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突围全集》第40/51页


“足下之诚意,足下之精神,远胜伍某,故而,足下赢了!”

“大侠不必说了!看剑!”

话声刚落,一剑突然刺到,伍子胥立刻感觉到此招非同寻常,不是先前他的那些招式。看来这鲁大明是全力以赴了,已经将自己的得意绝学之一,施展了出来。他满以为这突然一剑会震动伍子胥,使其愿意与自己比剑。要是不行,那就再借后行三招,让伍子胥身上留下什么,以示惩戒。可是好个伍子胥,竟然一个旁逸,一个倒纵,连衣服都没沾上他的剑刃。随即连避三招,没等他反应过来,却将剑反过柄来,那剑柄对其猛地敲击下捺,电光石火之间,鲁大明顿觉手上虎口一麻,那剑已经握不住而坠地。

“得罪!”伍子胥又行一揖。

在他将欲行之时,鲁大明突然叹道:“大侠将往何处?”

“吴国!”

“大侠要到吴国?”

鲁大明又叹了口气,拣起了地上剑,等他完全清醒过来时,伍子胥已经去远了。

第二十三章 仙道

现在伍子胥用生命的逃亡画了一个圆,又重新回来了,又挣扎在楚国的土地上了,这是一个错误的循环!难道说他还有可能在楚国活下去。就算他放弃了复仇,楚国也不会让他平安生存!他只能往吴国,否则,只有死亡。

他觉得自己是在和另一种力量抗争,为什么这包围一直还存在,自己又在楚国仓皇,这莫非就是宿命?于是他又一次选择,最终觉得先前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这想法从郑国那里确定,一直就没动摇过,因为只有吴国才是最有朝气的新兴的东方国度。

可是此去还有漫漫路呢,他逃亡至此,已经深深厌倦了自己这种仿佛无休止无绝期的奔波生涯。在这么大的包围里,他能够真正实现突围么?

再往东行了数日。生活依旧,一醒来的第一件事,依旧是逃亡。在奔走的途中,依旧是身着商人服,昼伏夜行,就不要说其中的辛苦。几日后行到一处,问了当地人,知道已经来到了历阳山地面,就要逼近昭关了。这时离昭关约莫六十里之路程,许多消息也便传到了耳边,这才知道太子建当日所说不假,那里果真是楚将右司马蒍越领兵把守,铁一般地戒严。又由此回想往事,伤悼旧主之情,不禁潸然泪下。

前面的危险就伏在那儿,莽撞着往前走,无异是驱羊入虎口,于是就匿身于深林,徘徊着,不敢进。

昭关位于楚国东部边界,是楚国的军事重地,因为它是去吴国的必经之路,所以扼守在这里,就等于扼住吴国的咽喉,吴国要想向中原发展,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楚国也就得以安定。所以要想让楚军撤守昭关,那是连做梦也不要想。据历阳山一些百姓说,出了昭关就有通往吴国的水路。又说昭关那地方两山并峙,双峰直插云霄,中间就是极其险峻的隘口通道,城门一关,鸟也休想飞过,那人更是插翅难飞了。

在历阳山的峰顶,可以遥见昭关。伍子胥在拔剑作剑舞之后,又一次取出了紫竹箫,吹奏曾自度歌词之曲子:

杨花落,李花开,花落花开会再来,美人一别化尘埃,绵绵长恨,能不情哀;

家国恨,骨肉埋,尘世浮名休过来,美人一别化尘埃,绵绵长恨,能不情哀!

至此曲调却又一变,转韵而奏:

魂难安,梦难安,身如飘蓬路茫茫,美人一去魂梦难,绵绵长恨,吊问楚天;

相思难,离别难,锥心泣血肠欲断,美人一去魂梦难,绵绵长恨,吊问楚天!

山风掀动他的须髯,他的丝服衣襟,他的蓝白相间的头巾,都在风里响应着。伍子胥突然举箫向天:

“天哪!我伍员不会永被困于此!就算昭关是铁关,我也要过!父兄之仇,我非报不可!”

声音回荡在山间。伍子胥几乎是疯了,他忘形之间,没想到这样子是极容易暴露自己的。

“壮士何须烦恼,眼前就有一条好路!”突然身后传来声音。

伍子胥不由得心中一凛,转过头来,却见有一个老人从一棵树后闪了出来,就站在他面前,微笑着。

这人身着道袍,面白过耳,颏下一绺长须,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他腰间有块玉佩,却不佩刀剑,手中仅有一把拂尘。

“原来是道长!不知道长有何见教?”伍子胥心中稍安,施礼道。

“壮士莫非欲往昭关?”

伍子胥一惊,却未及言,道长又说道:“壮士莫非就是伍子胥?”

这一说更是让他吃惊。这道人,又是如何知道得这么清楚呢?这要是传出去,那还了得!伍子胥想。

“请教道长,是如何知道在下的底细的?”他问道。这一问等于就承认了事实。

却闻一阵笑浪掀起,原来正是那道人发出的狂笑。“伍壮士啊,你怎么忘了?不就是你刚才自称伍员,又说要报父兄之仇,这才让我知道的吗?——不过贫道这两日对壮士的确也多加留意!伍壮士非常人也,贫道甚心神往之!”

“伍员愚钝,道长过誉了!”

“刚才听壮士之言,一心奔吴,志在复仇,不知还有没有其他想法?”

当前:第40/51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