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全集.com》第175/317页
附近干活的村人陆陆续续地走进孙刚家的西瓜地里,眼睛瞅着一个个圆溜溜的大西瓜,鼻子吸溜着像是能够闻见西瓜皮包裹着的与别人家不一样的独特的西瓜味道。
孙爸寻摸了一个大西瓜,给来人尝尝,刀尖稍触及皮肉,西瓜便叭地蹦裂开一条缝,露出红里带沙的瓜瓤,稀里呼噜地啃上一块,甘甜如饴,爽彻心扉。
村人尝完后,果断地下决心说,下一年我们家的两亩河滩地就种你家的西瓜种子。
太阳一点一点升高,一点一点发亮,一点一点灼热。孙刚光着上半身,身上的汗水汹涌起来,流动起来。头上的汗水流在脸上,脸上的汗水流在身上,后面的汗水顺着脊梁,前面的汗水顺着肚皮,汇合后流淌腿上,流淌脚上,最后流进泥土里。
“刚娃,你也不穿好衣服,晒脱皮了。”孙妈看着晒得膀子发红。
“没事儿。”主要是衣服都汗湿了,粘在身上黏糊糊的不舒服。
孙爸也摇摇头说道你还穿上吧,不然晚上有你受的。”
白天光着膀子暴晒,晚上总会觉得全身皮肤干涩,尤其在洗澡之后,常觉得浑身刺痒,一抓身上还会出现几道白印。
在爸**要求下,孙刚穿上挂在地边草地上几乎都干了的长袖衬衫,不情愿的穿上。
孙刚家就种了三四分地,挑拣着熟瓜摘,一般一个蛇皮袋子只能装4个大西瓜。忙活到半晌午,太阳越来越毒辣了,三人只好打道回府,车上装了满满一车斗西瓜。
瓜地里软身子的瓜蛋子,孙妈会捡出来,洗净,塞入储藏室的大缸,进行腌制。瓜蛋子皮厚少瓤,覆上盐水,再添松枝、胡椒、烈酒等几样,数算着时日,开缸食之,舒服的口感,咸而甜而辣,软而绵而醇,大振食欲,且宜消化。
回家给亲戚分几个,剩下的暂时放在阴凉的地方储存,孙刚偷偷放了不少在空间里,空间有保鲜功能,放置再久,也不担心会坏。
拿一个大西瓜,装在网兜里,续上绳子,放到大井里冰镇,晚上吃,又凉又甜,比在冰箱里拿出来的好吃多了。所以农村人吃西瓜一般不放在冰箱里冰镇,直接续到井里,是天然的大冰箱。
127.西瓜地
127.西瓜地
128.吃酒
128.吃酒
几天前,孙刚就接到一位的高中老同学袁潇的,这个同学是孙刚高中时期关系很不的,一直都没没断联系,结婚的时候孙刚在深圳,未去成,交代孙爸把礼补上。这次他添了一个,邀请孙刚在农历七月初二去他家吃酒。孙刚满心欢喜,答应着一定前往吃酒。
现如今,乡下办酒席是越来越多。如结婚,上学,盖房,添子,当兵,过寿等。而在孙刚印象中,到年前,至少还有好几次次这样的酒席需要赶。
其实,在农村每到夏天或者秋忙之后,农事少了,处于农闲时期,但农村人做事办酒席却开始频繁起来。(.COM电子书)也是赶上这个时候做事办酒席不仅比较充分,而且家里头有了比较充实的收入了。做事,就得办酒席,需要做的事实际上早在年初就筹划商定好的。主要还是因为亲戚都在这农闲的时日里得空有。
农村人做事时办酒席是提前十天计划与准备的。先得选择好日子,诸如在每月里的初二、初六,初八、等等,一般是双数日子。要逐个地请亲戚和好友,要么是通知,要么是亲自上门来请。特别是添孩子的,基本上是上门邀请,还得带上十个红鸡蛋。现在近处一般是上门邀请,远处都是打通知。
在办酒席前一天,要请好厨师,请好帮忙的邻居,还要借足借够桌子、凳子,盘子和碗,现在有的就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碗筷,当然,只要你的邀请一到,大家都乐意去帮忙。
袁潇家请的厨师是本村人,他们的厨艺不见得有多好,但烧将出来的各种大菜还是很地道很得味的。那厨师本是个泥瓦匠却又是一个人人称道的乡村厨师。农忙时,他在外做活,现在呢,他被邀请去做大厨的日程却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实际上,像他这样做大厨的没有月工资,就是主家为了表示感谢,送上一条烟一个红包。但事过之后,主家还得及时安排厨师和帮忙的邻居再来认真的喝酒以示酬谢。
除非红白喜事,一般办酒席都是吃上一天。应该说,酒的质量和烟的档次稍微差点。酒是批发的,简装的,大约在二十元一瓶,烟基本上是不超过十元一包。办酒席实际上就是流水席。人多的时候,就是论趟,一趟一趟的。中午基本上在十二点开席,晚上是六点。赶第一或第二趟的吃喝的速度比较快,大家心里也明白,还有多少人等着赶趟呢,谁也不好意思占用,吃了就离席,好腾出位置,给下趟的人坐席。前些年,他们当地的一家酒厂就注册一种酒名:流水席酒。确实还真红火那么一阵子呢。
不论是办性质的酒席,主家都会安排一个专门收取礼金的人负责记帐。来人先登记送上礼金,还会得到象征性返还的一包烟,或是一条毛巾。喜事用的是红纸,丧事用的是白纸。
惟此,来者似乎就有一种名正言顺如约参加的含义。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礼金的档次也有了变化。在十年前,基本上上个十块,二十块,关系近的来个五十块,现在都是一百块、二百块。
这是人情。人情就是当债还。
有些人家一年要办几次这样的大事,有些人家却多年不办事。就像孙刚村里的一位人家,几年前春节后盖的房子洗礼,请人来吃酒;随后就结婚,还是要请人来吃酒;这过段后又添孙子了,还是再请人来吃酒,都觉得不过意,但大家并没在意,都一致地说这都是值得庆贺的喜事呢。
“孙刚,来啦。”袁潇看到孙刚轻车熟路的来了,以前高中的时候孙刚不少来他家里。
“嗯,恭喜恭喜”孙刚上前恭喜同学,在农村添子是大事儿,也是喜事儿。
“你和赵涵准备啥时候办事啊?”他和孙刚、赵涵都是同学,现在也他俩在处对象。
“快啦,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孙刚也没准。
“到时候给个信儿啊。”
“行,少不了的。”
“你先上屋里坐……”袁潇也只能陪孙刚聊几句,客人比较多,还要招呼别人,就安排了一个亲戚把孙刚领进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