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黎明全集.net》第2/29页


巨浪打来,原本恍若一叶风雨飘摇的扁舟般明军部队却忽然化作一块坚硬的磐石.

如狼似虎的骑兵们撞到明军们仓促结出阵型时,猛然顿住犹如被一柄巨大的铁锤迎头痛击,本来扑向猎物的猛兽豁了牙,断了爪,沉沙折戟!

在女真骑兵的冲击下,明军的长枪阵线上不断有士兵倒下,但是身后的袍泽却不断接过同伴手中的武器,挺胸补上空缺,自然的仿佛只是结果一双碗筷,下箸,夹菜.

一息,两息,三息........十息!

自诩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勇士们被磨光了锐气,却依然无法撼动那道宛如钢铁一般坚固的阵线.

"第一列,举枪,冲刺!"

阵线中,忽然透出无数长枪,扎向有些茫然的满清骑兵,霎那间,数不尽的蛮夷落马.长枪收回,明军齐齐地向前挺进了一大步,手里的长枪再次透出!就这样,驱赶着,把那些满清勇士又如牛羊一般往后驱赶而去!

懦怯的新附军们终于赶了上来,英勇的满清老爷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避风港湾,纷纷驱马躲回阵后,并大声地呼喊着家奴们向前,仿佛在他们那于世无双的勇气加持下,那些本是绵羊的家奴们会从绵羊瞬间变成一头恶狼.

战争在继续.

明军们向满清的侵略者挥刀,向曾经同为汉人如今沦为猪狗的同胞挥刀,终于,手臂里的力气渐渐失去,身旁的同伴愈来愈少......

勒图海贝子爷脸色铁青着,三千的女真精骑足以冲散十倍于自己的明军,不然皇帝陛下又怎么可能亲自率兵深入敌国千里?而如今,那支三千左右的明军,却拼掉了自己手上两千余的女真精骑还有近四千的新附军?幸运的是,那支明军终究还是不敌我大清的精锐,现在仅剩的百余人被新附军们紧紧地围在一个小高地上,撤出战阵已经很久的满清勇士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已经养足了精神头,准备给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汉狗们致命一击.

"去,跟那些汉狗的领军说,本贝子很欣赏他,如果他能弃暗投明,本贝子可以不计前嫌,并且保你一辈的荣华富贵."皇太极重用汉人,比如为了招揽洪成涛,就连自己的贵妃都贡献给他睡了,这样的猛将如果能招揽过来,那么这些兵马的损失,或许能就此揭过...勒图海贝子在心里打着如意算盘.

一旁的汉人军师听后却如蒙大赦,连忙跑到高地下对那伙明军喊话.

"上面的明将听好了,我家贝子爷赏识你的才华,愿意不计前嫌把你招至麾下,若是你立刻放下兵刀,向陛下归降,必定能随陛下创下不世伟业,享尽一生如富贵荣华!"

汉人军师的话回荡着,恍若最诱人的红苹果,任谁人看到都想要咬上那么一口.

"哈哈.....哈哈哈哈哈...."军旗下,那名明军千总忽然大笑起来,仿佛看到了天底下最好听的笑话,跟着他周围的士兵也笑了起来,那么嘹亮,甚至把新附军们高傲的脸庞都笑变了色!

掌旗把总也笑着,但双手却纹丝不动,紧紧地擎着手中的旗杆.

明军的千总忽然挺起胸膛,士兵们挺起胸膛,那百来根脆弱的腰骨,忽如支撑着天地的脊梁,"这里,是汉家的土地,这里生活着的是汉家的儿郎,你们这些建奴若想要留住性命,快快滚回草原去放马牧羊!"高空中,一杆鲜血铸就的明军战旗,激荡,飘扬.....

"你....给我杀,不留活口!"被戳中痛处的贝子爷恼羞成怒,下达了一道最残酷的命令想为自己挽回一点面皮,这时,一首悠扬的古风唱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很难想像,一个如此粗豪的千户居然唱出了这般传神的古韵.他手中提着一柄早已折断了的横刀,在歌声中慢慢跌撞着向前走去.千户没有招呼任何人与之同行,但是在那歌声中,他身旁那些摇摇欲坠的士兵们似乎也获取了某种力量.

满清勇士们不知道着首小曲是什么意思,他们只想用刀割破那些汉狗的喉咙,挽救自己的荣光,而新附军们却是一阵胆寒,他们知道,那首古风,千百年来,都是汉家儿郎的军歌.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周围的明军士兵跟着附和起来,"与子同仇!"原本暗淡的双眼迸射出连太阳也要黯然失色的目光,疲惫的双手重新获取力量,垂下的刀枪重新提起,指向面前的豺狼.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明军千总挺起一柄豁口多如锯子一般的钢刀,冲向无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歌声愈唱愈加嘹亮!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士兵们跟着自己的上官冲向敌群,那般的狂热,似乎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宴,"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明军千总倒下,士兵们继续前进,掌旗把总倒下,士兵们继续前进,领队总旗倒下士兵们继续前进!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随着最后一个明军士兵的倒下,那首如噩梦般悠扬的古韵戛然而止,歌声盘旋着,盘旋着慢慢上升,不知传到了何方,激荡了多少人的心房,那一曲,高亢如龙的秦腔!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www. 电子书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记得吗?你的名字叫炎黄!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秦风》

当我登上那古老的城墙,当我抚摸着腐朽的柱梁,当我兴奋的倚栏远望,总会有一丝酸涩冲上喉头,总听到有一个声音大声的说:记得吗?你的祖先名叫炎黄。

有人跟我说,曾经有一条大鱼,生活在北冥那个地方,它化作一只巨鸟,在天地之间翱翔。巨鸟有如垂天之云般的翅膀,虽九万里亦可扶摇直上。圣贤赋予我们可以囊括天宇的胸襟,为我们塑造一个博大恢弘的殿堂。

那时候,有个怪异的青年名叫嵇康,他临刑前,弹奏了一曲绝响,那宽袍博带在风中飞扬,他用了最优雅的姿态面对死亡。几千年过去,依旧有余音绕梁,只是他不知道,真正断绝的不是曲谱,而是他的傲骨,乃至他身上的衣裳。

当前:第2/29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