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全集.net》第2/480页


  四郎已是起得迟了,需得快些,才不至落于人后。
  离家时,爹娘再三叮嘱,务必要伺候好四郎,方不负杨家活命之恩。书童谨记在心,时刻不敢忘,平日里做事都是小心再小心。
  见其行事,同间客栈的举人多有夸赞,连带的,对杨家的底蕴也高看几分。
  一宗一族,一家一姓。
  家风底蕴,从仆妇家人的言行便可探出几分。
  须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仗势欺人者,必不得日久。
  谦逊不怯者,方可长远。
  杨瓒一朝穿越,由私企白领变成大明举子,纵有原主的记忆留存,仍如雾里看花,仿佛在旁观他人之事,很难代入自身。对名为杨土的书童,亦如陌生人一般。
  能稳住心神,做到如今地步,已殊为不易。想要滴水不漏,实是难上加难。
  该庆幸,他是在京中穿越,身边只有一个书童。若是在宣府家中,必定是分秒露馅,不被当成妖怪烧死,也会被和尚道士念上几天几夜的经文。
  装失忆?
  试问世间父母,可会认不出自己的孩子?
  抚育十七载,爱重非凡,但凡有一点不对,都会引起怀疑。引来的后果,绝不是杨瓒乐见。
  坐到桌旁,杨瓒有些迷茫。
  昨夜醒来,大脑混沌不清,加上原身宿醉,眼前一片朦胧,杨瓒坐在床上,愣了许久,腿掐得乌青,才确定不是做梦。
  杨小举人饮酒过量,八成是酒精中毒,一命呜呼。
  杨大白领莫名穿越,取而代之。
  为什么是他?
  因为同名同姓?
  假设种种可能,最终确认,不遇天打雷劈、鸿云灌顶,十成十是回不去了。
  再醉一次?
  风险太大。
  万一真的醉死,重活一次的机会无限趋近于零。
  为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作为“杨瓒”,好歹有个不错的出身,若是穿到匪徒罪犯身上,在牢房等着秋后问斩,才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思量间,书童端来一壶热茶,一笼包子。
  笼盖掀开,雾状热气扑面,白胖的三个大包子挤在一起,面香裹着肉香,引得人食欲大动。
  “四郎将就用些,实是用饭的举子太多,店家忙不过来。待看过榜单,再请店家置办几盘好菜。”
  杨瓒点头,知道书童没有虚言。自己确实是起得晚了些,怪不得旁人。
  再者言,纯天然不带转基因的谷物,没有瘦肉精各种精的猪肉,后世想吃都未必吃得到。如此还要抱怨,当真是没天理。
  脑中忽然闪过几个画面,杨瓒眉头一动,举筷挟起一个包子,递到书童面前。
  “你也用些。”
  书童接过包子,疑惑顿时全消。
  四郎仍是四郎,先时的担忧纯属多余。
  捧着包子,书童吃得心满意足,满脸喜色。
  两个包子下肚,杨瓒端起热茶,却是心中打鼓。
  之前只顾着梳理记忆,注意言行,完全忽略了当下最紧急的一件事:会试放榜!
  原主十六岁中举,虽在榜末,运气成分不小,然横向纵向对比,都实属罕见。怀揣志向,春闱下场之时,更是笔走游龙,写得酣畅淋漓。
  对原主来讲,若能以贡士晋身,只要不是同进士,哪怕二甲吊车尾,也是夙愿得偿。换成现下的杨瓒,只有头疼。
  凡对科举有所了解,都会知道,会试过后不算完,尚有一场殿试需要面对。
  想想看,坐在殿中,考官是皇帝和一干大臣,想不头疼也难。
  两相比较,会试的小“号房”倒更显得“亲民”。
  当做就职招聘,临场发挥,浑水摸鱼?
  开玩笑,想都不要想!
  应聘不合格,至多没工作,回家吃自己。殿试出错,被扣上一个御前失仪的帽子,可会危及身家性命。就算不砍头,拉下去打几板子也要命。
  期望不中?
  杨瓒抱头,更不可行。
  此身不及弱冠,以其家人的厚望,今番不登榜,三年后必要再来。
  三年复三年,定是考无止境,烤熟为止。
  想到八股文,杨瓒哀叹一声,头抱得更紧。
  脑子里有原身的记忆,不代表能运用自如。通晓经义典故,未必能写出锦绣文章。
  登科难,不登科亦难。
  穿越不到十二个时辰,杨瓒抱头枯坐,彻底陷入困境。
  
  第二章 放榜
  
  常言道,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事到如今,枯坐室内装鸵鸟毫无用处。
  透过门缝,已有熙攘之声传来,多为客栈举子高谈,夹杂各地口音,委实听不太真切。
  杨瓒立起身,掸掸衣袖,正欲推门而出,门扇却先一步打开,书童杨土立在门外,难掩激动,道:“四郎,报喜的差官来了!”
  报喜差官?
  静默两秒,杨瓒无声叹息,果然是躲藏无用。
  明代会试放榜,不只在贡院门外张贴榜单,亦有差人至城内各处送捷,其后更会抄送各府州县,公告天下。
  古有宵禁,放榜当日,贡院开门之前,不许闲杂人等长久驻足,差人捷报便成了第一手消息。
  “难怪。”
  时辰未到,客栈中的举人早早聚集,翘首以待,多是为等这些飞驰而过的快马。
  “方才有快马驰过,未有停留,却是向状元楼去了。”
  “不奇怪,顾九和、董王已都在状元楼。”
  “果真?”
  “此场春闱,三鼎甲多是定了。”

当前:第2/480页

提示: 双击屏幕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