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全集.com》第10/1080页


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马扩

这个建议大家去看历史小说《金瓯缺》,对马扩的一生描写的很详细,我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马扩,祖上时代为西军将校,他本人中过武举。后来因为全程参与了宋金的海上之盟以及此后交割燕京等外交事宜而青史留名。

马扩虽然出身行伍,但在外交方面却很有天赋,在与金、辽的交涉中都能做到不卑不亢。金最终能在宋军表现极其拙劣的情况下交换燕京,马扩应该说是出力很多的。正因为此,燕云十六州交割完毕后,马扩被从承节郎提拔为遥郡防御使,成为中级武官。

但此后马扩的一生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先在被同僚诬陷为勾结金人,坐了自己人的大牢。后来趁着金军南下的混乱才逃了出来,在西山和尚洞建立基地组织抗金。但不久遭到金人攻击,战败被俘,又被金人软禁。到建炎二年,终于再次逃出,上五马山山寨,奉赵构弟信王赵榛(很可能是假冒的)为首领,聚集远近抗金义军,众至十万人。

马扩为了争取朝廷的支援,先是往东京见宗泽,后来又南下见赵构。但当时主和派当权,对北方的抗金斗争并不干兴趣,赵构只给马扩升了一级军衔,并派发了一些乌合之军凑数。马扩无奈北返,终于被金军击败,信王失踪,部下大多战死,马扩回到扬州后,被降三官,罢军职。

归朝以后,马扩上书朝廷,提出上中下三策,上策为皇帝入川,中策为迁都武昌,下策为进军金陵,但不为所用(不过说实话,这三策也实在谈不上高明)。苗刘兵变,马扩有所牵扯,于是皇帝寻故又把他贬到朝外。

绍兴元年,马扩在湖广宣抚使吴敏手下任参议,一度想招降流寇曹成,但因为吴敏的破坏而失败。马扩一怒之下又离开了吴敏。后来户部侍郎姚舜明屯兵健康,又把马扩找去当参议。到了绍兴四年,马扩入对,高宗可能又想起用他,恢复了他的军职。

宰相张浚曾想征召马扩入府为幕僚,但马扩因与其属下刘子羽不合而拒绝。后来朝廷任命马扩为沿海制置副使,训练海船。但他的部下毕竟太少,又没什么靠山,所以在军界没有什么影响。倒是因为以前的外交资历,经常被招回临安与金使交涉。

绍兴八年,马扩因为与主和派不和,再次去职。三年后宋金议和,马扩彻底失望,于是屡次上书要求退休,被批准。此后他长期隐居与融州仙溪,绍兴二十一年去世。

马扩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官,但在军事上的能力并不是特别出色。加上他为人有些孤傲,与其他名将业接触不多,因此名气不是很大,关于他的传记一直很少。但他在两宋交接之际这个混乱时期,亲身参与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与宋、辽、金三朝的高层人物都有接触,应该算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目击者”,也难怪徐兴业要选他作为《金瓯缺》的主人公。

辉煌时刻:

粘罕父撒王亥相公者云:“南使射生得中,名听甚远,可立一显名,今后唤作:也力麻立”

帝(赵构)曰:“扩知兵法,有谋略,不止于斗将而已。”

帝(赵构)谓大臣曰:“徽宗时,如马扩、马识远俱以武举擢用,或衔命出疆。”

王彦

南宋初年史书上重名的人很多,叫王彦的有好几个,我们最先介绍的这个,是资历最老、赫赫有名的八字军将领王彦。

王彦也是西军将佐,原来是种师道的部下。靖康初年,宋军溃败,王彦组织义勇军,与金兵奋战,其部下就包括岳飞。金人悬赏购王彦之首,王彦担心被叛徒出卖,每晚都在不同的地方睡觉。其部下为表忠心,在面上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永不背叛,这就是著名的八字军的来历。

王彦屡败金兵,后率所部归宗泽。但因其主战,在赴行在面见赵构的时候得罪了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被投放闲置。苗刘兵变时,苗傅一度想起用他,王彦装疯躲了过去。叛乱被平息后,王彦终于官复原职,并得以重新指挥旧部八字军。

张浚督师陕西,把王彦也调了去。但富平之战,王彦持反对意见,于是被调离驻守金州。当时天下大乱,不少军队为谋生而沦为盗匪,经常侵扰州县。王彦为保金州,多次击败军阀桑仲、李忠等人的进攻。

绍兴三年金人绕道攻四川,王彦防守大意,丢失了金州。不得已率部退守饶风关,与吴玠会合。饶风关之役,因吴玠部下叛变而功败垂成,但金人亦力疲撤去。王彦乘金兵后撤之机,又收复了金州。

王彦在四川,与主将吴玠的关系并不是太好,于是想调回江淮战区。后来张浚督师湖南,就把他调到荆南府任知府。王彦在荆南待了不到一年,朝廷又任命他为襄阳安抚史,但王彦因与襄阳大帅岳飞不合,不愿前往,于是朝廷把他调回京师。

不久,因八字军与解潜军私斗,两人都被处罚。朝廷本来对王彦的印象就不好,这次索性剥夺了他的兵权,让他去当地方官。也算王彦倒霉,没等到绍兴十年的大战就病死任上,年仅五十岁。

王彦资历甚老,但仕途坎坷,他处事也过于任性,不够圆滑,因此不为上司所喜。不过他创建的八字军确为精锐部队,后来在顺昌一战成名,王彦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辉煌时刻:

金人患之,召其首领,俾以大兵破彦垒。首领跪而泣曰:“王都统砦坚如铁石,未易图也。”

郭浩

不出意外,这个又是西军出身。资格也比较老,不过比韩世忠升的快多了,很快就到了兵马都监之职。建炎二年,金人破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当时驻守原州的郭浩仅以二百人守住了泾州,崭露头角。之后张浚督师陕西,欲与金人决战,郭浩也是少数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将领。富平惨败后,郭浩率残部退保和尚原,协助吴玠几次打败了进犯的金兵。

郭浩作为吴玠的副将,参与了绍兴初年保卫川口的历次战役,积功升到了承宣使的高位。但后来因为宋万年事件与吴玠失和,朝廷于是把他调到金州接替王彦。

当时金州因为宋金、伪齐、军贼的反复争夺,残破疲敝,郭浩去了以后大搞内政,成效显著。别的部队都向朝廷要钱,郭浩反而主动献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自然高兴,索性把洋、房两州也划归他指挥。

金人归还河南之地,朝廷派郭浩负责接受,掌陕西之地。但很快金人破盟,五路复失,郭浩又退回金州。之后郭浩也出兵收复了一些失地,但相比其他将领并无突出战果。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仕途,绍兴和议之后他一直镇守金州,一直升到检校少保、奉国军节度使的高位,最终成为四川三帅之一,绍兴十五年因病去世。

郭浩是一位比较均衡的将领,具有一定的军事能力,搞内政也是把好手,唯一遗憾的是缺乏出色的战绩,不过他对金州的贡献是很大的,难怪后来要在金州为他立庙。

辉煌时刻:

(郭浩)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

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

当前:第10/108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