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全集.com》第208/1908页


如果向北非增兵,就算奥斯曼帝国海军弱不禁风,根本不是威胁,英法也得加强地中海的军事存在。原因很简单,意大利的立场依然摇摆不定,而意大利拥有一支实力不亚于法国的舰队。如果意大利受到影响,最终加入了轴心国集团,那么法国在地中海的那点军事存在就不足为道了。

显然,英国必须向地中海增派战舰,而且是主力舰。

问题是,英国皇家海军还有兵力可派吗?

多格浅滩海战,英国皇家海军损失了三艘战列巡洋舰与六艘轻巡洋舰。虽然二十三艘战列舰全部返回比斯开湾,但是其中四艘遭到重创,三艘需要全面维修,只有十六艘的损伤情况不太严重。

可以说,这差不多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老本了。

当然,随着斯佩舰队回到威廉港,皇家海军的远洋截击行动也宣告结束,外派的几艘战舰,即“无敌”号、“澳大利亚”号与“新西兰”号战列巡洋舰都能返回本土,只有“皇家公主”号依然得留在地中海。

问题是,三艘战列巡洋舰能起到什么作用?

要知道,公海舰队在多格浅滩海战中没有损失一艘主力舰,哪怕雷德尔手里的六艘战列巡洋舰都遭到重创,“奥古斯塔皇后”号与“威廉皇储”号回到威廉港的时候,舰首都被海水淹没了,可是这六艘战舰都能修复,而且维修工期不会超过一年,而新建造一艘战舰至少需要三年。

可以说,公海舰队已经在实力上占据了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向地中海增派战舰,只会进一步削弱大舰队,而大舰队已经弱到不能再削弱了。

说白了,大舰队此时也无舰可派。

一时之间,没人能够想出有效的应对办法。

当然,多格浅滩海战之后,最先倒霉的正是在阿奎斯特面前夸下海口的丘吉尔。

十二月二十二日,在阿奎斯特向奥斯曼帝国宣战后,丘吉尔主动递交了辞呈,以较为体面的方式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丘吉尔主动辞职,等于成全了杰利科。

虽然在责任认定上,杰利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皇家海军没有让他下课,依然由他担任大舰队司令。

只是,杰利科也只剩下最后一次机会了。

如果他在下次海战中,依然遭遇惨败,那么他肯定得步丘吉尔的后尘。

当然,这个时候,处境最为艰难的不是杰利科,而是权威与能力受到了严重质疑的首相阿奎斯特。!。

第一百零四章 战略失误

大战爆发后,阿奎斯特的地位就受到了挑战。

当时,英国政界、乃至很多英国民众都认为,阿奎斯特不是合格的战时领袖,没有能力领导英国参加这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主要就是,阿奎斯特过于软弱,而且在保守党内部缺乏号召力。

设得兰海战之后,博纳-劳与劳合-乔治等人就发起了倒阁运动。

虽然阿奎斯特战胜了这场危机,但是对他的质疑声并没减弱。多格浅滩海战,皇家海军再遭败绩,而且损失了三艘主力舰与多艘战舰,即便丘吉尔以主动辞职的方式,背下了这场海战的黑锅,可是那些希望阿奎斯特下台的人并不满足,比如博纳-劳与劳合-乔治就在下议院发起了不信任案。

事实上,多格浅滩海战,只是导火索。

当时,阿奎斯特最受人质疑的一点,就是迟迟不肯推出征兵法,把志愿兵役制改为征兵制,以适应新的战争环境。此外,阿奎斯特在与法俄合作的时候,处处退让,也让很多政客极为不满。

英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不是帮助法俄,而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利益。

在这些政客看来,阿奎斯特对法俄处处忍让,不是在保护英国的利益,而是为了法俄让英国流血牺牲。

虽然这些看法存在一些偏见,但是很合英国民众的胃口。

更重要的是。这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屡战屡败的原因。

现在,阿奎斯特最需要的,就是一场胜利。甚至可以说,当初阿奎斯特听信了丘吉尔的建议,让大舰队出海寻找决战机会。就是因为来自国内的压力,特别是那几个野心政治家的压力。让他急切的希望取得一场胜利。

丘吉尔辞职了,阿奎斯特还有退路吗?

可以说,就算英国皇家海军没有再遭败绩。阿奎斯特也将在两个月内被迫辞职。只有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才能让他留在首相府。

当然,不一定必须是海洋战场上的胜利。

十二月二十四日,阿奎斯特批准了由远征军司令弗伦奇提交的作战计划,在一九一五年初发动一场大规模战略进攻。

当前:第208/1908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