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全集.com》第447/482页


根据西方盟国和苏联携手为德国制定的政治游戏规则,国会先通过提名、演说和投票这一系列过程选出国家总统,再由国家总统提名总理人选,接下来的投票若是赞成者超过一半,总理候选人即顺利当选,进而提名内阁人员、组建政府内阁。这些规则与二战之后德国的民主选举大同小异,在不允许任何一个党派单独掌控大权――也没有哪个党派有这种实力的情况下,总统、总理以及政府内阁莫不是各派政治势力合纵连横、竞争角逐的结果,并不要求当选者拥有超凡脱俗的领导才能,而或许是疏忽所致,亦或是别有意图,盟国和苏联对参选者资格作出了严格限制,唯独没有限定年龄,这意味着只要具是德意志的合法公民,不论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还是举步蹒跚的老头,在理论上都有当选德国总统和总理的可能。

雨果・霍斯特的身份档案里载明的出生日期是1922年7月11日,到接受提名成为德国总统候选人时刚满27岁,即便最终未能当选,他也已经创造了德国历史上的总统竞选者年龄之最,而他的头号竞争对手,德共推选的总统候选人奥托・巴尼克尔是33岁,这样的“低龄”在亨特索伦王朝覆灭后的历次德国总统竞选中也是前所未有的,至于其他党派推选的另外两位总统候选者,年龄虽然更为适合总统角色,阅历和声望却差了很远。

作为呼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林恩第一个获得提名、第一个登台演说。在国会的发言席上,他宛若斯图普弗灵魂附体,声情并茂地为议员们勾勒出德国未来的美好愿景,他投入的情感是如此充沛,就连自己也禁不住沉醉其中。如果坐在议员席位上的是普通平民,那么无需投票林恩就能够赢得胜利,可是政治家们的抉择往往是以自身利益为优先考虑,故而对林恩的讲演反应平静。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奥托・巴尼克尔可以逆转局势,相比于其他三位总统候选人,他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劣势同出一源,那就是得到苏联大力扶持的德共背景。在苏联占领时期,德共把持着德国各级政府机构,而且红色思想对经历了多年战乱的德国民众也颇具吸引力,可是德共的高层掌权者却没能好好利用这些条件,他们中有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领导经验的布衣,“暴发户”式的局面令他们在权力中迷乱,肆意妄为、仗势欺人,加上苏联占领军缺乏强硬的约束,整个德国乌烟瘴气,民众的生存条件甚至不及盟军占领时期,民心的流失最终导致了德共政权的崩溃。为了通过政治选举重夺德国政权,德共在苏联高层的支持下进行了迅速而果决的改组,此前在科特布斯地区担任行政长官的巴尼克尔凭借出色的政绩成为新一任德共总书记,而德共在科特布斯地方选举中的绝对优势也大大增加了本方人员对他的信心……

竞选讲演中,巴尼克尔以低调姿态起头,坦诚剖析了德共政权在执政时期的诸多不足,尤其是在工商业领域对民族实业的压制,亦以反问的方式表明自己的联合执政理念――由各党派共同治理国家,避免军事独裁的覆辙,合理分配工商农业资源,通过综合国力的恢复达到国泰民安之目的。尽管这番讲演通篇没有华丽的言辞,也没有信誓旦旦的保证,但质朴的内容却让人们对德共的印象大为改观,就连林恩也有很强烈的感觉:此人不仅今日,未来也将是自己的一个强力对手。

在通向权力巅峰的道路上,每一个对手其实都不容小觑。在第三位总统候选人、基督教联盟的威利・施托克发言之后,自由民主党候选人波多・雷特伯格最后一个登上发言席。这个党派仅在德国中部赢得两个地区的相对优势,获得国会33席,影响力远不及复兴党、德共和基督教联盟,然而雷特伯格的讲演却一鸣惊人。他推崇自由市场下的工业集中,强调德国必须全力恢复和扩大工业技术优势,且集国家之力重建工业,以工业产品之技术优势恢复并扩大贸易出口,用贸易增加来恢复国力、改善民生;他推崇德国政坛历史上的杰出代表、铁血宰相“俾斯麦”,暗示德国在未来若干年应首先韬光养晦,等到国力强盛之后,再以政治外交加上军事威慑的手段收复丢失的领土;他推崇强国应有强势的领袖和强势的政策,哪怕是暂时陷入低谷,也绝不能放弃国体尊严。当雷特伯格的讲演结束时,相当数量的议员起立鼓掌,掌声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都远远超过了前面两位竞选者,但在现场负责监督的国际观察员,尤其是来自法国和苏联的官员,脸上的表情都显得异常严峻。

一轮讲演之后,国会进入投票程序。经过紧张压抑的等待,国际观察员主席、瑞士人桑特公布结果:雨果・霍斯特以46.8%的得票率居首,巴尼克尔和雷特伯格以28.1%和20.5%的得票率紧随其后,规模庞大但组织并不足够严密的基督教联盟仅仅象征性地获得了4.6%的投票。

尽管以复兴党为后盾的林恩得票率拥有显著优势,可遗憾未过半的结果使得他无缘首轮登顶,按照竞选规则,国会将于隔日举行第二轮投票,而竞选者还将有一个简短的讲话机会。可是就在当天夜里,柏林城区接连发生了多起恶性纵火事件,被捕者自称是德共支持者,纵火是为了发泄对西方世界和帝国势力操纵投票结果的不满,紧接着又有消息传出,受到第三帝国残余势力支持的复兴党人意图用“纵火案”再次栽赃嫁祸,从而利用公众的惶恐和愤怒削弱德共候选人巴尼克尔的得票,扩大自己现有优势。次日一早,柏林许多街口布告栏都被人贴上了传单,这些传单以激烈措辞抨击了雨果・霍斯特作为起义指挥者藐视民众生命的行径,宣称这样的人一旦成为国家总统,必然会在政权稳固后清除异己,随之走上重整军备、武力扩张的危险道路。

柏林出现的异常不仅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国会大楼前,上千名惊愕愤慨的民众喊着抵制战争、抵制独裁的口号,试图影响参加投票的议员们,然而在议员们入场之前,上百名前国防军和防卫军将领、军官在冯・魏克斯元帅的带领下列队而至,他们既没有携带武器,也没有动用暴力,而是用他们的威信震慑“刁民”,而这一情形也对立场摇摆的议员们造成了意义深远的影响。在投票前的讲话中,最后一个出场的林恩祭出杀招,他直言德意志复兴党大可以调集十万党众在柏林造势施压,但为了德国的独立与和平,他们宁可受到诬陷以致失败也不愿葬送这来之不易的政治选举机会,而如果第二轮投票仍不能分出胜负,他们不排除与德共联合执政的可能……

1949年9月10日,德国,柏林。在第二轮国会投票中,复兴党推选的总统候选人雨果・霍斯特以51.7%的得票率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尽管苏联观察员认为投票结果存在人为因素,但经过全体国际观察员表决,最终判定这次投票结果有效,不满30岁的霍斯特也由此成为了德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总统。在这之后,基督教联盟的保守主义者威利・施托克被提名为内阁总理并获投票通过,复兴党和基督教联盟两党联合执政,而这也被认为是饱受战火荼毒的德意志走向安定的重要转折点。令人意外的是,苏联政府并没有因为本国观察员的异议而发难,莫斯科很快宣布承认德国新政府,并将履行停战声明条款,驻留在德国境内的最后一批部队在完成防务交接后将立即撤离,但德国的独立主权仍受到苏联的保证,一旦有非法武装进入德国,不论以何种名义、何种方式,苏联都将保留出兵干涉的权力。

第41章 和平新政

德国,柏林,国会广场。

“……残酷的战争给了我们极其深刻的教训,未来,我们将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建国家上,而不是用大炮和飞机去炫耀我们的创造性……我们将重建飞机工厂,我们将重建汽车工厂,我们将重建造船厂,其中一部分理性地用于国防建设,更多的机械产品――以信誉和质量而名满全球的机械产品,将为我们的国家换回充足的食物和原材料,每一个国民不仅能吃饱穿暖,更会生活得越来越富裕……我们将用勤劳的双手把每一座遭到战火毁坏的城市都变回昔日的美好家园……”

修着漂亮唇胡的林恩以一身黑色正装矗立在台阶上方,以他那铿锵有力、大气磅礴的语调宣告了一个崭新阶段的到来。仅仅4年之前,他还是一个挣扎在东线战场上的无名小卒,脆弱的生命随时可能因为一发流弹而终结,但在4年之后,他实现了最华丽的蜕变,成为了这个遍地废墟却蕴含惊人潜力的国家之领袖,如此人生用“宛若梦幻”来形容不算夸张。林恩心满意足,却不骄傲固步,那些出生入死、跌宕起伏的经历与无畏无惧、呕心沥血的付出都让他真正成长起来。国家发展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从历史潮流中凝练的真理他始终铭记在心。尽管从未真正当过领袖,一旦得到了常人不敢想象的机会,林恩的内在潜力便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凭借年轻人的充沛精力,他以惊人的速度适应着自己的新角色。为了稳定局势,他与在国会拥有席位的每一个党派领导者都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站在国家立场上寻求共同点,从而达成不同形式、不同内涵的合作协议。

就在林恩面对公众作就任讲演之时,依照国际各方达成的协议,最后一批驻扎在德国的苏联军队正与新成立的德国军队进行防务交接。运送他们前往波兰的列车已经准备妥当,最快在48个小时之内,德意志的领土将不再有外国武装人员驻留,六千万德国人终于重新沐浴在独立自由的阳光之下。有了完整的国体和自主的权力,凭借勤劳勇敢的民族品格,他们必将重拾遗失的尊严,必将重新迈入世界强国之列,美好的未来就像这秋日的光景,让人满怀想……

总统、总理相继宣誓就职之后,作为独立政体所需的其他角色也在短时间内一一到位。依照盟国和苏联为德国制定的新政治规则,总统掌管军事和外交大权,军队官兵和外交人员直接听命于国家总统,但军队规模调整、军备计划制定、军工生产实施以及军队薪金由政府负责,外交部长人选亦由内阁总理提名、国会表决,总统无权干涉国家的经济、内政、司法事务。当权之初,林恩和总理威利・施托克皆无意挑战“潜规则”,而是各司其责地运作起来。为了避嫌,德国军队不再使用国防军或防卫军名称,而是直接分列陆军、空军、海军,最高统帅部职能由总统秘书处下设的军事顾问部担当。林恩迅速任命冯・魏克斯元帅担任新的陆军总司令,阿道夫・加兰德任空军总司令,威廉・马沙尔任海军总司令,并委任大名鼎鼎的闪电战专家古德里安担任军事顾问部的首席长官。军队之中,威廉・李斯特、弗尔迪纳德・舍尔纳、赫尔曼・巴尔克、约瑟夫・哈尔佩这些能力出众、战功卓著的旧第三帝国将领都担当了重要职务,而军队的实际编制、军衔军阶以及军服装备等仅仅作出了小幅度的调整。阅兵之时,观者莫不有种穿越时空之感,而这样一支军队自诞生起就传承者前人的孔武气势,即便规模堪称“袖珍”,装备的更新也位列国家建设之末,保家守土仍令民众安心,枕戈待旦亦能震慑外敌!

国家局势初定,许多亟待决策的事务摆在林恩面前,德国与帝国并存无疑是最棘手的一个。在苏联军队撤离的同时,北斯堪的纳维亚自由帝国军队也陆续从德国西北部和北部岛屿撤走――选举产生了新的德国合法政权后,他们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尴尬,更给了苏联改变舆论朝向的口实。和平反战的潮流原本就势不可挡,何况西方盟国的首脑们最怕失去民众支持,他们迅速加入到对北欧帝国施压的行列,要求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武装组织归还丹麦和挪威领土。至于他们撤离丹麦、挪威后前往何处,此时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些“无主之地”,北极、南极以及飘浮在浩瀚汪洋的冰山,至于说回归他们的故土德国,苏联政府提出的见解得到了广泛支持,那便是在国际监督下解除武装、彻查战犯,然后才能重获德国公民身份。

古往今来,政治外交的发言权都建立在国力、军力之上,此时的德国可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匆匆组建起来的军队徒有规模而不具备真正的战斗力,于是,柏林官方摈弃前嫌、宽容接纳的呼吁声音埋没在了外界舆论之中,而如今的帝国军队也不具备昔日力挑众雄的实力和勇武,高层没有利用林恩和复兴党的国内政治优势来硬抵国际压力,而是祭出了“拖”字诀,他们一面声明将如约撤离丹麦挪威,筹资赔偿两国损失,一面拖拖拉拉地耗着,利用盟国和苏联的对立进行周旋。

帝国高层的策略固然是明智之举,可盟国和苏联那些身经百战的头脑们也不是摆设,尤其是一贯强硬的苏联人,这次从占领区撤退可是失了不少民心和士气,他们显然不愿就此善罢甘休。从德国和匈牙利撤走的军队可没有刀枪入库,这些部队大都部署在了奥地利和波兰,一旦形势有变,他们的机械化兵团不难重现1948年秋的进军场面,用比撤退快得多的速度重新占领德国、匈牙利,而且不容忽视的是,由于苏联履行撤军协定,以西方盟国为首的国际社会正陆续解除对苏联的封锁制裁。此时的苏联就像是受到春雨润泽的干涸大地,国家工业又重新获得了生命力,而之前饱受制约的军事部门将很快可以放开手脚……

对于苏联的野心,林恩看在眼里,但在此时的国际大环境下,就连卧薪藏胆的举动也只能悄悄进行。为了表明自己专于和平建设的立场,他一星期之内对全国民众作了三次以重建家园、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广播讲演,并在办公场所接见来自德国各地区各阶层的民众,聆听他们关于建设、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聆听他们的期盼与诉求,商讨解决发展问题的途径。此外,林恩还将总统官邸问题列入议事日程――“人民政治家”戈特弗雷德・霍夫-赫尔斯滕任总统时期,德国政府并没有设置专门的总统或总理官邸,当时是租借了凯撒霍夫饭店的两层楼作为办公之用并且定期付给租金。如今局势初定,林恩本可以选择效仿前人,以勤俭节约的形象示人,但权衡利弊之后,他决定将柏林西北郊的贝尔维德宫设为德国总统的新官邸,而不是大张旗鼓地位军队修建兵营。

坐落在胜利纪念柱附近的贝尔维德宫又被称为“望景宫”,是德国第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于1785年开始建造、1786年建成,因科林斯式壁柱而知名。建成之初,这座公园绿地环绕的白色宫殿是一位普鲁士王子的夏季行宫,之后也一直是王室成员居所,内部的装饰几经改变而愈发华丽。到了20世纪30年代,贝尔维德宫曾作为博物馆使用,二战中因盟军空袭而遭到破坏,战后四年断断续续地展开了一些修复工作,又几度因为动荡的局势而停工。经过建筑师的评估,修复贝尔维德宫需要四个月时间、五百名建筑工以及相当数量的建筑材料,虽然预算开销是笔不小的数字,但林恩将它与德国的复兴联系在一起,用令人热血沸腾的国家规划赢得了政府内阁和国会议员的支持,而且在复兴党的宣传造势下,民众也把贝尔维德宫的重建看作是德国摆脱战争困扰步入和平正轨的标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许多著名建筑师也主动前来请缨,无形之中为尚且存在不稳定因素的时局渲染了积极安定的氛围。

在贝尔维德宫的修复工作开始之前,柏林城区的重建就在两百多万柏林人的期盼中拉开帷幕。为了还原城市的历史印迹,设计师们将最大限度地修复那些闻名遐迩的建筑,至于在战争中惨被彻底夷平的古迹,则结合民众意愿和市政规划决定是否重建。没有了战火硝烟的笼罩,没有了生死杀戮的威胁,柏林民众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城市重建当中,偌大的城市很快变成了一个大工地,掩盖了复仇之心所散发出的暴戾之气……

第42章 军势

处理国家事务、接见重要访客、协调各方关系,林恩在这些从未干过的事情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对于一个新手而言,他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比起那些成熟的政治家来还有明显差距,若想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领袖们相提并论,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很长。

忙忙碌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林恩通过政治选举成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统的生涯步入第二个月。在这至关重要的开局里,新生的政权没有如外界之前所担心的那样出现难以应付的危机局面,就连苍天也格外眷顾这个刚刚摆脱了战火熏燎的国度,全国性的农业大丰收使得人们无需为接下来的冬天而忧心忡忡,加之新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利于国民修生养息的减税扶持政策,此时的德国局势趋稳,民心安定,因战争而受破坏的城镇、港口、铁路、桥梁等设施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重建,整个国家就如同春风吹过的废墟,用顽强的新芽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时机既已成熟,林恩走出办公场所,乘坐专列开始了他作为国家总统的第一次出巡。离开柏林之后,列车径直向东,很快抵达了位于奥德河畔的边境城镇格尔措。仅仅在三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德国东部腹地,第二帝国的东部疆域远至波兰中东部的维斯河,而在第三帝国的鼎盛时期,德国的边界更是前所未有的遥远。繁华昨日却如水中月、镜中花,眨眼间即成虚幻,如今的德国军人只得在这距离柏林不足一百公里的地区构筑边境工事。

在陆军第1步兵军指挥官赫尔曼・巴尔克的陪同下,林恩登上了位于河畔的一座山丘哨所。拿着望远镜眺望对岸,那里每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都代表着一支战力强悍的苏军部队,这些红旗形成了一片无垠之汪洋,平静的表面下蕴含着惊人的能量。只等莫斯科发出进攻号令,它们便会以海啸之势扑来,势不可挡地席卷而过!

作为一名曾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军人,同时也是一名理论结合实践的合格参谋官、指挥官,林恩并没有装模作样地询问军队布防情况,他实在很清楚,在河岸的这一边,势单力孤的第1步兵军以区区三万兵力防守着南北延绵三百公里的德-波边境,平均每公里百人的防御密度就连“纸糊的防线”也算不上,人数的巨大劣势是任何先进武器或者坚固工事都无法弥补的。有了马奇诺防线的深刻教训,林恩在国土防御的问题上和以冯・魏克斯元帅为首的军队将领们想法一致,那便是将人摆在第一位,其次才是技术装备,死板的防御工事既耗费财力又难以发挥作用,除了必须修起来稳定民心的,其余一概能省则省。

离开哨所往山丘下走,林恩即兴问了巴尔克将军几个关乎士兵平均年龄、连队武器配备情况的问题,这位战绩显赫、功勋卓著的将领对答如流。在二战时期,德国军队中有许多凭借个人能力获得晋升和重用的将领,巴尔克也是其中之一,他从西线战役开始从团长一步步成为集团军司令,军衔也从中校晋升到了一级上将,人们能够在他身上找到一位典型德国指挥官所具备的各种优点:勇敢、好斗、顽强、耿直、极富个性以及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如今德国军队的总规模勉强相当于魏玛时期的“十万国防军”,人数虽然受到了限制,图谋强盛的雄心却不能泯灭。遵循以往的成功模式,能够在这支军队立足的定然是百里挑一的精兵强将。当然了,碍于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军队在这一时期还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精英训练,士兵仍只是接受普通的军事操练,军官们也只能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进行“越级”培养。

山丘下的部队营房驻扎着一支普通步兵连,现有人员仅达到编制标准的60%,尽管穿的是翻新的旧军服,装备水平还不及十年前的德国军队,这些士兵们依然精神抖擞,而且多数人看起来沉稳老练。随即挑了几个一问,不仅都有过服役经验,而且多数是在1944年前征召进入国防军的――不同于战争末期的国民突击营,这些正规军士兵都得到了较为正式的训练,而且经受过与盟军或苏军正面交战的磨砺,素质毋庸置疑。

第二帝国在1918年轰然倒下,当时留给继任者的是基本完整的本土工业体系和给付战争赔偿剩余的大量武器,魏玛时代的德国军队至少不需要面对士兵们缺乏步枪的尴尬,可在新成立的民主德国陆军部队,一支部署在边境地区的步兵连仅有50支毛瑟98、10支MP40和2挺MG-42,这意味着士兵们需要两人合用一支枪,而且所存弹药仅能够维持他们进行几天的战斗。检视士兵们的武器之前,林恩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看到一支支经过认真打磨并重新上油的步枪,看到诉说它们何等苍老的古板线条与斑驳划痕,心里仍然很不是滋味。同样是德国武装,磨剑四年的自由帝国军队却是高傲的雄鹰,在同等条件下,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羞辱久经战阵的苏联军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兵器依然完胜盟军部队,若能够将四十万帝国军队完整无缺地并入自己这支刚刚起步的德国陆军,林恩瞬时便可仰望更高处的战略目标!

离开格尔措,林恩带着随行人员沿铁路干线向北巡视。沿途还有好几座铁路桥仍在重建当中,列车只好绕道而行,原本四五个小时的行程花费了一天时间,可见苏联占领时期德国抵抗者的破坏给苏军的作战调动造成了多大的影响。在斯德丁,林恩故地重游,缅怀昔日的峥嵘岁月,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此次国内巡视能够站在斯德丁港还得益于苏联撤军时的“恩赐”――按照二战结束后波兰政府的领土要求,这座通向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是该划入波兰版图的,但在盟国和苏联的战争中,波兰人选择了盟国阵营,这个错误的站队使得波兰在重获独立三年后再度沦为他国占领区。苏军从德国撤离时以尼斯河-奥德河作为德波边界,他们单方面宣布将位于奥德河入海口的斯德丁一分为二,河西岸归德国,河东岸归波兰。作为对苏联撤军的赞许,国际社会对此没有提出异议,而德国政府抗争无效也只能暂时接受现状。在政治分析家们看来,苏联此举制造了第二个“但泽”,即便将来苏联从波兰撤军了,也还是给接壤相邻的德国波兰留下了领土争议,以便于牵制两者中更强一方,并且在领土争端中伺机渔利。

斯德丁一港由德波两国分管,而波兰因公投结果利于苏联而依然处于苏军的占领下,与德国共同控制斯德丁港的实际上是苏联。与派驻了一个精锐步兵师并有飞机、舰艇的苏联军队相比,区区一营德国军队显得十分单薄。国际社会虽然没有限制民主德国重建空军和海军,但连年战火加上苏军多番搜刮,新生的德国海空军仅仅继承了名头响亮的空壳。空军方面,苏联军队撤走前将不能带走的装备破坏殆尽,以至于阿道夫・加兰德和他的空军人员连一架完整的战斗机也拼凑不出来,美国又因美苏新协定而恢复到“现购自运”政策,德国空军还是从西班牙弄到几架秃鹫军团时期援助给他们的老式双翼战斗机He-51,好在梅塞施密特的新工厂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顺利的话数月之后就能够重新生产飞机;海军方面,只要有拖船载炮的“巡逻艇”,马尔沙便能摆脱光杆司令之嫌,但造船工业周期长的特性很可能让他在任内始终以非正规军舰充数……

巡视行程才开了个头,林恩对帝国军队的渴求已经从羡慕上升到了垂涎地步,然而国家社会尤其是苏联方面不愿看到“两德”合并为一,如若强行为之,势必引来苏军干涉的恶果,这一点林恩既清楚又无奈。相对的,帝国高层一门心思复兴德国,如今德国重获独立,他们对近在咫尺的胜利果实只能眼观而不能手摘,那感受可不是忧心如焚、寝食难安这些凡俗词语能够形容的。在内部和外界的双重压力下,元首的耐心消耗很快,自从林恩上任开始,他便一而再地派遣特使前来商议政权衔接事宜,林恩以局势未稳为由好言安抚,可换来的只是级别越来越高的特使和内容越来越迫切的要求,而当隆美尔本人出现在面前时,林恩知道,帝国高层已不容许自己再这么拖延下去,可国际形势未有明显改善,国内民众亦一心求安,若是顺应帝国大本营的意愿而违逆潮流,或是顺应潮流而违逆大本营的意愿,对自己而言都是一次铤而走险,败则万劫不复,可一旦获得成功,等待自己的将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第43章 境遇

当前:第447/4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