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无情》第145/203页


  三鞭手上的杀手组织,每年消磨牺牲甚巨,所以他要任用人材。
  ──只要自己表现稍为突出一些,就不难受到他的重视和委于重任。
  那就行了。
  只有任怨心里才一清二楚:其实像三鞭道人这种六亲不认、狠绝人寰的人物,才不会为了纪念朋情友义,让自己亲自训练的弟子名为"夏侯"──那是因为这组织里的成员,不住牺牲,不断更换,决非长久累积名望的组合,所以,他取一个大家都以为他仍纪念友情大仁大义的名称,其实,反正是不长久的东西他也不重视,只要能替他铲除敌人,就完成任务了。
  ──要真是能成为三鞭亲兵,光大门楣,这"夏侯四十一"早就易名为"至宝三鞭"、"近花亲卫"或类似这种名字了!
  这是任怨看透三鞭的地方。
  也是他欣赏三鞭道人之处。
  ──任怨虽然年轻,但性子聪悟,也有自度分寸之能,他觉得在这一点上,他与三鞭臭味相投,心有戚戚焉。
  可是,两人不同的关键在:
  任怨知三鞭。
  他知道三鞭除了"至宝三鞭",还有一项极重要的"法宝":
  山字经!
  ──这"山字经"肯定仍在三鞭手里,只不过,三鞭可能学不了、学不完、学不齐罢了!
  他加入"夏侯"组织,就是为了这个!
  ──连元十三限这样的高手都志所必得的"宝典",他哪能不觊觎。
  他一直等。
  他一直忍。
  忍耐和等待,是任何行大事者都不得不经过的历炼。
  忍忍忍忍忍。
  等等等等等!
  他虽年少,但他能忍能等。
  他沉得住气
  ──就是因为他仍年少,所以分外能等能忍。
  很多年轻人都犯上不能忍、不能等的毛病,所以难有大成,甚至是小不忍则乱了大谋。
  任怨刚好不是。
  ──一个少年人看他日后能不能成大事,在这一关节上是否能守得住,是不是狂放嚣张跋扈沉不住气,大抵可看出个七成来。
  三鞭却不知任怨。
  ──至少不知任怨有这种沉潜的本领。
  所以任怨在伺伏他,而他只是在考验任怨。
  ──所谓"考验",只不过要任怨去达成一些任务、杀掉一些强敌、试试他的功夫和应变。
  对任怨而言,要通过这些考验,自不算难。
  任怨一直在等。
  等什么?
  他在等三鞭终于有一天"临危授命"。
  他一直都在忍。
  忍个啥?
  他在忍三鞭道人终于完全信重他。
  三鞭是个江湖人,是江湖人就难免要涉险,他就算一直不肯把他自己的绝学教于他人,可是,当他自度临危,或生怕万一出事之时,总会把自己身边的重要事物,交托人保管、看守。
  任怨加入三鞭的"夏侯",终于等到三次机会。
  他一直都表达死尽忠心,而且一直都暗中留意三鞭的一举一动。
  终于,有一次,三鞭在拜谒蔡京之前,把一个长方形的包袱交给他和任劳。
  任怨并没有偷偷拆开来看。
  他怀疑这是一个试验。
  他们只替三鞭保管好那物。
  然后,在三鞭要面对元十三限同座请宴中,三鞭生怕元十三限翻旧帐,又把另一包袱,埋在他道观重地。
  任怨看到了。
  但没去掘开来。
  他认为那也可能是一个:
  陷阱!
第八章 毒力比兵器加功力更有杀伤力!

  三鞭既让他们看到如何收藏,那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宝贝,
  ──任怨是这样判断。
  所以他仍沉住气,在苦候。
  连任劳也不会知道他在苦等个啥!
  他依然温和、恭顺、听话、得体、谨慎、忠心。
  终于,在这场"火烧一点堂"之战前夕,三鞭终于将一个锦盒,存放在一个就在禁宫里假山间的凹洞里。
  那地方没几人能去。
  那凹洞也没几个人能找着。
  三鞭在二人面前存放之后,才肃然吩咐:"万一我出了什么事,给人挟持或遇危,用这锦盒里之物,至少可换回我之命,你们自己记住了。没我之命,谁也不可以动这物,否则,定必死得奇惨,也必遭天谴!"
  ──天谴,那是哪门子的玩意儿!相信,就这是大名鼎鼎的"山字经"了吧?
  奇怪的是,三鞭本来对大敌尽去,只几个小人物留在一点堂的这一役,并不放在眼里,可是,可能因他毕竟是一方之雄,平生与役无算之故吧,却在这并不重视一战之前,交付了那么视若身家性命之物!
  任怨心中默默记取了那物存放之处。
  但他还得确认一事:
  那就是使用的方法。
  ──在他加入"夏侯"组织之后,至少,三鞭道人在他面前,并没有使过"山字经"的功法或毒法。
  他很留心。
  一直观察。
  ──没有。
  一直都没有。

当前:第145/2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