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全集.com》第129/317页
两人打情骂俏,路上遇到村里人,大家都善意的对着这对小情侣笑笑。弄的赵涵一直把头埋在孙刚的肩膀上,羞得不好意思抬头。
小村在晚霞的映照下,变得更加静谧。这时,乡村歌手逐渐开始登台亮相了。
蛐蛐、蝈蝈和青蛙们开始活跃起来,纷纷走出来登台演出,盛大的交响曲拉开了序幕,先一声二声悠扬的独唱,然后就连成了一片大合唱的歌唱海洋,柔刚相间的歌声此起彼伏。
淳朴的歌声,是乡村最美丽最动人的歌声,它唱出了农家人的希望和未来,给乡村宁静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想象,给孩子们的童年写满童话故事。
小村的夜晚,恬淡沉稳,热烈而自然,交响曲就成了乡村催眠的枕头。当深深暮色点燃起村里灯光时,农家人枕着声声蛙声安然入梦,梦里有蛙声唱出的丰收繁荣景象,梦里有一代代农家人的喜悦的心愿。
春种农忙前的一点儿闲暇时光。
――――――――――――――
希望大家多多收藏!!!5.1假期就这么过去了,胖子连一天也没休息,白天还在上班。苦逼的人生!!!
094.春种忙
等呀等,终于等到苦楝树发芽了。老人说,苦楝树发芽了,就意味着天气真正转暖了,就可以春播啦!于是,乡亲们开始撒豆种,种红薯,种花生,一副春播繁忙的景象。
红薯是在孙刚大姨家掐的藤子,找了几分沙土地,起垄扦插了一点儿。红薯这年月只能是辅食,不像过去年月,穷人当主食。
大豆、绿豆和芝麻也在最近几天逐步撒播在地里。
比较麻烦一点儿的是棉花和花生。
近日来的几场小春雨,使地里的小麦挺起了胸膛,变得抖擞起来。
村子里的一些村民开始着手新一年春种花生。
种花生在孙刚家乡这边要分两种,一种是春茬花生,一般在阳历4月份。还有一种是麦茬花生,也就是收割完小麦后,清理完麦地里的茬子后种的花生。
孙刚家里只打算打算种春茬花生。
种植花生的地里,必须实行冬耕,在大雪封冻之前实行冬耕,耕做土层要深,土壤进行冻垡有利于改良土壤,消灭花生地下越冬害虫如:花生蛴螬,根结线虫等地下越冬害虫。
入冬后孙爸就把这块地给翻了个遍,随后一场大雪,会把土壤里的害虫冻死。冬耕这一措施是花生丰产的一个关键措施。
还要施足农家肥,上次清理粪堆,孙刚足足拉了好几大车在这两亩多沙土地里。
“爸,我们的花生种浸种没有。”
“没有,你交代过的嘛。”孙爸在儿子的影响下,也渐渐懂得了“绿色食品”这些道道了。
“嗯,那就好,加药浸种有农药的残留,咱种的少,也不打算卖,就是自己榨油吃不利于健康。”农村多年的耕种习惯了,花生播种前要进行农药浸种。
“不浸种不怕鸦雀、地老鼠吃么?”孙妈问道。
“吃就吃一些吧,它们吃不了多少。现在人不都讲究环保么,也不能怕它们吃就不讲究环保了。”被鸟雀、老鼠吃是难免的。
种的花生都是用来榨花生油,留着自家吃的,还有分给亲戚朋友的,孙刚宁愿产量低,也不愿意有一点点农药的残留伤害身体。再说了有空间的存在,产量肯定低不了。
吃过早饭,天还早,路上行人也不少,都是赶着早上舒适去地里干活,晨风轻吹,空气清新舒适。
一家人带着茶水来到地里,刚到地里就看见鸦雀蹦蹦跳跳地在那里巡食了,而且可以明显看出土地底下有地老鼠拱过的痕迹。现在地里什么都还没种,它们也寻摸不到什么吃的。
孙妈在前边用小锄头刨窝,挖成一个个饭碗深宽的小坑,坑与坑的间距大概是十厘米。孙刚在后面丢种子,往每个小坑里放两粒花生种。
第一排丢完,孙爸起锄挖第二排,第二排刨坑的土直接把第一排的小坑添上。这种花生的程序就算完成。如此往返,直到种完这块儿地最后一行的坑。
孙爸在地里起地沟,用来排水的,免得下雨后雨水都积在地里,不利于花生的成长。地沟横平竖直,二三十厘米深,沟沿被孙爸用铁锨夯实。
看着爸爸在大力、大力地挥动着锄头,半晌午的阳光照在他魁梧的身体上,汗水已经湿透了他身上那件残旧的衣服,那时的孙刚似乎想到了一首小学学会的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恍惚间,孙刚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种花生的时候。
那个时候还小,放种子的活是最简单的,孙刚也乐意干,因为可以偷吃花生种子。有时偷吃被哥哥发现了,他会高声地向大人们宣布:“爸妈,小弟偷吃花生种子。”
孙爸总会慈祥地对孙刚说:“刚娃,这一粒花生种子等它在地里生根发芽成长后,会长出很多很多的花生,你不想以后能摘很多很多的花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