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风流全集》第2/405页


“关关那嗓子,可惜了这支萧!”,阎苏生喃喃自语一句后,才稍稍提高音量道:“我倒也不为阻你,毕竟你也算的上奉儒守官之家出身,小心着别让你阿娘知道这事儿,否则……”,阎苏生微微一顿,下面的话没再说出口来。

闻言,唐离也不接话,加快动作忙完了手中的事物后,见阎苏生没什么要交代,便跨出店门,向南而去。

离开那爿小店,唐离觉得呼吸松畅了许多。虽然阎苏生这四年来待他着实不错,但老人身上那股沉郁到骨子里的苍凉却使本性跳脱的少年总是不能习惯。

作画加上在店中忙碌,当唐离又走了两坊路程,到达花零居前时,天色已是暮色四合时分。

怀思坊,作为本城烟花聚集之所,此时早已是热闹不堪,无数身穿提花团衫的商贾及儒生士子漫游其间,两侧小楼上,着红披翠的莺莺燕燕们挥动着水红的莲袖在招徕客人,为喧闹的坊市营造出一片迤俪的香艳气息。

“骑马依斜桥,满楼红袖招”,刚进怀思坊,吃这闹腾腾的气氛一激,唐离喃喃自吟出这两句诗来,随后看到本坊右手第二家,花零居门口处悬挂的一色四盏花灯散发出的朦胧光辉,他更是莫名感到身上一暖,终日穿梭于残破的小院及清冷的店铺中,陡然来到这样一个胭脂飘香的热闹所在,心神不免放松不少。

不走正门,循侧门而进的唐离刚到了花零居关关独住的黛色小楼下,就见楼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小丫头惊喜叫道:“小姐,小姐,阿离来了,阿离来了。”

“阿离来了,在哪儿?”,话声未落,二楼的扶栏处已有一人探首而望,这是一个年在十七八岁的女子,眉目如画的她有着一副最合时人审美标准的丰满身姿,想是因为出来太急的缘故,那支刚刚饰上的金步摇簪子晃动不停,将院中粉红的纱灯光影打散在脸上,更为她增添了三分迷离的艳色。

“阿离,你今天一定要帮帮姐姐。”,刚刚走上二楼,不等唐离开口说话,就见焦急等候的关关抢上两步,一把攥住了他的手,眼波流转的恳切说道。

“出什么事了?我是你的萧师,自然该帮你。”,近三个月的合作,关关对他的确不错,工钱也给的慷慨,二人相处很是相得,所以唐离见她脸上这般徨急神色,也着紧的关切问道,并借着说话的时机,悄然后退一步,不动声色的抽出了自己的手来。

“还不是洛阳楼!”,恨恨的咬着细密的牙齿,关关满脸恼色道:“突然之间,也不知他们从那里找了个小妮子来,撺掇着要来挑我的牌子,时间就定在今晚。”。

“挑牌子!”,听到这三个字,唐离的脸色也跟着微微一变,在这地方打工三月,他也清楚这三个字的分量。一入怀思坊,就有一堵菱形照壁,上面挂着的都是本坊各家最当红姑娘的花牌,不似下边的拥挤,整个照壁上部的三分之一,就只挂着一支花牌,上面自然就是本坊的花魁。所谓的挑牌子,争的就是照壁上的这个位置。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地方,它隐含的是地位、钱财,甚至是姑娘们从良的希望。

作为除本州教坊外最大的花楼,关关不仅是花零居的台柱子,更是现在公认的怀思坊头牌。洛阳居的挑牌子自然是冲着她而来。

“比什么?”,也不多说废话,唐离张口问道。

“洛阳居定的是歌”,象这种挑牌之争,历来规矩都是挑战方出题,应战的一方排序,有不敢接题的虽然不能说输,但必然被人看轻,此后身价大跌,其实与输也没什么区别。

一说到“歌”字,关关那好看的远山眉又紧紧的蹙了起来。论相貌舞姿他都不怯,只是这歌,一想到自己那略显沙哑的音质,头牌花魁顿时就一阵儿心烦意乱。

“唱什么曲子定了吗?”,口中说着话,唐离已顺势走进了屋里,粉红色的闺房内,弹琵琶、执牙板的乐师们正对着一本簪花词本争论不停。

顺手拿过词本,唐离直接向最后翻去,象这种挑牌子之争,断无还唱旧词的道理,只能在最新录入的新词中挑选了。堪堪翻到倒数第二页,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少年瞑目细想了片刻,眼中神采一绽,侧身对关关道:“你相信我吗?”。

第三章 斗乐(二)

隋末天下大乱,李唐依关中制霸六合而定鼎长安,历贞观初兴,积百年承平,到当今风流天子李三郎的开元天宝间,已达极盛之世。又因当今陛下登基日久,倦政务而崇享乐,更亲披管弦御制《霓裳羽衣曲》,遂使好乐之风由长安遍及天下,李龟年等人之名哄传天下。又因民间富庶,人尚奢靡,也使各地烟花繁盛不堪,仅长安平康坊,各式妓家就高达四万之数。

有名妓、自然有名士,名士品名花倒也相得益彰。

月上柳梢头,时间愈晚,怀思坊越是喧闹,而今晚尤其如此,无数本州百姓,尤其是自命风流的年轻士子们,都蜂涌挤到了花零居前,想来趁趁这数年不得一见的大热闹。

此时的花零居正厅,早有十来人就坐,这些人多是年纪老大,甚至还有花发齿摇的,只是那居中的一张桌子上,却依然悬空。

“萧老翰林到!”,正厅门口处龟奴一声唱名,惊起了厅中的诸位“名士”,他们纷纷起身来到正门处迎接这位进士出身,从翰林承旨位上致仕的本州第一名士――萧南让

只是让这些迎侯的名士大出意料之外的是,第一个跨进正厅的却是个三十余岁的团衫打扮人物,而往日最注重身份的萧老翰林此时却是略低了身子,满脸堆笑的陪侯着他,这中年入了正厅,对老名士们拱拱手后,便在萧南让的引领下直往正坐。

来人这副散淡随意的倨傲,让老名士们心中一堵,只是连萧南让都对他如此恭谨,他们又能说什么?更有眼利的认出,这中年身上的团衫乃是以等价黄金的贡物单丝罗织成,这可是有价无市的东西,一时更是对来人的身份讳莫如深。

等这些名士们都坐定,又有一些本城大商贾陆续走了进来,各据位而坐,至于其他那些既没有名头,又付不起五贯坐头茶水钱的平头百姓及普通士子,就只能拥在厅外远远观看。

乱纷纷都站定了,就听云锣三声轻击,顿时满厅内外一片寂静,花魁较艺正式开场。

洛阳居从霓一出场,就引来下面一片惊叹,本城老名士张哲随即一叹道:“洛阳居什么时候来了这样个人儿,粟翁,您可早有消息?”

那粟翁是个年过六旬的富态老人,闻言淡淡一笑道:“我也是今日才见,不过看这从霓既然敢蒙面而来,想必是有必胜之信心了。”

“粟翁说的是,晚生也曾亲见过三次花魁之争,还从不曾见人真有蒙面而来的,关关本来嗓音就略差,此番看来更是不妙”

原来,凡是敢来争夺花魁的,无一不是绝妙美人儿,歌舞之技若是相差不多时,相貌就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加分作用,而这从霓蒙面而来,明显就是不想借用面容加分,想单凭歌艺取胜,能有这分自信,自然就有非常之技,也难怪下面观者如此反应。

这十余年不见的场面出现,顿时引起下边一片热议,也使现场气氛更加热烈,见那从霓一福为礼后,众人都是屏气凝神,等待她一展歌喉。

牙板三声轻击,随后就是琵琶声起,这操琵琶的必是高手无疑,以轮指之法,出音柔而不断,尤其是在每一弹奏之后的勾手,更是荡起无数颤音,绵绵不绝,竟是在这春夜的大厅中,让听者感受到了秋日的淡淡闲愁,琵琶声里更偶尔夹杂一声击罄,那悠远闲淡的点睛之声,更升华了声声琵琶所营造的意境,闭目而听的李哲竟似已置身于秋日的清空山野,身前片片黄叶随风而落,远处林间禅寺的钟声依稀可闻……

正在这时,却见演舞台上蒙面的从霓莲步轻移,秋水般的眸子向厅中一轮,启声婉转唱道:

当前:第2/405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