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校对版作者木林森444》第569/570页


  可以说除了第四条之外,前三条都是大宋占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当年大宋所受过的屈辱,现在也轮到金国来品偿了。
  随着议和达成,建康朝廷也派遣岳飞之孙,皇后岳璎之弟岳珂为使臣,前往金国册完颜承麟,虽然这只是一个例行公事,但使臣的人选安排,已十分耐人寻味。
  而这时杨炎也到了离开燕山府的时候,岳珂到达燕山府的同时,也带来了朝廷的诏书,将燕山府定为大宋的北京,与其他十七个州府一并设为燕云路,不过北京留守司的职务并不是杨炎,而是由孟宗政担任。他也将付责大宋的东北边防。西北一带,仍然甴毕再遇付责。曹勋、高震等人也都各自分摆驻守处边境地区,因为随着金国的衰弱,大宋在北方的对方也变成了正在崛起中的蒙古。
  因为北伐之功,杨炎的官职又得到了晋升,由少保升为少传,爵位也由武昌郡开国公晋升为鄂国公。而他的新职位是东京留守使,与张栻一起付责汴梁重建工作。赵忱已经下旨,大宋将在三年之后,正式迁都回汴梁,而现在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在遂步开始进行。因此这也意味着在朝廷迁都之后,杨炎将留在汴梁任职,而他在朝中的职位很可能就是枢密使。
  接到了圣旨之后,杨炎立刻和孟宗政做了交接,然后和赵月如一起返回汴梁,只带了三十几个随从人员,其中有张威和罗云瑶,现在张威也因为战功已经晋升为从六品的武功大夫,成为驻守北京的一名正将,这一次告假随杨炎返回汴梁,因为杨炎答应了,战事结束之后,就为他们两人主婚,现在是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看着前方巍然屹立的汴梁城墙,虽然还没有进城,但在通向城门的大道两侧,已经满是行人,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种各样的人都有。而城外的壕沟被重新填平,土山也被削平,丝毫也看不去就在半年以前,这里还发生了一场生死大战,反而真真恢复了几分昔日帝都繁华昌盛的样子。
  杨炎长长出了一口气,再过三年,这就将再度成为整个大宋的中心,而这一战之后,自己大概也可以轻松好几年的时间了。一时之间,也不禁生出了无限的感概来。
  杨炎也没有惊动他人,和赵月如一起带着从人进城之后径直来到自已有在内城里的新家。到家之后,杨炎才发现原来赵倩如带着儿女和严蕊也已经从建康搬到了汴梁,杨炎自然是又惊又喜,一家人终于在汴梁城中团聚。
  在杨炎有三子四女之中,子女之中,年纪最大的是流苏生的大女儿舜华,都已经到了八岁,而年纪最小的是赵月如生三子载道,也过了三岁。杨炎刚一回家,立刻就被孩子们团团围住,叽叽喳喳叫着“爹爹,抱抱我”“我要爹爹抱抱”。只忙得杨炎抱起一个又一个。
  好不容易才轮到最后一个是叶沐雪生得二女儿弄影。小丫头在杨炎脸上亲了好几下,道:“爹,这时你回来了,还会出去吗?”
  杨炎心中一动,也在女儿娇嫩红润的小脸上亲了一下,道:“爹不出去了,毎天都在家里陪着弄影玩好不好。”
  弄影十分欢喜的拍着手,道:“好啊!好啊!弄影喜欢和爹一齐玩。”
  而在杨炎侧头看时,自己的七位夫人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后记
  写到这里,本文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不过还是有必要做一个小结的。本文收录南渡时期四十七员将帅,其中岳飞系十二人,韩世忠系八人,张俊系八人,吴氏兄弟系七人,王彦刘锜八字军系三人,刘光世系两人,陕军旁系四人,其他系三人(李显忠、马扩、王渊)。从出身来看,有西军背景的十六人(如果算上其部将,这个数字将达到二十二人),而且多是独当一面的大将,除此以外就是以岳飞为代表的两河义军,共有八人,但其影响力与西军系统无法同日而语。南宋将帅多出于西军的说法,应不是虚言。
  再来看看结局,四十七人中,战死二人,死于自己人手上六人,其余皆得以善终,总的来讲还算不错。这批人大部分死于绍兴十二年到绍兴三十一年间漫长的“和平”时期,宋金重新开战的时候只剩下十九人,而且多数年事已高,过了黄金时期能保全晚节的不过吴璘、杨存中、李宝、张子盖、李师颜、赵撙六人而已。想当年高宗一直为军中悍将过多而头疼不已,到了孝宗朝居然找不出几个合格的统帅,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岳、韩、张、吴四家堪称军界四巨头,四人性格品性各不相同,有趣的是,其部将也多少沾染了一些其主帅的特点。岳飞的部将多是能战之将,军事素质过硬,但性格都比较耿直,和平时期混的好的寥寥无几;韩世忠对金战绩起伏不定,其部将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既有解元、王胜这样真正的能战之将,也不乏王权、刘宝之流的庸将,偏偏能战者多数短命,庸才活得倒挺长;张俊善于揣摩上意,是玩权术的高手,其部将也个个不善,杨存中、赵密、田师中,在政治上都有一手,最后都升到了大将以上级别;吴玠部将则多为悲情人物,田晟、姚仲、王彦均是因一战失利而退出军界,最后都终老于家,估计其临终之时多数都心有不甘。
  最后,就是最有中国特色的排名部分了,总要对南渡诸将的战力高低来一个一家之言。以我个人的观点,岳飞排第一应该是没什么争议的,下面就应该是吴氏兄弟,其中吴璘应该略强于吴玠,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吴玠的几次大胜吴璘都有参与,也是获胜的重要功臣,而且绍兴十年、绍兴三十一年两次反攻,吴璘都直接指挥,在攻城略地方面也有不错的表现,既是坚盾,又是利矛,从这个角度上说,吴璘的战绩比其兄更加全面。排在第三层次的应该是韩世忠、刘锜、李显忠、杨存中四人,都具备统领大军团作战的能力。第四层次则是王德、杨政、张宪、李宝、赵撙等猛将,战绩也很突出,但缺乏指挥大军作战的经历。再往下就是张俊、两个王彦、姚仲、马扩、解元、王胜、牛皋、王贵、李彦仙等人,这些将领对付伪齐、流寇不在话下,和金主力部队交战基本是五五开。第六层次是郭浩、曲端、李道、张子盖、戚方、李横等人,属于军事经验丰富的“宿将”,战略上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最后一层就是刘光世、王权、刘宝、田师中、成闵、赵密、王渊这帮人了,他们做一个部将可能还比较合格,但一旦升到大帅位,就丑态百出了。
  从宣和七年到隆兴二年的南渡时期,前后四十年,宋金之间大小战役不下千场,南渡诸将取得的胜利也不少,南宋朝廷就曾经总结过所谓的十三处战功,分别是:张俊明州防御战,韩世忠大仪镇伏击,吴玠和尚原、仙人关阻击战,刘锜顺昌大捷,李宝胶西唐家岛海战,刘锜扬州皂角林回马枪,王琪、张振等采石大捷,邵宏渊真州胥浦桥防御战,吴珙、李道茨湖击退金水师,张子盖解围海州,赵撙守蔡州和王宣蔡州确山县野战。对于稍微熟悉宋史的人来说,这个名单都是不令人满意的,十三场战役中,有些实际是小胜甚至败仗(茨湖之战、胥浦桥防御战),还有一些只是战术上的胜利(皂角林回马枪、海州解围战、大仪镇伏击),一些真正影响重大的胜仗反而漏掉了。作为本文的结尾,我总结了南宋对金的十大胜仗,并列出主要参与者(带*号为战死者):
  1、韩世忠黄天荡
  时间:建炎四年三月
  参与者:韩世忠、解元、苏德、梁红玉、孙世询*、严永吉*
  评论:此战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韩世忠以八千水军把兀术数万大军堵在长江南岸一个多月,差一点就全军覆没,自此兀术再也不敢轻易渡江。
  2、吴玠和尚原
  时间:绍兴元年十月
  参与者:吴玠、吴璘、郭浩、杨政、雷仲、陈远猷、王喜
  评论:此战是“富平之败”后,金兵第一次大规模攻川口之地,但被吴玠击败,兀术中两箭而逃。
  3、吴玠仙人关
  时间:绍兴四年二月
  参与者:吴玠、吴璘、郭浩、杨政、刘锜、姚仲、田晟、王庆、王武、张彦、王浚评论:此战金兵是铁了心要入川了,打仗时也非常玩命,但还是以惨败告终,“自是不复图蜀”(有点类似明末的宁锦大捷,不过宋军进行了有效的追击)。
  4、刘锜顺昌
  时间:绍兴十年五月
  参与者:刘锜、陈规、闾充、赵撙、韩直、曹成
  评论:兀术破盟,本以为可以很快收复河南之地,没想到在顺昌吃了当头一棒,此战对金人影响甚大,几十年后还有人记着。
  5、岳飞郾城、颖昌
  时间:绍兴十年闰六月
  参与者:岳飞、岳云、张宪、王贵、牛皋、徐庆、傅选、董先、梁兴、李宝、杨再兴*、王兰*、高林*。
  评论:连中学课本上都有,足见此战知名度。从郾城到临颖到颖昌的一系列战斗,应该是宋朝军队野战的最辉煌时刻。
  6、刘锜、王德、杨存中柘皋
  时间:绍兴十一年二月
  参与者:刘锜、王德、杨存中、张子盖、田师中、姚端*
  评论:金兵又败了,而且是占据有力地形,面对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宋人“以步克骑”的梦想,终于在此役得以实现。
  7、吴璘刘家圈
  时间:绍兴十一年九月
  参与者:吴璘、姚仲、王彦、杨万、马广
  评论:此战是宋军仰攻金兵坚固防御阵地而力克之,并差点攻下重镇腊家城(无奈退兵诏书到了)。
  8、李宝胶西唐家岛
  时间:绍兴三十一年十月
  参与者:李宝、曹洋、黄端、
  评论:值得在中国海战史上书写一笔的战斗,金海军胎死腹中。
  9、虞允文采石
  时间: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
  参与者:虞允文、张振、王琪、时俊、盛新、戴皋
  评论:南宋朝廷生死存亡之战,虞允文以一介书生克死金主完颜亮。
  10、赵撙蔡州
  时间:绍兴三十二年正月
  参与者:赵撙、王宣、刘安、王建、王世显、汲靖、李进*、焦元
  评论:巷战经典,而且是以少胜多的巷战!
  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我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宋翔》终于写完了。《宋翔》结局或许并算完全尽如人意,但毕竟是有了一个收尾,把前面挖下的坑也基本填平了。也保证了整个故事的大体完整。
  和大多数网文作者一样,最初写书只是抱着一时的兴趣,打算写到那里算那里。但没想到一路写下来,竟然用了近三年的时间,最后完成时,长达三百多万字。对于我这样一个懒人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了。说实话,我很少能够善始善终的做完一件事情。
  现在回头看起来,《宋翔》一路写下来到完本,因为是笫一次写书,尽管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收获了不少东西,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和网站签约,从刚开始的莱鸟写手到现在完成三百万字的网文作者,并由因此而认识了许多编辑、作者、读者等等。无论我以后是否再写下去,写到什么时候,但这些经历和体验这些都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而且《宋翔》能够最终完成,要感谢那些喜欢《宋翔》的读者,尽管我不能一一点名,但你们的支持写我最终写完这本书的最大动力。
  另外还要感谢17K网站的各位编缉、工作人员,是网站为《宋翔》提供了一个发布的平台,同时还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网站的支持和帮助,也许《宋翔》早就入宫了。
  因此在本书的最后一并向各位表示木林森最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的另一本新书《龙啸大明》也已经开始在17K网站上传,希望各位能够继续支持木林森的新书。
【全书完】
==========================================================
更多精校小说尽在网小说下载:http://www./

当前:第569/57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