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之七日假期全集.com》第417/439页


“看懂就能救人?我怎么好像有点糊涂?”司徒阳光不解地问。

“对,你能看懂,说明你就是如来嘴里所说的有缘人!只要你再细细体会一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发现?还有没有其它详尽的说明?比如说什么功法之类的?”悟空问道。

“没有了。这八页纸上只是写着这些东西,其他的没有了。”司徒阳光据实回答。

“师父,你刚才也听了司徒阳光的诵读,你应该怎样理解呢,请师父指点一二。”悟空虚心地说。

悟空的请教正合唐僧的心意,这次还不趁机对悟空上一堂佛学理论课?于是唐僧清了清喉咙,慢条斯理地说:“依为师的理解,如来佛祖的这本无字天书,说的主要意思是一切皆为虚幻,这也是佛学经常讲的涅槃。涅槃,即作灭或寂灭,与解脱同义;本意是指吹灭之状态,再转作燃烧烦恼的火灭尽,达到觉悟的境地。它是超越生死的迷界,亦是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虽然经典说:生死即涅槃,但一般人将生死视为涅槃,是不了解佛教的原意。

一般人所谓生死,即纯粹肉体的存在与毁灭,此与涅槃相异。佛教将生死视为一切有情的轮回,依业因在六道迷界相续,这是苦恼世界,生死苦海,此跟涅槃相对;因为学佛的目的,在超越生死苦海,而到达涅槃的彼岸。

杂部经有云:涅槃是彻底断绝贪爱,放弃它摒弃它远离它,从它得到解脱,一切有为法的止息,放弃一切污染,断绝贪爱,离欲,涅槃,它是贪的熄灭,瞋的熄灭,痴的熄灭。

涅槃有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种。烦恼已断,但肉体仍然存在,称为有余涅槃;一切都归於灭无的状态,称为无余涅槃。佛的圆寂即是入灭,是已进入完全涅槃的状态。

经典记载,涅槃有四种大乐和八味。四种大乐为无苦乐大寂静乐大知乐不坏乐。八味为常住寂灭不老不死清净虚通不动快乐。

有人认为涅槃是积极或消极,都是不对的;因为二者是相对或两立的意思。殊不知,涅槃是超越相对和两立的境界。凡是亲证真理或涅槃的人,不会受制於任何迷执悲苦忧愁等心理状态;它是以最纯净的心情,生活在扎实的现在,而不掺杂自我的成份,以达到涅槃寂静。

由於人的无明,而在六道迷界中翻滚,烦恼始终不断,无法解脱。因此,只有勤奋修持,净化自我,依智慧克服无明,才能证得真正的涅槃。

悟空,为师所说的佛理,你是否听得明白?又能不能举一反三,悟透无字天书的禅意?”唐僧说得口沫横飞,好不容易才停下来,换一换气。

悟空听得几乎就要晕眩过去了,听见唐僧的问话,他思索了很久,迟疑地说:“师父说了这么多,俺老孙听得有些不求甚解。难道,如来的意思,是对付麦基的梦幻魔镜,必须要涅槃后重生?”

第363章若有所悟

唐僧的一番论道,悟空他们都听得云里雾里,特别是八戒,更是大摇其头,说道:“师父你这番话真是很深奥啊,比如来佛祖的无字天书还要难懂,你不说还好,你一说我更糊涂了。舍弃了肉身,还行什么善,惩什么恶呢?”

唐僧淡然一笑,说:“悟能在雷音寺的这些日子看来都白过了,不过也难怪你,平时除了吃就是睡,哪有时间去钻研佛学?虚度光阴是必然的了。皇兄,我前几天给你讲过一个舍身行善的故事,你还记得吗?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或许他们就能理解刚才我的论道。”

司徒阳光点点头,说:“这些日子御弟给我讲过不少故事,这个舍身行善的故事我印象很深,当然记得。好吧,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会不会很长?我的瞌睡又好像来了。”猪八戒轻声地在司徒阳光耳边问。

司徒阳光对着八戒轻轻一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叫阉浮提,因为国王利众生治国有方,所以当时这个国家国富民安,一片祥和。可是,有一件事却让王宫内外深感不安:王后慧事多年来一直没有生育。

为了求子,国王和王后到处烧香拜佛,求神问药。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后终于怀孕了。国王得知这个消息,喜不自胜。国王亲自过问王后的饮食起居,皇宫上下没有一点儿怠慢。天赐吉日,王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容貌端正,满朝文武全来祝贺,国王给男孩取名叫“慧灯”。

可是,没过不久,国王死了,当时太子年龄还太小,无法执政管理国家,经过商议,在太子长大之前暂时由众大臣代替管理国家事务。

慧事是非常贤明的王后,她把全部精力用在教育太子身上。太子从小便显出过人的聪明,凡事一学就会。在太子八九岁的时候,王后开始教他读书,算术,武艺,骑术等本领,因为太子的聪明,十五岁时,他已经有了很高的学识和本领。

诸大臣感觉太子已经具备了管理国家的能力,联合上书,要求太子即位。国家不能一日无君,而国王过世已经好多年了。

太子犹豫着说他不想当国王,因为他的前世曾经当过六年国王,结果堕入地狱六万年。他不想再堕入地狱。

大臣们为难了,他们问:“难道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太子想了想,回答说:“方法倒是有的,这便是‘阎浮提’人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会说话的人,都能行佛家的十大善事。”他知道这不容易做到,但是他说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当国王。

众大臣们希望太子即位心切,按照太子的愿望,马上向全国发布告示,要求全国臣民都要行佛家的十善,不得杀生。这是民心所向,全国人民纷纷响应。

太子看到全国老百姓都纷纷行了十善,于是即位登基,成了这个国家的国王。他即位以后,出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各地地下纷纷涌出佛教经书。大臣们知道这些藏于地下的经书,是世上的珍宝,他们建议把这些经书收藏到国王的经书库里。

国王听后不赞成。他说:“那些经典纷纷涌出来是为了弘扬佛法,为芸芸众生所用,怎么可以藏起来?”他建议把这些佛典摆在国家各个四通八达的路口,赠送给婆罗门和贫穷的孤寡老人们。

一时间,阎浮提国的大小路口摆满了佛典,引起了天帝释的注意。天帝释怀疑新国王此举隐藏着什么功利之心,所以决定前去考验新国王。

天帝释变成了一个男子,来到一个街口,这里的布施正进行得很热闹,天帝饰问大家:“你们这是干什么?”一个人对他说:“国王叫我们行十善。”天帝释露出一副奇怪的表情:“你们国王叫你们行十善,可是,却为什么叫我行十恶,你们国王到底在耍什么鬼花样?”

那个人赶紧把天帝释的话回报给了大臣,大臣又连忙去问国王是不是真有其事。国王回答:“我曾传令叫国内能言之人都行十善,从未说过行十恶之事。既然有人这样说,我就去看看吧!”

在一个简陋的住所里,国王见到了那个男子,国王问他:“是你说的我曾经让你行十恶吗?”天帝释肯定地回答道:“确实是你让我去行十恶的。”国王知道这个人有意这样说,不跟他争论,耐心地说:“你能不能由行十恶改成行十善呢?”

男子回答说:“这要看你愿不愿意了。如果你能让我生吃你的肉,生饮你的血,吃完,喝完之后,我一定去行菩萨的大慈大悲之道,永不做恶事。”

大臣们被男人的话激怒了,而国王却低下头沉思起来。他想起了自己经历的种种苦楚轮回,受过的残酷屠戮,现在拿出这点血肉又算什么?

当前:第417/43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