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校对版作者张云》第1863/2000页


  《大河》的故事很简单:在乡村,一条大河是一家人的故乡,父亲、母亲和三个孩子。孩子们年轻的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去钓鱼,那片河流,记载着一家人的欢乐时光,记载着曾经的岁月过往。三个孩子长大之后,纷纷离开家乡有了自己的生活,有的成为了成功的律师,整日穿梭于法庭之间,享受着名利,享受着物质生活,同时也学会了尔虞我诈,有的成为了商人,变得富有,每天的工作就是忙忙碌碌地谈判、开会,还有的成为了大学教授,平时的工作是探索所谓的文学艺术所谓的终极镇里。
  这三个长大的孩子,以现在社会的标准来评判的话,无疑都是成功的,但是他们的生活,却又是那么的麻木不仁,虽然在物质上面,他们是丰富的,但是他们并不快乐。
  直到有一天,他们收到了家里的来信,母亲去世了,只留下父亲一个人。
  三兄弟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告别了城市,回到了乡村。故乡还是当初的故乡,大河还是那条大河。三兄弟在筹办母亲的葬礼的过程中,逐渐找到了儿时的记忆,他们跟着父亲来到了儿时的那条大河跟前,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三个已经成年的中年男人,四个人在大河旁边钓鱼的哪个瞬间,温暖得让人落泪。
  “我们也许永远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某一天,我们看到自己的灵魂在歌唱的时候。”影片的最后,这样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悠长。
  在这部电影当中,刘别谦显然成功完成了他从社会问题电影向纯艺术片的成功转型。这部电影在艺术性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对于人生状态的展现,对于时光流逝的叹惜,对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的批判,对于逝去时光的那份怀念,丝丝入扣,让人内心颤抖。
  整部电影,画面美得如同一幅幅精致的油画一般。平缓流淌的大河,河中随波摇摆的水草,弥满在河上的吟唱,从河中升起的水雾,父子之间的亲情……一切美让人窒息,在柔美的音乐声中,在静静流淌的画面之中,不管你是内心如何彷徨的人,不管你是如何性格暴躁的人,都会沉溺在画面当中,不能自拔。
  这样的一部电影,完全达到了收发自如的状态,赢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我要说的是,刘别谦凭借这部电影,绝对有资格成为好莱坞电影大师!《大河》即便是放在好莱坞最优秀的电影跟前,也毫不会显得肤浅!这是刘别谦迄今为止拍摄得最优秀的一部电影,不管是艺术性还是电影的形式感上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状态!我为刘别谦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约翰・福特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大为激动。
  “电影的结尾,当我看到了经历人世沧桑的四父子挨在一起静静垂钓的时候,我的泪水就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那个时候,我在想念我的父亲,我在思考我现在的生活。这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电影作品,不张扬,不做作,不嚣张,静水流深,让人感动!好莱坞有这样的电影,绝对有希望,绝对会成为不朽!”亚当・伯恩斯坦对刘别谦更是赞不绝口。
  刘别谦,这个之前被人们认为一辈子有可能之拍摄社会问题电影的导演,这一次成功地突围了,完成了一个漂亮而华丽的转身,震惊了所有人。
  《大河》一炮打响,引起了美国的观影热潮,票房更是一片飘红,给好莱坞的年中电影档期开了一个好头。
  而这样的成功,不单单只属于刘别谦。
  紧跟着《大河》之后首映的有金・维多导演的《黑社会》同样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部投资700万美元的电影,明显受到了《教父》的影响,但是风格和教父简直有了天壤之别。喜剧黑帮片,金・维多创造了黑帮片的一个全新的类型。
  这部电影,颠覆了观众之前关于黑帮电影的一切既定的观影经验,几乎处处都有让观众惊叫的片段。在这部电影里面,那些黑社会,不再是像《教父》里面的那一个个或者风度翩翩后者睿智的角色,反而变得极为可笑。整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成员只有八个人的黑社会组织的发展过程。电影里面,这八个人完全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笑料百出,处处碰壁,闹出了很多的笑话。而金・维多并没有只把这部电影当成喜剧片来处理,而是通过这样的一部电影,折射出了当前社会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电影的前半部分,观众笑得前仰后合,但是到后面,就没有人笑得出来了。电影中的8个人,虽然都是黑社会,但是内心都不乏善良,电影的最后,当看到为了救助一条狗的主人公被警察打死的时候,当看到有的成员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惨死在对手枪下的时候,当看到年纪最小的一个在中弹倒下之后依然不忘记放掉被自己关在笼子里面的雀鸟的时候,没有人认为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片。
  金・维多,用他几十年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得来的经验,用他对这个社会特有的思考,用他的睿智,征服了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黑社会》,这部先前很多人怀疑会败得一塌糊涂的电影,却赢得了所有人的赞赏。
  如果说金・维多用他的睿智实现了自己的成功,那么米高梅电影公司的齐纳曼取得成功就完全靠着自己鲜明的个人特色了。
  米高梅投资1000万美元拍摄的由齐纳曼拍摄的《黑武士》,算得上是1933年年中电影档期的这批电影中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也是唯一的一部史诗大片。
  这部电影,是齐纳曼第二次执导大场面的电影。电影展现的是中世纪军人的生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主要的内容,讲述的是一个名为马修的军官,一生战功显赫,从一位普通的士兵,抱着维护祖国光荣为祖国而战的理想走向战场,浴血奋战,最后成为了一名伟大的军队统帅,被人称之为黑武士。而当他伤痕累累的身体,戴着跟随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回到祖国的时候,看到的确实自己的妻子被卖为妓女,自己的儿子沦为奴隶,连自己最后都难逃一死的命运。
  整部电影,完全是一部感人肺腑的悲剧史诗。齐纳曼用一种近似老到的手法,用埃斯库洛斯式的悲剧风格,展现出了命运对人类的捉弄,展现了人世的悲哀,发出了无奈的感叹。
  这部电影,以铁一样的沉重,敲打着观众的心灵,回肠荡气。
  而在这部回肠荡气的电影之后,另外一部电影上面却有着羽毛一样的轻灵,同时,又感动了整个美国。
  弗兰克・卡普拉,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双枪将之一,这位最擅长爱情电影的导演,这一次带来的是他的第一部艺术电影,而且一出手就不同凡响。
  《内心世界》,一部关于男人的电影,两个对生活失去希望的男人,一个要动手术,同时渴望过刺激的生活,一个要抢银行,希望能够安静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前者有很大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后者同样有可能会因此丢掉性命。两个人相遇,然后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当一个男人抢劫银行落入法网的时候,另外一个男人却成功挺过了手术。几年之后,抢银行的男人被从监狱里面放出来,两个人再次相遇,后者把自己房子的钥匙交给了他,两个人最后终于得到了各自想要的生活。
  这样的一部电影,很难用几句话恰如其分地去评价去描述。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你只能感到内心被什么揪住了,只要动一动就会隐隐作痛。
  弗兰克・卡普拉的电影中,第一次没有了歌舞升平,第一次没有了灯红酒绿,第一次没有了男欢女爱,有的,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弗兰克・卡普拉用这样的一部电影,表达了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看法。
  电影中,两个主演的表现更是让人赞叹。被称为好莱坞毒药的克拉克・盖博,这一次终于实现他的心愿。这个一直抱怨得不到好剧本的演员,这个一直都想演一部真正的艺术片年的演员,这一次终于如愿以偿。在《内心世界》里面,他没有了以往银幕上面的油腔滑调,没有了以往银幕上的一副花花公子的表情,有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真情表演,他把一个男人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让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为之大呼:原来克拉克・盖博演技竟然这么好!
  而作为和克拉克・盖博演对手戏的劳伦斯・奥利弗,更是炉火纯青,他和克拉克・盖博的对手戏,频繁擦出火花,让整部电影光芒四射。
  《内心世界》不是爱情片,整部电影甚至连一个女人都没有,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结构,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场景,更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小资内容,但是有的,确实一颗真诚的内核,它让所有触摸到这个内核的观众,都深深体会到了这部电影散发出来的那份人性的光辉。
  《内心世界》算得上在这些电影当中票房最火的一部了,24小时之内,票房突破800万美元,这样的成绩,让人惊叹不已。
  如果在1933年年中电影档期里面评出一部最让人感动的电影的话,不是《大河》也不是《内心世界》,而是卓别林的《萤火虫》。
  几个月前,当卓别林宣布拍摄这部转型之作的时候,当他宣布在这部电影里面他将舍弃之前的夏尔洛式的造型本色演出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这一次肯定会栽跟头。
  对于他的这部新作,好莱坞电影人当中很多人都不以为然,很多人对于卓别林舍弃他的拐杖舍弃他的小胡子和八字脚的行为大为惋惜,认为卓别林在做一件自毁长城的事情。
  但是事实却证明了卓别林是成功的。通过这部电影,他不仅仅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卓别林,也让人们看到了卓别林同样拥有者一颗纯粹的心灵。
  如卓别林所说,这部电影是一部关于怀念的电影。讲的是在英国的乡下,孤儿院的孩子和萤火虫陪伴的故事。没有什么噱头,没有什么包袱,卓别林在整部电影里面扮演的是一个从孤儿院走出来最后成为社会成功人士的富翁。他虽然获得了自己事业的成功,但是始终念念不忘的确实自己童年的事情。于是他开始寻找,寻找那些童年失散的伙伴,寻找童年的萤火虫,而他最后寻找到的,却是一个个面目全非的面孔,寻找到的,是一个冰冷的世界。
  影片的最后,他在一片湖泊旁边看到了久违的萤火虫,晶荧,善良,纯净,缥缈,美丽。他高兴地冲入湖里,和萤火虫一起消失在湖水之中。
  卓别林用这样的一个魔幻而诗意的结尾,让整部电影变成了一部动人的成人童话,意味隽永。
  这一部部电影,带来了好莱坞前所未有的艺术电影潮。
  而接下来的两部电影,却让整个美国陷入了惊叫之中。


第1206章 《午夜凶铃》大放异彩!
  1933年好莱坞电影年中档期的这批电影首映之前,不管是在媒体的讨论中还是在观众的论说里面,这一批电影根本就没办法和去年的那批电影相提并论。
  因为这批电影不管是在电影的投资还是在影响力上面,都显得没有气势,更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看来,这批电影几乎都是这些导演的转型之作。对于这些已经功成名就的导演来说,转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可能会落下失败的命运。对于一般的刚出道的导演来说,谈不上什么转型不转型的,而且即便是转型,这些导演也能够很快地完成转变,但是对于像卓别林、刘别谦这样的导演来说,转型绝对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我还是比较相信美国电影的老前辈埃德温・波特的话,老头子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大部分的情况下,他一生只能拍摄一种类型的电影,而且是唯一的一种类型。
  埃德温・波特的这句话,在好莱坞很有市场,虽然很多人一开始都不太相信老头子这句话,(包括我在内),但是后来,大家才发现,原来老头子说的这句话,完完全全是真理,而且是结结实实的真理。
  对于一个导演来说,毕竟他的人生经验是一定的,他的思考他的体验也是一定的,这就决定着他在电影上面往往只能在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开掘,卓别林的喜剧,希区柯克的悬疑心里电影都是最好的证明,而一旦转到了他们不擅长的领域,结果肯定会不理想。
  在好莱坞,转型之作失败的例子到处都有。别人不说,刘别谦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拍摄社会问题电影著名的导演,曾经多次想转型,但是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败,最后不得不退回到社会问题电影当中来。至于其他的人,更是多不胜数。
  也是因为这样的一种情况,这样的一种已经成为惯例的状态,使得民众和媒体对于这么多导演选择同时转型十分的感兴趣。他们感兴趣可不是因为他们想欣赏这些导演的佳作,而是想看看这些导演是怎么哭的。
  卓别林剃掉了小胡子扔掉了拐杖,弗兰克・卡普来不拍爱情电影,刘别谦玩起了怀念电影,这些消息当中的任何一个,在报纸上刊登出来都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更不用说同时集中到一起了。
  更要命的是,当民众和媒体都眼巴巴地等待观看这些导演们一个个鼻青脸肿的时候,竟然发现这些所谓的转型之作,不但没有失败,反而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完完全全成为不折不扣的艺术杰作,这样的惊讶,使得这批电影不管是在票房上还是在声誉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更是引起了翻江倒海的反响,而且这反响,一点都不比去年年中电影档期那批大片上映的时候差,甚至更上一筹。
  原本大家认为的失败连连的局面没有出现,反而形成了巨大的轰动,不管是好莱坞电影人还是民众,都掀起了热潮,甚至连非美调查委员会带来的巨大阴影也被冲散得无影无踪。好莱坞如同一颗爆炸的原子弹,爆炸之前没有一点的征兆,几乎就没有人料到这批电影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但是这的确是一场艺术的核爆炸,炸得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原来卓别林也能够派出如此细腻的电影!原来刘别谦也能够拍得感人肺腑!原来弗兰克・卡普拉除了爱情电影之外,拍起艺术片同样是功力老到!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人们一下子发现自己好像不太认识这些著名的导演了,这些人,变得异常的新鲜,仿佛就是刚刚进入好莱坞一般。
  赞誉,讨论,随之而来,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在这些电影首映之后,紧跟着的两部电影,却在美国掀起了更大的波澜和浪潮。
  5月中旬,由斯登堡导演的电影《全民公敌》开始首映。这部电影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评为好莱坞年中电影档期中最引人期待的一部电影,民众在苦苦盼望了几个月之后,终于能够一睹为快了。
  这部电影,除了斯登堡和梦工厂的名声之外,出了参演演员的名声之外,本身就具备了成为一部焦点电影的一切元素。约翰・迪林杰已经不折不扣地成为了传奇,乃至于美国的媒体都把1933年称之为“迪林杰年”,在民众的心目中,不管联邦政府怎么宣称约翰・迪林杰是全名公敌,不管各州政府是如何围剿迪林杰,不管媒体是如何对迪林杰进行抨击,民众始终认为约翰・迪林杰是一个英雄,一个实实在在的英雄。
  更重要的是,调查局发布的约翰・迪林杰被击毙的消息,让民众亲眼目睹了一场确确实实的悲剧(尽管真正的迪林杰现在在欧洲舒舒服服地喝茶聊天了。)因为这样的一个结果,民众反而更加认同迪林杰,反而对他更加的崇拜和赞扬。
  很多人在叹惜约翰・迪林杰被击毙的时候,也同时认为约翰・迪林杰就应当这么轰轰烈烈的死去,如果不是这样,而是被抓住然后像一条狗一样被狼狈吊死的话,那就不是约翰・迪林杰了。
  约翰・迪林杰像华盛顿一样,像林肯一样,成为了一个传奇,这个传奇,存活在民众的心目当中,不可动摇。
  而就在民众还沉浸在对迪林杰的深切的怀念中的时候,斯登堡导演的这部《全民公敌》隆重上映,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尽管之前卓别林等人的电影已经掀起了观影浪潮,但是和这部电影相比,之前电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然是不行的。
  全美院线同时上映这部电影,首映的那一晚,整个美国变成了一个不眠的国度。电影院内外到处都是约翰・迪林杰的海报,很多民众在看完一遍之后出来就排队买票看第二遍,很多人一遍接着遍,到后来电影院的老板不得不把他赶出来以便于给更多的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提供座位。
  而看完电影的民众,从电影愿出来之后根本就不愿意回家,而是举着各种各样的海报、条幅和标语在城市里面游行,人群越聚越多,最后成为了汹涌的人海,这样的状况,几乎存在于美国的每一个城市。
  在《全民公敌》首映的日子里面,美国上空只回荡着一个名字,那就是:约翰・迪林杰。
  这个名字,在民众的嘴里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了,它变成了一个象征,一个正义和不屈的象征。
  电影的火爆程度,甚至远远出乎我的意料,我从来没有想到美国人会如此喜欢这部电影。先前我只是认为这样的一部电影,扣住了一个热点的事件,但是现在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场面,除了这部电影经过斯登堡的辛勤拍摄质量上乘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卡住了观众的心态。
  这一两年来,美国人虽然也有过快乐的时光,但是这样的时刻毕竟是太少了。这么长时间来,美国整体的环境是压抑的,是苦闷的,甚至是让人窒息的,民众需要发泄,但是正常情况之下他们又发现自己不可能真的冲到大街上和政府和警察对抗。再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内心需要一个寄托,一个能够把他们的心态反映出来的人。

当前:第1863/200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