界全集已完结》第433/729页


地下神殿也好,墓地也罢,是功能完全不同的建筑,按常理绝没有二者混用的道理。因此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但地下在好,非人类所居。居住几日的三人,继续走下去,似乎已不是三人在继续交谈的话题。

走在这里原始的地下古城里,由于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又不是专业探险,三人也只能凭借着自己那点浅薄的文化知识,猜测疑惑的向下行走。早已习惯于地下生活的三人,岂能不知喀斯特地貌所形成的天坑溶洞底下世界,绝非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冷漠、阴暗,这个地下世界其实是一个动力澎湃、充满活力的地方,在那里密如蛛网的地下暗河四通八达,时而小溪潺潺,时而大河奔流,时而激流险滩,时而水平如镜,无数的天坑溶洞就是在这暗河的作用下形成的。

离开有光明。重新走进入黑暗。别说没有提出争议的姐妹俩,就是吕涛也很难琢磨出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还不会使用金属,所用的工具只是石刀、石斧等简单的石器,那么,他们是怎样开凿出这么巨大的地下宫殿的呢?

或许岩画艺术,在原始宗教观念支配下的先民们认为:无论是在天上。地下或是水中,都有神灵,而且世间万物也都无不听命于这些神灵。例如在上古时代常见的地震天火、风雪雷电、洪水冰雹等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都归之于是这些神灵所显示出来的神奇力量。同时,按照自然界生存竞争的规律。先民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又发现了某些客观事物和自然现象,只要人们在生活习惯、劳动方法上稍加变动即可适应,有的甚至还可以为人们左右,并使其为己所用。换句话说,就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方法,来影响某些客观事物与自然现象,或避其伤害,或变害为益。例如下雨,人们可以用树叶来遮体;刮风,人们可以躲进山洞;渡河,人们可以利用浮木。同时。猎取,可以获得鸟兽、采撷可以获取果实,如此等等。随着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人们通过实践,又进而把仅能遮雨的树叶,逐渐扩大到既能遮雨又可御寒的兽皮,甚至后来的织品;采摘野果逐渐发展到栽种和定期收割;躲风避雨的山洞,逐渐演进到筑屋而居;捕猎也逐渐发展到对鸟兽进行驯养……

一路走过来的吕涛,让洞壁上的浮雕看得脑子是一阵阵晕眩,不断撩拨着他那几经承受不住的敏感神经。自叹道:“我就琢磨不透,这古人怎么就这么绘画雕刻艺术怎么这么感兴趣?”

“问你讶,”李梅的话间虽然口齿不清,模模糊糊。但是那份真意,却让吕涛听得清清楚楚。

此时的吕涛回答不上来了,洞居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毕竟是衰落了。老祖宗虽然留下了无价之宝,但后来并没有取得什么新的成就,没有什么新的创造发明、新的进步和发展。所谓洞居人文化的衰落,其实主要就表现在这里。这恐怕也是衰落的原因所在。一种文化不管过去曾经如何发达过,如果没有新的创造和成就、进步和发展,就会停滞和走向衰落。关于洞居人文化衰亡的原因,吕涛曾经有过种种揣测,或许是因为环境变化,或许是因为战乱所致,但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而吕涛认为,后世儿孙固步自封。未能发扬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取得新的成就、新的进步和发展,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

洞居人缺乏对外交流,它的封闭状态也是其衰亡的一个原因。此说似也有一定道理。各民族优秀文化、先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确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与更新的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这种交流,就会走向固步自封,停滞不前,以致逐渐衰亡。因此,创新和交流,是一种文化能够长盛不衰的必要条件。

地下隧洞越走越大,洞壁上的艺术是一副接一副的浮雕,而且构图复杂,包含的信息很多,但是只看一眼便会知道,这些浮雕记录的是古代某种秘密的祭祀仪式,这些浮雕,虽然在天坑世界中常常可以见到,三人并不觉得有什么离奇,但依旧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古老仪式。仪式就是在这个地下世界里进行的,而前面一处石台,又是一处特殊的祭台。

这个情况并不意外,地下世界里的山洞,整体上虽然是浑然天成,极有可能是在远古时代,地质环境发生强烈变化而形成的,但是在隧洞内的化石森林里,有许多古人留下的遗迹,凭着化石祭台上显露出来的古老雕刻,几乎就可以断定,早在万年之前就有人开始在这里修造,这个神秘的地下世界,或许就被当时的原住居民视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

地下世界中千篇一律的东西太多了。李梅嘴角挂上了一抹残忍而嗜血的笑容:“这些东西应该不是石器时代的作品吧?”

“不是,虽然这不是石器时代的作品,至少比汉代要早,”说不清,道不明的观点,让吕涛也只能这么解释。从这些离奇的浮雕来看,对于这些地下复杂建筑,吕涛疑惑着是否很多古玛雅传奇文明传承是否应起源于这里。依据玛雅神话故事,死者的灵魂会追随着具有夜视能力的狗,穿梭于可怕潮湿的通道,这些亡灵将忍受着无数探险者的侵扰。

李梅睁大眼睛随着手电射出的光,停留在前面一座石雕祭台上,眼神平静的如凝固了一般。根本没在多想什么:“又是祭台?”

“嗯……”

吕涛闻言仔细一看,这座祭台修建的很有特色。他从大脑中不停的思索起有关风水一说,虽然风水易理的雏形始于西周,但从殷商那一远古时代开始,不论活人居住的城池,还是安葬死者的墓穴,便已有了一定的准则。比如中、正、方、直的形状,以及“坐北朝南”的取向,实际上这些便是风水之道的原型,例如“北为阴、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早在殷商的墓葬中都已出现,可见阴阳之理要早于五行生克推演之道。不过若说这座供奉射日青铜神像的山体是座古墓,确实难以理解。春秋战国以前,还不可能在坟墓中存在如此宏伟的大殿。

一字简单的回答,让李梅也是嗅到了吕涛身上那令自己芳心一阵紊乱地雄性气息。直感觉到身躯一阵发软,靠着他那健壮地胸膛臂弯。那种留恋的滋味又是浮上心头:“老公,你若生活在那个年代,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巫师。”

“恐怕没那本事,”吕涛哈哈一笑道。玩古玩的人,哪个不没听说过巫师是古老的职业,古老到什么程度呢?远古时曾经有过“家为巫史”的情况,就是说,人人都会玩两手巫术。然而,那时人们运用巫术就像我们现在吃饭、握手一样平常,不是谋生的手段,因此在严格意义上还不能叫职业。

家常菜人人会做,却有好坏之分。巫术也是这样,用得多了,就有高下之分。比如,巫师甲预测一天后下雨,巫师乙预测三天后下雨,结果一个月后下雨了,因为乙的预测最接近,大家就说乙的巫术最灵(这种思维方式在当时很正常,有人管它叫原逻辑)。那时候,巫师都是由高层领导担任的。酋长和高层贵族组成了部落的最高统帅部,实际上也可称宗教事务部,因为那时候的大事也就是巫术和打仗两样,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哪位巫术玩得纯熟,而且打仗勇猛,众人肯定会推举他做酋长,绝对依照“专家治国”的原则。正因为巫师都是当时的精英分子,所以后人追忆巫师的光辉形象时,说他们“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意思就是说巫师们都是智商极高的,而且有千里眼、顺风耳,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吉凶。

第四百零八章 暴富的盗墓者

第四百零八章 暴富的盗墓者

所以,最早的职业巫师其实就是咱们那些最早的有名有姓的老祖宗。黄帝、蚩尤。都是把巫术练到顶级的巫师。在黄帝蚩尤大战中,蚩尤作法请神下雨,黄帝则驱动旱神天女止雨。蚩尤斗法失败,于是被杀。这是典型的巫师斗法!倒真惊天地,泣鬼神。更重要的是,这一仗决定了我们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而不是“蚩尤子孙”。

其他能在史书上留一笔的上古贤君贤臣,多半也都有巫术绝活。据说大禹在治水的时候有一种奇怪的步伐,这套“凌波微步”被后来的道士们奉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比之少林寺的《易筋经》亦未遑多让。商汤为了求雨,要点火自残,有人说这是装样子,但如果不是大家公认他是全国最好的巫师,他即便想作秀也没机会。

“传说时代”是巫师的黄金时代,到了有实物、文字证据的时代,巫师就不太灵光了。商代家大业大,国王要高瞻远瞩,政治活动越来越重要,宗教事务就分别交给手下人去打理,分工也越来越细。于是就有了专门整理巫术档案的“史”,有了专门负责祷告的“祝”。有了专门负责整治王八的“卜”;真正原始意义上的巫师,只负责跳舞求雨。更惨的是,当时盛行“暴巫”――天旱时把巫师放在烈日下曝晒来感天动地求得雨水。做巫师做到这个份上,真是失败中的失败。

祭台上放有不少青铜的灯台,都制成灯奴的形状,灯奴双膝跪倒手托宝盏,盏内的灯油早已烧干,这些铜灯一盏挨一盏,根本数不清有多少,随便拿出去一盏到市面上,凭这工艺,这年代,这出处,这历史,绝对值大钱。

站在大堆的财宝之上,心旌神摇,要硬生生的忍住,没点定力还真不行,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去看那些好东西,尽量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迷离之中的吕涛,无意之中看着李梅的比自己的神态还要迷离。越看越觉得其中必然隐藏着什么秘密,可是就是隐隐约约,始终抓不住这一丝灵感,使得他们俩紧皱着眉头苦苦思索,连自己给他们说话她都顾不上理了。没好气道:“想什么呢?”

“我在想有一天离开这地下世界,我们一定要拿着这些物证,去找国际洞穴协会秘书长。让他亲自为我们颁发探洞探测技术合格证书,这可是进入地狱的资格证书,”李梅脸颊微红,很是不爽的瞪了吕涛一眼。

李梅这个玩笑虽然有些冷酷,但吕涛自己的心里却很清楚,探洞者是与死神同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至近代探险以来,全世界每年都有近百名以上的探洞者遇难,看上去数字不大,但从职业上来看,大大超过了职业探洞者的百分之二十几。

“一定能得到那探洞探测技术合格证书的,”吕涛懒洋洋的点上了一支烟,拍了拍的李梅肩膀,吞云吐雾道:“多少世界,或许人类还是头一次在地下世界行走这么久。”

“人类头一次在地下世界行走这么久?”李梅失神的眼睛看了看吕涛,深思熟虑琢磨着这句话的含义。片刻后,又看了看周围的环境道,“吕涛,我们现在大概是在哪里?会不会已经走出了四川境界?”

吕涛抬头看了看李梅,把手搭在她肩上,盯着李梅的眼睛 。一字一字地回去道:“走到哪里?我不知道,反正没走出四川境界。”

李梅几次张了张嘴,却还是没有说出口。好半晌后,才缓缓摇头道:“走哪都无所谓了,一路走来,尽饱眼福了。”

此时的李梅,或许已经没有了其它的选择。逃出这里,是不现实的。进入地下世界,的确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洞穴探测还是吸引着很多勇敢者,洞穴探险游因其探险洞穴景观的神秘性、刺激性和挑战性外加运气好时,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更加吸引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尤其是一些喜欢一夜暴富的盗墓者。不过各地政府需要提醒众多的洞穴旅游爱好者,在进行洞穴探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多年的探洞经验时,最好不要贸然进入未经探明的新洞,以免危及自身安全。

中国文明究竟起源于何时,这是一个至今仍争论不已的问题。国际史学界一直不承认中国古书文献中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存在。我认为商代以前可能已经有文明,但至多是一些不成熟,缺乏连续性的文明,目前考古学所能证实的第一个比较成熟的文明是我们从殷墟的古迹中看到的,也许,这些青铜器、甲骨文、商代建筑体现出来的文化,正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原点。

一路走来,时常能够看到人类的祖先,在鸿蒙初开的石器时代,便有了结绳记事的传统,随着文明的发展,石刻与岩画、浮雕等直观的表现形式。成为了传统文明最有效的途径,在一些举行重要祭礼的场所,都会遗留下大量的图形信息,给后人以最直接的启示。

当前:第433/7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