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雄兵全集校对版》第342/486页


“当局又是怎么知道的呢?”部主任皱眉摆摆手,看着女编辑。

-

“这就又牵涉到吕小诗了!”

-

“哦?”编辑部里一片热闹,注意力都被集中过来了。

-

“吕小诗原先下放在安徽大别山岳寨小铺3队的时候,就喜欢写作。李沪生1969年到岳寨接兵,两人认识了。吕小诗当时才下放,不够当兵条件。李沪生很喜欢他,就把他名字记下了,还给他念了自己写的半截诗----他就记在日记里了,这就是后来的《闵斌斌日记》----1970年曾大军接兵,当时在河源公社的硫,也就是斌斌,参了军,在安庆上船后,就把诗歌给曾大军看了----曾大军曾经对出了诗歌的下半阙----”

“后来吕小诗把自己的日记给接兵干部王主任看了----”

----

“这本来只是一种文学现象,可是在那个杯弓蛇影的封闭时代,却被认为是‘政治问题’----王主任敏感地发现诗歌只有上半截,下半阙一定藏有真正的思想----于是对李沪生的‘追查’开始了----甚至1969年安排他和部队长一起赴中苏边境哈萨克斯坦侦查,都有让部队长监视‘侦破’他的意思,只不过部队长并没有按照上级的意图去做----”

-

“当局的目的,是要追查诗歌下半阙的作者,那才是真正的‘夜莺’!”

-

“你是说――我军的――‘红夜莺’!?”

“----他是---?”一个编辑试探地插了句嘴,她的话被打断了。

-

“其实,他们是有以文学为突破口,改造中国社会精神的政治理想----”

-

沉默,都把目光对准了说话的女编辑。

-

“可惜----”

鸦雀无声。

-

“故事的所有主人公,无一例外,最后都献身疆场----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保卫祖国西北、西南边疆的事业!”

“金戈铁马,边霜角号!

――马革裹尸,战死疆场!”女编辑像在舞台上一样造型立像,表示虔敬。

-

“像汉唐雄兵一样!”缅怀、崇敬的赞叹声传来。

-

静默了一会,编辑部突然爆发出嘈杂的人声。

“以文学改造社会啊!”一个年轻编辑说。

-

“文学永远应该是心灵的指南!”

“文学已经堕落了!”

编辑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当前:第342/486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