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全集.com》第142/317页
西瓜移植后应根据植株的生势,要适当追肥,尤其是开雌花以后及小瓜如鸡蛋大小时宜施重肥。孙刚也没用大姑父交代的腐熟粪尿或麸水,直接用空间水,相信长势比这个要好的多。
移植的瓜苗稳定后,可在瓜蔸附近铺草,以供瓜蔓攀缠和防止地面泥沙沾污蔓叶。由于草地土温不高,可以防止烫伤西瓜,也有利于瓜蔓卷须的攀援。
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主治胸膈气壅,满闷不舒,小便不利,口鼻生疮,暑热,中暑,解酒毒等症。
西瓜除不含脂肪和胆固醇外,几乎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是一种富有营养、纯净、食用安全的食品。
西瓜种完之后,家里的农活只剩下栽秧了,栽秧也就是这几天的事。
一得空孙妈就在菜园子里忙活,一点儿也闲不下来。她打算清理一下菜园子,种点红薯,红薯苗是从孙刚大姨家掐来的。
整个园子显示出勃勃生机,像一个五颜六色的大花园。那喇叭似的南瓜花,蝴蝶似的丝瓜花,星星似的西红柿花,开得金灿灿的,紫色的茄子花,白色的辣椒花也不甘示弱,争先恐后的开放了。黄的、紫的、白的花儿点缀着碧绿的菜叶,像碧空中的星星,又像一床无边无际的绿色地毯上镶嵌着五颜六色的花儿,很美!
菜园子里面去年秋天种的蔬菜还没收完,那些蒜苗到现在还长得很精神,一点儿都没有枯黄的迹象。
几畦小葱那就更不用说了,它们本身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从去年冬天到现在已经吃了好几茬了,叶子还依然嫩绿嫩绿的。
孙妈琢磨了半天,还是准备拿菠菜和黄心菜开刀,它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过了食用的季节了,都开始抽空心开花了。
孙刚将裤腿一挽,双手分别拽上两棵菠菜,然后轻轻一拔,就扔到一边。在菜地里左右开弓,刷刷的扔着菠菜和黄心菜,很快就堆了一大堆。
这些菜太老了,不能吃,所以孙刚拿去喂了鸡鸭和牲畜。小马驹的病已经全好了,食欲恢复了,也恢复了活泼的个性,天天在果园里撒欢、吃草。
早上起来,天气大好,春,光明媚,杨树上来了几只喜鹊,唧唧喳喳的乱叫一团。
吃过早饭,孙爸拿出红薯苗,忍不住惊讶的叫道:“这红薯苗放了一夜都没蔫儿,还比昨天要精神多了。”
“嗯,我昨天弄回来的时候怕它们蔫儿了,就特意浇了点儿水,”孙刚可没胡说,他浇的可是空间里的水。
忙活了一二个小时,他们才将手里的红薯苗全部栽完。
105.插秧好时节(3000字求订阅)
忙活完一些杂七杂八的零碎农活,孙刚家现在只剩下秧还没栽。
在交流会前,孙刚和爸爸就把稻种在院子里育苗,每天都会掀开棚子给秧苗浇浇水。
旱地育秧苗不易发生烂种烂秧现象,且出苗整齐、出苗率高、根系生长快。但旱地育秧在秧苗二叶一心后,如遇寒潮要及时盖膜护苗,三叶期时,遇好天气白天可全部打开通风炼苗,除阴雨天外,要日揭夜盖,移栽前三天全部揭膜。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干燥就应及时喷水。
据孙爸讲,翻耕时最好趁天晴,稻田翻耕后再晒它个几天,一是太阳的照射可以杀菌,二是翻耕后的稻田晒的越白,灌水以后就会越松软,土壤也就越容易“透”气,以后插下的秧苗就更容易成活、分蘖(秧苗发颗),所以农村里有:“莳秧晒白田,等于放利钱”的说法。
这次还栽秧还是还是婶婶、姑姑们前来帮忙,他们家里的田地基本上种的都不多。
说起栽秧,总能让孙刚联想起儿时老师讲到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成年以后,又读到唐代布袋和尚的那首偈语诗《插秧歌》:“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时,既体会到了插秧时节农民辛勤劳作的苦与累,同时也让人感悟到了“退后与向前”的人生哲学的“透”与“彻”。
小学的时候,一到农忙季节,学校里总要放几天农忙假,让村子里的孩子回家帮助春耕春种。
孩子们对这样的农忙假十分讨厌。农村的孩子做农活都做怕了。一到农忙假,巴不得时间过得最快,才起床就又到了睡觉,早一天结束农村老师们“有意蓄谋”的假日。因为他们放假的目的,就是为了好请学生也去帮助这些一边教书,一边也务农的以耕读为生的老师们做农活。
而孙刚呢,也跟农村的孩子一样,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常年累月跟锄头镰刀打交道,当时心里已经厌恶极了农活,读书之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躲农活”,盼望早日跳出“农门”。没想到跳出“农门”后,最后还回来了。
乡村五月,大地绿得冒油,春雨是神奇的催发剂,各家各户院子里一块块秧垄的秧苗催得密密麻麻,像一块块葱绿的地毯,根根秧苗挺得像绿色的钢针。在春风中弹办十足,昂首挺胸接受春风春雨的洗礼。
一朵朵栀子花含苞待放,一对对春燕在雨中衔泥,一群群布谷尽展歌喉,一阵阵蛙鸣让整个春天的原野充满乐章。伴随着季节的脚步,一个个用机器或者用牛的老把式下田了,紧接着就是山欢水笑、犁耙水响。
犁耙水响,水田里吟唱的是春天反复传唱的诗句。在这赞美诗般的吟唱中,一块块杂乱的水田清整出来,耙平的水田,撒上农家肥,再度继续耙平。
这时春风在杨柳枝头撒娇,燕子在低声呢喃,村里男女老少的一串串欢声笑语也在田野上空荡漾。
这天大清早,孙爸和孙刚收拾好行头,来到养鱼这块儿水田里,在众人还没来干活的时候,先把水田整理好。这块儿田今年还打算养鱼,所以还和去年一样,挖沟起垄,糊好田埂。
吃罢早饭,亲戚们全部都到齐了,孙爸开始在院子里取秧苗,然后孙刚一担担的挑到田埂上。
大家来到整理好的水田里,每个人都一个一个地往水田里抛着秧苗,均匀地把秧苗分布在水田里等待着栽秧。
孙爸找来一根绳子,两头系上棍子,插在田埂上,绷直绳子后由水田里靠近田埂的人插着,十多个人沿着绳子插秧。
栽秧时,人们头低着,腰弯着,一手拿秧,另一只手不停地从中分出一蔸蔸的秧苗,栽到田里去。一面栽,脚一面后退,随着手里的动作,头也跟着不停地点动。插完一行后,立在两边田埂的人,又将绳子向后等距离移动一行,又继续插秧。这样栽出来的秧子,横看侧看都很直,都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