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苍穹全集.com》第88/482页


年仅23岁的党卫军上校老沉地点了点头,“我还给你带来了另一个消息:你马上要成为指挥官了。不过,这算不上什么好消息――我们的处境越来越困难了!”

这话让林恩听得一头雾水,拥有自己的一班人马可是他一直以来所热切期待的,就算人少些、质量差些,怎么也算是好消息吧!

一个不愿多问,一个不愿多说,但谜底很快就“自然”揭晓了。原来巴赫的出现并非偶然,作为“吸血鬼”突击队的指挥官,他这次是专程前来参加第4“夜间突击战斗群”的成军仪式。遵从元首所提出的“把柏林变成敌人的坟墓”之号召,党卫队最高指挥官希姆莱下令组建一千个“精锐的反坦克爆破组”、一千个“精锐的步兵狙击组”以及两百个“精锐的夜间战斗组”,专门配备用于城市巷战的武器装备,以便用坚决的城市防御战大量消耗敌军兵力,将即将到来的柏林战役变成德国的“莫斯科保卫战”。

帝国的头头脑脑们发话了,命令自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随着拥有50个夜间战斗组的第4“夜间突击战斗群”正式成军,“吸血鬼”突击队已在条件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任务。虽然光荣入选并被任命为其中一个战斗组的指挥官,林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若是规模只有普通夜战突击小队的三分之一也就罢了,自己这个编号为167的五人战斗组哪有“精锐”可言?

四名士兵中,没有一个是拥有夜间实战经验的老突击队员。两名士兵来自于党卫军“帝国”师,虽然在前线打过仗,但都是提前出院的伤号;两名士兵是直接从党卫军预备队里挑选的,在二流的训练营地接受了短短几个星期的训练,甚至连一名普通士兵的标准都没有达到,居然还能够入选夜战部队!

尽管满心失望,林恩也知道巴赫此举确实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若此时从各夜战突击队直接抽调老兵,哪怕每个战斗组配置两人,那么让敌人头疼不已的“吸血鬼”突击队将直接陷于名存实亡的境地,哪还派得出成群结队的“暗夜战士”执行夜战突击任务?

四个兵好歹也是兵,总比老弱病残的平民有战斗力,林恩如此宽慰自己,心态也就平复下来了。成军仪式结束后,他带着士兵们从军需官那里领到了相应的装备和弹药。红外线夜视仪自然是这个“精锐的夜间战斗组”战术核心所在,作为五人之中唯一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夜战突击队员,林恩无可推卸地担当起了重任,只是碍于臂膀的伤势,全套装备暂且由一兵戈登・沃夫鲁姆背负和保管。这位在党卫军服役13个月、两度负伤的战士身高还不到一米七,在欧洲人中属于比较矮的,但长得颇为壮实,他前来报到时的原配武器是一支早已过时的MP38,而这支冲锋枪也随之转交给了二兵安东・格拉夫。格拉夫在党卫军服役7个月,初次受伤就给胳膊留下了一点后遗症――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左手无法抬到与肩齐高的位置,灵活性也大打折扣。

得到了对臂力和稳定性要求较低的MP38,格拉夫将自己原本那支带狙击镜的毛瑟步枪移交到了列兵马科斯・坦泽手里。这位来自符腾堡的新兵今年只有17岁,若是在那个拥有《劳动保护法》的年代,这样的行为恐怕是有雇佣童工之嫌的。好在这孩子发育得早,眼下已经有一米七五的个头,除了身材单薄一些,扣上钢盔、穿着制服、拿起步枪,也像那么回事。

最后,原始而简单的毛瑟98k手动步枪交到了16岁的列兵卡尔・特奇梅尔手里,他有着一头洋娃娃般的金发,满脸稚气,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帅哥,白皙细嫩的肌肤估计要让许多年轻姑娘都羡慕不已。只是说话有些小声小气,而且总是一副怯生生的表情,还老喜欢躲在马科斯・坦泽背后。

虽然枪械装备严重不足,但这一次给各夜战小组配发的弹药还是十分充足的。林恩的战斗小组领到了整整三箱弹药,包括7.92毫米普通弹、7.92毫米中间威力弹、9毫米手枪弹以及M43木柄手榴弹(拉索在顶端的那种)、M39卵形手榴弹。此外,军需官还特意交给林恩一个稍小的木箱子,里面装满了战场上很难得到补充的7.63毫米驳壳枪弹。

将弹药扛回到临时宿营地,林恩一声令下,四名士兵便整齐地列于一排。虽然这是一个比普通步兵班还小的战斗团队,可发号施令的感觉仍然让林恩倍感豪迈。在这样的一支队伍里,凭借军衔、经验以及威望上的巨大优势,他毫无疑问的拥有绝对指挥官,而且士兵们也算各有所长。接下来,就看自己能否当一位“神奇教练”,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他们调教成为表现合格乃至优秀的德意志军人了。

第111章 战斗,将从这里开始

安静的清晨,林恩被一阵夹杂着“叽里旮旯”的响亮轰鸣声吵醒。

天色已亮,抬手看看表,睡下才两个小时。

从屋顶裂缝渗下的水滴,依然一滴接着一滴落在木制地板上,发出轻微的啪啪声。

和衣起身,走到镶嵌于残破墙壁的木门前,惺忪的睡眼看到了一辆迷彩涂装的“虎王”――它一如想象中那般气势磅礴,拥有硕大无比的身躯与霸气十足的重炮,但它的躯体遍布伤痕,几个近乎拳头大小的弹坑深深嵌入炮塔装甲。

如果它有生命,林恩觉得它一定非常痛苦,也许还和这里大多数人一样怀着失落而沮丧的情绪,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他第一次在这样近的距离上仔细观察这公认的“德意志王牌”。它兴许是刚刚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又或者是从修理厂返回前线,总之是在没有发生战斗的情况下在路旁趴了窝。那些从坦克里面出来的装甲兵围着它搔头挠耳,看来伺候如此吨位的大家伙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了一会儿,林恩终于也觉得无趣,抬头望向远方。眼前的蒙蒙细雨让人想起了江南,细碎的雨已经延绵数日,如烟如雾,遮住了远处的景象。在它的背后,以化工和金属冶炼发迹的奥拉宁堡已经成了一座近乎废墟的城市,经过了雨水冲刷,加上大多数市民都早早撤走了,这里的残墙断壁显得格外萧瑟。

林恩从未真正关注过德国的天气,但听同伴们说,春天就该这样的阴雨连绵。因为得到了雨水的润泽,土地才会肥沃,植被作物就会蓬勃生长,农田的收成自然值得期盼。

听到这句话,林恩想起了《麦田》,一部让他觉得非常蛋疼的电影。

有时候,现实比电影更加令人蛋疼。

若不是战争形势太过恶劣,轻度伤残士兵安东・格拉夫本该提前退伍。受到左手的影响,他的MP38在射击时就像是一把喷水的漏壶,子弹散布区域之大,简直是在浪费宝贵的弹药。林恩试着让他单手操作驳壳枪,然而五十米米距离的点射,他十发子弹往往只能打中两三发!

列兵马科斯・坦泽和列兵卡尔・特奇梅尔,两个都还不满18岁的年轻小伙子,听到枪声就会紧张,所以他们的射击只能称为“开火”――不管有没有瞄准器,毛瑟98k的命中率永远在靶心三米之外,特奇梅尔甚至有一多半时候是闭着眼睛扣扳机的!

四名士兵之中,看起来只有上兵戈登・沃夫鲁姆是符合战场基本要求的,然而他年纪未大,记性却差得令人无语。简单的步兵红外线夜视仪操作,普通人半天时间也就学会了,可他经过林恩多日的一对一培训还是记不牢操作要领,甚至在夜间训练中无端地将夜视仪开了两个多小时,真正使用时蓄电池正好告罄。

从破门口走回破屋,目光依次扫过四仰八叉的沃夫鲁姆、侧身“面壁”的格拉夫以及缩睡在角落里的两个花样男孩,林恩愈发怀念那些一同接受特战训练的伙伴,他们这一批还算是从党卫军各作战部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战士,体能、反应、意识都还不错。如若麾下四人都是这样的素质,自己也就不会如此揪心了。

尽管哈欠连连,可重新躺下后怎么也睡不着了,林恩仰头看着斑驳的天花板,盘算着自己的处境与出路。起初他并没有料到,自己会在奥拉宁堡呆这么久,伤是养得差不多了,形势却大大地不妙:时间的车轮终于进入了1945年的第4个月份,没完没了的雨天虽然暂时阻止了德国空军拼尽全力也无法阻挡的盟军轰炸机群,但坏消息是一个接着一个。但泽,也就是波兰人所称的格丁尼亚,被罗科索夫斯元帅指挥的苏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攻陷了;东普鲁士的最后堡垒,柯尼斯堡防线,也在苏军海陆军的夹击下崩塌;短短数日之后,苏联的红旗插上了维也纳市政厅的楼顶,帝国元首的老家被俄国人来了个一锅端。纵览东西战线,除了受困于拉脱维亚西部的库尔兰集团军群还在顽强抵抗,德军的守势每况愈下,仍处于帝国掌控的土地就像遭到了两辆推土机的双向推挤,每一天都在大幅缩减。柏林终究变成了汪洋大海中的一座孤岛。在明眼人看来,最后的悬念只是它何时被敌人攻占。可是,固执的帝国元首却还是不愿承认失败,他仍在积极地调兵遣将,妄图在柏林城下实现绝地反击――这一切都与林恩所熟知的历史相吻合,他甚至渐渐忘记了那天亲眼所见的碟形飞行器,只想着在帝国末日到来之前谋好一条后路。

一周以前,为了提高第4“夜间突击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吸血鬼”突击队派来了教官,抽调了一批老兵,在他们的指导下,各战斗组每晚都在城区开展战斗训练和射击操演。除了每天必备的严格训练与实弹操演,各战斗小组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对昂演练。林恩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还是很有优势的,可人都说“不怕虎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受到四名属下的拖累,林恩和他的第167战斗组没有一次是扛到最后的。不过,他觉得这种短时间、高强度的训练虽然远不足以让士兵们成长为真正的“暗夜战士”――他们大多数人也还拿着普通的战斗武器,但,预先了解夜间城市作战的模式和技巧,对将来投身战场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能够挽救不少人的性命。

呆在奥拉宁堡的第11天,也就是远处传来炮声的前一天,第4“夜间突击战斗群”被一分为二,30个五人战斗小组被一队军车接走。据说他们被加强到了奥斯河畔的城镇据点去了,并将以夜战的方式抵御苏联军队的凶猛攻势。

同伴们没有告别就离开了,林恩的第167小组连同另外19个战斗小组仍旧留在奥拉宁堡。这听起来很多,数数也就是一百名士兵。

想来想去,思绪还是一卷乱糟糟的线团,林恩靠着冷硬的墙壁坐了起来,从背包里取出“林恩・加尔戈”留下的日记。

“1943年11月26日,晴。部队终于要奔赴前线了,心情非常紧张,听说俄国人是蛮横而愚蠢的种族,但愿我们能够很快打败他们,就像清理克罗地亚游击队那样,凭借钢铁的意志和猎人的耐心将他们统统砸倒!”

看到这一段,林恩不禁苦笑。俄国人固然是横蛮暴力的,他们却一点都不愚蠢,反而是精益求精的德国人常常让自己陷于繁杂的困扰之中。

所谓眼见为实,在你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之前,妄下定论是非常危险的。

“1944年1月15日,阴。第一次和俄国人交手,他们的强大炮火真是让人吃惊,坦克很多,士兵也很勇敢,战斗中有两次差点被子弹击中,这真是太惊险刺激了!佩特受伤了,虽然不是很严重,估计要有一阵子才能恢复了。希望万能的主保佑我一直像今天这样走运!”

为同伴的受伤而哀思,为自己的命运而忧虑,这简简单单的一篇日记,反映出了普通军人在战场上最真实的想法。林恩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那时候的林恩・加尔戈还是个单纯的丹麦籍日耳曼志愿兵,参军打仗的初衷只是响应德意志领袖的号召,顺带用自己微薄的薪金补贴家庭的窘困,而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只可惜他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到战争结束,在林恩灵魂穿越并俯于其身之前,为持续的高强度作战所累,心力交瘁地昏死了过去,最终成为战壕中司空见惯的僵硬躯体,进而被同伴们草草掩埋。如此便不会有后面的亡命奔逃与浴血苦战,便不会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白山羊胡子一家,更不会误打误撞地加入“吸血鬼”突击队,被锻造成为冷血的战场杀手,不会接受帝国元首的接见,最终沦落到这不起眼的奥拉宁堡,随时要用血肉之躯去阻挡苏军的凶猛炮火与百战雄师!

当前:第88/482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