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无情》第160/203页


甚至没有说话。
看孙收皮的形容,实在很难联想到他那么个卑微的样子,也可以发出那么凌厉而且强烈的"煞气"来!
如果问追命在这战团中,他最顾忌的是谁?他的答案肯定不会是任劳任怨甚至三鞭,而是这个貌不惊人的,独在月下负手观战的孙收皮!
如果问的是任怨,任怨除了刚刚震慑于一朵花下。
那是一朵如果在悬崖边怒放的花。
份外艳--
杀死人的花!
这时候,三鞭已巍巍颤颤的走近了盛崖余与仇烈香。
今天晚上,他已负伤甚重,使他迫不得已要亮出看家法宝,这一战,他要是活不了那是谁也别想活了,要是他活得了在场的看到了也休想活回去--包括对敌人阵容对己方的人,他都动了杀机!
--一定要给他们死,才不会把消息泄露!
若要"放过",大概只有一个--因为只怕还轮不到他来放人,而是对方放不放过他。
他拥有"山字经",一旦给人得悉,必然惹祸上身,麻烦如秋蚁附毯,挥之不去,万一搞不好,还惹来杀身之劫。
所以他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肯轻易动用"山字经"里的毒力和功法。
可是更麻烦的是:
他并没有练成"山字经"!
最大的问题是:"山字经"里有些关键和层次,是无法打破,更无法推进的。
他若照着练,恐怕,反而给魔头噬声,功未成身先死!
不过,他照着练,也不是一无所成,的确,他仿佛感应到一些奇怪的力量,例如像:月色、味道、虫豸、影子、火焰......都可以用作武功上的配合,对敌人发动猝不即防以及相当难以抵御的攻袭!
而且还可以饱受重创、只要一息尚存,依然可以"毒力攻心法",忍死回生,痊愈极速--只不过每次这样用上了,都得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不过,他若照经里指示这样练了,除了心浮意躁,心思恍惚之外,还容易走火入魔,五内交煎,而且,有些关卡和经脉,说什么也不能适调、打通,以致无法达成更进一步的境地!
第五章 到底不曾悟
他要是真的得到了"绝世武学秘笈",倒还真的不怕公开出手,因为他已无敌于天下,大可招摇嚣狂,无惧无畏--可是,他偏只能学得了一些,领悟了一些,但又有些锁是解不开的,有些根本没有匙。
他开始还生恐是自己领悟力不够,所以才练不成。
他对自己的武功修为,相当满意,至少,他也勉强可挤入武林第一流高手之列,可是,他毕竟也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手段够狠、下手够辣、手腕够滑,可是,他就知道自己的武功并无创意。
一如他修道。
--修道要有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悟性。
正如修密得要志坚,成佛须得去执,学道一定得要有悟。
无悟不成道。
可是三鞭悟性就是差一些。
他能抄袭,能模仿,学得也不慢,就是不能悟。
无悟不成宗师。
无创不为大师。
--所以三鞭到头来还是牛鼻子道士,到处去偷窃人家在武学上的成就,来成就他自己的武功。
始终不能创。
到底不曾悟。
--他终究不知道,就是为了这种心态,以及他的人格太过鄙下,所以在武学境界上不能有更高的修为。
大凡任何学说修为、艺术、功德,如果为人太过卑劣,加上又不能坚忍力行,下死功夫未扎好根基,再聪明也只怕难有大作为,难得大成就,这是不可不知的。
他自己没透悟"山字经",他甚至也觉得"山字经"有点问题,甚至有点不对劲,好像缺少什么似的,可他又说不上来,研究不出来。不过他还是偷学私练,却不知怎的,他总觉得任怨知道有这件事、这本秘笈。
所以他提防着任怨。
由于任劳一向帮着任怨,三鞭就连任劳也提防着。
可是,却不知怎的,蔡京却有一天找上了他,居然直接问起他"山字经"的事:
"你在练'山字经'?"
蔡京问得单刀直入,神色严峻。
三鞭当时一震,也同时一怔:
--到底该不该承认?
如果承认,蔡京会不会开口要?
如果蔡京讨书,他给不给?
给,那就自己白搭了。
--那本秘笈,他不是不想抄录,而是极怪异的是:他只要有意要抄,无论怎么集中心思,都会抄成跳行飞字,飞砂走奶,弹钉露馅,阴阳倒错,就是无法能有一页只字无遗,准确誊录下来。
--这到底是什么秘笈?仿佛,字里行间,纸页笔墨内里,也蕴有魔法!
要是不给,只怕,就活不成了。
--到底,蔡京是怎么知道自己有这本书的?
三鞭道儿女大汗涔涔下,口里却道:"相爷神目如炬,我质资鲁钝,没练成。"
蔡京这才神容缓和一些。
明显的是:答对了。
--至少,没有激怒蔡元长。
蔡京这才微微一笑道:"你别害怕,君子不夺人所好。你的书,我不要。山字经,要是那么好练,温蛇早就交给老字号发扬光大去了。这秘笈,那么厉害,温蛇早就独步天下去了。我不沾这种耗时费力而又没什么结果的事。"
三鞭这才放了半个心。
蔡京又道:"不过,我要你誊录一册,以我名义送给一个人。"
三鞭一颗心又提了起来。
--送人?
--送谁?
这样让人唾手可得,自然令为此秘笈用尽千方百计、叛友杀朋的三鞭忿忿不平。
但他又不敢不从。
不得不从。
--老实说,以蔡京势力与实力,纵要了他的命,也轻而易举,他也只有任其宰割一途了。
蔡京好像看出了他的心事,淡淡一笑,抚髯笑道:
"也许在你心中,正在认为现在的情况,正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疑臣叛,臣不叛亦罪;臣若谏君,形容抗命,只死一途吧?才不是呢。我们非君非臣,只属利益之交,彼此利用,谈不上这么高深的。可叹的是,世上无论忠臣奸官,说的是良言谗语,只要在上的不听不从,就目之为昏君,不听诤言忠谏,且必以为忠臣良将,却不知君王真的从你所言后,是否天下百姓,尽皆为之大祸林肉与否?说到底了,你利用我平步青云,有所依仗,我也只利用你才干珍宝,扩大我的势力。我才不疑你,因为不必要;也不逼你叛,因为对我没好处。我知道你深忿元十三限已久,我就要把书送给他;不过,你这给他的是另外誊录本,里面只要关键处,作些更动,保管他练不着要害。对你而言,是暗里摆了他一道,必定快意。对他来说,必定甚感谢你的馈赠,也可将你们只间的怨隙化解消弭,你又何乐而不为之哉!"
然后蔡京盯着他,悠然道:"像你那么聪明的人,一定听明白了吧?"
三鞭道:"明白了。"

当前:第160/20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