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万岁校对版作者张云》第1887/2000页


  一面面在风中猎猎作响的旗帜!在十字军的簇拥之下,在那个十字军象征的真理十字架之前,一面王旗迎风飘扬。
  因为身体腐烂,鲍德温四世已经无法再传上盔甲,但是身着白袍面带面具的他,却如同神灵一般!没错,他是一个麻风病人,一个身体腐烂的人,但是在几十万强大的穆斯林军队跟前,在被穆斯林城之为“万代君主”的萨拉丁的面前,鲍德温四世有却有着无上的尊严!
  面对着这个带着银色面具的麻风病人,带着几十万军队的萨拉丁没有做出任何的进攻就撤退,苍天之下,辽阔的戈壁之上,鲍德温四世完全成为了这些重头戏的中心。
  而这些戏,也是我在这部电影里面最重要的戏。作为主演的加里・格兰特的戏份贯穿整部电影,他最夺目的是在电影的后半段高潮的时候,而作为配角,我最重要的戏却是在电影的中间。
  虽然是在中间,但是通过这一连串的大场面的拍摄,剧组里面的所有人都已经完全被感染了,所以排射起来的时候完全被一种狂热所充斥。
  尤其是我。可以说,鲍德温四世,是我扮演过的所有角色中,第二个让我狂热投入的角色。相比于上一次的耶稣,身为耶路撒冷王的他,不管是他的身份还是他的故事,早已经让我身位着迷。所以在拍摄电影的时候,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完美地表现出这个伟大的国王的传奇人生,尽管他的一生,是短暂的。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个角色,我也算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只要能够有利于电影拍摄的事情,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虽然是十一月,但是白天在阳光直射之下,戈壁上面的气温依然很高而且很干燥,我必须穿着厚重的铠甲,带着那个银面具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演,往往一天的戏拍摄下来,全身的骨头都要散架了。
  而在拍摄这些戏的时候,我也前所未有得深刻体会到了鲍德温四世的伟大。想我这样的一个健康的人,穿着那身盔甲带着那样的面具,拍摄几天都累得要死,但是他一个麻风病人,身体已经深度腐烂,却要在那样的状态之下为一个王国而苦苦支撑十几年,遮掩的一个人,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呀!
  “大卫,有的时候,我觉得这样的一部电影,应该献给鲍德温四世这样伟大的国王。他是最完美的守护着,苦苦守护着自己的王国,自己的圣城,直到自己耗尽了最后一份力量。”拍摄完毕,我骑在马上看着远处的耶路撒冷城,发自肺腑。
  “老板,你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完全是因为你自己的处境,你的心境,和这位鲍德温四世完全一样。你保护着好莱坞,何尝不像这位伟大的国王保护着他的耶路撒冷呢。”格里菲斯笑着说道。
  “说得好!说得好!就是这样!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愿意像鲍德温四世那样,为保护自己的理想之地而耗尽自己最后的力量!”
  我抚摸着手里面的那个银面具,长长出了一口气。


第1227章 翻了天的耶路撒冷
  《天朝王国》拍摄到后半段的时候,剧组里面的所有人都完全被这部电影本身的内容所深深吸引了。很多原先对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了解的演员,特别是那些原先对此一无所知的群众演员,都完全被这个波澜壮阔的故事所打动了。
  当一场场的战争大戏拍摄的时候,耶路撒冷城外金戈铁马旗帜飘扬的时候,当那苍凉的号角辽远想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根本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只需要你站在那个地方,就完全能够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气氛了。
  之前,我曾经这么认为,这部电影有可能只是我个人感兴趣的所在,其他人只不过是来帮助我完成这样的一部作品,但是到了最后,这个想法完全被击破了,这部电影变成了所有人内心深处迫切需要的一种东西。
  而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剧组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的顺利,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下去,虽然这部电影大场面的戏十分之多,但是到年底的时候绝对会提前杀青。
  到了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我的戏终于算是演玩了。伟大的鲍德温四世,在24岁的时候,腐朽的身体再也不能够承载他的梦想了,撒手西去。这位伟大的国王,是在无奈之中离开人世的,他守护着这个国家,守护着这片天朝王国,到了最后,却不得不以这样的一个结局来结束。
  鲍德温四世死了之后,耶路撒冷王国的灵魂没有了。鲍德温四世在世的时候潜伏在王国内部的那些不稳定的因素终于全面爆发,好战的蠢笨的领主门纷纷向穆斯林举起了屠刀,而得知耶路撒冷王已经死掉的萨拉丁,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位宿敌的去世,让萨拉丁终于等到了这样的一个绝好收复胜地的时刻。在萨拉丁的带领之下,穆斯林大军再一次席卷而来,并且利用耶路撒冷王国的那些蠢被的领主轻敌的毛病,引诱十字军并且围而歼之,使得耶路撒冷大军完全毁灭。
  接下来,消灭了耶路撒冷王国大军的萨拉丁,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出现在了耶路撒冷城之下,这个让他梦寐以求的城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唾手可得。
  而此刻的耶路撒冷城,没有正规的大军,有的,只是一般的民众。巴迪安必须把这些农民、铁匠甚至是乞丐组合起来,来为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自由而战。
  到了这个时候,电影最后一部分的大戏终于到来。耶路撒冷攻城战,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也是整部电影最重要的部分。
  《天朝王国》的剧组分为了两大部分,一部分由布烈松和斯蒂勒两个人带领着在耶路撒冷城里面拍摄,这方面的拍摄往往都是细节镜头。而另外的一部分,由我、格里菲斯和安东尼奥尼三个人代领,在那个被按照耶路撒冷城模样搭建起来的巨大的城市里面拍摄。
  我们拍摄的,是彻彻底底的惨烈的攻城战。整个城市的内外,完全变了一副模样,发石车、攻城车、破城椎……各种各样的武器装备此起彼伏,喊杀声四起,到处都是火攻,到处都是惨烈的战事。房屋在燃烧,人们在呐喊,刀剑在叮当作响,还有战马的嘶鸣。
  这片土地,仿佛一瞬间时光倒回了上千年,重新回到了当初的那段激荡的岁月里面,那些远古的灵魂,仿佛在这一刻都全部复活。
  拍摄这样的场面,简直是极大的享受,当你坐在摄影机后面的时候,你看到的不是多么巨大的场面,你仿佛一瞬间和历史邂逅,就那么真实地拜访在了你的面前。
  这种感觉,显然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你能够感受到的,是一种巨大的幸福感。
  攻城战排射起来十分的困难,首先大场面就很难把握,尤其是攻城时候的那种波澜壮阔的场景,要想拍摄得激荡人心而又十分的真实,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在这方面我们都有很多的经验,格里菲斯和我两个人在这个时候基本上算是挑起了大梁。格里菲斯负责拍摄的是萨拉丁大军一方,而我拍摄的则是耶路撒冷城里面的十字军一方,安东尼奥尼则负责整体的把关。
  这样的分工,是我们一帮人经过十分详细的讨论最后才决定的,基本上已经是最佳的分配方案了。
  光是战争的戏,就没日没夜地拍摄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说明,剧组里面不管是明星大腕还是一般的群众演员,完全过着一种地狱一样的生活。
  在一个多星期里面,所有的人基本上吃喝拉撒睡都在拍摄现场。这么多人,全都穿着厚厚的盔甲,拍摄的时候就站起来拍摄,空闲下来的时候就直接躺在地上睡觉,往往睡不到一会就会被叫起来。
  吃的东西都是本地的实物,很简单,没有多少的花样,吃饱了就继续拍戏,有很多人都是一边吃以边作准备。
  人们忘记了白天,忘记了黑夜,反正就是觉得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拍摄,随时待命。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面,没有人洗澡,没有人洗脸,也没有人换衣服,那么多的人,仿佛就是从垃圾堆里面爬出来的一样,脸上肮脏无比,身上往往都是混合着各种各样的东西,血液、油、土等等等等,一个个简直惨不忍睹。
  但是越是这样,越是在镜头里面显得特别的真实,我对他们的表现十分的满意,而且有的时候,我坐在摄影机的后面,看着镜头里面的这些人,常常会生出来一份莫名的感动。
  拍摄电影,就得靠这样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毅力,就得靠这样的奉献精神,就需要你像一枚蜡烛一样,燃烧自己,放出光亮来。
  耶路撒冷攻城战主体部分的戏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面被拍完,如此巨大的场面,如此众多的镜头,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拍摄完毕,别说是在好莱坞了,就是在全世界的电影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而到了拍摄的后期,当耶路撒冷攻城战拍摄完毕之后,我们的拍摄工作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电影的最后,巴迪安坚守了耶路撒冷,重创了萨拉丁率领的穆斯林大军,但是双方的力量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巴迪安根本就不可能击退萨拉丁守护耶稣撒冷城,他能够做的,就是重创了萨拉丁的穆斯林大军之后和萨拉丁将和,将和的条件是巴迪安把耶路撒冷城让给萨拉丁,但是萨拉丁必须保证耶路撒冷城中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和他们的自由。
  这样的一个条件,萨拉丁答应了,毕竟他的最终目的是耶路撒冷城。
  所以,电影的结尾,耶路撒冷王国亡国,穆斯林的大军开进了耶路撒冷。
  而进入耶路撒冷城之后,进入到了这个被穆斯林称之为圣地的城市之后,穆斯林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显然就是把这个圣城纳入到自己的统治范围之下。因为耶路撒冷在伊斯兰教里面的地位十分的重要,所以穆斯林在从十字军手里面夺回了已经丢失了几乎上百年的圣城之后,他们做的自然是重新的布置。
  耶路撒冷城先前基督教的所有标志被更改了起来,教堂上空的十字架被取下,取而代之的是穆斯林的新月,十字军的旗帜和各种各样的帷幕被降下来,升起的是代表穆斯林的新月旗。
  整个耶路撒冷,从一个基督教国家,变成了一个穆斯林统治的区域。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当然了,作为一部电影,这个结尾所展现的,并不是双方谁战败了,而是表现的是双方都是了不起的英雄,他们之所以成为敌人,只是因为他们的信仰不同而已,而到了最后,最双方更是在精神上达到了一种高度的融合,不管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最后完全系相互理解。
  这也是我所要表达的思想:双方都是在守护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双方都是英雄。
  这是一个关于精神守护的故事,也是这部电影最终的终极意义所在。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整部电影最后的这个结尾,虽然在篇幅上面是很小的,虽然在场面上更是和之前的战争场面无法相比,但是在重要性上面,尤其是在揭示电影主题思想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这么说,《天朝王国》的整部电影,前面拍摄的那么多的戏,前面展现的那么多的内容,全都是为了最后的这个结尾。在前面积淀了那么多的东西之后,到了最后,影片的主题完全水到渠成地得到了最好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后的这部分,对于电影是十分重要的。很大程度上面,它直接关乎到了整部电影艺术水平的高低。《天朝王国》能不能够成功,能不能够完美,能不能感染所有的观众,能不能够达到我们之前设想的那种特定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都要看最后的这段戏拍摄得如何,如果拍摄得好了,那么整部电影就彻底活了,就彻底成功了,必将成为一个经典。
  但是如果拍摄得很一般,或者是根本就不能够完美地表现主题而是单纯的机械地展现,那么整部电影的艺术魅力将大打折扣,我们之前的辛勤的努力也会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剧组一定要完美展现那些设定好的场景,展现穆斯林进入耶路撒冷之后,两个宗教之间的冲突和最后在思想行和解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是十分不好拍的,而且对于我来说,绝对比拍摄战争场面好要难拍,有可能是整部电影当中最难拍摄的一部分。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内容,最终终于引发了各方面的问题爆发。
  1933年,耶路撒冷基本上还算上是一个并不是十分太平的地方。因为没有真正的政府,这片土地之上基本上是处于战后占领的状态。而在这个时候,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基本上是被各个势力所分割起来的。相比于世界上的大城市,耶路撒冷这个城市显然是小的,但是这个小小的城市内部,却如同棋盘一样被划成了一块一块的地方,不同的区域,属于不同的势力,犬牙交错,形势十分的复杂。
  虽然我们之前曾经就这部电影在拍摄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举行了一次次的协调会,在协调会上,不管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只要是在耶路撒冷有实际控制范围的人,都被我们邀请了。
  在这样的规模空前的会议上面,这些人最后也都逐渐同意了《天朝王国》剧组的意见,这个意见就是不管他们的身份是什么,也不管他们的信仰是什么,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们必须要全面配合剧组的拍摄工作的进行,必须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
  这样的一个结论,最后也都分别在其他的那些实权者的手里面得到了通过,所以到了最后,原本复杂的耶路撒冷各方势力,在这样的一部电影面前,意外地达成了一个共同的承诺。
  在《天朝王国》拍摄的过程之中,这个承诺完全是被兑现的。在拍摄中,各方势力都积极配合全力做好相关的支持工作,为电影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对于他们这些人努力,我是十分赞赏的,也是十分感谢的,我曾经不止一次当面向这些人表示感谢。
  但是这一次,原本相互之间已经达成承诺的耶路撒冷各方,却在这部电影的最后,在电影即将快要结束的时候,却出现了问题。
  之所以出现问题,完全是因为这部电影的这个结尾导致的。对于这个结尾,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最后在耶路撒冷施行的时候,会遇到麻烦。不过当时觉得应当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问题显然是十分严重的。
  耶路撒冷城里面,已经形成了各方势力各自发展的局面,每一方都拥有者一定的区域。这就使得这个城市十分的有趣。尤其是当你站在耶路撒冷城市的最高处向下俯瞰的时候,你就能够明白这个城市的形势是如何的复杂,也是如何的有趣。
  你会看到,一片地方竖立起来的是高高的十字架,但是就在这块区域的旁边,却是清真寺的漂亮的圆球形的穹顶,而再往远处,又是十字架……
  可以说,城市内部完全是交织排列着,基督徒、犹太信徒、穆斯林就这么错落着生活在一起。他们生活的社区是完全独立的,在社区里面有着一整套他们自己的生活规则,尤其是宗教信仰,在社区的范围之内,完全是他们自己的精神王国,而且在他们看来,这个精神王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天朝王国》的结尾,却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
  倒不是说最后的电影中包含的宗教和解的这么一个想法他们接受不了,而是他们接受不了剧本里面安排的那些场景。
  按照剧本上面的内容,耶路撒冷在陷落了之后,穆斯林大军长驱直入,武力的政府之外,更是要在信仰上重新征服这个失落之地。
  电影的最后,基督教的十字架将被移去,包括各种各样的十字标志,出现在耶路撒冷上空的,将是穆斯林的密密麻麻的新月标志。
  这样的一个安排,必然要求现在耶路撒冷城内部的错落分部的不同文化的区域之间形成最终的统一。也就是要求耶路撒冷城市内部,那些基督教、犹太教的社区,必须将他们的教堂上空的十字架换上新月标志,并且把相关的旗帜也进行更换。
  这样的一个要求,立刻引起了那些基督教、犹太教社区的极大反对。
  对于他们来说,为这部电影出人出力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让他们各自都支持一下,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这样的一个要求他们是不太会答应的,因为这关于到自己的信仰。

当前:第1887/200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