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全集.com》第227/317页
目前,年轻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村里的年轻壮劳力越来越少了,像孙刚一样在家秋收的家庭并不太多,孙刚已经算是呆在村里种地村民中的最年轻的了,不少家庭都是留守老人或是留守funv秋收。
每次到了农忙的季节,村子里的壮劳力显得不足,一些村民们就自发的组成联合体,大家互相帮助,共同完成秋收。村里也有些老人担心,到城里打工的年轻人不回来,长此以往下去,村里的耕地没人耕种,这些耕地就荒废了。
来到田间地头,一阵阵机械的轰鸣声传入耳中,只见几辆收割机在田间穿梭。
一排排稻子相继被吞噬,被吞噬的草秆则被打碎洒在田间当做来年的féi料,一群大雁盘旋在收割机的上空,捕食着被收割机惊扰起的昆虫。
当收割机一侧的装谷子的笼盛满时,村民便会将手扶拖拉机行驶到收割机的一侧,将稻谷倒入袋子里,扎好口子,然后将稻谷运送回家中。
这一系列的机械化作业非常快捷方便,相比以往的人工作业既省时又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村民的负担。
收割机还是这一两年在本地兴起的,以前也有外地的收割机来过,一看这些地块都不大,渐渐就不来了,附近村子里有人买了几辆,村民也就不想太劳累,huā个百十块钱请来机器,直接收到家里,多方便。
由于是机械作业,收割过程中难免有些稻穗遗落在田里,手扶拖拉机在运送过程中也会掉落,各家的便在自己的田间将掉落的稻穗拾起来装到袋子里带回家中,有些小孩也在田地里拎个大袋子同大人一起检稻穗,这是农民辛劳一年的收获,凝聚着他们劳动的汗水,哪怕是一粒稻谷他们也非常珍惜。
165.玉米地里话丰收
米地里话丰收
yu米,又称“yu蜀黍”、“苞谷”,秋天来临,村子里种植的yu米开始陆续成熟了。txt电子书下载**
yu米虽说是粗粮,但在食品短缺的年代,它一度是北方乡民们的主粮。[.]
随着温饱岁月的到来,大米白面日渐充裕,yu米也退出了人们的餐桌。现如今,在讲究营养搭配、注重保健养生的时代背景下,食用yu米又重新受宠。
特别是yu米大家庭中的甜yu米、糯yu米和水果yu米,更受人们的青睐,以至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煮yu米的摊子,闻到爆米huā的香气。
即便在高档宴会上,也能看到yu米的身影,yu米笋、yu米羹和nǎi油窝窝头等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餐桌上的尚品。
盛夏季节,北方的田野里除了间或有少量的大豆、huā生、高粱外,最多的还是yu米。
yu米的外形像甘蔗,但秸秆比甘蔗粗壮,高且ting直,叶片比甘蔗宽厚,大且伸展,绿油油得铺天盖地,将人们的视线遮挡得严严实实。小时候,看着大片大片的yu米地,不知道怎样来形容,长大以后才知道这叫“青纱帐”。
小时候,在望不到边的yu米地里,似乎总有孙刚期待的东西。
尽管天气炎热,但却挡不住“青纱帐”对孩子们的youhuo。
暑假里,孙刚会约上邻家的小伙伴,兴冲冲地往村外而去。钻进yu米地,除了能找到又甜又嫩的yu米秆子外,运气好的话,还能摘到小甜瓜、小西瓜。这些瘦小的甜瓜和西瓜不是专mén栽培的,而是从粪féi中生长出来的。
yu米的秸秆和叶子遮挡了阳光,并汲取了大部分营养,所以这些小野瓜总也长不大,但成熟后同样香甜可口。
有时还会发现鹌鹑、野兔。抓不到鹌鹑,可以捡到鹌鹑蛋。野兔见了人,会咚一声弹起后tui,一溜烟地逃去。
yu米地里,弹琴鸣唱的昆虫很多,嗓mén最大的要数叫蝈蝈。越是天热,它们越是齐声叫唤个不停。此起彼伏的浑响连成一气,那阵势只能用大地飞歌来形容。
还有不会叫的大肚子蝈蝈,它们拖着针状的尾巴,静悄悄地潜伏在yu米秆上,逮到它可以放到灶台下烧烤,吃到嘴里鲜美喷香。
直到吃饱了,喝足了,便会招呼同伴一起钻出来,赶回家喝水、冲澡、纳凉。4∴8065
到了深秋时节,粗壮的yu米秆瘦削了下来,féi厚的yu米叶耷拉了下来,那葱葱郁郁的墨绿sè也变得焦干枯黄。
yu米地也不再那么密不透风,稀稀落落地可以让人看清地里的一切。
成熟后的yu米就像有了孩子的nv人,怀中都抱着一个胖嘟嘟的yu米宝宝。那一绺一绺的yu米缨,犹如黄发垂髫,绿中带黄的yu米皮恰似襁褓,层层叠叠地将yu米宝宝裹在其中。
金秋是yu米丰收的季节,村里的家家户户都忙着掰yu米,在外地打工的也都回家帮忙,村里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天一直yin着。不是乌云压城般的浓,这或许就是秋天固有的yin了。
秋收,由于多雨的原因已经推迟好多天了。雨也不好意思再下了。
可是,天在犹豫,农民们不能犹豫啊。
天,你yin就yin吧,村民收庄稼可是不能再等了。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到处都是往返奔
o的机械。