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征服者全集.net》第198/353页


  想要平定这种叛军,非边军不可。
  如果依靠内地的兵马,能够守住少有的几个坚城不失就算不错。
  不然的话,就请朝廷再派一名督师过来,他熊廷弼甘为一名小兵。
  对于熊廷弼的无赖,很多人都是破口大骂。
  让他出狱戴罪立功,不但没有立下功劳,而且还丢城失地,竟然敢和朝廷提这种条件。
  不过对于调遣边军入关,那些朝臣们激烈地讨论起来事情的可行性。
  这次就连东林党也不再坚持了,现在吕岩已经打到了南直隶北部,再向北就是山东了,似乎调遣边军南下也不是不可能。
  而且由于吕岩攻占了清江浦,整个大运河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南方的粮食根本无法北运,因此京城的粮价直线暴涨。
  不论是官员还是百姓,都是叫苦连天。
  每个人都知道,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今年都别想过一个好年了。
  而这个时候,吕岩已经基本上占领了后世的苏北地区。
  明朝的虚弱让他感到惊讶,当他得知熊廷弼将大部分兵力调入坚城后,他和贾诩商议了一下。
  决定更改作战计划,以占地盘为止。
  既然很多地盘你都打算放弃了,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占领淮安府后,他继续向西,一路攻城拔寨,兵锋直指凤阳府。
  得知吕岩打算进攻凤阳后,朝廷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仍然震惊万分。
  这可是凤阳,大明的龙脉所在地。
  特别是天启帝,急得几天都吃不下饭。
  于是连连向熊廷弼下诏,要求务必保持凤阳不失。
  熊廷弼再三向皇帝保证,他已经从河南的援军中抽掉了两万人马增援凤阳,再加上原来的部队,保证凤阳不会失守。
  同时,他再次表示,欲平定吕岩之乱,唯有调边军南下一途。
  看到这个奏章后,天启帝终于下定了决心。
  如果他没有力量保卫凤阳,那也就算了。
  但是现在他手中明明有着大量的边军,如果这样还不派军南下,那他将来还有什么资格去见他的列祖列宗。
  他和朝臣们商议了一下,终于决定调遣五万边军南下。
  “哈哈哈!”
  知道这个消息后,熊廷弼得意得仰天大笑。
  看得他的亲兵疑惑不已,不知道自家大人为何如此兴奋。
  事实上熊廷弼这些天一直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朝中那么多大臣对他的攻讦他又岂能不知。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果此战失败,绝对没有人会来救他,也没有人能救他。
  上至皇帝,下至朝臣,他们的怒火绝对会将他撕得粉碎。
  但是现在,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传我命令,我要前往凤阳。”
  熊廷弼说道。
  “大人你这是要干什么?现在外边可是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是贼军,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的。”
  这时候一个亲兵一脸震惊地说道。
  熊廷弼摆了摆手,然后笑着说道:“我听说那个吕岩现在在淮安府,如果我所料不错,他一定会亲自率兵进攻凤阳。我打算在那里设个局,然后将他一举生擒。”
  “这样做是不是太危险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交给其他人做我不放心,只有我亲自盯着才行。”
  熊廷弼哈哈大笑道。
  如果此事能成,这绝对是个破天大功。
  不仅能够洗涮以前的耻辱,而且能够让所有的朝臣对他刮目相看。
  ****
  ****
  天启二年十一月五日,虽然天已至冬季,但是凤阳一带却并没有显得过于寒冷。
  冬日的暖阳照在大地上,一支蜿蜒数里长的骑兵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
  他们个个身披白袍,手持骑枪,面带肃杀之气。
  紧跟在他们后边是一支步骑混合队伍,其中还夹杂着大量的车兵,车上装载着一门门火炮。
  几个明军的夜不收看不到这里,慌忙回城报信去。
  叛军终于来进攻凤阳了。
  占领整个淮安后,吕岩带领一万四千名大军一路向西,沿途攻城拔寨,在占领了凤阳府的大片地区后,终于来到了凤阳城前。
  看着远处的凤阳城墙,吕岩是神采飞扬。
  这里是中都,不仅埋着朱元璋的父亲,而且是大明的龙脉所在地。
  为了守卫凤阳,朱元璋特意命令在这里建立了三道城墙,仅仅是最外围的城墙就长达30公里,城内还有内城和皇宫。
  并且长期在这里屯驻重兵,即使南下支援浙江的时候,这里的兵也没有怎么被抽调。
  当然,要说某个地方出了个皇帝,那是好事。
  可是大明在凤阳驻扎了大量的部队,给这里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而且为了保卫这里的龙脉,很多事情都是不能做的,因此凤阳自大明立朝以来一直是非常贫困。
  “大人,我们该找个地方扎营了。”
  一个骑在白马上,儒雅俊秀的年青人说道。
  “好的,传令下去,找个地方安营扎寨。”
  吕岩说道。
  这个年青人点点头,就带着一些白袍骑兵命令士兵们安营扎寨。
  “陈将军的白袍军果然名不虚传,军纪严明,打起仗来也是攻无不克。”
  贾诩赞道。
  “那是当然。”
  吕岩笑着说道。
  这个儒雅的青年就是历史上南北朝时期非常有名的白袍将军陈庆之。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是一名真正的儒将。

当前:第198/353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