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校对版作者酒狂》第5/142页


  老胡福至心灵,哪里有不答应的道理,立即就要磕头,却被笑逐颜开的天痴拦住了,说:“不急不急,拜师也是要在祖师爷神龛前去拜的。你叫老胡?哈哈,果然是个有趣的孩子!好好!不错不错!”
  老胡也笑了起来,道:“我老远一看见你,就觉得你一定是个好人,连走路都走得那么潇洒,要是飞起来,那更是帅得很了!”
  天痴心中大为高兴,笑道:“好,我们这就飞进去找那帮王八蛋算账!”说着一拽老胡,身如流光般的直飞清虚宫。身后传来禅动的声音:“天痴师兄、老胡,你们等等我!”


第五章 赐名
  天玄真人正拉着卓玉麟的手,一副如获至宝的样子。突然,面前清光一闪,一阵旋风直带得杯碗茶盏丁零当啷落了一地,众人衣衫呼呼乱扬,才听见一个声音说:“好好!你们都在!”众人眼前方才出现了满面怒容的天痴道人,手里还拉着刚刚走出去的那个背猪腿的少年。
  卓玉麟看见去而复返的老胡又惊又喜,叫着跑过去,拉了老胡的手。杨梅也是一阵欢叫,跑了过去。三个孩子刚一分别都感到十分难过,这下又再见到,实在是说不出的欢喜。卓玉麟道:“老胡,你不走了吗?”杨梅也在问:“老胡,你是不是真的不走了?”
  老胡高兴得说:“是啊,不走了。老子实在是太不放心你们两个了,哈哈哈。”三个小孩儿又笑成了一团。
  却听见天痴道人高声叫道:“天竹那个小王八蛋呢?!叫他来见我!”
  天玄一见便知,天痴师兄这般必是为了这个背猪腿的少年,于是讪笑着说:“师兄息怒,师兄息怒,这孩子我原本是要留他住下来的,他自己不愿意呆在咱们青城山,这才……”
  这天痴道人原是天字辈的大师兄,在青城山那是出了名儿的脾气古怪,平时天马行空的不问世事,可要是真惹上了他那是叫谁都头疼的很的角色。就是老一辈儿的长老们都没有几个敢惹他的,因而当年本该他做掌教,却被他以掌教事务过于繁琐自己十分不喜为由一推便推给了师弟天玄,这样也没人敢说个不字。因而,天痴这一怒冲清虚殿,自是人人战战兢兢,生怕惹他不高兴。
  天痴转过脸来对着天玄怒道:“你留他下来?你留他下来去厨房给你做饭?你是看他背着条猪腿就欺负他,觉得他就该是个烧火做饭的命?难道收了他做你徒弟就那么辱没了你的威名?”
  天玄老脸一红,苦笑着再不敢搭话,退到一边装聋作哑去了。天痴还在四顾着寻找天竹。
  此时,天竹缩在一群师哥后面小声地说道:“大师兄息怒,那孩子的资质实在是……实在是……”
  “放你的狗臭屁!”天痴道人跳将起来,指着天竹的鼻子骂道:“老子当年把你个猴崽子捡回山的时候,你以为你资质很好吗?瘦得跟个麻杆似的,要不是师傅当年心肠好肯收你为徒,还轮得到你在这里挑人家资质好不好?”
  这天痴道人现在哪里还有一点修道之人的样子,全然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一通臭骂,直骂得天竹道人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最后唯唯诺诺地说:“大师兄,我知道错了,大师兄责骂的极对,这孩子我收下便是了。”
  “少来这一套!”天痴道人歪着嘴说道:“现下这孩子我收下了,你现在想要了?没门!”
  众人一听,又是一阵愕然。这天痴道人虽是大师兄,却从未收过一个弟子,这许多年过去了,猛然收一个,竟然还是这种废物中的极品,众人心中都暗暗道:“果然是号称青城山最古怪的大师兄!”于是人人脸上都是一片古怪,却都说:“恭喜大师兄得收弟子!”众人都怕大师兄突然反悔,硬要将这个废材塞到自己门下,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于是,贺喜声响成一片。
  禅动也随着众人上前道:“恭喜天痴师兄,收得一个好徒弟。”同样的话,但是他的言语却是十分真诚。天痴道人高兴得哈哈大笑,拉着他道:“老胡这孩子确实是个有趣的孩子!我很喜欢。”
  青城众师弟们恍惚中似有明悟:哦,原来如此,这就难怪了,那个背猪腿的少年怎么看也都是一个古里古怪的孩子,这就难怪这个古怪的大师兄会喜欢他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无量天尊。
  就这样热热闹闹的喧闹了半天,方要清静下来,却见孙不智和赵不嗔二人,一人怀里抱着个人急急从外面奔进来。两人抱的一个是天风道人,另一个却是医仙杨伯元。天、杨二人都使紧闭双目,也不知道是生是死。本在角落里的杨梅立即跳了起来,口中喊道:“爹爹!爹爹!”奔了过去。卓玉麟和老胡也跟着跑了过去。
  天玄一众人也都围了上前,天玄伸手一探杨伯元的脉搏,却是极其微弱,虽然未死,却已经是灯枯油尽了。天玄叹了一口气,面色阴沉的去探天风的脉搏,却发现天风虽然身受重伤,但是心脉中有一股棉厚的事物护持着,虽也是一息尚存,却与杨伯远不同,自有勃勃生机存于胸中。而杨伯远眼见着便要撒手人寰了。
  看罢伤势,天玄道人这才站起来,问道:“不智、不嗔,你们把经过说说看吧。是在哪里发现你们师叔的?”
  不智起身说道:“回禀师尊,弟子们到了青石镇,那里的人全都死光了,并且死状血腥恐怖,整个青石镇,甚至牛羊牲畜都没有一头活的。而那些死去的山民,简直是令人惨不忍睹,弟子们看遍全镇,竟然没有发现一具完整的尸体,全都是一片片被撕得稀烂的残肢烂肉和鲜血脑浆。那里简直就是一派地狱景象!弟子们看得愤怒已极,四下搜寻涂炭生灵的妖邪,却是一无所获。”说到这里不智脸上现出了不忍的神色,恍惚了片刻才说:“后来弟子们在青石镇卓府中的祠堂里发现了师叔和杨先生。弟子们到时,天风师叔尚有一口气在,他说:‘快救杨兄弟。’说完就昏厥过去了。而杨先生则是倒在师叔身边,人早已昏厥了,手上却还捏着一枚银针。弟子们就火速送师叔他们回来了。”
  旁边的天痴早就盘腿而坐,左掌按在杨伯远额头,右掌轻抚他的小腹,两股纯正的真元透体而入,不多时,杨伯远的身上慢慢散发出一阵阵烟气,随着一阵抖动,一口淤血从他口中喷了出来。
  而天玄也替天风调匀内息,安抚五内,不多时,天风也醒转过来,开没睁眼,却喊了句:“先救我杨兄弟!”天玄道:“师弟,你放心,大师兄在给他疗伤呢。只要杨贤弟醒转过来,他自己便可以医治得了自己了。”
  哪知道天风哭道:“杨贤弟他把唯一一颗九转夺命丹给我吃了,可是他的心脉也是已经断了的啊!”天玄一听,也是大吃一惊,这九转夺命丹可是非同小可,据说世间只有医仙一脉才有此丹,且是数百年前的前辈医仙留下来的丹药,世上已经不多了,此丹据说便是非死不可之人服了它也可多活几年,因此才叫夺命丹,意为能从阎罗王手中夺取寿命。修道之人服食之后更是有莫大的好处。没想到仅剩一颗,这杨伯远必是本着医者仁心,竟然喂给了师弟,实在是令人钦佩。
  天玄道人想了想,冲着天痴道人轻轻喊了一声:“师兄!”目光定定的望着正在凝神屏息的天痴道人。天痴道人也朝着他笑着点了点头说:“你是掌门,由你做主了。”天玄道人重重的点了点头,起身走进了清虚宫深处。
  片刻之后,天玄道人手捧着一只锦盒,缓步走了进来。他走到杨伯元身边,打开锦盒,从其中取出一枚漆黑的药丸,微微用手一捏,外面那层黑色的外壳破裂开来,登时有金光从里面透了出来。天玄迅速将那金灿灿的药丸塞进了杨伯元的口中,天风躺在旁边惊呼道:“九转夺命丹!”
  天痴道人带着嘉许的神情看了天玄一眼,左掌发出一股真元,催送药力直透心脉。一层淡淡的金芒从杨伯远的体内透了出来,过了片刻,终于杨伯远被震断的心脉终于在九转夺命丹和天痴道人的真元作用下迅速接合,人也悠悠醒转过来。一睁开眼睛便看见泪流满面的小杨梅一双焦急的眼睛。
  天风道长看这杨伯远醒转过来,也是一阵欣慰。他问天玄真人道:“师兄,你怎么会有九转夺命丹呢?”
  天痴笑道:“你以为咱们青城山就只有你老四一人跟医仙一派交朋友吗?呵呵,这颗丹药是几百年前当时的医仙程风送给咱们青城山忘情真人的,一直保留至今。而今,医仙一派的前辈留下的圣药倒救了医仙的后人,说起来一切都是个缘字。”
  眼见得杨伯远与天风都没了性命之忧,众人也都放下心来。杨伯远虽然重伤之后,身体及其虚弱,但眼见得爱女无恙,青城山的一众道友又都古道热肠,精神竟也好了许多,他口述了一个方子,请青城山的弟子去配了,这才与同样虚弱的天风道长一同被抬入内室修养,杨梅紧紧跟着父亲一同去了。
  当夜,在青城山的清虚宫大殿之上,天玄真人请出祖师爷画像,设香案,先拜了三清天尊,后又对着祖师爷画像行了大礼,禀明开坛收徒一事之后,便端坐在上受了卓玉麟三叩九拜的大礼,说道:“麟儿,入我门来便是奉三清天尊为主神,成为一心修道之人,原来尘世的俗名便不可再用了,依照本门的规矩,要授业恩师赐徒儿一个法号,为师给你起的法号是‘不凡’,望你能体谅为师的苦心,刻苦修行,立志将本门道统发扬光大!”
  卓玉麟恭恭敬敬的道:“徒儿记住了,请师尊放心,徒儿一定刻苦研习本门道法,以不复师尊重望!”
  天玄微笑着说:“好了,不凡,你现在去给三清天尊和祖师爷叩头吧。”
  原来的卓玉麟,此时的卓不凡依言向三清天尊和祖师爷挂像分别行了大礼,然后规规矩矩的站到一旁。与之相比,老胡则是猴头猴脑的四处张望,一刻也不得安宁。先是看着大殿之上如此众多的道士感到十分热闹有趣,后来又看见天玄真人挂起一张画儿来,那画上一个白胡子老头儿笑眯眯的,神态十分潇洒。不仅也对着那画中的老头笑了起来,谁知到他这一笑,竟突然看到那画中的老头朝着自己招手,竟迷迷糊糊的朝着那画中走去。
  四周全是云霭,那老道士便站在一片云海之中笑吟吟的看着他走近。老胡问道:“你就是我们的祖师爷吗?你在这里做什么?”
  老道士并不答话,却伸出一指点在老胡眉心,老胡只觉得似乎一片清凉渗入了脑髓,十分受用,却也没有其他的神奇。但念及这老头让自己舒服了这么一下,也很高兴得说:“你人很好,我请你吃肉。”说着从背后取那条猪腿,却摸了个空,才想起来那条猪腿早一点的时候被他放在了自己的房间里了。
  老道士哈哈大笑起来,老胡也大笑了起来,等身边有人推他,这才发现他人还是在大殿之上,许多双眼睛古怪的看着他,却不见了那白胡子老道士,一时间迷糊起来。
  天痴道人饶有兴致的看着他,却不似其他人那般眼神古怪,而是很欢喜的样子。天痴对天雨道姑说:“师妹,你先请吧。”于是天雨道姑也不多推辞,高高兴兴的坐在上座,受了杨梅的大礼。杨梅早些时候已经告知了杨伯远,杨伯远大喜过望,自然是不加阻拦,欣然同意了。
  天雨道姑道:“梅儿,为师今日给你正名,自今日起,你便叫做‘杨不悔’了,记住了吗?”
  杨不悔道:“弟子记住了。”
  天雨道姑又道:“你那些师姐入门比你早,你可要刻苦修习,奋起直追,不要令为师失望啊!”
  杨不悔道:“弟子自当刻苦学习,以众师姐为榜样,决计不给师尊丢脸!”礼毕过后,天雨道姑也是满心欢喜的搂过杨不悔站在一旁。
  接着,天痴道人懒洋洋的坐在了居中的位置上,对老胡说:“孩子,过来给我磕头!”
  老胡便大步走上前去,嘣嘣嘣的乱磕了一通,谁也没有教过他这些礼法,自然是什么规矩也不懂得,引来一阵哄笑。天痴道人笑道:“够了够了,老胡,为师今日也给你起了个名字,你今后就叫‘胡不归’了,意思就是你跟着为师,不要再回原来的地方去了,便不用一个人四处漂泊,孤苦伶仃,这里便是你的家了。”
  老胡原本就没有名字,此时突然有了名字,又有了一个很喜欢自己的师傅,心中的欢喜实在是无法言说,只知道重重的磕头,道:“谢谢师傅给我起名字,老胡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了,师傅的大恩大德,弟子永世不忘!”说着竟哽咽起来,一张埋在地上的脸满是泪水。大殿上众人见他说的感人,身世也是凄苦,也都不免心生感动怜悯。
  在旁边观礼的禅动突然若有所悟,原来自己莫名的喜欢这孩子,原是为了他一番赤子之心,不带任何浊垢的缘故啊!想来天痴师兄也是如此吧。


第六章 练功
  西天是一朵出岫的白云,缓缓的变幻着姿态,云还是那朵白云,只是每一刻都呈现出万千变化,显现出动人的美。下面是郁郁葱葱的山谷,山崖峻峭,林木丰美,被春日暖阳一照,便生发出无尽的绿意。
  临山崖处,一棵高大的黄果树上,胡不归躺在树杈间,惬意的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手上捧着半只山鸡,一件崭新的青色道袍穿在身上,胸前是一片油污,好不逍遥。
  算起来,来到青城山已经三月有余。胡不归与师傅天痴道人住在青城碧云峰,青城山素有青城三十六峰之称,众多奇峰围聚在主峰老霄顶旁,真正宛如一座山城。掌教真人率门徒居老霄峰,而青城派其他各支门人弟子都各居一座山峰。只有后山是青城派的禁地,由天痴道人等的师叔若隐真人看守,别说是寻常弟子不得擅入。甚至连掌教真人也是一样不可以进去的。
  天痴道长一脉就只有胡不归一个徒弟,偌大一个山峰,便就他们师徒二人,说是清静,却也有些寂寞。自从三月前在清虚殿行拜师礼之后,胡不归便再也没有看到卓不凡和杨不悔。他也被师傅天痴道长带到了所居的碧云峰。碧云峰靠近后山,与其他青城门人相隔颇远。
  天痴道长当日带了胡不归回山便传了他青城派炼气之法。青城山号称是玄门正宗,炼气的法门更是神妙非凡,天痴道人是天字辈儿的大师兄,一身修为原本极为精深,只是说到收徒授业,却是不甚在行。一般收徒授业,传了基本功法之后,便要督促指导徒弟开始修习,天痴却道:“不归啊,这个便是咱们青城山炼气的法门了,你瞧着什么时候高兴练了便开始练着玩玩吧。”什么叫高兴了便开始练着玩玩?如此的教导徒弟,只怕是青城山前所未有,或许此刻青城山的历代祖师都歪了嘴巴在骂人了,无量天尊,罪过罪过。
  而胡不归这小子却是大咧咧的道:“这样也好啦,今天困了,师傅,徒儿先去睡觉了,练功的事儿以后再说吧。”说着便打着哈欠去睡觉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胡不归终日便在碧云峰上闲逛玩耍,也不提练功之事。而天痴道人对他更是不加约束,任由他四处快活。过得几日,一条从山下带来的猪腿早就被胡不归啃的干干净净,终日青菜豆腐,渐渐的嘴里淡出个鸟儿来。于是他便去问师傅:“师傅,咱们青城山是不是真的可以吃肉?”
  天痴道人道:“咱们修道之人虽不像佛门一般严禁荤腥,却也是以清淡为主,很少取用荤腥的。怎么,不归你想吃肉了吗?这山上尽是些山鸡野兔,你自己去捉吧,为师要修习了,无量天尊。”说完便坐在一棵仙人松下,闭目打坐。
  无奈,胡不归只得自己想办法。谁知道这青城山的野物竟都狡猾至极,一连数日竟没有一只落入胡不归设置的陷阱里。无奈之余,胡不归想到了师傅和其他修士那快如闪电的身手,若是自己也可像那样,那捉起山鸡来岂不是手到擒来?想到这里,胡不归已经是哈哈大笑,神态十分满意,便似乎现下手中就抓了一大把山鸡一般。
  于是胡不归便开始按照师傅所传授的法门认真修习起来。他学着师傅的模样,寻了一棵临崖的黄果树,盘腿坐在树下,五心向天,收敛心神,闭目打坐。他按照师傅所说的,用心体察下腹丹田处的那一丝先天元气。按照青城派的解释便是人一生下来体内便带了一丝先天元气,而启动这一丝先天元气,从而带动它周游全身经脉,产生真元循环,以达到筑基的目的,为下一步采集蕴藏在天地间的天地灵气打基础。
  胡不归难得如此老老实实的坐下来打坐,屏气凝神坐了半晌,却丝毫也没找到师傅所说的那一丝什么先天真气,更不要说什么驱动它在周身经脉运转了。这一坐直到日落西山,竟是没有半点收获。最后突然下腹部传来感觉,却是因为饥肠辘辘而发出的几声怪响。
  一般青城门人,在筑基这一阶段,从体察到先天真气,到令它缓慢的在经脉中运行,资质好的不过片刻工夫,资质差的大半天光景也就足够了,像胡不归这样整整一天连先天真气的边都没有摸到的实在是绝无仅有。而胡不归只道是玄功难练,虽然一整天都没有收效,却也不怎么灰心。当他跟师傅天痴道长说起这事儿时,天痴也不跟他解释,只道:“开头都是这般,没关系,慢慢练吧,累了就出去玩耍。”
  就这样,胡不归每日在山崖处的黄果树下打坐练功,每天都是坐到日落西山,却丝毫进展都没有。胡不归不但不觉得灰心,反而倒激起了他心中争强好胜的性格,非要找到那一丝天知道他有没有的先天真气。虽然没有找到所谓的先天真气,他倒是对这般枯燥的打坐练功渐渐习惯了。直到一个月后的某一天,胡不归一直静坐到月华升起,山林寂静。突然一股清流若隐若现的在下腹丹田处一拱,胡不归全身一颤,立即捕捉到了一丝似曾相识的气机,慢慢的终于清楚地感到那一股清流在丹田处蜿蜒盘旋,一丝喜悦涌上胡不归心头。他用感觉紧紧地抓住这一丝得来不易的气机,带着它在丹田中往复盘旋,一直到丹田微温方才停止。胡不归站起身来,对着一轮山月哈哈大笑,一种畅快的喜悦充盈在胡不归的心头。
  若是胡不归知道自己跨出这第一步多用了其他人三十倍的时间,不知道他会怎么想。要是他知道卓不凡在天玄真人口述完练功法门的同时便已经跨过了这一关,而短短三个时辰便已经进入了周天运转的采气阶段之后,胡不归这颗古怪的脑袋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触啊。
  当听到徒儿已经感应到那缕先天真气的时候,天痴道人大喜过望,连连道:“这么快!不错不错!果然不愧是我的徒弟啊!哈哈哈……”真不知道这个天玄的脑子是不是练功练坏掉了,这样也叫快的话,那其他人的进展速度岂不是都可以称为神速了?难道这个天痴已经忘掉了这感应先天真气一步他自己当年也是须弥之间便通过了,怎么现在却来称赞这个慢的出奇的徒儿呢?便是喜欢自己徒弟也没必要这样来赞他吧,无量天尊,罪过罪过!
  不管怎么说,这一关过后,胡不归信心大增。每日里依旧到黄果树下练功打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不归按照天痴道人所传的经脉运行路径,引导那股先天真气狂顶乱撞。狂顶乱撞?正是如此。一般青城弟子练功之时,最是讲究清静无为,缓缓引导真气疏通经络,慢慢形成小周天。遇上真气不可通过的经脉便慢慢研磨疏通。而胡不归体内的经脉则不是一般的强,他刚引导那股已经听他意念控制的先天真气流向经脉时,便像是遇上了一堵铜墙铁壁般,一分一毫都不可前行。纵使这样,胡不归也以为是理所当然,好在现下还有一股可供他驱使的先天真气,倒也不觉得练功有什么枯燥无聊,反倒是觉得比之先前毫无感应的时候有趣了很多倍。至此,他每天便用那股先天真气宛如开山凿洞般的在体内经脉运行处生钻硬凿,一股与生俱来的狠劲儿竟然让他在两个月间凿开了寸余长的一段经脉。
  便是这样,经络未通,胡不归也感到近日来身上越发的有气力,往往轻身一蹿,便可飞跃数丈,手脚更是比从前敏捷灵巧了甚多。山鸡野兔抓起来竟是抓住的时候多,让它们逃掉的时候少,一时间美味可以时常入口,令他快乐不已。于是对练功又平添了许多的兴趣。要是青城山的列祖列宗得知自己有个徒孙修炼玄功竟是为了捕捉山鸡野味儿不知道会不会气得从上界下凡来发飚。

当前:第5/14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