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的种田生活全集Zei8.net》第12/78页


  大郎伸手挠了挠头,“阿红喜欢吗?大哥看别家的姑娘都买这个,大哥就想给阿红也买一个。”
  把胭脂盒子小心的塞进怀里,小桃红眉眼明媚,“喜欢,特别的喜欢,我们快些回家吧。”
  说着小桃红与虎子就去接他们手里的大包小包,那是爷爷他们置办的年货。有一块儿肥肉,大约十多斤的模样。还有一半袋子大米,别看有小半袋儿,如果他们几个男丁放开了吃,也就差不多只是够两顿的量。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比较稀罕的东西,想来都是买回家年三十吃的,平时大约要藏着省着。
  本来小桃红想腊月十五送糖时再置办年货的,如今他们已经置办了倒也还行,以免她背不动。
  大伙儿欢欢喜喜回到家,看着屋里的景象咧开了嘴。院子里虽然是泥巴的地面,却被打扫得很整洁。院角堆满了柴火,还有一只母鸡领着十来个小鸡在咯咯叫唤。
  “阿红,这谁家的鸡?”
  虽然心里有些谱,但是大伯还是不大相信这是自家的鸡,忍不住出声确认一下。
  小桃红还未来得及开口,一旁虎子抢着道:“这是咱家的呢,大姐跟王婶儿买的鸡蛋,借了母鸡来孵的小鸡。”
  “好,好,好。”大伯一连说三个好,一旁的爷爷堂哥也是一脸笑意。家里有个机灵的人张罗,就是比放任不管好上许多。
  “咱们家不止有小鸡仔,大姐还买了一头小猪,我日日都跟着喂呢。”看着大伙儿开心的眉眼,虎子凑上去邀功。
  “真的呀?!在哪儿?虎子快领我们去看看。”
  “来来来,这边。”说走虎子领着大伯他们朝猪圈的方向走去。
  家里人回来自然得做一顿好吃的,趁着天色差不多,小桃红就张罗开了。
  小桃红去隔壁王婶儿家买了好些个鸡蛋,打算煎些鸡蛋饼。把之前熏着的五花肉全都取下来切块煮着,十多斤五花肉她们姐弟吃了这么些天,现在只剩下一小半儿了,索性还是够家里人好好吃一顿的。
  随后又让虎子去菜地里拔一颗白菜回来,打算炒个素菜。小桃红之前泡的酸菜已经酸了,吃起来酸爽清脆味道特别好。中午虎子在河里捞的两条鱼,小桃红将就着酸菜做了酸菜鱼。
  小桃红手艺好,简单的菜色硬是做的色香味俱全,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饭菜做好一家人围着桌子吃饭,菜色也是少有的丰盛,平常粗糙的玉米饭吃起来也格外的香甜。
  爷爷给她们讲镇上发生的事情,小桃红几人也给他们说着这几个月家里的事。得知小桃红有赚钱的法子,都一个劲儿的说好。
  整个上杨镇需要干活的人太多,而镇上却没有那么多岗位,工钱都压价了。从原来的十三文一天,到现在只有十文钱一天。但是他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你不做还有许多人等着做呢。
  以至于他们去做了两个多月的活计,除去置办衣裳年货的开销,手里也就只剩下二两三钱银子。这么点钱,连明年的日常用度都够不上,如果小桃红供得上日常油盐,他们家就可以存下钱了。
  次日刚吃完早饭没多久,便有一个妇人登门造访。“张家大哥,在屋里不?”小桃红听得声音,知道是找大伯的,就出去开了门。
  开门一看,还是一个熟人,就是上次在路上要给她说亲事的吴媒婆,“吴媒婆来有什么事吗?如果要给我说亲的就算了,这事儿大伯也做不了主的。”
  吴媒婆手一摆,“这大姑娘怎么说话呢?媒婆我这次来啊,是有好事儿说给张家大哥的,跟你没有多大关系。”
  “请进吧,屋里说话,大伯在屋里呢。”小桃红把吴媒婆让进院子里,既然是来找大伯的,想来跟她是没多大关系。
  院里大伯正在用竹子编制背篓,他们家有一个背篓已经没底儿不能用了,得重新编一个,“阿红,谁啊?”
  正问着吴媒婆已经跨进门,“哎呦张家大哥手真巧,还编竹篓呢。”
  抬眼看了看吴媒婆,大伯立马喜笑颜开,放下手里的活儿把凳子递给吴媒婆,“他花婶儿,坐坐坐,不知道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媒婆名叫吴桂花,就住在小河沟,村里半数以上的夫妻都是她牵的线,大伙儿都叫她吴媒婆或者花婶儿。如今吴媒婆登门,自然是为了说亲来的,家里就这么些个人,大约是来给小桃红她大堂哥说亲的。
  吴媒婆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院里的凳子上,“媒婆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儿个来啊,就是准备给张家大哥说一门好亲事儿的,保准你满意。”
  大伯眼睛笑的眯在一起,“嘿嘿嘿,满意满意都满意,他花婶儿说的亲事啊,咱们大伙儿都很满意。不知道是哪家闺女啊?家住哪儿啊?聘礼要得多吗?”
  只要能娶上一房媳妇儿,手脚健全能干活儿,能生养,旁的哪还有有什么满不满意的。如今小桃红有了法子赚钱,就算聘礼多一些,就把那二两银子拿去做聘礼,先娶回来生个大胖小子,之后再慢慢熬着就是了,这么多年不也熬过来了吗?大伙儿都没被饿死,只要活着就好。

  ☆、第13章

  听大伯这些迫不及待的发问,吴媒婆打趣道:“瞧把你给美的,还想着旁的大闺女呐?也不害臊。是钱家村的钱寡妇,不过你别看钱寡妇嫁过人有过孩子,人生得水灵着呢。”
  吴媒婆这一席话倒让在场一众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花婶儿,这寡妇倒也没什么问题,只是那寡妇多大岁数了?”
  虽说是寡妇,还有一个孩子,但是大伯也不嫌弃,寡妇好歹也是个女人不是?当过家的女人也好,会过日子就成。
  吴媒婆也很有耐心,“钱寡妇年纪不大,今年刚刚三十有六,一点儿也不显老,水嫩着呢。她那闺女今年十三了,也是一个小美人坯子呐!”
  这下可难住了大伯,“他花婶儿......不是我瞧不上那寡妇,只是这年龄差距也忒大了一些,她那闺女倒还差不多。”
  吴媒婆愣了愣,随即笑得前俯后仰。倒是吓坏了院里的那些个母鸡与小绒球,母鸡咯嘚咯嘚叫个不停,与吴媒婆的笑声相互交响此起彼伏。
  “张家大哥啊!你该不会认为我要把钱寡妇说给顺子做媳妇吧!”吴媒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断断续续说出这一句话,还捂着肚子笑个不停。
  小桃红倒是看了个大概,只怕这吴媒婆是要把钱寡妇说给大伯做续弦。她们却误会了吴媒婆的意图,以为是上门给大堂哥说亲的。
  “那他花婶儿的意思是.......”
  吴媒婆总算停住了笑声,“这么跟你说吧张家大哥,钱寡妇她家娘两孤儿寡母没个靠头,就想另找个夫家。这不,旁人一跟我说这事儿我就想起你来了,好事儿还得想着咱小河沟的人不是。”
  “给,给我说的?”大伯都有些口吃了,愁儿子的亲事愁不来,自己倒还有机会娶续弦。“他花婶儿,这事儿我们的从长计议。”
  家里本就没有余钱,挤着攒着都不够给儿子娶媳妇儿。现在他要是娶续弦,无论如何多多少少得表示一下,那不是增加负担吗?他已经老了,娶不娶都无所谓了,得留着钱过日子,给儿子娶亲用。
  吴媒婆自是知道大伯在愁啥,这里穷山沟,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穷字,“张家大哥你别急,且听我说完不迟。这钱寡妇娘俩不用下聘的,只是想找个靠头,能有口饭吃饿不死就成。”
  大伯踌躇了起来,听上去倒是白捡一媳妇儿,怎么想都挺诱人。只是家里本就缺衣断粮的,再添两个吃饭的人,只怕家里情况更加不乐观。
  而且吴媒婆说不下聘,但是这事儿要是成了,自然得给吴媒婆表示表示,这媒人可不是白当的。
  吴媒婆一拍双腿,一脸的恨铁不成钢,“我说张家大哥你怎么这么木呢!这么说吧,钱寡妇嫁过来是带着她那个十三岁的女儿,到时候你们就是一家人。如果家里男丁跟那个女娃子看对眼了,是不是就不用下聘就娶个黄花大闺女?你白捡一媳妇儿,还顺带一个儿媳妇,这么好的事儿送上门你还犹豫个什么劲儿啊?”
  这句话显然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大伯满脸喜色的一拍脑门儿,“还是他花婶儿看得明白,那你等着,他爷爷回来咱们商量商量,这事儿就定下来了。”
  “我就知道张家大哥是个明白人,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啊!我去跟钱寡妇说说,你们瞧个好日子,她们就搬过来。”说着吴媒婆就一脸喜色的离开了小桃红家的院子。
  一下子解决了心头一大患,自己也要有个媳妇儿,大伯显得心情很好,编制竹篓的动作都轻快了起来。
  看着这个事情告一段落,小桃红便转身回屋,打算把没做完的事儿做了。她们家又要添新的人口了呢,不知道未来的这个大伯母是个什么样的人,还有一个堂妹。
  走进屋那三个小萝卜头明亮的眼睛就看着小桃红,原来他们也趴在门边偷听吴媒婆与大伯说话呢。
  “大姐,可把我吓一跳呢,我还以为花婶儿又是来给你说亲事的。”
  小桃红好笑的看着虎子,“吓你一跳啊?我看就是不吓你,你都一直在跳,一天到晚没个正形,跟个猴儿似的。”
  虎子嘿嘿笑了笑,便又装模作样的凑在三郎身边看书。
  小花儿把针拿在发间蹭了蹭,眉眼弯起柔和的弧度,“大姐,咱们家是不是要添人了,我们会有新的大伯母吧?不知道堂姐是个什么样的人,听花婶儿说很好看呢,肯定比花儿好看,跟大姐一样的好看。”
  小桃红走过去跟小花儿一道做针线活儿,看着软糯的小花儿笑了笑,“谁说的?咱们家花儿也很好看。人的外貌不一定要多好看,内在美才是真的美,花儿就是从内到外都美。”
  小花儿脸色微红,“大姐真会说话,说的花儿都不好意思了。”
  不多时外出的爷爷回屋,大伯欣喜的把吴媒婆来过的事情给爷爷细细说了。这打着灯笼也找不着的好事儿送上门,爷爷怎会拒之门外?不过是问了问那钱寡妇的情况,这事儿也就算定了下来。
  对于古人连面都没见就敲定终身的作为,小桃红不置可否。只是不知道这新的大伯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好相与一些,别小心眼儿待不得人。
  事情敲定下来,吴媒婆给两边通了气。看着大伯掏了四十六文钱给吴媒婆,小桃红咋舌,这媒婆真是个赚钱的职业,动动嘴皮子四十六文就到手了,弄得她都想去做媒婆了。
  既然大伙儿你情我愿,爷爷也就不拖泥带水,当即请村里识字的草药先生翻了翻万年历。选了一天适宜婚丧嫁娶的好日子,就让钱寡妇娘俩搬到小河沟来,刚好赶着过年。
  钱家村也属于上杨镇的范围,只不过与小河沟离得有些远,中间还隔着一个村儿呢。钱寡妇孤儿寡母也搬不了许多东西,何况是搬着走这么远。
  吴媒婆便在中间做好人,让大伯带着大堂哥二堂哥去钱家村接一下钱寡妇。帮忙收拾收拾东西,搬下东西什么的,也算是相互留个好印象。
  从小河沟到钱家村需要横穿下河坪,算起来光是路程就一个半时辰。加上收拾东西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来回至少得要三四个时辰,于是这天一大早张家就忙活开了。
  说是忙活,倒不是要宴请宾客。大伯与钱寡妇说是成亲,其实就是搭伙儿过日子,他们家也没有余钱,兴不起这些礼行。
  而是忙活着做些吃的给大伯几人要去接人的,吃饱了好赶路。外加收拾收拾屋里,怎么着也算是接待新人,不能太磕碜不是,得给人一个好印象,小桃红是这样想的。

当前:第12/7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