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之传奇》第3/213页


她柔和清婉的声音,在海水中一字一句、幽幽传来: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唯怅久离居。”

远处龙宫仍然灯火辉煌,可是我们却视而不见,久久地陶醉在这些优美的诗歌里。在听白秋练吟诗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一种错觉,仿佛我们两个此时不是坐在这幽暗的海底,而是已来到了那个美好的人间。

龙宫岁月

没有奇香仙乐,亦无明月入怀。毫无任何预兆的,我,东海龙王的第十七个女儿,诞生在茫茫东海的龙宫之中。

我的父王,据说有二千九百八十八岁了。自从他两百岁成年之后,在这二千多年里,他可是片刻也没停止对美人的追寻,他共娶了四百二十三个嫔妃,当然也包括第一百五十一位的我母亲。据说,我们神龙生来便有数万年的寿命。所以有时候,我也会起一个荒谬的念头,想看看父王他一生之中,究竟还会娶多少个。

所幸,他总共只有四个儿子和二十四名女儿,否则,我真的怀疑这座龙宫中,年长月久,还能不能容纳如此多的后宫家眷。

不过话说回来,父王的姬妾嫔妃之中,能活得那么久的并不多。她们大多出身卑微,不是我们龙族,没有那么悠长的生命。

我的母亲是清远侯的小女儿,即父王的远方表妹。虽然清远侯地位实在不高,封地也偏远狭小,但总算也是龙族远支。比起那些蛟精、蚌壳、鲛人所生的公主们来说,我的龙族血统实在是要纯正很多。

所以母亲虽不是最受宠的,但其他的嫔妃对她倒也客气。父王对她,也有着几分亲切之情。

但母亲还是很遗憾,因为在龙宫之中,只有龙族出身的妃子,才可以生下太子。旁的族类,却向来只能生下公主。

她的另三个表姐妹嫁给父王,生的都是龙太子,即我的那四个哥哥。唯独我,却偏偏只是个公主。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父王没有立龙后。他有数量庞大的妃子群,却居然不立龙后,这真是让人想不通。但大家都偷偷地在说,这肯定是父王为了寻欢作乐更方便一些,所以正位空虚。

父王对此不甚在意。如果有太子只是为了继承他的王位,那他已有了四个,根本不再愁了。四个也就够了,至于再生公主还是太子,他是一概漠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眼前的生活过得开不开心。

从我记事起,不是看到他在珊瑚榻边狂歌痛饮,就是看他在水晶殿上歌舞升平。他往往左手搂着一个美人,右边倚着一个美人,笑得一塌胡涂。他长长的龙须上沾满了蜜色酒水,金色的锦袍揉得皱皱巴巴,地上全是摔碎了的琉璃杯、玳瑁盏。还有环绕在他周围的那些美人,她们娇声呼喊,嗔怒动人,鬓发散乱在香肩之上,夜明珠、碧玉坠如零落的星雨,胡乱地丢弃在四处阶下。

她们的头上戴着连我都说不出名字的宝钏珠钗,身上穿着云锦天罗,熏最名贵的天府冰麝合香,那种奇异而诱人的香气,往往在数里外的海水中都能闻到。

东海是如此富有。

父王的新宠旧爱太多,连他正牌的妃子们我都认不大清楚,更别提那些偶然得幸的湖海美人。几个哥哥也和他一样,宫中美人如走马灯一般,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不过,对于这一切,我早已经习以为常,我跟别的公主一样,热衷于各色化妆、新鲜衣服、大大小小的宴会、天上地下的奇怪客人。仙女、天官、道士、和尚、山精、水怪……我们的客人多得要命,而且只要来了,哥哥们是必要作陪的,他们通通毫无例外地喝得烂醉。

而我们,父王娇贵的公主们,往往躲在明珠串成的帘子后面,对他们评头论足,议论不休。但是很遗憾,他们不是奇形怪状,就是老气横秋,没有一个,可以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喜欢。

龙宫里灯火辉煌,那些宴会通宵达旦,。

他们抓住每一刻,迫不及待地寻欢作乐,好象寿命不是几万年,而只有几十年一样。

父王很快到了三千岁的寿辰,我看他简直是把自己的千年寿辰,当成是一次开办大型寻欢作乐宴会的借口,早在寿辰前百天龙宫里就忙得人仰马(海马)翻,天上地下广发请柬。

父王贵为东海龙王,确是权势赫赫,各地龙王君侯自要奉承。当下纷纷赶来,龙宫一时门庭若市,宫门口一溜停了无数稀奇古怪的独角犀啊、青晴兽啊、火麒麟啊什么的,都是那些贵宾的坐骑。

我们在寿宴上见到了洞庭君的女儿女婿,那龙族中最有传奇色彩的一对夫妻。

洞庭龙女上前拜见父王,轻轻柔柔地福了一福,道:“伯父万寿无疆。”

她虽然也是绫罗层层地打扮起来,言谈举止却甚是温柔,全不象我的姐姐妹妹,尽是些嘴尖舌利的娇蛮公主。

听说她是洞庭君膝下唯一的爱女,洞庭君先是将她嫁给泾水侯的小儿子,却受到他的虐待。他宠妾灭妻,完全不把这位龙族公主放在眼里,泾水侯夫妻也是两个糊涂蛋,任由儿子所为,最后竟让她衣衫破烂地去放牧雨羊。

幸而她在牧羊时遇见了那个书生柳毅,柳毅激于义愤,千里迢迢报信回洞庭。她的亲叔叔钱塘君性情火暴,闻讯一怒之下便大闹泾水,淹死三十万人,最后竟将我那位未曾谋面的远方表哥,泾水侯的小儿子,活活地吞在了肚里。这件事曾在水族中轰动一时,甚至还惊动了天庭。可是钱塘君与洞庭君地位尊崇,岂是小小的泾水侯能比?后来此事也不了了之。

我们躲在珍珠帘后,偷偷地看那位洞庭龙女和她的驸马。她很羞涩,那位驸马也好不到哪里去,站在那里手足无措。只是他们二人偶尔目光一碰,那脸上升起的红晕,却见证了他们的幸福。

我的姐姐们除了大姐定下南海二龙子之外,其他的都尚待字闺中。倒是不少君侯想来求婚,父王却总是左挑右选,轻易不曾许人。

我的十二姐感叹道:“看样子,还是嫁一个凡人要好一些。”

话虽如此,怎么能够呢?先不论门第出身,就说凡人的寿命那样短暂,便不能与我们龙族结为亲眷。据说那位柳驸马之所以得娶公主,是因为洞庭君和钱塘君感激他的报讯之恩,而公主又对他一见倾心,非他不嫁。所以两位龙君一力向天庭说了好话,更何况当初钱塘君曾为天帝立下赫赫战功,这才蒙天庭恩准,破例赐他仙丹,准入仙籍,他方能与洞庭龙女谐为百年之好的。

再者,人家洞庭君仅此一女,将来洞庭君的爵位,还要指望驸马继承,自然父辈一力促成。象父王二十多个女儿,如果个个都要闹起来嫁给凡人,那还得了?

我想来想去,龙族之中,那些近亲或是远房的表哥们,不是贪恋美色,便是凶猛好斗,尚未正式成亲,妾侍倒是多不胜举。没有一个,得以托付终身。

当前:第3/21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